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魔术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玉虚小诸葛 第二章 返回玉虚 第三章 大摔碑手 第四章 真相大白 第五章 百兽军 第六章 百兽之王 第七章 惊天宝藏 第八章 上庸郡守 第九章 永安王李孝基 第十章 兵围玉虚 第十一章 折冲校尉 第十二章 何为杀道 第十三章 皇帝召见 第十四章 马夫刘叔 第十五章 鬼谷一门 第十六章 高陵于家 第十七章 恶毒的诅咒 第十八章 植入记忆 第十九章 灭门惨案(一) 第二十章 灭门惨案(二) 第二十一章 太子秦王 第二十二章 初入帝都 第二十三章 老子后人 第二十四章 宫廷宴会 第二十五章 李渊的心思 第二十六章 王白矣 第二十七章 无辜的断刃 第二十八章 身陷囹圄 第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投效方式 第三十章 嚣张的格格巫 第三十一章 神仙法术 第三十二章 呼风唤雨 第三十三章 营救李玄 第三十四章 风尘三侠 第三十五章 决战紫禁之巅 第三十六章 九天玄雷诀 第三十七章 移山倒海 第三十八章 皇宫偶遇 第三十九章 神仙宝贝 第四十章 父子联手 第四十一章 偶遇故人 第四十二章 九公主 第四十三章 吴王杜伏威 第四十四章 东南道行军大总管 第四十五章 自己的路 第四十六章 好大的坑呀 第四十七章 如此兄弟 第四十八章 你会后悔的 第四十九章 逃离江淮 第五十章 辅公佑建国 第五十一章 勇将阚陵 第五十二章 弃船破敌 第五十三章 丹阳血战 第五十四章 绝地轻兵 第五十五章 战死的英雄 第五十六章 机关算尽 第五十七章 平定东南 第五十八章 封官加爵 第五十九章 帝王之道 第六十章 力劝李孝恭 第六十一章 屯田大帅 第六十二章 宗正卿 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调解 第六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第六十五章 东宫宴请 第六十六章 微妙的转折 第六十七章 隐居终南山 第六十八章 岑文本进京 第六十九章 揣摩之才 第七十章 再试岑文本 第七十一章 齐王元吉 第七十二章 太子的承诺 第七十三章 矛盾的李渊 第七十四章 异常的尴尬 第七十五章 河北烽烟 第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机会 第七十七章 一计定河北(一) 第七十八章 一计定河北(二) 第七十九章 泄密事件 第八十章 太子统军 第八十一章 惊呆的秦王 第八十二章 攻心之策 第八十三章 不眠之夜 第八十四章 虎符 第八十五章 郑仁基 第八十六章 敲打山东豪族 第八十七章 收为己用 第八十八章 政治联姻 第八十九章 郑观音 第九十章 李渊的觉察 第九十一章 太子大婚 第九十二章 洛阳征调 第九十三章 驱狼逐虎 第九十四章 洺水保卫战 第九十五章 围点打援 第九十六章 河南王李道玄 第九十七章 洺水悲歌 第九十八章 天策上将令 第九十九章 帝都缟素 第一百章 八卫大军 第一百零一章 一念之间 第一百零二章 是传信 不是宣旨 第一百零三章 之乎者也 助得甚事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的抚慰 第一百零五章 错失的机会 第一百零六章 一声叹息 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时机 第一百零八章 一文一武 第一百零九章 众叛亲离 第一百一十章 谁家兵马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诸葛德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天罡 第一百零三章 势力大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势如水火 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报天才 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报战 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策秦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献策秦王(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仇敌忾 第一百二十章 元吉的计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提防元吉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互相算计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率更丞王晊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王的决断 第一百二十六章 谋划皇宫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玄武门守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关门打狗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泄密 第一百三十章 谢叔方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生波澜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象示警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六卫大军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援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误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亮被抓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武门之变(一) 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门之变(二)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玄武门之变(三) 第一百四十章 玄武门之变(四) 第一百四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五) 第一百四十二章 玄武门之变(六) 第一百四十三章 玄武门之变(七)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武门之变(八)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玄武门之变(九) 第一百四十六章 父子相见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血雨腥风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杀兄屠侄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开杀戒 第一百五十章 全城恐慌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离长安 第一百五十二章 爆竹声响 第一百五十三章 教训张亮 第一百五十四章 角色转变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功臣集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岑文本出仕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拢各方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行军司马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人意料 第一百六十章 清官魏征 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征的影响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艺要反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厥的阴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德彝的计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承乾 第一百六十七章 架空尚书(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不透的李靖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信任的人 第一百七十章 幽州内乱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唐储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封德彝致仕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举荐岑文本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尚书令之争(一)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尚书令之争(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七十大寿 第一百七十八章 极力推荐 第一百七十九章 晋阳留守 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心思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支笔 第一百八十二章 礼部尚书发飙 第一百八十三章 礼义廉耻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临城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攻城攻心 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理战(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理战(二)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路援军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共赴国难 第一百九十章 大唐府库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强国之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民战争(一)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民战争(二)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民战争(三) 第一百九十五章 人民战争(四) 第一百九十六章 姚谷伏击战(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 姚谷伏击战(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姚谷伏击战(三) 第一百九十九章 渭河血战(一) 第二百章 渭河血战(二) 第二百零一章 渭河血战(三) 第二百零二章 渭河血战(四) 第二百零三章 拉拢分化 第二百零四章 真正的勇士 第二百零五章 唇齿相依 第二百零六章 突厥撤兵 第二百零七章 便桥议和(一) 第二百零八章 便桥议和(二) 第二百零九章 便桥议和(三) 第二百一十章 民心可用 第二百一十一章 贺家枪法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拜师李靖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靖返京 第二百一十四章 蜀王李恪 第二百一十五章 奴大欺主 第二百一十六章 拜谒公主 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王之路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之气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意弄人 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制衡 第二百二十一章 休养生息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忌惮颇深 第二百二十三章 被迫收徒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多益善 第二百二十五章 学习精神 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官视察 第二百二十七章 推广普通话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因材施教(一)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二) 第二百三十章 大唐现状 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字印刷术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朝议(一)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朝议(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儒家传承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理念传播 第三百三十六章 寒门崛起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德彝的危机(一)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德彝的危机(二)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四十章 天不佑唐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粮从天降(一) 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从天降(二) 第二百四十三章 粮从天降(三) 第二百四十四章 岭南冯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薛延陀部落 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利遇刺 第二百四十九章 薛延陀激变 第二百五十章 抱团取暖 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服薛延陀部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实力展现 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中结盟 第二百五十四章 唐俭立功 第二百五十五章 千里赴约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众臣的信任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战争策略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决战时机 第二百五十九章 马邑被围(一) 第二百六十章 马邑被围(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马邑被围(三) 第二百六十二章 马邑被围(四) 第二百六十三章 群臣议政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之首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唐柱石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力震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各有对策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两位公主 第二百七十章 两卫大军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房玄龄的分析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四人麻将(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人麻将(二) 第二百七十五章 救援马邑 第二百七十六章 突厥援军 第二百七十七章 对天盟誓 第二百七十八章 马邑城破 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风雨要来了 第二百八十章 一出猴戏 第二百八十一章 悄然归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王者归来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军动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率军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父子对话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审批侯君集 第二百八十八章 登台拜将 第二百八十九章 谁可为将 第二百九十章 大战之前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临阵换将(一)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临阵换将(二) 第二百九十三章 血战恶阳岭(一) 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战恶阳岭(二) 第二百九十五章 血战恶阳岭(三)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命难违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情的哭吧 第二百九十八章 峰回路转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决战(一) 第三百章 大决战(二) 第三百零一章 大决战(三) 第三百零二章 大决战(四) 第三百零三章 大决战(五) 第三百零四章 颉利被擒 第三百零五章 两份急报 第三百零六章 急招李玄 第三百零七章 胡人内迁 第三百零八章 杀与不杀 第三百零九章 民心归附 第三百一十章 阿史那思摩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天可汗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靖反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鸟尽弓藏 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靖的心声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军支持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触即发(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触即发(二) 第三百一十八章 嫡庶有别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共心协力 第三百二十章 忍辱负重 第三百二十一章 擦枪走火(一) 第三百二十二章 擦枪走火(二) 第三百二十三章 擦枪走火(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战略战术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苍生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为将之道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靖的谋划 第三百二十八章 居中调停 第三百二十九章 岑文本献谋 第三百三十章 师徒翻脸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亲迎 第三百三十二章 魏征劝谏 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靖归心 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越一家(一) 第三百三十五章 胡越一家(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越一家(三)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婚被拒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一) 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二) 第三百四十章 一战成名 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安纸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国之争(一)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国之争(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主下嫁(一) 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主下嫁(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入主武德殿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思 第三百四十八章 晋王李治 第三百四十九章 轻轻一推 第三百五十章 缺一位储君啊 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妙的谋划 第三百五十二章 谁为晋王师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上皇李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仁孝之人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 第三百五十六章 父子亲情 第三百五十七章 协商妥协(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协商妥协(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协商妥协(三) 第三百六十章 留在皇宫 第三百六十一章 恩威并施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兄弟之间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年不鸣 第三百六十四章 长孙皇后(一) 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孙皇后(二) 第三十百六十六章 长孙皇后(三) 第三百六十七章 求仙 问道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朝局变化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心善的房玄龄 第三百七十章 重用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昌之战 第三百七十二张 刑部侍郎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刑部侍郎(二) 第三百七十四章 营救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五章 侯君集造反 第三百七十六章 张亮告密 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病魏征(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病魏征(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玄龄劝谏 第三百八十章 魏王遇刺 第三百八十一章 歃血为盟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戎相见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最大的痛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东宫政变 第三百八十五章 劝杀侯君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民战争(二)
《大唐魔术师》
作者:冰雨江山
更新时间:2024-02-02 07:43:22
字数:503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魔术师 !

    在李雄和长孙无忌的组织安排下,关陇之地的百姓们被纷纷组织了起来,年轻的后生们被编入了军伍,年弱体衰的老人、妇人、孩童则携带着家中所有能够拿走的东西,粮食、衣服、被褥、农具等等物品,离开了家园,就近潜入了深山。骊山位于帝都长安附近,属于秦岭一脉,占地极广,山上四时有不凋之树,三春有飘香之花,景色迷人,林深树密,山形秀丽,峰峦起伏,远远望去,好似一匹凝神远眺、跃跃欲奔的苍色骏马。

    山脚下,观德王李雄和长孙无忌并马前行。

    长孙无忌向观德王李雄问道:“老王爷,如今我们组织的青年精壮已经突破了20万人了。人数虽多,可是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庄稼汉。您说你可以找到数万经历过战事的人,您所说的那些人莫非就在这骊山里?”

    观德王李雄微微一笑,点头说道:“不错,我所找的人就在这里。”

    长孙无忌看了看高耸入云、占地及阔的骊山,吃惊的问道:“老王爷,您所说的数万经历过战事的人,莫非是在这骊山占山为王的、掌控数万贼匪的大寇李通、李正兄弟?”

    ℃≌,观德王抚摸着长髯,肯定的回答道:“老夫所找的就是李通、李正他们。”

    长孙无忌当时就勒紧了马僵,喝停了马匹。

    观德王饶有兴趣的看着长孙无忌说道:“无忌,怎么听到李通、李正的名字,你就不敢去了吗?”

    长孙无忌反驳道:“区区数万盗匪,我长孙无忌怎么会怕他们?只是我觉得观德王此行肯定是要去招抚李通、李正兄弟二人的。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关中百姓李通、李正两人不堪压迫,在这骊山聚众为盗,十余年来,前隋多次征剿,他们没有被打败,反而越战越强,人数越战越多。武德初年,我大唐定都长安,主动招降过他们,他们没有归附。如今已是武德九年了,八、九年来我们大唐对他们的征剿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双方均是死伤惨重,可谓是结了死仇了。如今突厥入侵我大唐,我大唐社稷即将颠覆,他们做为我大唐的仇人,恐怕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我们前去招抚他们,他们怎么会投降呢?”

    观德王李雄没有回答,而是异常肯定的说道:“他们会接受招抚的,他们一定会投降的。”

    骊山地势险要,唯有一条路可通山顶。这条路就是登天台,有三百六十个台蹬,仿佛人凿的一般,台蹬只有一脚之地,两面皆是万丈陡壁,凶险异常。如果有人妄图不经过这登天台,那么他是无论如何也登不上山的。

    守卫登天台的是两队持刀的喽啰。喽啰皆膀大腰圆,敞胸裸肚,他们头裹头巾,身穿粗布衣服,脚穿布鞋,胸前浓黑的汗毛,显得异常的眨眼,异常的彪悍。

    李雄和长孙无忌面色平静的依次走过了喽啰们摆成的刀阵,缓缓的迈上了台蹬,走进了位于山顶的忠义堂。

    忠义堂内,骊山大寇李通、李正端坐于大厅之内的正、副首领位上。

    看到二人后,李雄微微拱手道:“如今国家危亡,突厥肆虐,这时如果有一、两位像你们一样的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命。突厥就不敢如此猖獗。此时正是国家用你们之时,也是你们临危立功的机会,希望你们能够把握。”

    长孙无忌诧异的看着观德王李雄,他没有想到李雄一见到李通和李正两人竟然直接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李通、李正和大唐可是死仇啊。可是更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李通、李正竟然起身离开了座位,走到了李雄的面前,流着泪,跪拜道:“如今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我等家乡惨遭突厥蹂躏荼毒,我们兄弟忧心如焚,经常彻夜未眠。今日国家征召,我们犹如久旱以逢甘霖,我们愿为国家效忠,以尽死命。”

    李雄高兴的代表大唐皇帝李世民册封李通为正四品忠武将军、册封李正为从四品忠勇将军,收拢改编整个骊山的军队。

    事后,长孙无忌向李雄问道:“老王爷,这桀骜不驯的李通、李正二人怎么会如此轻易就接受我大唐招抚,共对突厥?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李雄看着疑惑不解的长孙无忌,笑着说道:“无忌,你久居长安城中,甚少深入民间,并不了解我大唐百姓啊。我华夏地广人多,素来崇尚忠义、气节。俊彦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来,从不屈膝于异族。愿为国而战者,敢为国而战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前仆后继,几近无穷。如今国家危难,异族入侵,李通、李正二人做为我大唐百姓,又怎么会不愿意接受我大唐招抚,为国效力,抵御异族啊?”

    听完李雄所说,长孙无忌感慨道:“我大唐有如此众多心怀国家的壮士,何愁不能度过如今危局?又何愁不能迅速崛起,成为强国?”

    之后,李雄、长孙无忌以地势险要的骊山为根基,以骊山李通、李正的旧部和组织起来的精壮为主力,在骊山周围十五个县,创置了像鱼鳞一样的联珠阵,首尾相连,彼此呼应,一时声势大涨,声威浩大。

    泾阳县,是大唐帝都长安西三十里处的一座小县城。如今县城内却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手持刀枪的突厥骑兵,在县城内逐家逐户的进行搜索。县衙之外的广场被突厥人占用了,架起了一顶高大结实的帐篷。

    帐篷内,突厥左路军统帅、颉利可汗的心腹雅尔斤端坐于帅位之上。

    营帐之外,突厥的左路军将军们陆陆续续的聚齐,纷纷低声的询问各自的斩获,之后,便是咒骂连连,直道晦气。待将军们聚齐,所有人便按照职位高低,排列整齐,一起走进了大账。

    看到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将军们,雅尔斤缓缓的说道:“泾阳城,还是没有任何的斩获?”

    将军们生气的抱怨道:“最近也不知怎么搞的,大唐的百姓们好像一下子就全部消失了,他们的粮食、财货也消失了。大帅,这次我们突厥可是偷袭,各部带的粮食可都不多,就指望这一路上烧杀抢掠,维持供给呢,现在大唐的百姓、粮食、财货都消失了。大帅,你看我们该怎么办啊?”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