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君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前传1 第2章 前传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58章 番外幼儿记事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1章 .11 第1章 .11家 第1章 .11发表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三章 112|1.11 113| 1.11 114|1.11 116| 1.11 117|1.11 118|1.11 119| 1.11 120|2.22 121| 2.22 122|2.22 123| 2.22 124|2.22 125|2.22 126| 2.22 127|2.22 128|2.22 129| 2.22 130|2.22 131| 2.22 132|2.22 133| 2.22 134|2.22 135| 2.22 136|2.22 137| 2.22 138| 2.22 139| 2.22 140|2.22 141| 2.22 142| 2.22 143| 2.22 144| 2.22 145|2.22 146| 2.22 147| 2.22 148|2.22 149| 2.22 150| 2.22 151|2.22 152|2.22 154|2.22 155| 2.22 156| 2.22 157| 2.22 158|2.22 159| 2.22 160| 2.22 161、舞弊案1 162、舞弊案2 163、舞弊案3 164、舞弊案4 165|舞弊案5 166|舞弊案7 168|舞弊案8 169|舞弊案9 170|舞弊案10 171|舞弊案11 172|河神案1 173|河神案2 174|河神案3 175|河神案4 176|河神案5 177|河神案6 178|河神案7 179|河神案8 180|河神案9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155| 2.22
《为君》
作者:三无斋主人
更新时间:2024-01-17 18:29:30
字数:1162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为君 !

    双方叙见完毕,陈参问道:“臣听闻云中奏报,言说虏酋之兄率万余众来降,不知可真有此事?

    楚昭点头道:“却有此事。”

    陈参道:“若果有此,倒于前番所定计策大有裨益。”

    楚昭正色点头,转而叫身边近卫给二人看座,然后才向陈参问计。

    “如今又是一年春,寡人担心西北边防。前日泰哲率大军大破卫城,直扑云中吗?两位有何对策?”

    事情按照陈参的预估,进行得很顺利。因有遥喜这倾国妖姬在,泰哲和外祖母之间果然闹得很僵。老太太得知泰哲是因为楚女的谗言而把自己大孙子撵走了,她也分不清遥喜和张英的区别,只觉得这两人都是一国的,就拿起柴火棒子敲泰哲的头说:“你小子心里只有那几个楚国来的妖精,即楚帝要汝头,老太婆就与之换我好孙子。”

    加上遥喜也吹耳边风,张英也日日献策,泰哲被老外祖母、宠妾以及女谋士闹得头晕,开春的时候,果然率最精锐的兵马,气势汹汹前来云中郡要人。

    陈参想了想道:“臣常闻,有镇北军在,西北可定。如今王将军既然已经回来,希望陛下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将其撤换,王将军在,再有前番议定之策,西北想来是无虞的。”

    陈参这时候也不藏拙,把心中策略详细道来,只是这之前,照例还要表明一番心迹:“陛下如今幸九边,又遇鞑靼人来投,正是万国来归的盛世之兆。”

    “行了行了,寡人还不知道谦之你,便是王公贵族,又何尝在你眼中。”楚昭打断陈参的话,“只说正事吧。”

    陈参嘴角露出一点笑意,道:“把汗那吉初降,鞑靼大军必来追还,加上遥喜那边也加紧谋划。这次北夷叩边,正在预料之中。

    韩起如今的身份是楚昭新收的一员大将,因出身野路子,此时自然要表现一番,以免被中立派和世家军政势力看扁,此时他吊儿郎当地斜靠在墙壁边上,遂笑道:“这次鞑靼大军前来,也不单靠你们的内线。我曾经听人说过,泰哲和把那原是同父兄弟,且母亲还是姐妹,他们外祖家是合哲族的族长,合哲就是鞑靼最为强大的一部。泰哲父母早亡,乃是由外祖母养大的,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这位外祖母。偏偏这位外祖母比起当了大汗的弟弟,更加喜欢把那这个侍奉在身边的哥哥。”

    陈参恍然:“向来是窦太后与淮南王故事。既如此,一定要把这个那吉看好,不能让他与外面通声气,以免他又跑回去。对于跟随他来降的人,如果是‘真虏’的话,就分配给将士,不宜让他们聚在一起,以免生事……”

    听到此处,楚昭想到韩起的话,瞄了韩起两眼,见他似笑非笑地听着,也不吱声,忍不住插嘴道:“这个不好,若是分配给将士,把那到底也是一族之长,只怕反而离心,再有就是先帝,既然出现在他族中,如何处置也是难事。”

    陈参沉思片刻,露出又激动又钦佩的神态,忙称赞道:“陛下圣明!微臣不及也。”

    其实楚昭这番话全在韩起的启发下说出来的。西北势态的严重他早就一清二楚,但是其中的内情却不大清楚。若在平时,楚昭难免要趁势装一下逼,此时苦主就在旁边,楚昭难免有些脸红地再次瞟了一眼身旁的韩起,口中道:“那依爱卿之意,该如何对付泰哲?”

    “首先,今次今春便该坚壁清野,守险以待……”陈参用谋,一贯如羚羊挂角,毒辣周密,如此这般一说,连韩起都不由收起戏谑的神色,改为专注聆听之态。

    泰哲气势汹汹地打了过来,却不知正是落进大楚这边早就设好的圈套中。

    ——大楚根本不搭理他,只是坚壁清野。加上王若谷极擅守城,鞑靼人一时强攻不下,不由急迫。

    泰哲用了赵跃的计策,故意示弱,楚军也不在正面战场攻击,只派人在阵前喊话,说:“那吉来降,我们厚待如此,你不感恩,还敢威胁?你要是有你大哥的远见,慕义来降,待遇又岂止你大哥这样?你拥兵而来,不惭愧吗?”以此瓦解他的心理防线,促使他答应谈判。

    与此同时,由韩起带着黑骑军旧部悄悄绕到泰哲后方,率兵袭击,趁着泰哲在宣府一带往返交涉,心神不安,大败其前锋。

    泰哲畏惧楚军之盛,稍稍退兵,楚军却不肯罢休,不断骚扰泰哲的后方,让鞑靼人不仅抢不到东西,还提心吊胆的。这战术若是有犬戎老人在此,应该颇为熟悉,正是韩起当年打也速该的翻版。

    泰哲这段时间本来就被女色和药物掏空了身体,紧张的行军之后又连逢大败,焦虑、急躁和愤怒让泰哲很快病倒了。鞑靼大军换上了一位出身合哲族的长老率领,开始有了求和之意。

    有一日,这位长老突然派单人匹马给大楚的君主献上一份书信,称鞑靼人带着这么些人马,本意就是想进贡来的,都是赵跃他们哄了自家糊涂的大汗,说他该坐天下,唆使他连年用兵,两下里不得安宁。

    这睁眼说瞎话的本领也算高强了。大楚这边不免有人笑话,说这蛮夷之人颠三倒四,没有丝毫风骨。

    楚昭却并不觉得好笑,反而心中暗生警惕,国家之间,原本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为了利益能够拉得下脸的才是劲敌。当下派了陈参前去做谈判。

    陈参精通虏情,又有内应,到得虏营,便按照既定方针鼓动了一番如簧之舌,好言对把那汗吉的族老说,不是我们诱使你们的头人来降,是他羡慕我们的先进文化、厌弃了你们的落后文化才来的。按我大楚律例,凡是拿下虏酋及其子孙首级者,赏万金,封侯爵。但我们仁慈的天子和你们愚蠢又狠毒的大汗不同,他想到那吉是慕大楚教化而来,便不忍心杀掉,而且给他的待遇相当不低。您要是想要人,就端正态度来谈判,如果您斩了叛徒赵跃、张英等人之首,与天盟誓,数年内一骑不得入我边关,则我可以礼送你族王子返回。若提大兵来威胁,难道我怕你吗?如今的北镇九边,又不同于往年。你要来就来,我伺候着!

    鞑靼那长老见楚军不若往日好欺负,又恰逢大汗病危,本来就已乱了方寸,听了陈参软硬兼施的说词,不禁心动。

    陈参回到云中郡,对楚昭进行了回报,请他批准同意放人。

    到六月十三日,诏下,授予把汉那吉“安西王”爵位,随其一同来归的其余人也有封赏。

    然而这道封赏和开边贸的圣旨却在朝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

    与此同时,楚昭正在与新晋出炉的安西王极其王夫,还有贵霜帝国的大汗,围坐在桌子前啃西瓜。

    把那归附朝廷后,被封了一个铁帽子王,其实这个王位完全是看在皇叔的面子上分封的。所以把那就时常带着自己女王大人,来找楚昭串门走亲戚。

    自从犬戎分裂为两部,西边的贵霜帝国与大楚平等友好建交之后,丝绸之路再开,南北物资互通有无,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深刻的影响了这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帝国。然而,目前这种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楚人的生活而已。

    对于大楚的百姓而言,最鲜明的变化大概就是能够吃到新鲜甜美的西域瓜果吧。

    炎炎夏日,两三知交围坐在一起啃冰镇西瓜,别提有多舒服了。

    韩起见楚昭爱吃绿色的马*葡萄,就觑准了机会投喂,担心西瓜太大块不方便啃,韩起还给削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照顾得十分周到。偏楚昭生在福中不知福,嫌弃小块吃着不欢实,扭开脸不肯吃。

    历来婆婆挑媳妇,最看重的就是媳妇能不能照顾好儿子。作为长辈的楚旭看了韩起的表现,暗地点头,“葡萄最盛产的地方是吐鲁番,瓜最盛产的地方是哈密。番人进贡到宫廷的的瓜,是从哈密出产的,一般人相互赠送的瓜,则都是金塔寺出产的。我以前不知道,被一干小人糊弄架空,还以吃到金塔寺的瓜为乐。后来才知道最好的东西都轮不上咱们天家。哼,我偏不信这个邪。寄奴你放心,有叔叔镇守西域一日,哈密瓜就只供给咱们皇家。”

    楚昭简直对这个长辈无语了,抓狂道:“不要以这么威武霸气的语调谈论吃这件事,真像个小孩子。”

    然而把那汉吉已经一脸幸福地把楚旭揽在了怀里:“好好,都听你的。然后插起桌上的哈密瓜开始投喂。”

    大楚天子开始森森的担忧自己顶着压力封下第一个异姓王的决策是否有误了。努力维持高森莫测形象的楚昭正在困扰之际,转头被韩起抓了过去,也揽在怀里强行投喂,势必不肯被对面那对比下去。

    送走了恩爱异常的王爷夫夫,苏溪带着几个小太监,手里捧着奏事匣,献上朝廷这几日的封爻折子。

    楚昭当着韩起的面打开奏事盒子,脸色不由得沉了下去,叫苏溪去唤陈参等人前来议事。

    这些臣子,从皇帝吃西瓜劳民伤财,说道陛下私自离宫,从封了王爷的把那汉吉一路骂道书生误国的陈参和英雄暮年的王若谷,连新投的韩起以及一贯为寒门青眼的谭纶也没逃过,全部被骂得狗血淋头。

    楚昭忍不住轻轻叹口气,其实西瓜什么的,他自己不吃也就不吃了。唯独招降鞑靼,再开边贸一事,楚昭是不肯丝毫退让的。

    韩起便是不看,也知道那上头都写了些什么东西,看着自家阿昭像只小狗般耷拉着耳朵,自己都舍不得说一句重话的人,却被那些二皮脸胡骂,心里不由怜惜楚昭身为一国之君,连爱吃什么都要被横加干涉。

    此念一起,心头便煞气丛生:“你也是太过好性了,依我看,那些言官,杀一批就老实了。”

    楚昭恢复记忆之后,更加了解韩起这个人,一听此言便知道他想做什么,赶忙喝止:“你别管,杀他们做甚。这些人的信念就是打死不要紧,青史留名在,你杀了他们,倒是成全他们了。不过是想要求名求关注,我偏不去理会。”

    陈参等人方进来,听闻此语,谭纶略带担忧地说道:“朝中以内阁与边臣为一方,兵部与言官为一方,形成尖锐对立。反对派无非是认为,议和乃示弱,马市易启边衅。甚至有言官诬告我等通敌,罪不容诛。言之凿凿,就像亲眼所见一样。”

    楚昭冷笑道:“这些人谋国不成,造谣的本事倒是一等一的好。”他迅速地扫过崔景深送来的折子,“此时绝对不能动摇,景深倒是翻出了成祖时的老档案。”

    经楚昭这么一提,王若谷倒是想了起来,道:“没错,当时也有封匈奴归顺者‘忠义王’、‘忠顺王’的先例,想来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陈参却想得更为深远:“那些大臣兔子般的胆儿,心中担忧害怕,原是不必理睬的。任他们跳一会儿也就罢了,左右也烦不到陛下。只是依我之见,朝廷的确应该对开市做一些限制,比如为了防止鞑靼把锅买回去后翻造兵器,边贸只能出口硬度不行的低档铁锅,融了也造不了兵器。火药硝磺等严禁流出。至于棉花、衣服、香皂等鞑靼贵族和平民都急需之物,全部放开。”说到此处,陈参略带担忧地看了站在楚昭旁边的韩起一眼。陈参精通易容术,加上韩起那颇具个人风格的战术,难免叫陈参产生了怀疑。

    楚昭却不知陈参已经看破他和宿敌的奸情,拿着奏折刷刷刷地翻,统统回一句话:此事重大,边臣最明白底细,现在边臣说干得,爱卿远在都城,不必多费心思,做好本职即可。

    据说一句话,又气的一群言官跪在空空如也的大兴宫宫门外要死要活,可惜这次宫里没皇帝。跪倒几个没人搭理之后,剩下的人就抹眼泪回家吃饭了。

    人人都想做魏征,却不是人人都有魏征的水平。对于这些事情,楚昭只当个笑话听听,他现在有更紧要的事情待处理

    六天以后,也就是六月十九日,鞑靼族首先把赵跃,张英等八名“板升”头目一起绑了来。六月二十二日,赵全等“诸逆”从边境押到。楚昭亲自主持受俘仪式,而后赵跃被千刀万剐,头颅在边界九大镇巡回展览,张英却被人偷偷救了出来。

    楚昭的行宫里,因为昨晚熬夜太晚,大楚的皇帝陛下还在酣睡,在他身边,坐着一只白嫩嫩的小团子,异常专注的玩手里的魔方。

    韩起坐在榻上,一只脚平放,一只脚曲起,目光时不时飘向在床上爬来爬去地小崽子,时不时训斥他不许打扰父皇睡觉,不许往父皇肚子上爬。

    小崽子玩了一会儿,又回头看看双亲。见两人还在身边,就低头继续玩。

    回过头,韩起略带不耐烦地打算部下的滔滔不绝:“那个女人,就交给你了。”

    花影夫人柳素心淡淡一笑,“大汗送这么个美人给我,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保证会好好照顾她的。”

    注意到床上隆起的一小坨动了动,估计是要醒了,韩起急忙给柳素心使了个颜色,房间里的声音便渐渐小了下去。

    再后来,就没人听过玲珑夫人的下落了。只是贵霜帝国的军奴营中,多了一个替剃了阴阳头,被人割掉舌头的楚女。

    祸首伏诛,天下太平。

    七二十一日,大楚隆重遣送把汉那吉返回家乡。

    故地重游地把那汉吉再不复昨日的狼狈像,一彪人马在黑骑军的护送下,红袍金带,褐冠朱旗,吹吹打打出了关。虽说略有吃软饭的嫌疑,但把那汉吉自己却丝毫不觉得屈辱,反而无比开心。

    大楚官员到了骆驼城,拔高了声音宣读圣旨,末了又指着楚旭说:“这位是我天朝官人,不比寻常,着安西王好生看待,不许怠慢了他!”

    把那自然连声承诺,楚旭闻言,不由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鞑靼从此算是归附大楚,自认属国,每年进贡马匹。并且两国在幽云十六州接壤之处开辟十二个集贸市场,鞑靼方卖马,大楚卖布匹、丝绸、铁锅、茶叶,互通有无。

    元嘉初年以来盘旋在大楚边境上空的阴霾,就此消散。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