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君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前传1 第2章 前传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58章 番外幼儿记事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1章 .11 第1章 .11家 第1章 .11发表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三章 112|1.11 113| 1.11 114|1.11 116| 1.11 117|1.11 118|1.11 119| 1.11 120|2.22 121| 2.22 122|2.22 123| 2.22 124|2.22 125|2.22 126| 2.22 127|2.22 128|2.22 129| 2.22 130|2.22 131| 2.22 132|2.22 133| 2.22 134|2.22 135| 2.22 136|2.22 137| 2.22 138| 2.22 139| 2.22 140|2.22 141| 2.22 142| 2.22 143| 2.22 144| 2.22 145|2.22 146| 2.22 147| 2.22 148|2.22 149| 2.22 150| 2.22 151|2.22 152|2.22 154|2.22 155| 2.22 156| 2.22 157| 2.22 158|2.22 159| 2.22 160| 2.22 161、舞弊案1 162、舞弊案2 163、舞弊案3 164、舞弊案4 165|舞弊案5 166|舞弊案7 168|舞弊案8 169|舞弊案9 170|舞弊案10 171|舞弊案11 172|河神案1 173|河神案2 174|河神案3 175|河神案4 176|河神案5 177|河神案6 178|河神案7 179|河神案8 180|河神案9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七章
《为君》
作者:三无斋主人
更新时间:2024-01-17 18:27:48
字数:1114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为君 !

    那晚和崔景深商议时,对于这种情况也有考虑到,只不过一则事发突然,二则楚昭在大庭广众下被楚旭逼问责骂,社交恐惧症难免发作,脸色泛白,呼吸不畅,就好像被提溜到讲坛上做检讨的小学生。

    心中一慌,楚昭下意识用了技能乾坤独断。这个技能在威望95、智力90以下使用时,会消耗五点健康值或一点系统能源。但是现在楚昭升级成功,各项数值均已提升为最佳状态,自然可以随意使用这个技能了。

    升级之后,乾坤独断的技能实在非同凡响。楚昭一用之下,就觉得浑身好像有一股热流经过,脑子就像电脑被升级了软件般,比平时清晰无数倍。

    一条条线索在脑海里闪现,他的大脑仿佛一个高速运转的智脑,对各种信息综合处理,分析出每一句话的优劣。如果说以前使用乾坤独断的功能,楚昭能够清晰的意识到是系统在帮他分析数据,那么升级后,楚昭就觉得好像是……系统和自己融为一体了。

    这种感觉让人快美无比,就好像一瞬间从猴子进化为人一样,简直是一种质的飞跃。

    楚昭的五感和读心术都变得比平时敏锐百倍,脑中分析的同时,他几乎还能同时注意到所有朝臣微妙的表情和下意识的动作,甚至连宣和殿外,侍卫的脚步声也能够判断出其人的身高体重三围……

    将发散的思维收拢,此时楚昭脑海中已经有了结论。面对震怒的皇帝,他不慌不忙地跪下,表示愿意由燕归来出资,以朝廷的名义开库放药。因为封国今年大丰收,楚昭还答应运粮进京赈灾。

    做这些事情,就等于是花楚昭的钱,帮皇帝陛下邀买人心。指责临淄王与民争利的观点自然不攻而破。楚昭手头有粮,没有运给喻王,而是给了朝廷,也在很大程度上平息了皇帝陛下的嫉妒心。

    很多时候,双方之所以会因为一点小事发展到不死不休的局面,可能是因为双方的思维没有接到一条线上。

    比起李家的那点小生意,明显治瘟疫的药以及楚昭亲近喻王才是皇帝介意的根本。楚昭这回算是对症下药,他的话音刚落,皇帝的表情终于缓和下来,亲自走下皇座,扶了跪在地上的楚昭离去。

    后面的朝臣面面相觑:怨不得人家临淄王讨皇帝陛下喜爱,即使老爹造了反,自己的地位半点没收牵连呢。这位办起事情来,真是桩桩件件都到人心坎里去啊。

    楚旭这人怒火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今楚昭做事和了他的心意。他一开心,就把户部交给楚昭去打理。当然,楚旭的好意和器重真是叫人消受不起——国库里一分钱都没有了,户部尚书最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朝堂上的大臣听了,也没有反对的。反正自从卢三顾升职后,户部尚书一直空缺,谁都不敢接这烫手山芋。空空如也的国库啊,谁接谁倒霉。不过楚旭也不是为了坑楚昭,反而是因为他已经将楚昭看做了自己的的接班人,所以才将朝中最大的难题扔给初长成的太子殿下练手。

    此类的做法,历代帝王中也常见。狡猾的老龙为了江山永固,总是得找些困难任务,最后考验一下被选中的龙宝宝。宝贝快上,朕给你兜着。

    可惜大楚的情况比较特殊,楚旭这条老龙想的是:朕兜不住了,宝贝快上!

    当然,楚昭身边谋臣荟萃,自然不能干看着主公吃亏。于是伴随着运粮队而来的,还有郭全的奏折,说是因为临淄王的封邑今年丰收,边境处时常有流寇滋扰,已经严重的干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请求朝廷准许封国扩充一万人的军队。于此同时,当地郡守县令的奏章陆续递了上来,都在反应这个问题。

    大楚到了楚旭这一代,因为财政和征兵的权利都被下放,造成弱干强枝的状态,当时为了抑制封国和当地世家的力量,太/祖不仅将有名的世家迁移到帝都,并且定下铁律规定了各藩镇的兵力上限。如郭全要求增兵,朝廷自然要派人去查看是怎么回事,就派了一个叫毛源的官吏在宫廷暗卫的护送下前去巡视。结果毛源刚走到临淄地界上,就在路边一家黑店里被悍匪们套了麻袋,拖死狗般一路拖回了山寨,要不是宫廷暗卫本领高超,几人说不准都得折在山寨里。

    好容易逃出来,才发现毛源的官印,通关文书以及盘缠全都不见了。没钱寸步难行,几位都城来的大老爷差点没被逼着去乞讨。暗卫们跑去偷人家地里的红薯,被村民抓住送了官,幸好那位县令几年前在都城应试时见过毛源一面,这才送他们去见林轩。

    宫廷暗卫真是气坏了,他们持皇帝密令执行任务,相当于暗之御史,还从来没被人当成小毛贼过,这回阴沟里翻船,对那群使下三滥手段的悍匪真是恨之入骨,立马写了奏折,通过秘密手段迅速递到皇帝本人手中。

    因为楚昭先前的表现很让前朝后宫都满意,加上这些密折,郭全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同意。

    楚旭也觉得自己先前是错怪了阿昭,有心弥补,还特意准许楚昭将身边的护卫增加到五千人。实际上已经等同于太子府依例应有的护卫人数了。

    当然,所谓的流寇也有,其实就是边界附近的村民丰收时节过来抢点粮食罢了,正好封国内缺人手,郭全最擅镇扶百姓,他让人将这些来犯的流寇打一顿,然后勒令他们服劳役,帮忙收麦子,走的时候给一袋米。这些劳改犯扛着米回去后,被左邻右舍知道了,都偷偷往临淄王封国内跑,积极表示我们也要服劳役。

    这边郭全带着一帮人干的热火朝天。

    那头老狐狸林轩就让辖区内的士兵假扮成流寇,让真正的“流寇”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给自家干活。毛源他们遇见的悍匪,自然就是披着匪衣的官兵了。

    老子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如今大楚不仅有兵祸,还有天灾。都城因为楚昭的缘故还好些,大楚其他地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匪患四起。对于临淄王的封邑内充实府兵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表示惊讶和诧异。

    新年伊始,楚昭就让百巧布坊给黑骑军现役的两千护卫队量身订做了一批军服。两套冬装,两套透气轻薄的夏装。款式是墨家的工匠参考现代军装设计的,穿上显得黑骑军将士格外挺拔英俊。

    李阿鼠穿上新的军装,自觉不能锦衣夜行,便大摇大摆的去原来的队伍晃了一圈,又趁着休假赶回家里晃了一圈。

    军装有种神奇的魅力,小混混穿上都能一下子多出几分真正的男人气概,再加上黑骑军的食谱完全是按照现代特种兵训练食谱搭配的,比同时代的营养供应周全了不知道多少倍,李阿鼠居然又长高了几厘米,练出些肌肉,走出去也有人称呼他做壮士了。

    有李阿鼠之类的人作为黑骑军的宣传队和播种机,加上黑骑军不论是装备,福利待遇,还是前途都的确高于其他部队,直属楚昭的黑骑军很快扩充到了五千人。

    五千人听上去并不多,可是都是勤王军与中央军里的精锐,加上又被韩起这个魔鬼教官按照现代特种兵标准训练出来的五千人,再配备上当时顶尖的武器,这一只黑骑军,注定会是任何敌人的噩梦,也是楚昭手里的终极武器。

    而那些落选的人也不必失望,临淄王的封国内还有一万的军队编制,并州欢迎你。

    听说临淄王的封国在招兵,中央军和玄武营也就罢了,外地来的勤王军却很有些心动——既然喻王降了,他们显然马上也得回封地。可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注定除了帝都和几个大城市外,其余地方都充斥着贫困和野蛮。见惯了都城的繁华,加上以前的同僚,诸如李阿鼠之流混的如此之好,勤王军从将领到士兵,看得也着实眼热。

    于是,在各路勤王军路上经过并州的时候,三不五时就有士兵脱离队伍,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开始还只是一二人,到后来就是三五人,一个小队,最后甚至是一个营帐。

    愤怒的将军们在收到临淄王使节送来的,装满黄金的箱子后,都平息了愤怒,默不作声的约束剩下的人继续赶路。

    唉,来都城打仗,损兵折将也是难免,再说还有瘟疫不是?少一半的人很奇怪吗?

    最后本来只招一万的林轩等来了接近五万士兵。实在叫人发愁。

    于此同时,因为韩起拉走了自己队伍中精锐的人才,所以于应龙和罗致趁着这个好时机开始招兵。

    朝廷虽然在放药,毕竟数量有限,而且偏向那些已经染病的人。平民百姓听说中央军里也可以得到治疗瘟疫的药,比天师赐予的还要灵验,而且军队每天管饱,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便三五成群的跑去负责征兵的官吏那里,要求加入军队。

    以前到处拉壮丁,被人畏之如虎的军需官简直被这些平民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起来。

    楚旦很着急。

    之前在陇西和江南,这位二公子可谓占尽上风。嫡长子楚昭离得远,楚旦在王府里自然说一不二,加上他母族势大,若说喻王是陇西的土皇帝,他就是有实无名的皇太子。这十几年过的,比在帝都寄人篱下,险死还生的楚昭威风多了。

    楚旦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世子之位可谓稳如泰山,三弟勉强算个威胁,至于那个素未谋面的哥哥,不过是父亲放在都城的质子罢了。

    谁知道现在这个质子不仅没死,还和三弟一同冒了出来,成为挡在楚旦面前的一个障碍。好在这个大哥比较平庸,也没什么作为。他只需要专心对付三弟这个猪犬崽子就好。

    楚昱得了病,二公子只觉老天都帮他,唯一有点竞争力,且深受喻王喜爱的三弟快死了,真是棒棒哒。然而,仿佛一夕之间,自己大哥就变了个人。

    ——无论是朝中的口碑、行政的手段,还是领兵作战的能力,甚至政治野心,都显现了出来。

    楚旦听完探子回报,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大哥的封地上扩了有起码五万军,而昨日父王还在营中和周先生感慨,说“小犬深宏似吾”。

    好吧,所有精英老爹对儿子的最高赞誉大概就是这句话了。楚旦心里还是一阵阵发冷。

    大哥忽然从一株不起眼小树苗在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真是把二公子的小腰板都要压弯了。

    好在楚旦身边也不乏能人。楚旦便连夜召集亲信入府议事。

    见不到阿衡,魏显有点没精打采,他奄头奄脑地坐在位置上,看着来自颍陇士族的谋士侃侃而谈,神情木呆呆的。因为生病期间楚旦为了讨好颍陇士族,对他不闻不问,所以魏显现在献策的积极性也不高了。

    直到楚旦问起,魏显才出列,沉声道:“公子何必担忧。不止不必担忧,还该高兴才对。临淄王其实已经被我们的计策打乱了阵脚。黑旗军进一步扩张不说,还揽下了户部的烂摊子。如此好大喜功,临淄王就算能够征到士兵又怎么样?朝廷必然不可能给他任何的金钱支持,单靠着燕归来,已经不足以支撑这样巨大的开销。这样一来,临淄王为了筹钱,夹在皇帝陛下和都城显贵之间,实在难办。公子不妨将喻王殿下和周先生的对话透露出去,临淄王身在都城,父亲的器重宠爱,都是他的催命符啊。”说道这里,魏显忍不住对这位临淄王殿下流露出一丝同情来。不过权谋之争,向来你死我活,所以魏显很快将这样的情绪收拾起来。

    楚旦看看魏显,大笑道:“我有魏显,就好比刘邦有了萧何啊。”

    扩军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养活这么些士兵却是一笔极大地开销,临淄王本来一万的士兵去了五万,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这,未必是好事。

    执掌户部按理是个肥差,不过现在却成了个烂摊子,谁接手谁倒霉。这也是卫霁和公车丘明两股朝堂势力都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因……

    看着楚旦扭曲的脸,魏显没有多余的话,默默退下。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楚旦要和颍陇士族讨论的事情,一贯不让自己这一类的谋士参与。

    走出斜桥,魏显心里莫名有些难过。他现在已经知道,阿衡的雇主就是临淄王,他的图纸也是从临淄王那里得来的。在南城贫民窟中住了一年时间,魏显对临淄王为都城百姓做的事情一清二楚。在自己的主公忙着争权夺利的时候,临淄王却在默默的为天下苍生办实事,而且不居功,不邀宠,实在难得。再者,阿衡似乎对临淄王颇为维护……

    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

    只是魏显心里也有些两个担忧:一来他害怕这位临淄王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如今的大楚,真的已经经不起再来一个庆正帝折腾了。在魏显眼中,大楚真正的衰败,其实是庆正帝埋下的祸根。再来一个这样的皇帝,还不如平庸的安靖帝或者愚蠢的楚旦呢。二来,他现在是楚旦的谋士,楚旦对他奉为上宾,转投楚昭反噬旧主,历来是谋士的大忌。

    所以魏显还在观望。他想看看,这位临淄王究竟会怎样处理手中的难题。是会被巨大的军费拖垮,还是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证明自己的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魏显说的没错,在外人看来形势一片大好的楚昭,此时却是叫苦不迭。

    养军队真是一件烧钱的事。封国和王府的军队数量增加,虽然让楚昭这边的整体战力增强,但是却带来了巨额开支。加上药品生意被充了公,布坊虽然接到不少订单,但都是给大楚主力军队——中央军和玄武营供应的被服,基本赚不了几个钱,如此一来燕归来的吸金能力大打折扣。系统上的财政收支数在新年的第一个月里,首次出现了赤字。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