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中华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几个有必要介绍的历史人物简介 A签了 上架了 第一章 光绪家难 第二章 落后的村庄 第三章 大姐 第四章 艰难 第五章 三岁小媳妇 第六章 成亲 第七章 袁四小姐 第八章 改变 第九章 北广河 第十章 石桥 第十一章 红房子 第十二章 牧师朱利安 第十三章 卫生院 第十四章 家国梦 第十五章 收留灾民 第十六章 军人是什么 第十七章 少年中国说 第十八章 辩势 第十九章 武林风波 第二十章 竹皮山 第二十一章 顾明成亲 第二十二章 传统的自豪 第二十三章 码头与杂货铺 第二十四章 来了洋娃娃 第二十五章 革命的解释 第二十六章 小李家湾 第二十七章 重建前李村 第二十八章 王自立 第二十九章 工业基础 第三十章 文艺萝莉 第三十一章 雨中 第三十二章 平衡 第三十三章 顾明的计划 第三十四章 辛宝久 第三十五章 筹备 第三十六章 系统论 第三十七章 搬离学堂 第三十八章 李文贵 第三十九章 震惊 第四十章 老狂生 第一章 见识乱世 第二章 颓废的军营 第三章 春丫的策略 第四章 威廉教官 第五章 国人的骄傲 第六章 盲女柳慧 第七章 回家 第八章 组建守备队 第九章 养殖场 第十章 沙洲成 第十一章 目光需长远 第十二章 上任 第十三章 古怪新主薄 第十四章 调整 第十五章 清理丁户 第十六章 舆 第十七章 良心尺 第十八章 舆图带来的恐慌 第十九章 徐振鹏 第二十章 新气象 第二十一章 新民蒙学堂 第二十二章 王仁彬 第二十三章 报国志 第二十四章 平定石女山 第二十五章 刘英来访 第六十六章 交换 第二十七章 雁门口 第二十八章 灵气与稻种 第二十九章 新来的学生 第三十章 医院与学院 第三十一章 规范学制 第三十二章 巡警队 第三十三章 局势 第三十四章 农村问题 第三十五章 医学传统 第三十六章 乡镇自治 第三十七章 水患 第三十八章 阴云 第三十九章 失败的教训 第四十章 暗战(一) 第四十一章 暗战(二) 第四十二章 暗战(三) 第四十三章 暗战(四) 第四十四章 闹剧收场 第四十五章 联盟 第四十六章 合作银行 第四十七章 大镇长(一) 第四十八章 大镇长(二) 第四十九章 财政体系 第五十章 军工 第五十一章 黄兴来了 第五十二章 初见黄兴 第五十三章 条件 第五十四章 研究所新址 第五十五章 火烧云龙镇 第五十六章 兵发白马 第五十七章 安置 第五十八章 重建 第五十九章 得桑望榆 第六十章 新镇 第六十一章 李明毅 第六十二章 招讨第二标 第五十三章 江汉讲学 第六十四章 发动机 第六十五章 粮战 第六十六章 自然保护区 第六十七章 督查 第六十八章 资源问题 第六十九章 人口与强国 第七十章 蔡元培 第七十一章 行知合一 第七十二章 挽留 第七十三章 特色 第七十四章 岁末 第七十五章 梁思顺 第七十六章 讨袁前奏 第七十七章 文艺 第七十八章 局 第七十九章 刘铁战败 第八十章 沙洋镇 第八十一章 桥与石油 第八十二章 误击丁槐 第八十三章 拒绝 第八十四章 郭华遇刺 第八十五章 扩军 第八十六章 詹天佑与邝荣光 第八十七章 禁烟 第八十八章 新民报 第八十九章 击沉荣耀号 第九十章 建设 第一章 国耻 第二章 桥湖村 第三章 决胜 第四章 救护与教会 第五章 意大利人的傲气 第六章 抉择 第七章 后背 第八章 沙洋自治 第九章 曹武之战 第十章 诡异的鄂省 第十一章 杀俘调查 第十二章 可笑的战争 第十三章 董必武 第十四章 希望 第十五章 体育协会 第十六章 展露实力 第十七章 王场 第十八章 金融与货币 第十九章 测绘调查局 第二十章 周树人 第二十一章 摩擦 第二十二章 扩张与建设 第二十三章 林徽因 第二十四章 社研所 第二十五章 湖北靖国军 第二十六章 应城民变 第二十七章 五四运动 第二十八章 毛石山与杨开慧 第二十九章 地方政府 第三十章 吃醋 第三十一章 伍豪 第三十二章 什么是文明 第三十三章 环境与女神 第三十四章 直皖战争 第三十五章 矛盾的刘清 第三十六章 刘集镇 第三十七章 整顿 第三十八章 观念问题 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一 第四十章 外联部 第四十一章 靖国军的溃散 第四十二章 去路 地四十三章 马林 第四十四章 鄂中自治政府 第四十五章 党代会 第四十六章 晶体管 第四十七章 毛石山的勤勉 第四十八章 走私的商贩 第四十九章 宜城叛乱 第五十章 以退为进 第五十一章 人才的窘迫 第五十二章 电影和空军 第五十三章 护法失败 第五十四章 被迫出击 第五十五章 突袭武汉 第五十六章 虚张声势 第五十七章 争取时间 第五十八章 转变 第五十九章 孙文访鄂 第六十章 国共合作 第六十一章 甲子洪水 第六十二章 新武汉 第六十三章 鄂东南 第六十四章 大战与倒戈 第六十五章 科技与自然 第六十六章 贸易 第六十七章 党政分离 第六十八章 廖仲恺被刺 第六十九章 孙传芳再次爆发 第七十章 长阳之战 第七十一章 我是一个兵 第七十二章 国共破裂 第七十三章 北伐 第七十四章 宋庆龄 第七十五章 广场演讲 第七十六章 武汉谈判 第七十七章 叶挺与贺龙 第七十八章 倒戈将军 第七十九章 南北和谈 第八十章 冯玉祥来访 第八十一章 西北军 第八十二章 陕南 第八十三章 爱因斯坦到访 第八十四章 集体力量 第八十五章 七五会议 第八十六章 清党 第八十七章 潜艇 第八十八章 八百里秦川 第八十九章 文字与教育 第九十章 洛川塬 第九十一章 入川 第九十二章 农牧平衡 第九十三张 留苏学生 第九十四章 北进 第九十五章 布局 第九十六章 治黄设想 第九十七章 安阳与敦煌 第九十八章 平定四川 第九十九章 江南 第一百章 知识带来改变 第一百零一章 担当 第一百零二章 危机与机遇 第一百零三章 微研究 第一百零四章 奢侈品 第一百零五章 神的文字 第一百零六章 九一八 第一百零七章 第十一驱除队的覆灭 第一百零八章 空袭旅顺 第一百零九章 奔袭 第一百一十章 程潜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之战(1)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上海之战(2)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海之战(3)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海之战(4)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上海之战(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战后谈判 第一章 铁路与海港 第二章 孙传芳 第三章 农村与货币 第四章 利润泡沫 第五章 家仇与国事 第六章 电视的功用 第七章 九世班禅 第八章 宗教与信仰 第九章 变革 第十章 林业 第十一章 蜀道难 第十二章 共济会 第十三章 诡谲 第十四章 骑墙的西藏 第十五章 日苏战争爆发 第十六章 远东乱局 第十七章 种树与砍树 第十八章 贪欲带来的危害 第十九章 势不可挡 第二十章 苏维埃的屈辱 第二十一章 移民与巴乔山 第二十二章 是什么导致战争 第二十三章 藏地隐忧与希望 第二十四章 有喜 第二十五章 面目全非的科技 第二十六章 调皮的水玲 第二十七章 农林矛盾 第二十八章 聂畈会议 第二十九章 廉政风暴 第三十章 中策研究院 第三十一章 黄河改道 第三十二章 新疆整编 第三十三章 核计划 第三十四章 国策(上) 第三十五章 国策(下) 第三十六章 单兵装备 第三十七章 闲暇时光 第三十八章 培育希望 第三十九章 奇女刘曼卿 第四十章 海上反击 第四十一章 文化之变 第四十二章 三韩 第四十三章 偷袭关东州 第四十四章 制海 第四十五章 藏乱 第四十六章 不乞求和平 第四十七章 说佛(上) 第四十八章 说佛(下) 第四十九章 叛乱平息 第五十章 中国无战事 第五十一章 守护与裁决 第五十二章 人民裁决权 第五十三章 大飞机 第五十四章 这世界变异了 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国统区 第五十六章 轴心国的雏形 第五十七章 大隅岛日军的消失 第五十八章 蒋介石的窘境 第五十九章 警告性反击 第六十章 国统区内乱 第六十一章 対马海战 第六十二章 日本说客到了 第六十二章 会面崇仁 第六十四章 战后变化 第六十五章 黄河灌渠与华北平原 第六十六章 天道与人道 第六十七章 落入日本的远东 第六十八章 传承、铁血、守护 第六十九章 冲突 第七十章 政府的职责 第七十一章 迁徙和科技 第七十二章 逼迫龙云 第七十三章 西北的风 第七十四章 圣地居延海 第七十五章 中国民族性 第七十六章 备战 第七十七章 特斯拉 第七十八章 科学的本质 第七十九章 国统区移民潮 第八十章 扩军 第八十一章 失败的防弹衣 第八十二章 挂具与征兵 第八十三章 基因与进化 第八十四章 太空工厂的设想 第八十四章 正面危险 第八十六章 **实验 第八十七章 海洋的声音 第八十八章 科技与资本 第八十九章 东北内乱 第九十章 进攻在黑夜 第九十一章 小洛克菲勒 第九十二章 尔虞我诈 第九十三章 杀疯了的暗月 第九十四章 婉容 第九十五章 报复行动 第九十六章 恐惧未来 第九十七章 德奥合并 第九十八章 神女山 第九十九章 九州岛 第一百章 川岛芳子 第一百零一章 统一的号角 第一百零二章 雄心或野心 第一百零三章 装备与工业 第一百零四章 做官与做人 第一百零五章 被搁置的北平 第一百零六章 美丽与危险 第一百零七章 死亡山谷 第一百零八章 慕尼黑与火星人 第一百零九章 来华的犹太人 第一百一十章 帕米尔省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科研体系 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丽的清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挑衅的结果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国崛起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陨落的樱花 第一百一十六章 沉默的围困 第一章 日美共同防御 第二章 消失的城市 第三章 对城市的认识 第四章 人口政策 第五章 电磁影响 第六章 变化的仙女 第七章 另类扩张 第八章 蒋介石身亡 第九章 技术欺骗 第十章 分子智能 第十一章 偷渡 第十二章 鄂霍次克海的试探 第十三章 北上小队 第十四章 库页岛的争夺 第十五章 勒拿河上的炮火 第十六章 信神不信神 第十七章 都是国人 第十八章 原子弹带来的变局 第十九章 远东冰灾 第二十章 中央政府 第二十一章 发展是最好的反击 第二十二章 海底地震 第二十三章 千岛群岛 第二十四章 劫持、劫持 第二十五章 诡异的亚洲 第二十六章 人口与战略 第二十七章 奇妙生物和技术 第二十八章 暗月中的水玲 第二十九章 引进的面包树 第三十章 乡村的希望 第三十一章 千年的积淀 第三十二章 北定岛 第三十三章 列克星敦号的沉没 第三十四章 殷人后裔 第三十五章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三十五章 炮轰西雅 第三十七章 疑兵 第三十八章 炸毁大古力大坝 第三十九章 闪电战役 第四十章 十字路口的日本 第四十一章 战争的本质 第四十二章 天宫号 第四十三章 特斯拉之死 第四十四章 利益剪刀 第四十五章 东京密约 第四十六章 诱拐苏联 第四十七章 不参加奥运会 第四十八章 运动与文化冲突 第四十九章 古怪的运动方式 第五十章 鬼马陈毅 第五十一章 三番棋 第五十二章 妞妞 第五十三章 奇异世界 第五十四章 读卖事件 第五十五章 空间威胁 第五十六章 快步走和下绊子 第五十七章 三番棋之天下局 第五十八章 灭其国比先灭其文化 第五十九章 美国卫星计划的夭折 第六十章 中美正式谈判 第六十一章 国际原子能机构 第六十二章 绝地反击的英国 第六十三章 憋疯了的军队 第六十四章 新技术与旧产业 第六十五章 核聚变的突破 第六十六章 物种交流与丰富 第六十七章 逃亡路 第六十八章 安大略战略之一 第六十九章 安大略战役(二) 第七十章 后勤绞杀战 第七十一章 战争基础 第七十二章 凌厉的反击 第七十三章 耗干了血的战争 第七十四章 美国的腾挪 第七十五章 是野蛮还是科学? 第七十六章 中东主战场 第七十七章 缅甸与龙云 第七十八章 强势的中国人 第七十九章 移风易俗 第八十章 蓝色国土 第八十一章 不同政见者带来的影响 第八十二章 以色列建国 第八十三章 暗月的隐忧 第八十四章 暗月的重组 第八十五章 魔女三人组的雏形 第八十六章 人工环境 第八十七章 信息优势 第八十八章 倒霉的埃德森庄园 第八十九章 夏威夷 第九十章 光合假说 第九十一章 水母 第九十二章 新生代 第九十三章 风暴 第九十四章 混战的世界 第九十五章 海洋与陆地的交融 第九十六章 自由与民主的辩论 第九十七章 天皇憋屈地死了 第九十八章 战争孤儿 第九十九章 杀戮不是目的 第一百章 系统看问题 第一百零一章 战争阴影 第一百零二章 西伯利亚空战 第一百零三章 太空生物系统 第一百零四章 陷入死地的安加拉河 第一百零五章 波斯陷落 第一百零六章 英国的危机 第一百零七章 北美危机 第一百零八章 科学需要谦逊 第一百零九章 冒进与地方主义 第一百一十章 天才也需要鼓励 第一百一十一章 急于脱身的希特勒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希特勒的圈套 第一百零三章 西方宗教与产业升级 第一百零四章 社会推动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科学也有烦恼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叶彦雨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亚特兰蒂斯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寻死路的人种计划 第一百一十九章 德国政策的必然性 第一百二十章 中华民族的荣耀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国的口岸开放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世界的版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拔苗助长的士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来得蹊跷 第一百二十五章 超级战士? 第一百二十六章 畸形的口岸经济 第一百二十七章 魔鬼的小刀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医的浅薄 第一百二十九章 恒河现状 第一百三十章 太空物种 第一百三十一章 愈演愈烈的疫情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隐退(大结局) 写在后面的话(完本感言) 开新书了 第一章 家难 第四十章 暗战 一 第四十一章 暗战 二 第四十二章 暗战 三 第四十三章 暗战 四 第四十七章 大镇长 一 第四十八章 大镇长 二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之战 1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上海之战 2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海之战 3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海之战 4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上海之战 5 第三十四章 国策 上 第三十五章 国策 下 第四十七章 说佛 上 第四十八章 说佛 下 第六十九章 安大略战役 二 第七十五章 是野蛮还是科学?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亚特兰蒂斯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超级战士?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隐退 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八章 倒戈将军
《农业中华》
作者:郁榕
更新时间:2024-01-11 10:29:32
字数:690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农业中华 !

    第四师的两个团扩编成三个团,开往襄阳。柳青华要用荣誉来证明第四师没有忘记自己是人民军。宋庆龄和贺龙随着张春检阅了这只部队。整齐的军容,先进的装备,每个士兵都武装到了牙齿,震天响的人民军军歌。只是新组建的一个团,贺龙的老兵团虽然努力不想输了气势,但是无论怎样,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军长,现在我服气了,我对我的兵本来还有信心,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宋庆龄笑着看着两个人:“你们能分出来谁是谁的兵?我看都差不多,我的眼都花了,都是好小伙子。”

    贺龙不好意思地说:“差在军容和气势上,柳师长的兵站姿像颗钉子,身体摆动很明他们每个人都很熟悉,懂得相互团队合作,对自己的战友的信任。您看那些兵,是我的兵,虽然气势上好像差不多,但是这些细节上的不足,显示了他们训练上差了很多。”

    宋庆龄仔细看了看:“经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样。”

    “还不止,他们的背包,绑腿都很整齐,一丝不苟。枪支上磨得很光滑,是士兵经常保养的缘故。我的兵不行,背包显然是别人帮忙打的,大部分对背上的背包不习惯,有些小动作。绑腿是自己打的,您看,高低厚薄不同。他们不明白打绑腿的意义,行军的时候恐怕要受罪了。”

    张春有些佩服地看着贺龙一眼。这个人以后能够成为元帅。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贺师长,你只要用心,也能够训练处好兵。这一点我不怀疑。”张春笑道。

    整个防区都在换防。第一军的三个师调往襄阳,唐佳兴带着带着两个守备团移防麻城,组建第九师。张天的第二军移防江南,很显然张春对蒋介石不是那么信任。贺龙师驻宜昌,张亮驻荆州。以防江南和宜昌出意外。

    参谋部由毛石山带着移到了襄阳。成立了北伐前方指挥部,毛石山任总指挥。王茹勤和卢金山自己要求到贺龙师和唐佳兴去当参谋长。马俊被任命为第三师的师长,郭隆真为参谋长。是唯一的女军官,他们两个一直在第三师实习。黎天才年纪大了,回到武汉当守备师师长。

    湖北大规模的调动。让吴佩孚异常紧张。

    而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司令,宣布所部加入国民党,不过是说支持孙夫人宋庆龄。孙传芳要与张春和谈。吴佩孚大吃一惊。孙传芳回电。张为民屡战屡胜,无一败绩,现决意北伐,不可敌也。

    其时曹锟在北京呆不下去,跑到河南投奔吴佩孚。北京政府杜锡珪以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成立杜锡珪临时内阁,同时摄行大总统职权。可是杜锡珪十个纯军人,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实际权力被张作霖把持。杜锡珪感到北洋军阀大势已去,因此积极促成海军加入国民革命军。给予了第一舰队、第二舰队行动自由。

    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张作霖对朝政把持更加严。杜锡珪就辞职了。

    吴佩孚只好与孙传芳联名通电全国,愿意与国共共商国是。

    如此,北伐战争打不下去了。

    北伐军根本就没和北洋打。而是在湖南打了两仗,还是和张春打了两仗。

    在九江的蒋介石气闷得很。不过也只能电告李济深,张静江以及国民党中央,派人到武汉与直系代表协商停战事宜。自己也赶往武汉。

    ————————————

    由于是和谈,各方都希望抬高自己的身份。

    孙传芳是代表段祺瑞。可以显示了自己与吴佩孚的不同。同来的有章太炎和李焕章。

    吴佩孚则是为了表示对曹锟的尊重,说是代表曹锟来的。同来的有蒋方震。

    湖北方面李大钊是**湖北党部主席,宋庆龄是政治协商会会长。所以由他们在赶着装修好的政府大楼接待南北代表和主持会议。同时蔡元培、毛石山也赶到了武汉,加上周恩来。湖北方面派了五个人入会。

    由于**党主席张国焘没有参加会谈,国民党的主席张静江也就没有参会,而由蒋介石,李济深,白崇禧,孙科,宋子文参会。冯玉祥倒是来了,可是他说他听孙夫人的。

    张春带着丽质、郭华就带着冯玉祥参观汉阳机械厂和大冶钢铁厂。

    汉阳机械厂的生产线还没有全部完成了,但是规模已经非常大了。各型零配件厂和组装厂,看起来是生产各型车辆和机械,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生产装甲车的能力。

    “革命不是根本的目的,革命成功后最重要的是治理国家。”

    年近五十的冯玉祥在西北军的威望虽然被削弱,但是还是很高。最关键的是,他没有参加和谈,而是跑来和张春见面,称自从北京被逼走以后,就决定不再参加分赃会了。

    张春听了大笑。

    张春和冯玉祥闲聊治蒙和治回问题。张春认为治蒙为先,外蒙不能丢。

    冯玉祥对于吴佩孚是敬畏,但是对曹锟完全没有好感,说不管和谈成不成功,他也是要打河南的。

    两个人刚回到南湖兵营,吴佩孚就跑来了。吴佩孚完全不管冯玉祥的感受,直接说这次来也是代表张作霖个人来见张春的。

    “东北被日俄所威胁,还请转告张大帅,争中央政府的那点权利没有多少好处,好好治理地方,富民强兵,不要让日本人所趁才是根本。”张春也不客气,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吴佩孚转达了张作霖的问候,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因为他手下的老兵都是湖北人,现在驻军信阳和驻马店一代。他年纪也大了,愿意辞去所有职务,接受整编。

    “我已经和国民政府达成了协议,如果整编,驻马店信阳我不能都保住。”张春笑眯眯的说。

    吴佩孚长叹一口气:“我这个人不敛财,不纳妾,忠心报国,岂能只为了那一点土地?平生只有两大憾事,今天就想了了。我与焕章老弟的事一会儿再说。子玉曾手握重兵,一心想给国人一个安定,自问也没有做错什么,最终却一无所获,还请为民解惑。”

    张春一笑:“两大错,但是对于我还说,一个真是错,一个却不是。前辈为军,但是不知道安民。战争中,民事为重,军事为辅。前辈本末倒置,失败是应该的。从这方面来说,北洋以及南军都是要失败的,只是迟早的问题。前辈知道我注重科学技术,但是科学技术也要以百姓为主,新民学院开始只是农学堂,现在湖北也是极其重视农业。前辈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湖北进行农业考察,农业在湖北可不是只种粮食,农林牧渔都是农业的范畴。农产品多了就要加工,就会催生出化工、机械产业。化工机械又催生出了军工。以农为本,以百姓为本。得民心,强军工。所以前辈就算取得一两场胜利,也不会坏了我的根本”

    吴佩孚和冯玉祥就陷入了深思。

    好久吴佩孚才点点头道:“是我愚钝了。”

    张春正色道:“另外一件事情是我最佩服前辈的地方。您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各系军阀,而只有两个。一个是人民,这个前面已经说了。一个就是洋人。洋人为了获取在中国的利益,千方百计找代言人。日本、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哪一个不是这样?前辈与英美委以虚蛇,但是并没有真正卖过国。但是卖国的人多了,连前辈手下的军头都阳奉阴违,所以前辈败了。洋人曾经说前辈是中国第一人,难免有拉拢之嫌。”

    吴佩孚长叹了一口气,拱手道:“受教了。”

    冯玉祥则抬起头:“子玉兄,大才,但是所跟非人。曹锟,何人也?为了总统宝座,直隶所属170县,每县筹借1万元到3万元不等。如此得来的总统,我为什么要保他?而即便是张作霖,就如为民所说,又何尝不是靠了洋人。老弟我现在也靠洋人,但是我不卖国,穷苦之地,也没什么卖的。各位大人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我看不到什么希望。我曾经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但是不行。子玉兄就算是数十万大军又如何?没有希望。”

    冯玉祥抬头自嘲地笑了:“说我是倒戈将军又如何?你为民如果有一天卖国,害民,我一样倒戈打你。除非我死了,打不动了。”

    张春和丽质向冯玉祥深深鞠了一躬。u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