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君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前传1 第2章 前传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58章 番外幼儿记事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1章 .11 第1章 .11家 第1章 .11发表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三章 112|1.11 113| 1.11 114|1.11 116| 1.11 117|1.11 118|1.11 119| 1.11 120|2.22 121| 2.22 122|2.22 123| 2.22 124|2.22 125|2.22 126| 2.22 127|2.22 128|2.22 129| 2.22 130|2.22 131| 2.22 132|2.22 133| 2.22 134|2.22 135| 2.22 136|2.22 137| 2.22 138| 2.22 139| 2.22 140|2.22 141| 2.22 142| 2.22 143| 2.22 144| 2.22 145|2.22 146| 2.22 147| 2.22 148|2.22 149| 2.22 150| 2.22 151|2.22 152|2.22 154|2.22 155| 2.22 156| 2.22 157| 2.22 158|2.22 159| 2.22 160| 2.22 161、舞弊案1 162、舞弊案2 163、舞弊案3 164、舞弊案4 165|舞弊案5 166|舞弊案7 168|舞弊案8 169|舞弊案9 170|舞弊案10 171|舞弊案11 172|河神案1 173|河神案2 174|河神案3 175|河神案4 176|河神案5 177|河神案6 178|河神案7 179|河神案8 180|河神案9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一章
《为君》
作者:三无斋主人
更新时间:2024-01-17 18:26:55
字数:1169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为君 !

    楚昭面无表情,道:“庆正帝当年受世家步步紧逼,被迫立我父王为太子,就在诏书即将颁布天下的前一日。父王外出游猎时便摔断了腿。事后崔家追查下去,发现那匹御马被人下了药,一直查到内侍监,就此断了线索。”

    林轩略带犹疑地低声问:“世子是担心那位?”虽然能够理解楚昭的担心,但是在林轩眼里,太后不过一介妇人,而且还十分糊涂和孱弱。若是楚昭只因为畏惧她便推拒太子之位,如此气度,实在叫人失望。

    楚昭抬起眼睛注视着面前的老臣,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仿佛能够看到人的内心深处,却又带着淡淡的神秘。

    “以老大人的聪明才智,真的认为当年的事情全系宫中妇人所为吗?”

    听闻此言,林轩悚然一惊,隐约的猜测再次闪过他的脑海中。只是真相太过骇人,林轩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

    这是一个士族揽政,权臣用事的时代,而庆正帝又是个极为强势的男人,有抱负且自尊心很强,他自然想要摆脱受制于人的现状,渴望大权在握,渴望成为真正的帝王。其一生的所作所为,不论多么匪夷所思,皆是由此生发出去的。

    庆正帝和崔皇后青梅竹马,难道他真的爱容貌身材气度才学眼界都不如崔皇后的李氏吗?

    楚昭对往事了解的越多,便越是怀疑这件事。

    爱情或许有过,却并不像李党宣称的那样感天动地。李氏只是恰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庆正帝需要一个温顺乖巧的寒门女子去打破士族的血统封锁。所以当他以为崔皇后背叛他的时候,才会那样愤怒地给儿子改名为悼。

    即使如此,庆正帝杀了齐王,杀了靖王,却独独留下了对太子威胁最大的喻王。这其中或许也曾经有过爱情的影子。只是帝王那所谓的爱意与怜惜可以分给太多的人,其中又充斥着太多复杂的算计和利用,这样的感情太过渺小和虚无,甚至抵不住现实的轻轻触碰。

    庆正帝有一定的能力,起码比他儿子能干多了,却也不算雄才大略。所以当他忍耐不住和士族决裂,准备雄鸡一唱天下白,建立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王朝时。

    他死了。

    当然,庆正帝就算死了,他的余威依旧辐射了整个安靖一朝——世家能够釜底抽薪弄死庆正帝,却阻止不了楚旭登基,甚至在之后的党争中,数次为寒门所压制。这一切都是庆正帝留下来的力量在作祟。

    而如今,这只暗中的力量就分掌在楚旭、于怀远和宫廷内一位神秘人手中。

    楚旭手里的那部分势力早就被他双手奉给了李尚权,所以李家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暴富,他们手下的死士才能混入世子的百日宴上,差点刺杀成功。即使李家很有几个蠢货,世家也用了几年的时间才慢慢剪除这股势力,最终成功对皇帝陛下出手。

    皇宫是这股势力盘踞多年之处。世子老老实实呆在谢家内在,都有被刺杀身亡的危险,若是进了皇宫,就等于把自家小命交到当今皇帝手中。可楚旭难道是什么靠得住的长辈吗?

    恐怕庆正帝死都想不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庶长子和贤太后会放心大胆的将自己磨好的刀交到李家手里,依照先帝爷的脾气,哪怕是李家略动这个心思,都是满门抄斩的下场。庆正帝吃亏就亏在死太早,而且死之前又提早将所有的皇位候选人都弄死弄残了。最后搞得他的臣子们想换个人选效忠,都找不到替换的。

    可见宠妾灭妻,无论出发点多么合理,都不是好事。

    楚昭意味深长地总结道:“父王当年已经十岁有五,且有崔家严密的保护,尚且遭到毒手。我若入宫,相当于将身家性命都交托给了皇上。皇上虽然仁爱,可也过于仁爱了一些啊。况且楚昭才疏学浅,从没妄想过太子之位,只愿皇叔早日得天赐麟儿。楚昭此生愿为大楚贤王足以。”

    林老头听了,淡淡看楚昭一眼,道:“明人不说暗话,小世子当真没有自己的打算?”

    不是说寒门儒生都好这一口吗?若是郭全听到这样的宣言,没准还真就信了,可惜林老头却满脸都写着“莫驴我”三个字,楚昭不用读心术都能看出来。

    电光石火之间,楚昭决定还是要赌一把,他缓缓开口道:“我当然希望皇帝陛下能够秘密立储。这样我就不必进宫了。比起宫斗,体察民情发展生产,开源节流充盈国库,训练军队防备犬戎……不才是当权者更该去关注的吗?”

    一番标准的现代文官考试套话脱口而出,却说得林轩老头目放异彩,连连点头:“敢问世子殿下,何为秘密立储?”

    楚昭又给他解释了一番。

    林老头作为一个合格且优秀的政客,立刻抓住了关键点,问道:“那若是皇上他日后又秘密修改了诏书该如何是好?名分到底还是该早定。当年叛乱的齐王和靖王……未必没有后代流落民间。”

    这时候就能看出林老头本质上还是一个儒生了,异常看中名分。

    可是楚旭连他自己都保护不好,耳根子又软,还喜新厌旧,楚昭疯了才会进宫去当那劳什子太子。对于楚昭而言,名分是什么?能吃吗?待在宫外的好处绝对比锁在深宫里当太子要好很多。

    “林大人,您说,是保护一张死的诏书容易还是保护一个活的世子容易?况且,我父王还活着。”

    的确,喻王还活着,而且正值壮年,虽然腿脚受了伤,可是现在既然能够带兵打仗,想来问题也不大。

    林轩听完,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对着世子殿下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登上马车,林轩一眼就瞅见躲窗帘后头眼巴巴看外头的小孙子。

    沉默半晌,林大人就问:“虎头喜欢世子殿下吗?”

    林厚扭头,咧嘴笑得异常灿烂:“世子哥哥最好,阿厚长大了要做世子哥哥的宰相。”

    欣慰地摸了摸孙子的小脑袋,林轩看着窗外一晃而过的景色,陷入了沉思之中。

    ***

    清凉寺向东不足一千步,有一处气势森森的大宅院,是上方山的一个皇庄。

    安靖帝此人很会享受,这座宅第是李家督造的。占地达五十余顷,屋势雄伟壮阔,院内穿山造池,亭阁遍布。为了附庸风雅,其搜罗天下之书填满书阁,并造一乐堂广引乐工唱角聚于此。

    安靖帝这是和谢晋杠上了。谢晋一日不松口,他就一日不回宫,还三不五时地将谢家兄弟,卢恒,林厚等重臣或名族的后代接到皇庄里,陪伴世子玩耍。他自己则无所事事地日日窝在上方山的别庄里炼丹。虽然已经写好了诏书,但是楚旭一直没有放弃治疗。最近他开始研读老庄之学,借以修身养性,同时辅以丹药,希望能够治好痼疾。只是一直无甚起色。

    南华宫中。

    龙床上已经是血流成河,滴滴答答往下蜿蜒。一个被切去阳/根开膛破腹的男人双目大睁地躺在上面。

    安靖帝优雅的起身,仿佛自己所立之处并非凶杀现场,而是刚刚宠幸完某位爱妃。

    抬起手让战战兢兢地女侍过来给他穿上衣服,安靖帝吩咐道:“把那东西拿去煮了,其他部分丢出去喂狗。”

    女侍的手一顿,楚旭视线下移,正看到女侍那双惶恐不安的眼睛,他温柔的笑了一下。

    往日女侍无比渴望的微笑如今变成了可怕的梦靥,一个声音传到她的耳朵里:“刘护卫尚未娶妻,忠心护主而亡,这侍女一看便是温顺好女,便赏与他为妇,到了下面也不至于孤零零的。”

    刘顺和觉得脖子后面直冒冷汗,但面上却不敢露出半点心思,只做出寻常的样子,将那哭哭啼啼地侍女带了下去。

    “未时到——”少年清朗的声音隔着厚厚的帘子,幽幽传入安靖帝的耳朵中。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少男少女笑闹的声音。

    或者只是楚旭自己的幻觉吧。今日世子不在,别院里便安静得没有一丝生机。

    安靖帝走到窗边,拉开厚厚的帘子,一束阳光射进黑暗之中。他着迷地透过镂空的花墙,偷窥少年清俊而忧伤的身影,仿佛看到了时光另一头的自己。

    安靖帝的确是皇族内的一朵奇葩。因为从小被人以尧舜禹的苛刻标准教导,认为世界是光辉灿烂的,人人都是善良友好的,百姓也都是顿顿吃肉幸福快乐的。而李家以及围在皇帝身边的小人也力图创造出这样一个盛世无忧的假象。

    到安靖帝亲政后,忽然发现自己受的仁君教育完全是纸上谈兵。尽管极力调和世家和寒门的矛盾,极力对母亲和所有弟弟都好,却还是阻止不了他们的争斗。

    对现实的不满,对朝政的无力,对礼乐崩毁的痛心,加上如今还得了那种症候,安靖帝在无力挽回颓局之中便生出一种破坏的快感来。

    而卫霁正在安靖帝内心世界最为混乱的时候出现,那张美貌若仙的脸,以及少年独有的蓬勃生命力,便成为安靖帝心里的一抹白月光,也是他的自我形象和理想人格在现实中的投射。从少年身上,安靖帝能够得到片刻的宁静,可这终究也是治标不治本。

    有时候,安靖帝甚至觉得,比起阿昭来,阿霁更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安靖帝走到房门,和风带着花香阵阵袭来,将他从迷乱的精神世界里拉回现实,一队英武的侍卫踏着整齐的步伐从廊下走过。

    安靖帝的心情瞬间变得晦暗无比,舅舅献上来的验方依旧毫无作用。他眯起眼睛偷偷打量着这些纯男性的躯体……感觉侍卫们都对他投以嘲笑的目光,明媚而无情的阳光也嘲弄着他的无能,连清爽的空气都被一种腥甜的香味破坏了——若一切只是一场噩梦该多好?

    楚旭崩溃一般,把脸埋在两只手掌里。不知道过了多久,刘顺和小心翼翼地唤道:“皇上,外头风大,奴婢扶你回屋吧?”

    抬起头冷冰冰的看了这个阉奴一眼,安靖帝感觉舒服了些,问道:“谢晋还是病着吗?”

    刘顺和战战兢兢地点头。

    安靖帝毫无预警地暴露起来,将一个喜滋滋端来一炉金丹的小黄门踹翻在地,怒道:“这是欺朕无子啊。”他猛地抬头,阴鹜地注视着在门外巡逻的侍卫,鼻孔里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仿佛一只被赶出狮群的雄狮。对于狮子而言,□□和后代对他而言同样重要。这是一只狮子的本能,和他的狩猎技巧好坏无关。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一干内监全都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最近这位人前仁慈的皇帝背转过身之后是越来越古怪,简直就像是两个人一样。身边伺候的内监和女侍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杖毙。最可怕的是,皇帝还常常在独处时自言自语,仿佛身边有个看不见的幽灵一样。

    转身走回阴森的寝殿坐下,楚旭忽然问了一句:“你说,阿昭是否不想被立为太子?他……他是不是还因喻王的事情,对朕心怀怨望?”

    心怀怨望四个字可真够重的。

    刘顺和腿一软,差点没瘫倒在地。

    皇上又发病了……别是这清凉寺里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吧?这么一想,刘顺和脸都白了。刘公公自觉算不得什么好人,所以最怕鬼怪一类的东西。

    “你说的也对,毕竟不是亲生。”楚旭继续说道。

    刘顺和知道皇上绝对不是在和自己说话,但他还是壮着胆子插了一句:“虽然不是亲生,却也是皇族血脉。世子那小模样,和皇上小时候倒是真像。”

    黑暗中,楚旭似乎转头朝刘顺和看了一眼,下一刻,他忽然站起来,将四周厚厚的窗帘全拉开,神情中又恢复了亲近和蔼之态:“哎,也对。楚昭这孩子至情至孝,守不相干之人的孝都这样严格,想来以后也会如此孝顺我们。”

    越说越激动,最后楚旭亢奋地涨红了脸,声音尖利地命令道:“派个人去接小世子。把郭全和王震升也叫来,再让于怀远带着兵马去请谢晋老大人过来用夕食。就说小世子想见祖父。”

    刘顺和虽然害怕疑惑到了极点,但他面上却不敢有丝毫表现。

    “诺。”刘顺和低头倒退着出门,一出门就转身飞奔而去。

    ***

    王妃大殡之后,楚昭依旧住在韩起的小院落中,对外的名义就是守孝。谢晋因为身体原因,也住在寺庙里将养。

    虽然已经是秋天,院子里依旧姹紫嫣红。似乎岁月都在这院子里悠悠地减慢着脚步,宽容地将外间的钩心斗角与残杀屠戮隔离出去,一任凡间四季轮转,物是人非,这院子里却总是繁花似锦,风光独好。

    朴素厚重的两扇小小黑漆门,迎面有一个小巧的影壁,后面走进的是一个不大的长方形院子。院子里被韩起按照世子旧居的样子移了一棵槐树、一棵枣树过来。北屋一明两暗三间平常瓦房。影壁对面另有一个小小的厢房。这样的布局,使得帝都初秋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明,格外的高远。

    崔景深和王若谷作为世子殿下一文一武两位老师,也常常光顾这个小院落。有时待得晚了,便在院中住下来。最近卢恒也来,闹腾着要和世子殿下挤在一起睡,被韩起拎着衣服扔出去。

    谢铭带着一队北府兵去支援喻王,暂时不在都中。

    喻王在陇西那边平叛,匪患很快平定,便上表请求回京。结果江南又出了天师道叛乱,皇帝本打算调于怀远去平乱,于怀远却又被京中的政斗拖得丝毫动弹不了。王家的北疆大营更是不能轻动。除开喻王,朝廷再没有可用之人,相比之下,安靖帝只能相信自家身带残疾的兄长了。

    仁厚的皇帝对天家兄弟好是真好,但是对舅家也是真好,在把征兵的权利下放给喻王之后,安靖帝便听任李国舅抽掉了中央军一大批精锐,由自家亲信作为监军,打着捉孙恩的名头,浩浩荡荡往江南去了。谢铭担心李家趁机下黑手,也带了北府兵加入这只平乱队伍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