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皇妾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新换内容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3章 第124章 第125章 第126章 第127章 第128章 第129章 第130章 第131章 第132章 第133章 第134章 第135章 第136章 第137章 第138章 第139章 第140章 第141章 第142章 第143章 第144章 第145章 第146章 第147章 第148章 第149章 第150章 第151章 第152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55章 第156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59章 第160章 第161章 第162章 第163章 第164章 第165章 第166章 第167章 第168章 第169章 第170章 第171章 第172章 第173章 第174章 第175章 第176章 第177章 第178章 第179章 第180章 第181章 第182章 第183章 第184章 第185章 第186章 第187章 第188章 第189章 第190章 第191章 第192章 第193章 第194章 第195章 第196章 第197章 第198章 第199章 第200章 第201章 第202章 第203章 第204章 终章 第205章 番外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2章
《皇妾》
作者:姚桉桉
更新时间:2024-01-08 14:20:42
字数:84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皇妾 !

    四五辆马车由一队概约百人的家丁围护着,缓缓的走在官道上。那些马车里,后面的几辆都是普通的黑漆齐头平顶车,唯有打头的一辆是颇为华丽的朱轮华盖车。马车前头竖着小旗,上面写的是一个正楷的“赵”字。

    马车行了一会,前头的朱轮华盖车里,突有一只雪白的素手从窗帘上伸了出来,玉指纤纤如玉,轻挑帘幔,然后帘子里面便露出一个少女的脸来。

    那少女看着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但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如荷莲般清纯脱俗,又如水仙般清丽无双,看着竟像是从那画中走出来的一般,是人间难见的绝色。

    少女看着路边的白幡,仿佛想到了什么,眉目不经意婉转,但却清波流盼,待她轻蹙起峨眉时,仿佛月亮都能羞愧得躲起来。

    过了一会,突有一个妇人的声音从马车里面传出来:“婳儿,快将帘子拉上,女孩子家在外不能轻易抛头露面,免得令那些孟浪之人瞧了去。”说着伸手过来将帘子拉上,只是不轻易间也循着女儿的目光看了一眼外面,然后初蹙起眉头道:“也不知是京里哪位大人物去了,怎么这一二日路上都是白布幡幡的路祭。”

    说话的女子看着三十多岁的模样,跟少女有六七分的相似。若没有少女再在旁边衬着,这妇人也是极倾城惊艳的,只是跟少女的天姿绝色一比,倒是衬得妇人少了一二分味道了。

    这妇人正是从边陲之地回京路过的赵家四夫人赵姜氏,而那绝色少女,则是赵家四房的嫡女赵婳。

    赵婳听着母亲的话,轻声细语的开口道:“娘,您忘了,大伯父是因着什么才让我们回来的。”她一出声,便令人觉得那声音如黄莺鸣谷,十分的婉转动听。

    赵姜氏听女儿一说,也反应过来,道:“你说是咱们家大姑奶奶,嫁进东宫的太子妃?”说到这里,赵姜氏不由带上悲郁之色,道:“没想到太子妃竟已经去了,我当年刚刚嫁给你父亲时,倒是见过太子妃几面,那真真是个善良体贴的孩子,对着我总是甜甜的叫四婶婶,真是能令人甜化到心里去。没想到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却是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这样去了。”说着又不免可怜同情了太子妃一番,说到伤情处,忍不住还红了眼睛。

    但赵婳的神色却有些淡漠,并不如赵姜氏那样悲郁。

    赵婳靠着马车闭着眼睛深思,这些事跟上辈子发生的竟是一点没差,原主上辈子也是在回京的路上就听到太子妃去了的消息的,那时原主还很是为这位堂姐流了一番眼泪。

    按照原主上辈子的记忆,这个时候太子妃已经平安生下小皇孙了吧,只是那位嫡出的皇孙殿下因为早产,从娘胎里带出的不足,身子骨虚弱得很。这位小皇孙好几次都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是原主千辛万苦才将他从阎王殿里拉了回来,只是可惜……

    没等她从原主上辈子的记忆里回过神来,却又听到赵姜氏絮絮叨叨的道:“听说太子妃原先生了位小郡主,这次也是怀着身孕的,也不知有没有将这孩子生下来。孩子这么小没了母亲,真真是可怜。”说着拉了女儿的手,十分郑重的叮嘱道:“婳儿,你大伯父一家于我们有恩,你以后去了东宫,一定要好好照顾好你大姐姐的孩子。”

    赵姜氏见女儿毫无反应,又轻轻推了推她,道:“你可听见了,婳儿?”

    赵婳这才温婉的笑起来,道:“我听见了娘,我以后进了东宫,一定会好好照顾大姐的孩子,将他们视如己出,抚养他们长大成人。”

    赵姜氏这才满意的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与女儿说起太子妃这个侄女的事。在赵姜氏的话中,太子妃真的是个极好的人,漂亮、懂事、聪明、体贴人,这世上除了自家的女儿,可真是再找不出这么好的孩子了。

    赵婳此时看着赵姜氏,眼里却装满了同情,有时候她真觉得原主的这对父母,善良得真让人可怜。他们一心一意的将宣国公府的嫡房当成恩人,事事以他们的利益为先,上辈子的赵婳也一样被他们教导得对大伯父一家十分感恩,只是可惜,人家对他们一家可不一定真心实意。

    而说起赵姜氏口中大房的恩情,还要从赵姜氏和赵四老爷当年的亲事说起。

    当年赵四老爷的姨娘颇得老国公的喜爱,连带着对赵四老爷这个庶子也十分喜欢,就连后面赵四老爷的姨娘去了,老国公对赵四老爷的喜爱也不曾减淡,反而因为怜惜他没了生母,越加疼爱了几分。

    等后面赵四老爷长大了,到了成婚之龄,老国公便准备给他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只是没想到,赵四老爷却在这个时候看上了奴婢出身的赵姜氏,声称非赵姜氏不娶。

    说起赵姜氏的身世也十分坎坷,她年幼的时候本也是官家小姐,但后因父亲犯了罪,姜家被抄了家,赵姜氏也被罚作奴婢,兜兜转转,最终到了老国公的妹妹当时的赵家大姑太太身边伺候。赵家大姑太太有次带了赵姜氏回娘家,刚巧被赵四老爷看上了,从此赵四老爷便对赵姜氏魂牵梦萦的,后面更是求到了老国公面前,称要娶赵姜氏。

    堂堂国公府的少爷竟然要娶一个丫鬟为妻,还是个罪臣之后,老国公差点没被儿子给气死。只是这个儿子在这件事情上十分的倔强,老国公棍子都打断了好几根,愣是没将赵四老爷给打醒。

    到了后面老国公终于妥协了,但称娶进门不行,只能收房做个妾室。

    但赵四老爷却不愿意,非要三书六礼的娶赵姜氏进门,且还称这辈子娶了赵姜氏,便一辈子都不会再纳妾。老国公这次被气得可真的是想打死这个儿子了,听说赵四老爷当时被打了真的只差一口气了。

    这个时候是赵四老爷的嫡母老国公夫人前来救下了赵四老爷,还为庶子跟老国公吵起来道:“你下手怎么这么狠,那可是你亲儿子,平日我少了他一件衣服穿,你都要说我苛待庶子,如今你这又算怎么回事。既然老四非要那个丫头不娶,那就给她改一改身份,让他娶了好了,难道还真能为此将老四打死了,你不心疼,我还要可怜他几分呢。”

    老国公也不是真的狠心要将儿子打死,现在妻子来劝,便也顺着台子下来。

    于是最终的结果是,由当时的赵大老爷如今的宣国公出手,想了办法消了赵姜氏的贱籍,又给她另外安排了身份改了她罪臣之女的身世,然后让赵姜氏和赵四老爷成了亲。

    经此一事,老国公却是有些厌弃了赵四老爷,再加上这件事当时在京城闹得不小,许多人都知道赵四老爷娶了一个丫鬟为妻,若赵四老爷还留在京中,对宣国公府和赵四老爷的名声都不好,于是老国公便给赵四老爷谋了一个县令的职位,远远的将他打发了。

    倒是老国公夫人,因为救下庶子又替庶子周全的事,名声被传得越加的贤惠了,赵大老爷也因此得了一个友爱体恤庶弟的名声。

    赵婳想到老国公夫人和大伯子的手段,不由在心里轻哼一声,老国公夫人和原主那位大伯不过是为了让老国公厌了庶子又顺便得个好名声罢了,要不然为何事情没出来之前老国公夫人不出头,非得闹得人人皆知的时候才来装好人。

    她未穿来之前常看那些宅斗的文章,里面形形□□嫡母打压庶子的手段见识了不知多少,一听赵姜氏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她便能看穿老国公夫人的手段。

    可怜原主前世却蠢得很,竟然真的信了赵姜氏的话,心心念念将国公府的嫡房当成了自己家的恩人,后面进了东宫,也是谨记父亲母亲的教诲,事事以国公府的利益为先,无微不至的照顾堂姐的一双儿女,将他们当成自己亲生的还要亲。为了照顾他们,反而将自己亲生的一对儿女都忽略了,最终令亲生的儿女对自己有了怨言,与自己疏远。

    而原主上辈子却是在临死前才发现,当年的赵姜氏的出现根本是老国公夫人与老姑太太谋划好,故意将她带到赵四老爷面前。想当年,赵四老爷念书是十分出色的,曾经中过案首和解元,若不是因为娶了赵姜氏,说不定连状元也能考得。结果老国公不费吹灰之力,就毁了赵四老爷,还让自己白得了个好名声。

    说到这里,赵婳又不由在心里吐槽这个赵四老爷也是蠢的,他也是读过书的人,竟连老国公夫人这点手段都看不穿。不过赵四老爷也不是一无是处,这赵四老爷果真如当年说的那样,娶了赵姜氏后竟真的没有多纳一妾,便是赵姜氏十几年只生了赵婳一人,也不曾为了香火而纳妾。在专情这一点上,倒是十分值得称赞,至少比宅斗文里三妻四妾的渣男要好多了。

    赵姜氏自然不知道自己这个早已换了芯的女儿在想什么,她此时只是慈爱的摸着女儿的头发,满脸温柔的道:“按我和你爹爹的意思,本是打算在四川给你找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的,你向来能干,比我这个做母亲的强上许多,嫁给谁都不愁过不好日子,何必进东宫给人但妾,和那些子人争宠呢。只是京里大伯的意思不好违逆,而你偏偏这么懂事,说出‘自己享了赵家庇护下的富贵,如今赵家需要自己的时候,自然责无旁贷该肩负起自己的义务’这样的话来,令我和你父亲都觉得汗颜。”说着皱起了眉头,满脸都是愧疚。

    赵婳看着她的那样子实在觉得有些腻歪,好像东宫是什么火坑一样。

    赵婳不由回忆了下原主记忆里的太子,模样还是十分俊朗英挺且玉树临风的,至少符合自己看过的那些穿越文的男主形象,后面登基为皇,治理国家井井有条,后世也评价其为“一代贤君”的。

    赵婳不想再听赵姜氏说这些废话,于是笑着转移话题道:“娘,快别说这些了,眼看就要进城了,我们还是寻个地方换身素净的衣裳才好,我们穿这一身衣裳回国公府,对大姐姐总归是不敬。”

    赵姜氏向来不及赵婳细心,听到女儿的话这才想起来,连连道:“你说的对,看我,怎么连这都没想到。”说着赞了女儿一声道:“还是你细心。”

    赵姜氏最后寻了一个驿站,和女儿在驿站的厢房里换了衣裳,又令人将马车上颜色鲜艳的东西也都收了或换了,让下人们也换了素色的衣裳。等弄好了之后,这才重新出发往京城赶去。

    又过了半日,终于赶在日落前进了城,又行了二三刻钟的功夫,才终于到了宣国公府门前。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