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皇妾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新换内容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3章 第124章 第125章 第126章 第127章 第128章 第129章 第130章 第131章 第132章 第133章 第134章 第135章 第136章 第137章 第138章 第139章 第140章 第141章 第142章 第143章 第144章 第145章 第146章 第147章 第148章 第149章 第150章 第151章 第152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55章 第156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59章 第160章 第161章 第162章 第163章 第164章 第165章 第166章 第167章 第168章 第169章 第170章 第171章 第172章 第173章 第174章 第175章 第176章 第177章 第178章 第179章 第180章 第181章 第182章 第183章 第184章 第185章 第186章 第187章 第188章 第189章 第190章 第191章 第192章 第193章 第194章 第195章 第196章 第197章 第198章 第199章 第200章 第201章 第202章 第203章 第204章 终章 第205章 番外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9章
《皇妾》
作者:姚桉桉
更新时间:2024-01-08 14:20:32
字数:87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皇妾 !

    九月初八,太子的车驾终于到了京城。

    永安帝令大皇子恭王李珲、二皇子简王李瑧并四皇子李珑携旨于皇城外面迎接了太子的回京。

    兄弟四人于城门外互相见过礼后,接着未等太子回东宫梳洗去除风尘,太子便被皇帝的一纸诏书召进了宫中。

    至于跟着太子一起回来的其他人,比如徐莺和江婉玉,自然是不能跟着去。她们随着太子的车驾,则是被人护送着,一路往东宫的方向而去。

    徐莺自始至终都坐在马车里,并不敢往外看。

    马蹄声在外面得得得的叫,车轮子轱辘轱辘,马车在皇城内兜兜转转走了有两刻钟的功夫,终于才停了下来。

    接着她听到外面有公公略带着阴柔的声音低声问道:“芳姑姑,两位姑娘可在马车上面?”

    然后是熟悉的女子声音:“在呢,前头马车的是徐姑娘,后头马车的是江姑娘。”

    徐莺听声音便知,那位公公所称的芳姑姑便是在郧阳府伺候太子并教导她们的大姑姑。

    梨香在马车里对徐莺道:“姑娘,只怕就要下马车了,您将帷冒戴上吧。”

    徐莺点了点头,然后由梨香服侍着戴上了帷冒,将上面的轻纱放了下来挡住面容。

    刚刚弄好这些,马车的帘子就突然被打开,然后露出芳姑姑方正而略带些严肃的脸来。

    芳姑姑看了徐莺一眼,脸色无惊无波,声音平静的道:“姑娘,该下车了。”说完便抬起手臂让徐莺扶着走下车。

    徐莺踩着脚蹬走下来,然后便看到后一辆马车里江婉玉也已经下了马车,头上同样带着白色的帷冒。芳姑姑引着她们走到一个穿蓝色团领衫,长得面白眉清的公公面前。

    那公公大概三十多岁的年纪,身姿挺拔,气质沉稳,唯有面相有些阴柔。徐莺猜他应该是东宫管家一类的角色。

    而果然她刚这样想完,便听得芳姑姑对她们引荐道:“这位是东宫的冯大总管。”

    徐莺和江婉玉不约而同的对他微微屈了屈膝。他连忙侧身避开,道:“不敢受两位姑娘的礼,两位姑娘请随奴才进府吧。”说完对身边的宫女使了使眼色,让她们过去扶着她们进门。

    东宫的宫女将她们一路护送到了东宫西边的一处院子里,院子里面花木丛生但却显得毫无人气,一看就像是许久没人住过然后临时打扫出来给她们住的。

    这院子还有个非常通俗易懂的名字叫做“西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院子处于东宫的西边,所以便被称作了“西院”,她很怀疑这东宫里或许还有叫做“东院”“南院”“北院”的院子。

    而她刚刚这样想完,便听得芳姑姑对她们道:“两位姑娘先休息吧,等晚上奴婢再过来领两位姑娘去正院给太子妃请安,另再去南院和北院拜见其他几位娘娘。”徐莺顿时就汗了,这太子取名字也太敷衍了事了吧。

    芳姑姑说完这些话后,便带着几个宫女下去了。徐莺和江婉玉则各自行过别礼,分左右边进了屋子。

    ####

    东宫,南院。

    太子嫔柳氏听到东宫新来了两个姑娘时,她正在给自己生的东宫长子李晅喂药。

    三岁的小孩子正是爱生病的时候,李晅受了风寒却是已经有两三日了。因着太子不在府中,太子妃叮嘱东宫要尽力低调,所以连李晅生病,太子妃见李晅病得不重,便也只是请了外面的大夫开了几贴药,并不肯让人拿牌子进宫请太医。

    小孩子病得难受,又不肯喝那苦苦的汤药,便只一直在哭,柳嫔狠着心不哄他亲自喂了半天的药,李晅却是喝一口吐一口,喂了半天也未必喂进去有半碗药。

    柳嫔听儿子哭得心肝疼,眼眶都湿了几分,又见儿子不肯吃药,终是放了汤匙,十分无奈的道:“祖宗,你心疼心疼你母亲,别哭了将药喝了行不行?”

    李晅却像是没有听到她的话,继续眯着眼睛大哭起来,哭得整个脸色都是潮红。

    柳嫔无奈的叹口气,最终还是将儿子抱起来哄。

    而就是这时候,太子妃派了身边的宫女前来告诉她,东宫进了两位新的姐妹。

    柳嫔当着宫女的面没有什么,只淡淡的说了句“知道了”,但等太子妃派来的宫女一走,她的宫女玉柳一关上门,她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哼”了一声道:“太子妃瞒得真是好紧,整个东宫里就她是贤惠大度的贤良人,我们都是只会争风吃醋的妒妇。”

    太子带了两个姑娘回来,太子妃必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却在人都进府了之后才告诉她们,不就是防着她们这些东宫的侧室弄什么小动作对两个姑娘不利嘛。也太小看了她们,不就是两个毫无根基的姑娘的罢了,值得她们做什么。

    柳嫔的父亲是兵部柳侍郎,她和太子妃皆是被皇上赐婚,同时进的东宫,只不过太子妃为正她为侧罢了。但便是这样,她的身份也比东宫其他妾室要高贵几分。

    李晅生病,太子妃怕给东宫带了麻烦,不肯让人进宫请太医,柳嫔的心里本就十分不满。外面的大夫医术再好,又怎么比得上医术精湛万里挑一的太医。若生病的是太子妃嫡亲的儿子,太子妃还能这般不将他生病当回事?

    其实柳嫔也知道,以太子妃的性子,就算是自己嫡亲的儿子生病,为了东宫,怕也只会让请了外面的大夫进来。便如太子妃现在怀着孕,怀相一直有些不好,但太子不在府中的这些时候,却也是强撑着不肯请太医,只让娘家人私下里送了安胎药来。只是涉及自己的命根子,柳嫔到底是意难平罢了。

    加之太子妃瞒着两位姑娘要进府的事,心里对其便越加的不满。

    也是她这几日都将精力放在生病的儿子身上了,没发现端倪,之前看着她派人去将西院打扫出来,还以为是她为了固宠要给殿下进人,还私下里讽刺她:“一个好好的太子妃,倒是干起拉皮条的事情来了,从前的端庄贤惠怎么装不下去了。还是国公府里出来的嫡小姐呢,也不怕让人见了笑话。”

    如今才知道,原来是为太子带回来的两个姑娘准备的呢。

    太子自己带回来的跟太子妃送到太子身边的到底不一样,太子不是好色之辈,但能让太子千里迢迢从江南带回京城来,便知她们至少是上了太子的心的。她跟太子妃的年纪一样,进门最早,这几年太子虽不至于冷落了她,但也实在是不如以前宠爱了。如今再进来两个上了太子心的姑娘,她的宠爱只怕越加稀薄了。

    想到这里,柳嫔又不由的一阵心烦气躁。

    而另一边,在北院里。

    杨选侍在听到东宫要进人时,却是表现得十分高兴,仿佛是自己要纳妾一样,满脸笑容的道:“这是好事啊,东宫人少,太子妃姐姐要管家事儿多,柳姐姐要照顾皇孙殿下,刘妹妹是个嘴闷,我一直嫌找不到人说话,这下好了,多了两位妹妹,我可算有个聊天的人了。”

    等过来递话的宫女一走,杨选侍就兴冲冲的召了自己的宫女月儿开了箱笼,寻思从里面找出几样东西来给新妹妹做见面礼。

    月儿实在不明白自家主子的高兴劲,见库房里左右无人,不由悄悄的对李选侍道:“娘娘,您是不是伤心得糊涂了?”进来的可是伺候太子的姑娘,她们来了,您怕要越加不得宠了,您不说表现得伤心,也不应该这样高兴啊。

    杨选侍却是真的高兴。

    太子是元后朱氏所出,而她却是继后郭氏赐给太子的,太子和郭后向来是面和心不和。她虽也是官家之女,但她娘家却是亲近郭后一系的,太子对她向来无感,便是没有新人,太子也不会宠爱于她。

    如今东宫多了两位新姑娘正好,将东宫后院里的水搅浑了,她正好看看能不能在里面浑水摸鱼。既然进了东宫,她总不乐意这样沉寂无声的过一辈子。

    另一边,同住在北院的刘淑女在听到东宫进人之后,其表现与柳嫔的不高兴以及杨选侍的高兴又有所不同。

    来传话的宫女一走,她却是坐在榻上发愁,过了好一会之后,才叹了一口气,然后吩咐自己的宫女小桃道:“你去将我的首饰匣子拿过来。”

    小桃道是,然后将她的首饰匣子搬了过来放在小几上。刘淑女拿了钥匙开了锁,打开盖子看着里面一匣子颜色已经有些不大好,有些金子上甚至有些发乌的首饰,不由一阵发愁。

    她是宫女出身,既无身份又无宠爱,平日纯靠着东宫的份例过日子。太子妃虽贤惠,但东宫的下人习惯了看碟下菜,份例到了她手上,早已是被剥了不知多少层。便如这些金钗银簪,同样一支碧玉金簪,用的是赤金还是杂金做出来的簪子是不同的,上面镶的什么玉同样影响簪子的品质,而下人们明显不会将好金好玉用在她的份例上。

    太子妃管不到这么细的事,便是知道了,只要下人们没有闹得太过,也只会睁只眼闭只眼。而她的这些首饰若是用在给两位姑娘做见面礼上,明显是有些拿不出手。若是个不清楚的,反而还容易让人以为她是在给她们下马威。

    刘淑女合上首饰匣子,又是叹了一口气,接着对小桃道:“你去将上个月的时候,太子妃赏下的那两匹烟霞色遍地金的妆花缎子找出来,等一下给两位姑娘做见面礼。”

    小桃有些吃惊,接着劝道:“娘娘,您就这两匹好料子了,原是准备了过年做新衣服穿的,这若是拿去送人,您过年穿什么,总不能穿去年的旧衣裳。”

    东宫的下人最会迎高踩低,刘淑女不受宠,分到她们院中的料子,不是陈年受潮的旧料子就是质量不好一洗就会掉色的料子,刘淑女平日少出门,在自己的屋中穿这样的料子也就罢了,总不能过年能见太子的时候还穿着这样的料子去。

    刘淑女道:“罢了,料子以后总还是会有的,先应付过去这次再说。”何况她当初是那样的状况下进的府,太子见着他便会想起当日的受辱,难道她穿得漂亮了,太子就会多看她一眼不成。

    小桃还想再劝,不由道:“娘娘……”

    刘淑女却打断她道:“你快去吧。”

    小桃知道自己劝刘淑女不动,只好不甘不愿的去了库房,将锁在箱笼里的料子找了出来。刘淑女伸手要拿料子时,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摸了摸料子,这才交给了刘淑女。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