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皇妾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新换内容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3章 第124章 第125章 第126章 第127章 第128章 第129章 第130章 第131章 第132章 第133章 第134章 第135章 第136章 第137章 第138章 第139章 第140章 第141章 第142章 第143章 第144章 第145章 第146章 第147章 第148章 第149章 第150章 第151章 第152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55章 第156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59章 第160章 第161章 第162章 第163章 第164章 第165章 第166章 第167章 第168章 第169章 第170章 第171章 第172章 第173章 第174章 第175章 第176章 第177章 第178章 第179章 第180章 第181章 第182章 第183章 第184章 第185章 第186章 第187章 第188章 第189章 第190章 第191章 第192章 第193章 第194章 第195章 第196章 第197章 第198章 第199章 第200章 第201章 第202章 第203章 第204章 终章 第205章 番外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32章
《皇妾》
作者:姚桉桉
更新时间:2024-01-08 14:22:29
字数:1109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皇妾 !

    等先帝的百日国孝过完的时候,夏天也就差不多过去了,在一转眼也就到了秋季。

    春夏秋冬,徐莺最爱的就是春秋两季,既不太冷,也不太热,不冷不热的天气,人的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国孝期间,禁止饮酒宴请,娱乐歌舞,那些被拘得久了的勋贵官宦士大夫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了,就是那些贵女命妇等国孝一结束的时候,也迫不及待的脱下了素衣,换上的华服,今天不是参加那家的宴请,就是明日去她家赏花,或者三三两两的约出来到寺庙或别庄里踏游。

    就是皇帝也有些坐不住了,到了九月初九那一日,便带了王公大臣,率领精骑兵队去千景山狩猎。

    千景山从大齐开国以来便是皇家的猎场。大齐是从马背上夺得的天下,高祖时,为了让王公子弟百官臣民能够继续崇尚于武,不耽废武艺,便将千景山开辟出来,做了皇家的猎场。

    高祖和□□都是尚武之人,在高祖和□□时期,每天春秋两季都会在这里举行皇家狩猎活动。但到了先帝时期,先帝因为偏重于文而轻武,对春猎和秋猎倒是举办得少了,有心情的时候举行一下,没心情的时候也就停了,所以多少有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意。

    而比起先帝来,太子明显更像他的祖父和高祖父,他自己便是出征过的将才,对武一项要比先帝要重视。

    秋猎时候不能带女眷,但这并不包括皇帝。徐莺自然要跟着侍奉在帝侧的,还有跟着去的有三公主。

    早在皇帝说要去狩猎的时候,三公主便吵着说要一起去了。徐莺本不想她去,三公主太小了,狩猎场上刀箭无眼,万一伤了三公主怎么办。

    但皇帝对三公主一向有些宠爱无度,三公主软磨硬泡,对皇帝端茶送水,撒娇卖萌的求带,最后终于被三公主说动了,见徐莺担心,跟她道:“到时候找个信得过的人看着她就行了。”

    四皇子见三公主去他也想去,学三公主撒娇卖萌,但这一只吃亏在年龄,最终没将皇帝和徐莺说动。三公主好歹说四岁多快五岁了,但四皇子三岁都还不足,徐莺答应让三公主去已经是限度了,若是四皇子再跟着去那简直就是要她的命。所以最后四皇子和五皇子被徐莺留在了宫里扔给了刘淑女照顾。

    四皇子对自己不能去很是不高兴,秋猎前的一整天都跟在徐莺尾巴后面,也不说话,徐莺走到哪他跟到哪,眼睛巴巴的望着徐莺,露出一种十分委屈又怨念的表情来,俨然一个被抛弃的小孩,让徐莺可怜得差一点就要答应了他。

    偏偏三公主还故意在他跟前炫耀,得意洋洋的跟他道:“昭儿你好好呆在家里跟弟弟玩,我跟父皇母妃去打猎,我打一只兔子回来给你。”气得四皇子一整个晚上都没有跟她说话。

    除了徐莺和三公主以外,一起去的还有大皇子和二皇子。大皇子已经十岁了,在这时代,十岁已经能算半个大人了,但大皇子被柳淑妃宠得还像是个孩子。皇帝一直担心这个长子会被柳淑妃给养废了,所以觉得将他带出来多见识对他有好处,且为了切断他对柳淑妃的依赖,故意将淑妃留在了宫里。

    而至于二皇孙,他自被杜邈医治了一年,如今身体已经大好。虽然说比平常的孩子看起来还是弱一些,但也不是像从前那样见风就倒。皇帝对他的期望更明显,他是以后要继承他大业的人,越加要多见识。虽然跟着去不能参与狩猎,但在旁边多看看也是好的。

    等到了出发的那一天,徐莺才知道,皇帝找来看着三郡主的所谓信得过的人原来是徐鸰。

    徐鸰如今是十五岁,已经长成了一个英挺的小公子。他的面容和徐莺有些相似,但因为常年习武的原因,又比她多了份英气,穿着戎服站在一群世家公子之间,却不会被湮灭了风采。

    见到徐莺,徐鸰跑过来笑着喊了一声“姐姐”。

    徐鸰现在在金吾卫任职,金吾卫本就属于皇帝的亲兵,皇帝狩猎,他们自然要随扈在侧的。将三公主交给徐鸰,徐莺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徐莺跟他说了几句话,然后皇帝走了过来,拍了拍徐鸰的肩膀道:“替朕好好看着三公主。”

    徐鸰拍着胸脯笑着道:“皇上和娘娘放心,臣一定将三公主保护得毫发无伤。”

    皇帝略点了点头,跟他说了几句话,然后才各自上马。

    徐莺在没有跟皇帝之前,是没有学过骑马的,主要是那时候的徐家没有这种条件。后面跟了皇帝,皇帝有兴致的时候虽然会教一教她,但到底天赋有限,徐莺骑马的技术十分的有限。

    皇帝也知道徐莺的马术水平,也不另外给她安排马车或马匹了,直接将她抱到了自己的马上来,跟自己共乘一匹。周围王公大臣见了,不由跟身旁的同僚互视一眼,脸上俱多多少少有些惊异。从前他们虽知道徐庄妃得宠,但到底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实,如今亲眼看着皇帝连骑个马都要跟庄妃共乘一匹,如此的宠爱,不能不令人惊异了。

    皇帝不在乎百官的看法,徐莺对百官表现出来的惊诧则是装作没看见。总之这种时候,她还是很享受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受宠的。

    不过被徐鸰带到马上的三公主却有些不满意了,嚷着道:“我不要跟舅舅坐一匹马,我要坐父皇的马。”

    皇帝在马上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昕儿乖啊,父皇的马已经坐了母妃了,你乖乖跟舅舅一起。”

    三公主讨价还价道:“我很轻的,你把我放在母后的前面就行了。”

    皇帝道:“这样昕儿会摔下来的,摔下来昕儿父皇和母妃可要心疼了。”

    三公主道:“我会抓很稳。”

    皇帝最终没有同意让她坐到自己的马上来,三公主很不高兴的坐在了徐鸰的马上到了千景山。

    千景山离京城有半天的路程,大队人马从一大早便出发,到了千景山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大家用过了午饭,再休息了一会,然后狩猎便开始了。

    徐莺自然是带着三公主在旁边看的。

    秋高气爽,秋色宜人。随侍的太监寻了一个平整的地方支了一个一丈宽的华盖伞,伞下面放了一张八仙桌,上面摆了糕点、奶茶等物,徐莺和三公主就坐在华盖伞下,一边吃东西一边看别人狩猎。

    皇帝带着人猎了两圈,然后打回来了几只兔子,几只大雁,一只山羊和梅花鹿。

    猎场里的动物大都是人工放养的,人工放养的大都要比野生的温驯,皇帝猎了两圈感觉十分没有挑战性,然后便有些兴味索然了。倒是三公主十分的好奇,一见皇帝回来马上跑到他的马下,拉着马上的缰绳道:“父皇,父皇,我也要去打猎,你带上我,我要给昭儿和晗儿猎两只兔子。”

    皇帝自然没有同意。

    而后魏国公提出让在场的王公子弟出去比试,皇帝同意了,并以一副御用的弓箭作为彩头。

    这是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好机会,在场的公侯子弟无不跃跃欲试的。其中就有宣国公府的大公子和二公子,魏国公府的大公子,以及柳淑妃的弟弟柳大少爷等人。

    徐鸰也是想要去的,只是想到皇帝和徐莺将三公主托付给了他,三公主在这,他自然不能离开,便又打住了主意。徐莺自然看到弟弟脸上遗憾的表情,但却并没有说话。这一看就是先后两个皇后的娘家在相较高下,没看到连楚国公府的两个公子都没有凑这个热闹嘛,徐莺并不想让徐鸰去趟这个浑水。

    而最终的结果是赵大公子略胜了其他人一筹,沈家大公子次之。皇帝不知道是什么想法,或者是想要给二皇子做这个脸面,最后除了赏赐原先允诺的御用弓箭外,另外还赐了赵大公子黄马甲,并准予御前行走。

    自来被准予御前行走的人,都是皇帝器重宠信的人。郭庶人宫变时,魏国公府有从龙功,但宣国公府却因为没有赶上这个机会,所以皇帝登基后封赏外戚,魏国公府得到的封赏要比宣国公府高许多,魏国公府如今在朝中的权势如日中天,甩出了宣国公府一大截。但皇帝此时的这番作为,却让王公大臣看出了门道来——皇帝或许要重用宣国公府了。

    徐莺跟在皇帝身边久了,对他自然了解。皇帝这番行事,其实是在给二皇孙铺路。

    从前二皇孙身体弱,连太子都不能确定他能不能活过成年,对二皇孙能否封为太子有所保留,加之他又不喜欢宣国公府,所以对宣国公府并不亲近亦不重用。但随着如今二皇孙的身体大好,皇帝则要考虑给二皇孙铺路了。假如徐莺猜想得不错,等二皇孙的身体再好些,皇帝或许就该封太子了。

    哪怕皇帝再不喜欢宣国公府,但也不能不承认,宣国公府是二皇子最好的助力。但继后的娘家比元后的娘家要势大并不是好事,也别说继后还没生下儿子,就算没有儿子,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长盛不衰,皇后和魏国公府也可以选择扶持其他妃嫔的儿子。所以皇帝如今必须要压制魏国公府抬举宣国公府。

    这些徐莺能想到的事,魏国公和宣国公等人自然也能想到。宣国公和赵大公子露出了喜色,跪下谢恩。而魏国公和沈大公子却是垂下了眉,露出了沉思之色。

    但皇帝也没有太冷落魏国公府,亦给名次第二的沈大公子赏了一把弓箭。但这幅弓箭就只是普通的弓箭了,并非御用之物,亦没有黄马甲和御前行走的待遇。

    这件事在大臣心中引起了波澜,但皇帝脸上却没有任何异色,仿佛只是他随性而为的一件事般,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后皇帝又令在场的王公大臣各自去表现,猎得猎物多的有赏。

    百官得到皇帝的话各自散开,手持皇帝赏下的弓箭的赵大公子赵庐面带喜色,意气风发,在远离了皇帝之后,才慢慢的靠近在前面等着他的宣国公面前,悄声的问他道:“父亲,既然皇上已经准备重用我们家,那原本对五妹妹的安排还要不要进行下去?”

    宣国公府闭眼沉吟了一番,最终决定道:“还是按原计划进行。”

    赵庐道:“那儿子去安排。”

    宣国公点了点头。

    而此时,从另一边骑马走过来的魏国公看了他们一眼,然后眼含深意的道:“哟,赵老兄,你们父子二人可够腻歪的,这一刻都离不了的意思。”

    宣国公抬头看了魏国公一眼,然后道:“我是怕这孩子得了皇上几句赞赏,人便骄傲自满起来,所以多嘱咐他几句。”

    魏国公在心里不屑的“觑”了一声,玩弄小手段得来的第一,也好意思在他面前炫耀。要真凭本事,他儿子怎么可能比不上赵庐。不过魏国公想到就算自己儿子得了第一,皇上也不会像厚赏赵庐这样厚赏他的儿子的,心里便也没了什么多少遗憾之色。只是看了赵庐一眼,别有深意的道:“对了,赵大侄儿,还要恭喜你得了第一。年轻人,果然是前途无量。”

    赵庐脸上面无异色,对魏国公拱了拱手道:“承沈伯父吉言。”

    魏国公没再说什么,微仰着头半眯着眼睛露出高傲之色,然后驾着马走了。

    魏国公走后,宣国公和赵庐对视了一眼,也跟着各自离开了。

    而在另一边,皇帝看着端坐在他旁边,整个身子都紧绷着的大皇子,开口问他道:“晅儿,你想不想骑马去见识一下。”

    大皇子心里突了一下,他弓马并不出色,围场上又这么多骑马乱射的人,他其实很怕啊,也一点都不想去。要不是父皇发话让他来,母妃又逼着他来,这次狩猎他都不想来。

    只是大皇子想到来之前,母妃对他说的话:“晅儿,去了之后一定要听你父皇的话,他要你干什么一定要去,千万不要违背你父皇,要讨好你父皇,让他喜欢你……”

    大皇子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最终还是道:“想。”

    皇帝虽然看出了大皇子的不情愿,但却将这一次当成历练他的机会。于是让人扶着他上了马,选了马术和武艺高超的人坐在他身后护着他,又另外让几个武艺不俗的人在后面跟着,然后让人带着他去山里看一看。

    三公主见了很不高兴,碎碎念的道:“父皇偏心,父皇都让大哥去却不让我去。”

    皇帝哈哈的笑了起来,将她抱到自己怀里,笑着道:“你还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一些,父皇亲自带着你去好不好?”

    三公主道:“要长多大?”

    皇帝道:“等你跟你大哥一样大的时候。”

    三公主想了想大皇孙的身高,又看了看自己,只觉得自己要长得跟他一样高的时候一定还要很久很久,于是仍是很怨念道:“那还要很久。”

    皇帝想了想,又道:“那这样,等你长到父皇腰上的时候就带你去。”

    三郡主考虑了一会,又道:“长到母妃腰上的时候就去。”

    徐莺比皇帝矮了至少一个头,皇帝只觉得这个女儿真是聪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好,等你长到你母妃腰上的时候父皇就带你去。”

    三郡主这才满意了。

    而正说着,远远的山中突然传来一声:“不好了,大皇子惊马了……”

    皇帝听得脸上一沉,连忙站了起来,眼睛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