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魔术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玉虚小诸葛 第二章 返回玉虚 第三章 大摔碑手 第四章 真相大白 第五章 百兽军 第六章 百兽之王 第七章 惊天宝藏 第八章 上庸郡守 第九章 永安王李孝基 第十章 兵围玉虚 第十一章 折冲校尉 第十二章 何为杀道 第十三章 皇帝召见 第十四章 马夫刘叔 第十五章 鬼谷一门 第十六章 高陵于家 第十七章 恶毒的诅咒 第十八章 植入记忆 第十九章 灭门惨案(一) 第二十章 灭门惨案(二) 第二十一章 太子秦王 第二十二章 初入帝都 第二十三章 老子后人 第二十四章 宫廷宴会 第二十五章 李渊的心思 第二十六章 王白矣 第二十七章 无辜的断刃 第二十八章 身陷囹圄 第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投效方式 第三十章 嚣张的格格巫 第三十一章 神仙法术 第三十二章 呼风唤雨 第三十三章 营救李玄 第三十四章 风尘三侠 第三十五章 决战紫禁之巅 第三十六章 九天玄雷诀 第三十七章 移山倒海 第三十八章 皇宫偶遇 第三十九章 神仙宝贝 第四十章 父子联手 第四十一章 偶遇故人 第四十二章 九公主 第四十三章 吴王杜伏威 第四十四章 东南道行军大总管 第四十五章 自己的路 第四十六章 好大的坑呀 第四十七章 如此兄弟 第四十八章 你会后悔的 第四十九章 逃离江淮 第五十章 辅公佑建国 第五十一章 勇将阚陵 第五十二章 弃船破敌 第五十三章 丹阳血战 第五十四章 绝地轻兵 第五十五章 战死的英雄 第五十六章 机关算尽 第五十七章 平定东南 第五十八章 封官加爵 第五十九章 帝王之道 第六十章 力劝李孝恭 第六十一章 屯田大帅 第六十二章 宗正卿 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调解 第六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第六十五章 东宫宴请 第六十六章 微妙的转折 第六十七章 隐居终南山 第六十八章 岑文本进京 第六十九章 揣摩之才 第七十章 再试岑文本 第七十一章 齐王元吉 第七十二章 太子的承诺 第七十三章 矛盾的李渊 第七十四章 异常的尴尬 第七十五章 河北烽烟 第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机会 第七十七章 一计定河北(一) 第七十八章 一计定河北(二) 第七十九章 泄密事件 第八十章 太子统军 第八十一章 惊呆的秦王 第八十二章 攻心之策 第八十三章 不眠之夜 第八十四章 虎符 第八十五章 郑仁基 第八十六章 敲打山东豪族 第八十七章 收为己用 第八十八章 政治联姻 第八十九章 郑观音 第九十章 李渊的觉察 第九十一章 太子大婚 第九十二章 洛阳征调 第九十三章 驱狼逐虎 第九十四章 洺水保卫战 第九十五章 围点打援 第九十六章 河南王李道玄 第九十七章 洺水悲歌 第九十八章 天策上将令 第九十九章 帝都缟素 第一百章 八卫大军 第一百零一章 一念之间 第一百零二章 是传信 不是宣旨 第一百零三章 之乎者也 助得甚事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的抚慰 第一百零五章 错失的机会 第一百零六章 一声叹息 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时机 第一百零八章 一文一武 第一百零九章 众叛亲离 第一百一十章 谁家兵马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诸葛德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天罡 第一百零三章 势力大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势如水火 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报天才 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报战 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策秦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献策秦王(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仇敌忾 第一百二十章 元吉的计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提防元吉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互相算计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率更丞王晊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王的决断 第一百二十六章 谋划皇宫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玄武门守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关门打狗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泄密 第一百三十章 谢叔方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生波澜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象示警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六卫大军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援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误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亮被抓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武门之变(一) 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门之变(二)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玄武门之变(三) 第一百四十章 玄武门之变(四) 第一百四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五) 第一百四十二章 玄武门之变(六) 第一百四十三章 玄武门之变(七)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武门之变(八)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玄武门之变(九) 第一百四十六章 父子相见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血雨腥风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杀兄屠侄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开杀戒 第一百五十章 全城恐慌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离长安 第一百五十二章 爆竹声响 第一百五十三章 教训张亮 第一百五十四章 角色转变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功臣集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岑文本出仕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拢各方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行军司马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人意料 第一百六十章 清官魏征 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征的影响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艺要反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厥的阴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德彝的计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承乾 第一百六十七章 架空尚书(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不透的李靖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信任的人 第一百七十章 幽州内乱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唐储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封德彝致仕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举荐岑文本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尚书令之争(一)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尚书令之争(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七十大寿 第一百七十八章 极力推荐 第一百七十九章 晋阳留守 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心思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支笔 第一百八十二章 礼部尚书发飙 第一百八十三章 礼义廉耻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临城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攻城攻心 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理战(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理战(二)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路援军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共赴国难 第一百九十章 大唐府库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强国之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民战争(一)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民战争(二)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民战争(三) 第一百九十五章 人民战争(四) 第一百九十六章 姚谷伏击战(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 姚谷伏击战(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姚谷伏击战(三) 第一百九十九章 渭河血战(一) 第二百章 渭河血战(二) 第二百零一章 渭河血战(三) 第二百零二章 渭河血战(四) 第二百零三章 拉拢分化 第二百零四章 真正的勇士 第二百零五章 唇齿相依 第二百零六章 突厥撤兵 第二百零七章 便桥议和(一) 第二百零八章 便桥议和(二) 第二百零九章 便桥议和(三) 第二百一十章 民心可用 第二百一十一章 贺家枪法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拜师李靖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靖返京 第二百一十四章 蜀王李恪 第二百一十五章 奴大欺主 第二百一十六章 拜谒公主 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王之路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之气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意弄人 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制衡 第二百二十一章 休养生息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忌惮颇深 第二百二十三章 被迫收徒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多益善 第二百二十五章 学习精神 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官视察 第二百二十七章 推广普通话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因材施教(一)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二) 第二百三十章 大唐现状 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字印刷术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朝议(一)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朝议(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儒家传承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理念传播 第三百三十六章 寒门崛起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德彝的危机(一)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德彝的危机(二)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四十章 天不佑唐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粮从天降(一) 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从天降(二) 第二百四十三章 粮从天降(三) 第二百四十四章 岭南冯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薛延陀部落 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利遇刺 第二百四十九章 薛延陀激变 第二百五十章 抱团取暖 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服薛延陀部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实力展现 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中结盟 第二百五十四章 唐俭立功 第二百五十五章 千里赴约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众臣的信任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战争策略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决战时机 第二百五十九章 马邑被围(一) 第二百六十章 马邑被围(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马邑被围(三) 第二百六十二章 马邑被围(四) 第二百六十三章 群臣议政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之首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唐柱石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力震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各有对策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两位公主 第二百七十章 两卫大军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房玄龄的分析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四人麻将(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人麻将(二) 第二百七十五章 救援马邑 第二百七十六章 突厥援军 第二百七十七章 对天盟誓 第二百七十八章 马邑城破 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风雨要来了 第二百八十章 一出猴戏 第二百八十一章 悄然归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王者归来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军动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率军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父子对话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审批侯君集 第二百八十八章 登台拜将 第二百八十九章 谁可为将 第二百九十章 大战之前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临阵换将(一)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临阵换将(二) 第二百九十三章 血战恶阳岭(一) 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战恶阳岭(二) 第二百九十五章 血战恶阳岭(三)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命难违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情的哭吧 第二百九十八章 峰回路转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决战(一) 第三百章 大决战(二) 第三百零一章 大决战(三) 第三百零二章 大决战(四) 第三百零三章 大决战(五) 第三百零四章 颉利被擒 第三百零五章 两份急报 第三百零六章 急招李玄 第三百零七章 胡人内迁 第三百零八章 杀与不杀 第三百零九章 民心归附 第三百一十章 阿史那思摩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天可汗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靖反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鸟尽弓藏 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靖的心声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军支持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触即发(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触即发(二) 第三百一十八章 嫡庶有别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共心协力 第三百二十章 忍辱负重 第三百二十一章 擦枪走火(一) 第三百二十二章 擦枪走火(二) 第三百二十三章 擦枪走火(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战略战术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苍生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为将之道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靖的谋划 第三百二十八章 居中调停 第三百二十九章 岑文本献谋 第三百三十章 师徒翻脸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亲迎 第三百三十二章 魏征劝谏 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靖归心 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越一家(一) 第三百三十五章 胡越一家(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越一家(三)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婚被拒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一) 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二) 第三百四十章 一战成名 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安纸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国之争(一)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国之争(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主下嫁(一) 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主下嫁(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入主武德殿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思 第三百四十八章 晋王李治 第三百四十九章 轻轻一推 第三百五十章 缺一位储君啊 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妙的谋划 第三百五十二章 谁为晋王师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上皇李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仁孝之人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 第三百五十六章 父子亲情 第三百五十七章 协商妥协(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协商妥协(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协商妥协(三) 第三百六十章 留在皇宫 第三百六十一章 恩威并施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兄弟之间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年不鸣 第三百六十四章 长孙皇后(一) 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孙皇后(二) 第三十百六十六章 长孙皇后(三) 第三百六十七章 求仙 问道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朝局变化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心善的房玄龄 第三百七十章 重用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昌之战 第三百七十二张 刑部侍郎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刑部侍郎(二) 第三百七十四章 营救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五章 侯君集造反 第三百七十六章 张亮告密 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病魏征(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病魏征(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玄龄劝谏 第三百八十章 魏王遇刺 第三百八十一章 歃血为盟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戎相见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最大的痛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东宫政变 第三百八十五章 劝杀侯君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二章 弃船破敌
《大唐魔术师》
作者:冰雨江山
更新时间:2024-02-02 07:41:09
字数:571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魔术师 !

    攻破张善安部后,唐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尤其是停泊在石头城外面的江淮军战船更是多不胜数,众军都在按军功有序分配战利品。

    看到这一幕,李玄找到了李孝恭进谏道:“大都督,我以为其他战利品尚可按功分配,而停泊在石头城外的江淮军战船,我却以为可尽数弃之。”

    “弃之?”李孝恭陷入了沉思。

    李靖和李绩也面带思考。

    阚陵则大声嚷道:“所缴获的江淮军战船,当为我军用之。弃船不是资助敌人吗?仗怎么能够这样打?”

    李玄默然不语。

    李孝恭依然在沉思。

    李靖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站了起来,诧异的看着李玄,之后他笑道:“大都督,末将也同意永安王的想法。缴获的江淮军战船当尽数弃之。”

    李孝恭陷入了犹豫,他想不明白李靖为什么会同意李玄弃船的想法?李玄不懂军事,提弃船资敌,也就罢了。可是李靖乃是闻名天下的名将啊,他怎么会支持李玄的想法呢?莫非李玄的想法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什么呢?

    这时,李绩☆,似乎想明白了,他站起来说道:“弃船好啊。逆贼辅公佑的势力一直被吴王杜伏威压制在江淮其他地方——长江下游沿岸,不得踏入丹阳附近。长江下游沿岸逆贼辅公佑支持者众多,如若我们进攻丹阳,一旦拖延,久攻不下,我军就会陷入内外交困的险境,舟船虽多,又有何用?如今驻守长江天险的贼将张善安部,被我们击溃,无论丹阳城中的贼首辅公佑,还是地方上辅公佑的势力,都不知晓详情。如果,我们将江淮军战船尽数弃之,地方上辅公佑的势力,在长江下游沿岸的逆贼辅公佑的支持者,就会误认为丹阳城中的辅公佑已经败了,再前往丹阳援救,就是无用之功。他们必会紧守地方,救援也会迟延,这样我军就能有足够的时间,顺利地攻下丹阳城了。”

    听到李绩讲解,李孝恭、阚陵也想明白了,他们都诧异的看着李玄,他们想不明白,李玄怎么这么聪明,怎么能够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

    李玄面带微笑,从容淡然,坦然接受了在场众人的注视。

    李孝恭下令道:“江淮军战船,一律不得占据,全部弃之。如若有人胆敢私自占据,杀无赦!”

    将令一出,已被瓜分完毕的江淮军战船,纷纷被大唐军队交出,弃之于长江之上。战船在水流的推动下,沿江而下,漂往长江下游的江淮各地。

    长江天险被大唐突破,驻守长江天险的张善安部被击溃,张善安及三万江淮大军被俘。消息不久就传到了丹阳城中的辅公佑的耳中。

    丹阳城,德政殿。红墙黄砖,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其本为原楚王杜伏威的楚王府,如今则为宋国皇帝辅公佑召开朝会的地方。

    一身崭新龙袍的辅公佑端坐在新打造的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心中惴惴不安。他没想到大唐军队竟然如此骁勇,这么快就突破了自己精心布置的长江防线。那里可是驻扎着四万江淮大军啊,用木桩、铁锁封闭了整个长江沿岸,更是发动了二十万民夫修筑了一座石头坚城。怎么能一夜之间就被大唐军队攻破呢?难道江淮军在唐军面前就如此不济?”

    辅公佑的心腹、大将徐绍宗进谏道:“陛下,长江天险已经失守。唐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丹阳孤城。丹阳城中都是杜伏威的亲信势力,陛下的势力远在地方。臣奏请陛下赶紧下令各地进京勤王吧,不然等道唐军包围了丹阳城就来不及了。”

    辅公佑惊慌失措道:“对、对、对,勤王,下令各地勤王。”

    辅公佑派出的向江淮各地求援的信使,刚刚离开,李孝恭就率领着大唐二十万精锐将丹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先锋阚陵在丹阳城下,讨敌骂阵道:“辅公佑老贼,可识得我阚陵吗?吴王与你乃刎颈之交,一直对你尊崇有加,可曾亏待于你?你为何不忠不义,在吴王身在大唐帝都长安时,蓄意叛乱,要置吴王于死地?江淮军右将军王雄诞,乃是你义兄吴王义子,江淮军重臣,你为何设计陷害并杀了他?方今天下太平,为江淮近百万百姓生命计,吴王慨然奔赴长安,而你为了自己一人之野心,竟将江淮百姓尽皆拖入战火?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你有何面目再见我江淮死难将士,再见被你拖入战火,无辜冤死的江淮百姓?”

    辅公佑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丹阳城中,军士们议论纷纷。

    “原来辅公佑是这样的人啊,妄我们以为其忠义双全,忠肝义胆。”

    “是啊。吴王人在长安,他造反,这不就是要置吴王于死地吗?”

    “王雄诞将军竟然是辅公佑杀的,他好狠毒的心啊。王雄诞将军为人可不错,善待士卒,约束军纪,军中对其死忠的人可不少,江淮百姓感其恩德的也很多啊。”

    “王雄诞将军竟然被辅公佑这恶贼杀了,太可惜了,我江淮一代名将啊。”

    阚陵又继续喊道:“众位都是吴王的亲信、部属,吴王在长安过得很好,陛下宽宏大度,吴王地位仅次于太子和秦王殿下,甚至远在陛下亲子齐王之上。听闻,右将军王雄诞将军被逆贼辅公佑杀害,吴王悲愤欲绝。我离开长安时,吴王告诉我要我联合丹阳江淮旧部,里应外合,一举擒杀逆贼辅公佑,为吴王效力,为大唐尽忠…….”

    阚陵话未喊完,辅公佑指着气急败坏的说道:“杀了他,杀了他,不能让他再说了。”

    阚陵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长枪,立马于城下,厉声大喝道:“我乃原江淮军左将军阚陵,谁敢杀我?”声若巨雷,势若奔马,威武异常。城上丹阳弓箭手,尽皆股栗,不知所措。

    辅公佑气的面红耳赤,却又无可奈何。

    李靖对李孝恭说道:“阚陵将军,真绝世猛士也。”

    李孝恭点头,表示赞同,看向阚陵,眼中愈发的欣赏。

    阚陵继续喊道:“江淮军的弟兄们,吴王有令,合力擒杀逆贼辅公佑,你们就是吴王的恩人,就是我江淮军的恩人,就是我江淮近百万百姓的恩人。吴王会亲自为你们请赏,封官加爵的。为吴王,为大唐擒杀逆贼辅公佑呀。”

    阚陵的喊话,颇具诱惑。

    李绩感叹道:“看来吴王是真心忠于我大唐的呀。阚陵一人抵得十万江淮大军啊。”

    李靖露出了老狐狸般的笑容,说道:“阚陵一番话,或许会导致丹阳城内乱的。”

    城头上,吴王杜伏威的亲信们都眼露贪婪的看向了辅公佑。辅公佑脸色刷白,呆若木鸡。辅公佑的亲信徐绍宗等人,则紧紧的将辅公佑围在了中间,予以保护,以防突发不测。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