首页
>
农业中华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几个有必要介绍的历史人物简介 A签了 上架了 第一章 光绪家难 第二章 落后的村庄 第三章 大姐 第四章 艰难 第五章 三岁小媳妇 第六章 成亲 第七章 袁四小姐 第八章 改变 第九章 北广河 第十章 石桥 第十一章 红房子 第十二章 牧师朱利安 第十三章 卫生院 第十四章 家国梦 第十五章 收留灾民 第十六章 军人是什么 第十七章 少年中国说 第十八章 辩势 第十九章 武林风波 第二十章 竹皮山 第二十一章 顾明成亲 第二十二章 传统的自豪 第二十三章 码头与杂货铺 第二十四章 来了洋娃娃 第二十五章 革命的解释 第二十六章 小李家湾 第二十七章 重建前李村 第二十八章 王自立 第二十九章 工业基础 第三十章 文艺萝莉 第三十一章 雨中 第三十二章 平衡 第三十三章 顾明的计划 第三十四章 辛宝久 第三十五章 筹备 第三十六章 系统论 第三十七章 搬离学堂 第三十八章 李文贵 第三十九章 震惊 第四十章 老狂生 第一章 见识乱世 第二章 颓废的军营 第三章 春丫的策略 第四章 威廉教官 第五章 国人的骄傲 第六章 盲女柳慧 第七章 回家 第八章 组建守备队 第九章 养殖场 第十章 沙洲成 第十一章 目光需长远 第十二章 上任 第十三章 古怪新主薄 第十四章 调整 第十五章 清理丁户 第十六章 舆 第十七章 良心尺 第十八章 舆图带来的恐慌 第十九章 徐振鹏 第二十章 新气象 第二十一章 新民蒙学堂 第二十二章 王仁彬 第二十三章 报国志 第二十四章 平定石女山 第二十五章 刘英来访 第六十六章 交换 第二十七章 雁门口 第二十八章 灵气与稻种 第二十九章 新来的学生 第三十章 医院与学院 第三十一章 规范学制 第三十二章 巡警队 第三十三章 局势 第三十四章 农村问题 第三十五章 医学传统 第三十六章 乡镇自治 第三十七章 水患 第三十八章 阴云 第三十九章 失败的教训 第四十章 暗战(一) 第四十一章 暗战(二) 第四十二章 暗战(三) 第四十三章 暗战(四) 第四十四章 闹剧收场 第四十五章 联盟 第四十六章 合作银行 第四十七章 大镇长(一) 第四十八章 大镇长(二) 第四十九章 财政体系 第五十章 军工 第五十一章 黄兴来了 第五十二章 初见黄兴 第五十三章 条件 第五十四章 研究所新址 第五十五章 火烧云龙镇 第五十六章 兵发白马 第五十七章 安置 第五十八章 重建 第五十九章 得桑望榆 第六十章 新镇 第六十一章 李明毅 第六十二章 招讨第二标 第五十三章 江汉讲学 第六十四章 发动机 第六十五章 粮战 第六十六章 自然保护区 第六十七章 督查 第六十八章 资源问题 第六十九章 人口与强国 第七十章 蔡元培 第七十一章 行知合一 第七十二章 挽留 第七十三章 特色 第七十四章 岁末 第七十五章 梁思顺 第七十六章 讨袁前奏 第七十七章 文艺 第七十八章 局 第七十九章 刘铁战败 第八十章 沙洋镇 第八十一章 桥与石油 第八十二章 误击丁槐 第八十三章 拒绝 第八十四章 郭华遇刺 第八十五章 扩军 第八十六章 詹天佑与邝荣光 第八十七章 禁烟 第八十八章 新民报 第八十九章 击沉荣耀号 第九十章 建设 第一章 国耻 第二章 桥湖村 第三章 决胜 第四章 救护与教会 第五章 意大利人的傲气 第六章 抉择 第七章 后背 第八章 沙洋自治 第九章 曹武之战 第十章 诡异的鄂省 第十一章 杀俘调查 第十二章 可笑的战争 第十三章 董必武 第十四章 希望 第十五章 体育协会 第十六章 展露实力 第十七章 王场 第十八章 金融与货币 第十九章 测绘调查局 第二十章 周树人 第二十一章 摩擦 第二十二章 扩张与建设 第二十三章 林徽因 第二十四章 社研所 第二十五章 湖北靖国军 第二十六章 应城民变 第二十七章 五四运动 第二十八章 毛石山与杨开慧 第二十九章 地方政府 第三十章 吃醋 第三十一章 伍豪 第三十二章 什么是文明 第三十三章 环境与女神 第三十四章 直皖战争 第三十五章 矛盾的刘清 第三十六章 刘集镇 第三十七章 整顿 第三十八章 观念问题 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一 第四十章 外联部 第四十一章 靖国军的溃散 第四十二章 去路 地四十三章 马林 第四十四章 鄂中自治政府 第四十五章 党代会 第四十六章 晶体管 第四十七章 毛石山的勤勉 第四十八章 走私的商贩 第四十九章 宜城叛乱 第五十章 以退为进 第五十一章 人才的窘迫 第五十二章 电影和空军 第五十三章 护法失败 第五十四章 被迫出击 第五十五章 突袭武汉 第五十六章 虚张声势 第五十七章 争取时间 第五十八章 转变 第五十九章 孙文访鄂 第六十章 国共合作 第六十一章 甲子洪水 第六十二章 新武汉 第六十三章 鄂东南 第六十四章 大战与倒戈 第六十五章 科技与自然 第六十六章 贸易 第六十七章 党政分离 第六十八章 廖仲恺被刺 第六十九章 孙传芳再次爆发 第七十章 长阳之战 第七十一章 我是一个兵 第七十二章 国共破裂 第七十三章 北伐 第七十四章 宋庆龄 第七十五章 广场演讲 第七十六章 武汉谈判 第七十七章 叶挺与贺龙 第七十八章 倒戈将军 第七十九章 南北和谈 第八十章 冯玉祥来访 第八十一章 西北军 第八十二章 陕南 第八十三章 爱因斯坦到访 第八十四章 集体力量 第八十五章 七五会议 第八十六章 清党 第八十七章 潜艇 第八十八章 八百里秦川 第八十九章 文字与教育 第九十章 洛川塬 第九十一章 入川 第九十二章 农牧平衡 第九十三张 留苏学生 第九十四章 北进 第九十五章 布局 第九十六章 治黄设想 第九十七章 安阳与敦煌 第九十八章 平定四川 第九十九章 江南 第一百章 知识带来改变 第一百零一章 担当 第一百零二章 危机与机遇 第一百零三章 微研究 第一百零四章 奢侈品 第一百零五章 神的文字 第一百零六章 九一八 第一百零七章 第十一驱除队的覆灭 第一百零八章 空袭旅顺 第一百零九章 奔袭 第一百一十章 程潜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之战(1)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上海之战(2)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海之战(3)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海之战(4)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上海之战(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后谈判 第一章 铁路与海港 第二章 孙传芳 第三章 农村与货币 第四章 利润泡沫 第五章 家仇与国事 第六章 电视的功用 第七章 九世班禅 第八章 宗教与信仰 第九章 变革 第十章 林业 第十一章 蜀道难 第十二章 共济会 第十三章 诡谲 第十四章 骑墙的西藏 第十五章 日苏战争爆发 第十六章 远东乱局 第十七章 种树与砍树 第十八章 贪欲带来的危害 第十九章 势不可挡 第二十章 苏维埃的屈辱 第二十一章 移民与巴乔山 第二十二章 是什么导致战争 第二十三章 藏地隐忧与希望 第二十四章 有喜 第二十五章 面目全非的科技 第二十六章 调皮的水玲 第二十七章 农林矛盾 第二十八章 聂畈会议 第二十九章 廉政风暴 第三十章 中策研究院 第三十一章 黄河改道 第三十二章 新疆整编 第三十三章 核计划 第三十四章 国策(上) 第三十五章 国策(下) 第三十六章 单兵装备 第三十七章 闲暇时光 第三十八章 培育希望 第三十九章 奇女刘曼卿 第四十章 海上反击 第四十一章 文化之变 第四十二章 三韩 第四十三章 偷袭关东州 第四十四章 制海 第四十五章 藏乱 第四十六章 不乞求和平 第四十七章 说佛(上) 第四十八章 说佛(下) 第四十九章 叛乱平息 第五十章 中国无战事 第五十一章 守护与裁决 第五十二章 人民裁决权 第五十三章 大飞机 第五十四章 这世界变异了 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国统区 第五十六章 轴心国的雏形 第五十七章 大隅岛日军的消失 第五十八章 蒋介石的窘境 第五十九章 警告性反击 第六十章 国统区内乱 第六十一章 対马海战 第六十二章 日本说客到了 第六十二章 会面崇仁 第六十四章 战后变化 第六十五章 黄河灌渠与华北平原 第六十六章 天道与人道 第六十七章 落入日本的远东 第六十八章 传承、铁血、守护 第六十九章 冲突 第七十章 政府的职责 第七十一章 迁徙和科技 第七十二章 逼迫龙云 第七十三章 西北的风 第七十四章 圣地居延海 第七十五章 中国民族性 第七十六章 备战 第七十七章 特斯拉 第七十八章 科学的本质 第七十九章 国统区移民潮 第八十章 扩军 第八十一章 失败的防弹衣 第八十二章 挂具与征兵 第八十三章 基因与进化 第八十四章 太空工厂的设想 第八十四章 正面危险 第八十六章 **实验 第八十七章 海洋的声音 第八十八章 科技与资本 第八十九章 东北内乱 第九十章 进攻在黑夜 第九十一章 小洛克菲勒 第九十二章 尔虞我诈 第九十三章 杀疯了的暗月 第九十四章 婉容 第九十五章 报复行动 第九十六章 恐惧未来 第九十七章 德奥合并 第九十八章 神女山 第九十九章 九州岛 第一百章 川岛芳子 第一百零一章 统一的号角 第一百零二章 雄心或野心 第一百零三章 装备与工业 第一百零四章 做官与做人 第一百零五章 被搁置的北平 第一百零六章 美丽与危险 第一百零七章 死亡山谷 第一百零八章 慕尼黑与火星人 第一百零九章 来华的犹太人 第一百一十章 帕米尔省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科研体系 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丽的清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挑衅的结果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国崛起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陨落的樱花 第一百一十六章 沉默的围困 第一章 日美共同防御 第二章 消失的城市 第三章 对城市的认识 第四章 人口政策 第五章 电磁影响 第六章 变化的仙女 第七章 另类扩张 第八章 蒋介石身亡 第九章 技术欺骗 第十章 分子智能 第十一章 偷渡 第十二章 鄂霍次克海的试探 第十三章 北上小队 第十四章 库页岛的争夺 第十五章 勒拿河上的炮火 第十六章 信神不信神 第十七章 都是国人 第十八章 原子弹带来的变局 第十九章 远东冰灾 第二十章 中央政府 第二十一章 发展是最好的反击 第二十二章 海底地震 第二十三章 千岛群岛 第二十四章 劫持、劫持 第二十五章 诡异的亚洲 第二十六章 人口与战略 第二十七章 奇妙生物和技术 第二十八章 暗月中的水玲 第二十九章 引进的面包树 第三十章 乡村的希望 第三十一章 千年的积淀 第三十二章 北定岛 第三十三章 列克星敦号的沉没 第三十四章 殷人后裔 第三十五章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三十五章 炮轰西雅 第三十七章 疑兵 第三十八章 炸毁大古力大坝 第三十九章 闪电战役 第四十章 十字路口的日本 第四十一章 战争的本质 第四十二章 天宫号 第四十三章 特斯拉之死 第四十四章 利益剪刀 第四十五章 东京密约 第四十六章 诱拐苏联 第四十七章 不参加奥运会 第四十八章 运动与文化冲突 第四十九章 古怪的运动方式 第五十章 鬼马陈毅 第五十一章 三番棋 第五十二章 妞妞 第五十三章 奇异世界 第五十四章 读卖事件 第五十五章 空间威胁 第五十六章 快步走和下绊子 第五十七章 三番棋之天下局 第五十八章 灭其国比先灭其文化 第五十九章 美国卫星计划的夭折 第六十章 中美正式谈判 第六十一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 第六十二章 绝地反击的英国 第六十三章 憋疯了的军队 第六十四章 新技术与旧产业 第六十五章 核聚变的突破 第六十六章 物种交流与丰富 第六十七章 逃亡路 第六十八章 安大略战略之一 第六十九章 安大略战役(二) 第七十章 后勤绞杀战 第七十一章 战争基础 第七十二章 凌厉的反击 第七十三章 耗干了血的战争 第七十四章 美国的腾挪 第七十五章 是野蛮还是科学? 第七十六章 中东主战场 第七十七章 缅甸与龙云 第七十八章 强势的中国人 第七十九章 移风易俗 第八十章 蓝色国土 第八十一章 不同政见者带来的影响 第八十二章 以色列建国 第八十三章 暗月的隐忧 第八十四章 暗月的重组 第八十五章 魔女三人组的雏形 第八十六章 人工环境 第八十七章 信息优势 第八十八章 倒霉的埃德森庄园 第八十九章 夏威夷 第九十章 光合假说 第九十一章 水母 第九十二章 新生代 第九十三章 风暴 第九十四章 混战的世界 第九十五章 海洋与陆地的交融 第九十六章 自由与民主的辩论 第九十七章 天皇憋屈地死了 第九十八章 战争孤儿 第九十九章 杀戮不是目的 第一百章 系统看问题 第一百零一章 战争阴影 第一百零二章 西伯利亚空战 第一百零三章 太空生物系统 第一百零四章 陷入死地的安加拉河 第一百零五章 波斯陷落 第一百零六章 英国的危机 第一百零七章 北美危机 第一百零八章 科学需要谦逊 第一百零九章 冒进与地方主义 第一百一十章 天才也需要鼓励 第一百一十一章 急于脱身的希特勒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希特勒的圈套 第一百零三章 西方宗教与产业升级 第一百零四章 社会推动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科学也有烦恼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叶彦雨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亚特兰蒂斯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寻死路的人种计划 第一百一十九章 德国政策的必然性 第一百二十章 中华民族的荣耀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国的口岸开放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世界的版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拔苗助长的士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来得蹊跷 第一百二十五章 超级战士? 第一百二十六章 畸形的口岸经济 第一百二十七章 魔鬼的小刀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医的浅薄 第一百二十九章 恒河现状 第一百三十章 太空物种 第一百三十一章 愈演愈烈的疫情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隐退(大结局) 写在后面的话(完本感言) 开新书了 第一章 家难 第四十章 暗战 一 第四十一章 暗战 二 第四十二章 暗战 三 第四十三章 暗战 四 第四十七章 大镇长 一 第四十八章 大镇长 二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之战 1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上海之战 2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海之战 3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海之战 4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上海之战 5 第三十四章 国策 上 第三十五章 国策 下 第四十七章 说佛 上 第四十八章 说佛 下 第六十九章 安大略战役 二 第七十五章 是野蛮还是科学?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亚特兰蒂斯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超级战士?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隐退 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章 光绪家难
《农业中华》
作者:郁榕
更新时间:2024-01-11 10:23:57
字数:867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农业中华 !

    砰地一声,鲜血绽开,灰蒙蒙的天空被狠狠地撕裂开来。

    张春猛地惊醒。他的眼前依然晃着骨瘦如柴的身影,他们跪在地上求饶。然后另一群同样骨瘦如柴的人冲上去,没有怜悯,只有你死我活。连鲜血都没有一丝温度,冰冷刺骨。这样的梦魇已经折磨张春两天了。

    手腕和身体从骨子里的疼痛告诉他,这一切曾经如此真实地发生过。

    “春丫。”张春手腕和额头上的毛巾滑落在床上。张春下意识地叫了一声。

    昏暗的房间闪现出一丝光亮,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身影走了进来。

    张春按住了仿佛要裂开的额头,仔细分辨着眼前的事物,理智开始慢慢恢复。

    这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狗年。

    记忆中,这一年朝廷将进行戊戌变法。大清帝国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德国攫取了修筑胶济铁路、开采铁路沿线矿产、优先承办山东各项事业的特权。满人政权与汉人权贵之间的斗争已经不可遏制,慈禧太后对汉人的提防已经变成了不满,将义和团变成正规民团,要抛开绿营,用八旗军和民团和洋人一拼死活。

    当然这一切与张春没有关系。

    三月,春寒未尽。

    云龙河从虎头山流出来,时而暴烈,时而温顺地汇入云梦泽,汇入汉江。河畔的云龙镇正在山区和平原交界处,这里的人被称为湖里人。千湖之省,云梦大泽还没有完全消失,湖当然多。当然根本原因除了汉江经常泛滥以外,就是河渠不畅,自涝引起的。

    若干年后,一个试图改天换地的伟人开通了多条人工河,把沧海变成了桑田。不过又过了多年以后,在农研所搞环境研究的张春也很难说出伟人的决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与湖里人相对,不到二十公里,过了燕子口就进了大山,大山里的人叫做山里人。

    云龙镇,位于承天府,京山、钟祥、天门县交界处,山里有山贼,湖里有湖匪,又处于三不管地带,历来就没有太平过。这不张家招贼了,或者说这个云龙镇都招贼了。

    张家大院,三重的院子,烧掉了一半。

    贼人据说是湖匪,但是却是从北边来的。河南遭灾了,遭灾就会有流匪,湖北好活人,所以八百里周湖就多了一股匪人,到了湖北也预示着流匪会化为流民,他们要抢粮度过春荒,之后当几年山贼,就变成这里的山民。只是不管是流匪还是本地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殆尽,十不存一。

    几百年来,这种循环不断,杀戮不断。山里人就是土匪的代名词,当然湖里人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湖里人地处平原,是生产粮食的地方,朝廷保护多一些,相对平静。

    云龙镇隶属于京山县,有一个官府的衙门钱粮柜,主管虽然是县丞,也是千总,原来有一百多官兵。不过现在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县丞和两个把总都死了。县令只好派了主薄过来,却只带了十多个衙役。今天有衙役过来问张家的灾情,不过也只是问问而已,不是赈灾,而是敲定春天能不能纳粮。朝廷政不下乡镇,乡镇原本是保甲来管理的,朝廷正处在缺钱的时候,他们关心的是银钱。赈灾变成了乡绅保甲的事情,不过原来的保长是现在张春的老爹,现在张家没人了,只剩下了八岁的张春。

    张春的灵魂回归前,原本是农科所的一个研究员,在一次试验中中了毒,因为身体太差的原因,别的同事过了一些日子就没事了。而张春在病床上拖了一年多。最后灵魂穿越了整整一百年。

    受难的不止一家,张家岭和金鸡岭,张家两个祠堂没了。金鸡岭张家据说只剩下一个媳妇。

    张家岭土匪来得晚些,有了一些抵抗,但是也好不了多少。原本以为也是要灭门的,没想到从死人堆里爬出一个八岁的小孩,只不过已经换了灵魂,一百年后的灵魂。张春所在的研究所隶属于军方,平时要做一般性军事训练,这让张春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武器,还真让他找到了,一把古董级的盒子炮。

    张春现在还不叫张春,叫大伢。

    张春不知道该怎样评判这场浩劫。人数众多的土匪不能称之为土匪,那就是一群饿得只能用身体撕咬,挥舞的木棍打在身上,甚至连疼痛都没有的灾民。他们抓住任何尖锐的东西,用性命去搏,只为换来一点吃的东西。如果说张家死了三百多人,而土匪们的尸体到现在还没有拖完。

    救火,救人或者杀人,整整三天。本家的人一走,张春就倒下了。

    进来的女孩子叫春丫,是家门一个姐姐的丫鬟,从外面买来的,十四岁,原本姓什么没人知道,但是现在姓张。这个少女和张春是让张家没有被灭门的原因之一。春丫会武,武艺还非常不错,即便是丫鬟,也总还是吃得饱穿得暖,是张春见到的唯一合乎后世健康标准的人。而八岁的张春会开枪,一把盒子炮,其实不需要瞄准,因为对手根本不会躲避,被打死的土匪们的眼中张春甚至看到了解脱。只是张春太小了,这把古董级的盒子炮威力不大,但是震动还是让张春有些控制不住,整个手腕,连带着手臂现在都肿了。

    张春在春丫最后的抵抗过程中,开始开枪。让已经绝望的几个女人也开始了自救的行程。

    跟着春丫走进来的还有一个老人,是张家槽坊的大师傅,据说也是买来的,但是跟了张家几十年,正是他带着两个徒弟从后院翻墙进了内院,才使张春和春丫有了彻底扭转局面的机会。

    只是张家岭四百多人,连家门带佃户,只剩下了不到四十人,全部带伤,轻伤的只有十多个人。张家岭的张姓是从江西九江府迁徙到清河,然后在从清河派生出来的一个旁支。而金鸡岭虽然也姓张,但是却是从安徽迁到清河的。太平军北伐时期,清河张姓为了自保,将两个不同老祖宗的张姓合并,续写了张姓总谱。张家岭和金鸡岭就从明争暗斗变成了生死相依。这是乱世必然的结果。

    清河本家来人的时候,杀戮已经停止了,张春正带着人掩埋亲人的尸体。

    张春现在是明字辈,来人是也是明字辈,但是因为字派不同,要比张春高一辈。张春虽然只有八岁,但是总算是张家岭大房嫡长子,张家岭张家也就没有绝后,所以本家来的人只给十串铜钱,就回金鸡岭去了,那里没了主事的人,死伤比这边更加惨重。

    张春没说什么。

    “少爷,又有两个人走了,不过,剩下的人应该还好。”张秀清对这个八岁的孩子十分恭敬。

    张秀清只见过几次这个张家的小少爷。没想到这三天,原本到槽坊咬着手指胆怯得要命的孩子,居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彻头彻尾地换了一个人,如果不是现在全身颤抖着躺在床上,人也沉默了很多。张秀清几乎要认为张家出了一个妖孽。

    尽管如此,这个少爷也表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秀爷爷,镇里的大夫没走吧。”张春把湿毛巾递给春丫,让她用井水浸了给自己降温。他的声音沙哑的几乎失声,一说话就带来猛烈的咳嗽。

    “还在呢。药材也让阿强去买了。”

    “大家有开水喝吗,包伤口的布煮过了吧。外面再下雨?”张春抬头看了看窗外。天很阴沉,檐瓦上滴滴答答地,显然雨水不小。

    “幸好下了雨,不然火势还不停呢。”

    “死去的人都收拾好了吧,污染了的水是喝不得的。”张春想爬起来,但是实在无能为力。

    “村子里还好,都收拾好了,野地里的还没有。”

    “尽快下葬吧,土匪们也一样。大家都住得下吧,内院也没几间房了。”张春的身体并不好,或者说很差,很瘦弱,能撑到现在就非常不容易了。

    “救人的人还没回来,小荣在外面搭了几个棚子,不知道能活多少人。”

    “粮食够的吧,让人守着,到夏收还有些日子。”

    “粮食都在内院呢。够是不太够。各家都搜过了,没剩下多少粮食,贼人就是冲着粮食来的。”

    “把家里首饰什么的全部拿去当了,粮食要够。”

    张家最后总还是守住了内院,内院留下了一些银子和首饰,还有一些粮食。

    “各家都遭了贼,粮食怕是都不够,要是镇里不派粮,粮价要涨,怕是买不了多少粮食。下面还有几个村子着了火,活不了几个人。金鸡岭张家据说没人了,收尸的人都没有。剩下全部是女人和小娃儿,女人也都被糟践了。”张秀清说的各家,不是指普通的佃户,而是指大家族,这些大家族拥有自己的家丁武装,就是土匪也不敢轻易招惹。而张家岭和金鸡岭虽然有一些丫鬟和仆人,但是会武艺的家丁却很少。连春丫也不过是个意外。

    张春叹了口气:“全部换粮食,现在银钱没用。贼人还没走?”

    “大部分走了,贼人死的人比我们多,有些人是饿死在野地里,也有自己上吊的。捡了好几个快饿死的孩子。”

    “能养活就养着吧,下雨了,把村里全部搜一遍,把所有有用的东西全部集中到这里,看看够不够建房子。先建院子里的,院墙还在,贼人不是那么容易进来。庄稼地里先别管了。”

    “是,少爷。”

    张秀清出去后,张春在春丫的搀扶下下床。

    张春还是穿着长袍马褂,不过是芹姨她们现改的。原来的衣服上全是血迹被拿去洗了,现在张春身上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出来的。

    张春是知道这段历史的。“光绪家难”记载进了家谱。不同的是,原本张家是灭门了,只是因为嫁到清河的一个祖奶奶让儿子归宗后续起来的。据说为了重新支撑起张家,一次性花掉了二百两银子。张春估计这几天平静后,这位祖奶奶,现在的大姐大概也到了。

    “春丫,我想到外面走走。”如果说心中没有惶恐,这不是事实,但是张春知道,自己不能把惶恐表现出来。张春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相信一个只是孩子的自己,但是如果自己垮了,这群人恐怕也就散了。

    而且他需要好好把情况整理一下,很多事情他都没能想明白。

    光绪年,是在张秀清嘴里知道的。

    这一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开始,只是没想到会是以残酷的杀戮方式。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