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皇妾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新换内容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3章 第124章 第125章 第126章 第127章 第128章 第129章 第130章 第131章 第132章 第133章 第134章 第135章 第136章 第137章 第138章 第139章 第140章 第141章 第142章 第143章 第144章 第145章 第146章 第147章 第148章 第149章 第150章 第151章 第152章 第153章 第154章 第155章 第156章 第157章 第158章 第159章 第160章 第161章 第162章 第163章 第164章 第165章 第166章 第167章 第168章 第169章 第170章 第171章 第172章 第173章 第174章 第175章 第176章 第177章 第178章 第179章 第180章 第181章 第182章 第183章 第184章 第185章 第186章 第187章 第188章 第189章 第190章 第191章 第192章 第193章 第194章 第195章 第196章 第197章 第198章 第199章 第200章 第201章 第202章 第203章 第204章 终章 第205章 番外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05章
《皇妾》
作者:姚桉桉
更新时间:2024-01-08 14:21:54
字数:1004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皇妾 !

    第一百零五章

    除夕自然少不了贴门神、贴年画、贴春联、挂灯笼。

    从前徐莺跟刘淑女学过剪纸,到了除夕前几天,她亲手用大红的红纸剪了许多的剪纸,什么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贴满了她院子里房间的窗格上。她还特有兴致的亲自写了一副对联,左联“一年四季春常在”,右联“万紫千红花永开”,横批“喜迎新春”。

    但太子看后,脸上变幻出一种十分复杂的表情,仿佛嫌弃得不忍直视,但又不忍开口打击她。

    徐莺也知道自己写的这副春联十分普通,但奈何她记得的那些春联里,就这个记得最完整且最应景。但她知道自己写得不好是一回事,别人说她写得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于是睁着一双盈盈的眼睛看着太子,撅起嘴巴,仿佛太子说一句“不好”,她就敢马上甩脸色。

    太子到底不忍打击她,但又不惯于说谎,最后拿了徐莺手中的笔,亲自写了一副对联,左联曰 “百年天地回元气”,右联曰“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徐莺看了后点了点头,果然立意就比她高了一个层次,高大上。加之太子的字笔力雄健、力沉势足,将一对春联写得极有气势。

    太子写好后交给郑恩道:“拿去晾干墨水,然后贴起来吧。”

    郑恩道是,然后亲手捧着春联出去了。

    团年饭只有他们两人实在太冷清,徐莺于是还主动邀请了朱挺和杜邈。穆英和孝昌公主不在,太子放了穆英一个月的假,让他们回云南去了。本来孝昌公主想到自己许多年没有跟弟弟一起过年了,还想留下来陪太子一起过的。但在太子和穆英的双重劝阻下,又拿了孝昌公主留在云南的几个孩子来相劝,才让孝昌公主跟着穆英回云南去了。

    孝昌公主走的时候,还颇有些伤感的道:“你现在大了,已经不需要姐姐了,按说姐姐应该高兴,但姐姐心里却总觉得空落落的。”说着叹口气,进了马车跟穆英走了。

    孝昌公主离开,最高兴的无疑是徐莺。

    其实孝昌公主这个人也没什么不好,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她甚至还挺照顾她的,但让徐莺不舒服的是,孝昌公主太“粘”着太子了,她感觉她不像是将太子当成弟弟,而像是当成儿子。她在的时候,一天三次的要过问太子的起居饮食,只要是太子的事,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十分重视。

    在孝昌公主这样亲近太子的情况下,徐莺跟太子相处的时间就少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让徐莺觉得自己像是个外人,孝昌公主才是太子的自己人,这种感觉十分的不好。

    有时候徐莺酸起来的时候还会想,她和孝昌公主就像是那互相争宠的小媳妇和婆婆。“婆婆”觉得“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小媳妇却又觉得“丈夫”心里只有“亲娘”没有“老婆”。

    所以当孝昌公主要走的时候,徐莺虽然有些鄙视自己的小鸡肚,但还是暗暗在偷着乐。心想要是过完年,穆英能将她留在云南不要让她回来就好了。

    吃过了团年饭之后,朱挺和杜邈两人勾肩搭背出府去了,号称要去外面“喝花酒”。按他们的说辞是,男人的感情都是在一起喝花酒的时候相处起来的。而他们现在要去增进感情。徐莺听到时很是黑线了一下。

    朱挺和杜邈这两个人,有时候互相毒舌各自将对方气得要死,有时候感情又好得同穿一条裤子,谁都看不明白他们的相爱相杀。

    朱挺和杜邈走后,徐莺正纠结着守岁的时候要干些什么好,太子却令人将她的大麾找了出来给她披上,然后牵了她道:“走吧,我带你出去逛逛。”

    徐莺有些奇怪道:“我们要去哪里?”

    太子道:“去了就知道。”说着带了她坐了马车出门。

    太子带她去的是一个叫做明楼的地方,高高的塔楼,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桂林府的十里灯华。桂林府的街市里,六坊不禁,八方烟花,行人来来往往,一派繁荣太平,国泰民安之色。

    在不久之前,这里才刚刚经历了战乱,而如今,这里的人却早忘记了战乱的伤痛,重新过起了安乐的日子。

    太子牵了她的手站到塔楼里,过了一会,突然对身后的人轻声说了几句什么,身后的人下去之后不久,塔楼上面便突然“砰”的一声升起了烟花。

    接着是一团又一团,高高的升起在塔楼的上空,又四处绽开,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一团团光晕,红的,蓝的,粉的,黄的,绿的,紫的,照亮了整个桂林府。团团光晕最后看得人发晕,只如同置身在梦境一般。

    塔楼下的人们欢呼起来,驻足抬头看着天上的烟火,哪怕隔着千百米,徐莺仿佛可以听见她们的欢声笑语,高兴又满足。

    徐莺看着那些一团又一团升起的烟花,也是看得呆了。有烟花生在天空里,最后绽放成鲜花的形状。徐莺不由拉着太子的手,指着它激动道:“殿下快看快看,好漂亮。”

    太子浅浅的笑了笑,然后走到她身后伸手揽住她,将她环抱在自己怀里,问她道:“高兴吗?”

    徐莺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只能不断的点着头,眼睛亮亮的道:“嗯嗯。”

    太子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亲,道:“高兴就好。”说着将下巴顶在她的脑袋上,轻轻的蹭了蹭。

    徐莺心里甜丝丝的,像是喝了这世上最甜的蜜糖。开口问太子道:“殿下,这是你特意为我准备的吗?”

    太子用手刮了刮她的鼻子,道:“你说呢?”说着呼出口白气,又道:“你前几天不是还跟我说,要是过年有烟花放就好了,快看吧。”

    她那时候只不过是想到了现代时候过年一定会放烟火的事,勾起了思乡情随便感慨了那么一句,但没想到他却记住了,还精心安排了这一场烟花盛宴。

    哪怕再坚硬的心,此刻都要温暖起来,徐莺感动得几乎要落泪,转过头来揽着太子的腰道:“殿下,你对我太好了,好得我都感动得想哭了。”

    太子伸手回抱了她道:“知道我对你好就好。”说着叹口气,又道:“莺莺,你要相信,我永远都会对你这么好的。”

    徐莺明白,他还在介意她不信任他的事,而此时连徐莺自己都在为自己的不信任感到有些羞耻。太子确实对她很好啊,一直很好很好,他为她做了许多事,放下太子的身段为她做了许多许多的事,她怎么能不信任他。反而是她,既不能帮上太子,有时候甚至还要让太子操心,实在是不该。

    徐莺在太子的怀里拼命点头道:“我相信,我相信,我相信殿下。我以前错了,我不该不相信殿下的。这世上再找不出比殿下对我更好的人了,我以后一定会相信殿下会永远好好对待我的。”

    太子由衷的感到高兴,摸了摸她的脑袋,道:“这就好。”

    外面烟花还在绽放,徐莺依偎在太子的怀里,继续看着那缤缤纷纷的烟花,再没有一刻比此时更加温馨和令人感到幸福。

    过了一会,太子又开口问道:“莺莺,你想不想去街上逛一逛?”

    徐莺“啊”了一声,太子却不等她反应过来,直接拉了她的手道:“走吧,我陪你去下面逛一逛。”

    他们穿成普通人的模样,侍卫只是在他们后面远远跟着。外人看来,他们只是穿着华丽些,长相出色些,身上的气势足一些的富贵公子和小姐。

    晚风里还有烟火的硝气,虽然是除夕,但街上仍还是有不少人,乱哄哄闹成一团,有小孩子拿着火树银花追着另一个小孩而过,有人在看舞龙灯,街市两边的叫卖声连绵不绝。

    太子将徐莺护在身下,在略显拥挤的人群里穿过。

    边疆的姑娘家大方,亦没有这么多的礼教束缚。看到太子长得出色,偶有女孩子将身上的帕子荷包一类的扔到他身上来,而后对着他羞涩一笑的跑开,看得徐莺捂着嘴巴偷偷的笑。

    太子低下头来瞪了她一眼,而后扶着她加快脚步离开。

    正遇上街市边上,摆卖簪子花胜闹娥儿的小贩叫住他们,道:“这位相公,给你家娘子买几根簪子戴吧。”

    徐莺被那一声“娘子”“相公”给吸引住了,停下脚步回过头来问他道:“你刚刚叫我们什么?”

    小贩道:“小相公,小娘子啊。”说着又重复了一遍:“这位相公,给你家娘子买几根簪子戴?”

    相公,娘子,徐莺觉得,这两个真是个好听的词。她笑眯眯的伸出无根手指头道:“好,我要十根。”

    小贩高高兴兴的帮她挑了起来,装在小匣子里面交给她。而后徐莺笑盈盈的对太子道:“相公,付钱啊。”

    小摊上卖的簪子都是一些次品,跟徐莺平常戴的那些东西根本不能比,只怕她买回来也是不会戴的,此时要买也不过是图个开心。

    旁边郑恩掏出荷包就要付银子,徐莺却十分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太子无奈的摇了摇头,伸手接过郑恩手上的荷包,拿出银子递给了小贩。小贩十分高兴的点头哈腰起来,又道让他们下次再来,这才将他们送走。

    太子揽着她继续一边走,徐莺则将匣子里面的簪子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极高兴的对太子道:“殿下,这可是你第一次给我买簪子戴。”

    太子道:“我平日送到你院子里的首饰还少吗?”

    徐莺道:“那不一样,这是殿下亲自给我买的,意义不同。我要将它们留起来,以后老了就交给昕儿,让昕儿将它们一代一代传下去。”

    太子也没说她的做法幼稚,只是道:“这簪子太粗鄙,要传家也该买根好点的簪子。这些簪子你自己拿着完吧,我以后令外买一根簪子给你当传家宝。”

    旁边的小贩看他们出手大方,大概看到了商机,纷纷吆喝着让他买了东西好讨娘子欢心。只要听他们说她是他的娘子听的高兴,也不管东西喜不喜欢,都高高兴兴的挑上几样东西,然后让太子付银子。

    等到回府的时候,徐莺竟然买了一堆的东西,其中就有一盒簪子,两对镯子,一些泥人,一个鱼莲灯等,徐莺最喜欢的还是一朵养在水缸里的并蒂莲。

    花开并蒂,恩爱不疑。

    徐莺小心翼翼的将那并蒂莲换了一个大缸子,放在自己的房间里,然后又找了个懂得养花的小丫头亲自照顾它,言明一定不能将它养死了。

    这可以说是徐莺来到这里之后过得最幸福最快乐的一个除夕,没有皇宫,没有东宫的其他妻妾,只有她和太子两人。她可以大胆的叫他相公,他也可以暂时放下规矩以娘子来称呼之,如同一对普通的夫妻。

    只是唯一让徐莺有点遗憾的是三郡主不在。

    徐莺想到三郡主不由有些失落起来,她离开京城已经有四个月的时间,而她也整整四个月没见到自己的女儿了。这在以前,她几乎觉得这是不可忍受的事。她不由担忧起,昕儿如今在做什么,杏香梅香和刘淑女她们可有好好照顾她,她是否有在想她。

    当初她离开的时候,明明没有人告诉她什么,但这个小丫头却聪明得像是感觉到了什么,整日郁郁寡欢,害得她差点都不忍心离开她。而如今,她还有在伤心吗?会不会已经忘了她?还有,她和太子不在,东宫是否有人会欺负她。哪怕离开的时候安排得再好,徐莺也忍不住要担心她会过得不好,会受了欺负。

    徐莺只觉得自己不能再思考下去了,只要一想到,她便思念得不能自已,觉得胸口像是空了一块,让这幸福也打了折扣。

    太子像是知道她为何明明很高兴却突然失落起来一样,走过来扶着她的脑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道:“放心,我会将昕儿安排好的,保证我们回去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完好的昕儿。”

    徐莺点了点头,然后回抱着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二更晚一点。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