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魔术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玉虚小诸葛 第二章 返回玉虚 第三章 大摔碑手 第四章 真相大白 第五章 百兽军 第六章 百兽之王 第七章 惊天宝藏 第八章 上庸郡守 第九章 永安王李孝基 第十章 兵围玉虚 第十一章 折冲校尉 第十二章 何为杀道 第十三章 皇帝召见 第十四章 马夫刘叔 第十五章 鬼谷一门 第十六章 高陵于家 第十七章 恶毒的诅咒 第十八章 植入记忆 第十九章 灭门惨案(一) 第二十章 灭门惨案(二) 第二十一章 太子秦王 第二十二章 初入帝都 第二十三章 老子后人 第二十四章 宫廷宴会 第二十五章 李渊的心思 第二十六章 王白矣 第二十七章 无辜的断刃 第二十八章 身陷囹圄 第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投效方式 第三十章 嚣张的格格巫 第三十一章 神仙法术 第三十二章 呼风唤雨 第三十三章 营救李玄 第三十四章 风尘三侠 第三十五章 决战紫禁之巅 第三十六章 九天玄雷诀 第三十七章 移山倒海 第三十八章 皇宫偶遇 第三十九章 神仙宝贝 第四十章 父子联手 第四十一章 偶遇故人 第四十二章 九公主 第四十三章 吴王杜伏威 第四十四章 东南道行军大总管 第四十五章 自己的路 第四十六章 好大的坑呀 第四十七章 如此兄弟 第四十八章 你会后悔的 第四十九章 逃离江淮 第五十章 辅公佑建国 第五十一章 勇将阚陵 第五十二章 弃船破敌 第五十三章 丹阳血战 第五十四章 绝地轻兵 第五十五章 战死的英雄 第五十六章 机关算尽 第五十七章 平定东南 第五十八章 封官加爵 第五十九章 帝王之道 第六十章 力劝李孝恭 第六十一章 屯田大帅 第六十二章 宗正卿 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调解 第六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第六十五章 东宫宴请 第六十六章 微妙的转折 第六十七章 隐居终南山 第六十八章 岑文本进京 第六十九章 揣摩之才 第七十章 再试岑文本 第七十一章 齐王元吉 第七十二章 太子的承诺 第七十三章 矛盾的李渊 第七十四章 异常的尴尬 第七十五章 河北烽烟 第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机会 第七十七章 一计定河北(一) 第七十八章 一计定河北(二) 第七十九章 泄密事件 第八十章 太子统军 第八十一章 惊呆的秦王 第八十二章 攻心之策 第八十三章 不眠之夜 第八十四章 虎符 第八十五章 郑仁基 第八十六章 敲打山东豪族 第八十七章 收为己用 第八十八章 政治联姻 第八十九章 郑观音 第九十章 李渊的觉察 第九十一章 太子大婚 第九十二章 洛阳征调 第九十三章 驱狼逐虎 第九十四章 洺水保卫战 第九十五章 围点打援 第九十六章 河南王李道玄 第九十七章 洺水悲歌 第九十八章 天策上将令 第九十九章 帝都缟素 第一百章 八卫大军 第一百零一章 一念之间 第一百零二章 是传信 不是宣旨 第一百零三章 之乎者也 助得甚事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的抚慰 第一百零五章 错失的机会 第一百零六章 一声叹息 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时机 第一百零八章 一文一武 第一百零九章 众叛亲离 第一百一十章 谁家兵马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诸葛德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天罡 第一百零三章 势力大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势如水火 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报天才 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报战 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策秦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献策秦王(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仇敌忾 第一百二十章 元吉的计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提防元吉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互相算计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率更丞王晊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王的决断 第一百二十六章 谋划皇宫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玄武门守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关门打狗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泄密 第一百三十章 谢叔方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生波澜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象示警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六卫大军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援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误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亮被抓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武门之变(一) 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门之变(二)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玄武门之变(三) 第一百四十章 玄武门之变(四) 第一百四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五) 第一百四十二章 玄武门之变(六) 第一百四十三章 玄武门之变(七)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武门之变(八)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玄武门之变(九) 第一百四十六章 父子相见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血雨腥风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杀兄屠侄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开杀戒 第一百五十章 全城恐慌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离长安 第一百五十二章 爆竹声响 第一百五十三章 教训张亮 第一百五十四章 角色转变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功臣集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岑文本出仕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拢各方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行军司马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人意料 第一百六十章 清官魏征 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征的影响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艺要反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厥的阴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德彝的计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承乾 第一百六十七章 架空尚书(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不透的李靖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信任的人 第一百七十章 幽州内乱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唐储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封德彝致仕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举荐岑文本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尚书令之争(一)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尚书令之争(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七十大寿 第一百七十八章 极力推荐 第一百七十九章 晋阳留守 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心思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支笔 第一百八十二章 礼部尚书发飙 第一百八十三章 礼义廉耻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临城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攻城攻心 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理战(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理战(二)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路援军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共赴国难 第一百九十章 大唐府库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强国之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民战争(一)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民战争(二)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民战争(三) 第一百九十五章 人民战争(四) 第一百九十六章 姚谷伏击战(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 姚谷伏击战(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姚谷伏击战(三) 第一百九十九章 渭河血战(一) 第二百章 渭河血战(二) 第二百零一章 渭河血战(三) 第二百零二章 渭河血战(四) 第二百零三章 拉拢分化 第二百零四章 真正的勇士 第二百零五章 唇齿相依 第二百零六章 突厥撤兵 第二百零七章 便桥议和(一) 第二百零八章 便桥议和(二) 第二百零九章 便桥议和(三) 第二百一十章 民心可用 第二百一十一章 贺家枪法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拜师李靖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靖返京 第二百一十四章 蜀王李恪 第二百一十五章 奴大欺主 第二百一十六章 拜谒公主 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王之路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之气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意弄人 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制衡 第二百二十一章 休养生息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忌惮颇深 第二百二十三章 被迫收徒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多益善 第二百二十五章 学习精神 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官视察 第二百二十七章 推广普通话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因材施教(一)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二) 第二百三十章 大唐现状 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字印刷术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朝议(一)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朝议(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儒家传承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理念传播 第三百三十六章 寒门崛起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德彝的危机(一)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德彝的危机(二)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四十章 天不佑唐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粮从天降(一) 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从天降(二) 第二百四十三章 粮从天降(三) 第二百四十四章 岭南冯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薛延陀部落 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利遇刺 第二百四十九章 薛延陀激变 第二百五十章 抱团取暖 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服薛延陀部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实力展现 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中结盟 第二百五十四章 唐俭立功 第二百五十五章 千里赴约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众臣的信任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战争策略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决战时机 第二百五十九章 马邑被围(一) 第二百六十章 马邑被围(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马邑被围(三) 第二百六十二章 马邑被围(四) 第二百六十三章 群臣议政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之首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唐柱石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力震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各有对策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两位公主 第二百七十章 两卫大军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房玄龄的分析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四人麻将(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人麻将(二) 第二百七十五章 救援马邑 第二百七十六章 突厥援军 第二百七十七章 对天盟誓 第二百七十八章 马邑城破 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风雨要来了 第二百八十章 一出猴戏 第二百八十一章 悄然归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王者归来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军动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率军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父子对话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审批侯君集 第二百八十八章 登台拜将 第二百八十九章 谁可为将 第二百九十章 大战之前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临阵换将(一)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临阵换将(二) 第二百九十三章 血战恶阳岭(一) 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战恶阳岭(二) 第二百九十五章 血战恶阳岭(三)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命难违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情的哭吧 第二百九十八章 峰回路转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决战(一) 第三百章 大决战(二) 第三百零一章 大决战(三) 第三百零二章 大决战(四) 第三百零三章 大决战(五) 第三百零四章 颉利被擒 第三百零五章 两份急报 第三百零六章 急招李玄 第三百零七章 胡人内迁 第三百零八章 杀与不杀 第三百零九章 民心归附 第三百一十章 阿史那思摩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天可汗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靖反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鸟尽弓藏 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靖的心声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军支持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触即发(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触即发(二) 第三百一十八章 嫡庶有别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共心协力 第三百二十章 忍辱负重 第三百二十一章 擦枪走火(一) 第三百二十二章 擦枪走火(二) 第三百二十三章 擦枪走火(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战略战术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苍生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为将之道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靖的谋划 第三百二十八章 居中调停 第三百二十九章 岑文本献谋 第三百三十章 师徒翻脸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亲迎 第三百三十二章 魏征劝谏 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靖归心 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越一家(一) 第三百三十五章 胡越一家(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越一家(三)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婚被拒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一) 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二) 第三百四十章 一战成名 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安纸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国之争(一)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国之争(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主下嫁(一) 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主下嫁(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入主武德殿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思 第三百四十八章 晋王李治 第三百四十九章 轻轻一推 第三百五十章 缺一位储君啊 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妙的谋划 第三百五十二章 谁为晋王师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上皇李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仁孝之人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 第三百五十六章 父子亲情 第三百五十七章 协商妥协(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协商妥协(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协商妥协(三) 第三百六十章 留在皇宫 第三百六十一章 恩威并施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兄弟之间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年不鸣 第三百六十四章 长孙皇后(一) 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孙皇后(二) 第三十百六十六章 长孙皇后(三) 第三百六十七章 求仙 问道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朝局变化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心善的房玄龄 第三百七十章 重用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昌之战 第三百七十二张 刑部侍郎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刑部侍郎(二) 第三百七十四章 营救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五章 侯君集造反 第三百七十六章 张亮告密 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病魏征(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病魏征(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玄龄劝谏 第三百八十章 魏王遇刺 第三百八十一章 歃血为盟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戎相见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最大的痛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东宫政变 第三百八十五章 劝杀侯君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攻城攻心
《大唐魔术师》
作者:冰雨江山
更新时间:2024-02-02 07:43:15
字数:482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魔术师 !

    第二日天明,太极宫灯火通明了整整一夜,大唐御前的军事会议也整整召开了一夜。通过对突厥军队人数、战力、准备和大唐军队人数、战力、准备的对比,所有人都得出了异常现实而悲观的结论:面对突厥大军,大唐帝都——长安城根本守不住。

    所有人都眉头紧皱,这是个异常残忍却又异常现实的结果。

    良久后,礼部尚书崔干向大唐皇帝进言道:“陛下,您看如今这个情况,我们大唐要不要迁都啊?”

    李世民诧异道:“迁都?”

    崔干回答道:“对,迁都。帝都长安肯定是守不住了。既然如此,陛下何不迁都?至少迁都,还可以保护我大唐朝廷的完整。只要陛下在,我大唐朝廷在,待以后在新都安定下来,我大唐励精图治,凝聚国力,只要时机成熟,就可重新杀回长安,驱逐突厥强盗。”

    长孙无忌着急的问道:“崔尚书,迁都?往哪里迁?”

    做为关陇贵族新一任的主事,他内心里是万分不愿迁都的,一旦迁都,就意味着彻底放弃关陇之地,关陇之地那可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根基啊。关陇贵族以∈♂,能征善战闻名天下,一旦没有了关陇之地,关陇贵族集团就会彻底的失去了赖以存活的基础。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人口;没有人口,则没有兵员;没有兵员,则关陇贵族必然丧失自己最大的优势——能征善战,没有了根基,只能成为摆设啊。迁都这种事情,是长孙无忌和整个关陇集团都绝对不愿意看到,也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崔干缓缓的回答道:“东都洛阳乃是陛下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民心归附。东都留守屈突通也是陛下的心腹,忠实可靠。如若陛下以洛阳为新都,诏令李靖统帅的九卫大军尽数进驻洛阳,从幽州到帝都长安,远水解不了近渴,时间上来不及;可是陛下和大唐朝廷前往东都洛阳,李靖统帅大军也前往东都洛阳,则陛下和大唐朝廷刚到洛阳,李靖的大军就已到达,到时陛下手握数十万大军,又何惧他突厥颉利可汗呐?”

    李世民面露沉吟。崔干的提议,确实如今最现实,最好的提议,可是骨子里的不愿意服输,却让李世民万分不愿意的放弃关陇之地,不愿意迁都洛阳。

    岑文本看了看大唐皇帝李世民,又看了看长孙无忌、崔干、卢承庆,心里思量。迁都洛阳,对南方世族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对山东豪族则有莫大的好处,毕竟东都洛阳就在河南之地,那里是山东豪族掌控的地方,大唐朝廷迁都之后,则必然依赖重用山东豪族。而对于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来说,则损失颇大。关陇之地放弃了,就彻底断了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赖以生存的基础。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的势力是最大的,他们的实力受到损失,对他们南方世族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这山东豪族必然成为这天下最大的政治势力,将大唐皇帝陛下,大唐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南方世族实力又太弱,这倒是件麻烦事。

    大唐观德王、宗正卿李雄内心也是透亮,他也明白一旦迁都洛阳,关陇之地尽失,没有土地,没有百姓,没有兵员,这将是陇右李氏皇族和关陇贵族一起所面临的最大的危机。于是他缓缓的站了出来。

    与此同时,李玄,长孙无忌也站了出来。

    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迁都,不可行。”

    太极宫内所有人都看向了三个人。

    大唐皇帝李世民疑问道:“为何不可行?”

    李雄、长孙无忌纷纷退了一步,他们知道他们的考虑是从各自族群利益上考虑的,这时候,是不能说出口的。如果迁都洛阳,大唐皇帝陛下那可是连大唐帝都都放弃了的,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为了大唐暂时放弃一些土地又如何呢?毕竟以后还准备要夺回来的啊。

    李玄孤零零的站在李世民的面前说道:“长安,那是大唐的帝都,也是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寄托着天下万民的期望,一旦长安放弃,则必然对民心、士气是一个重大打击;一旦放弃帝都长安,我大唐的整个朝廷,朝廷的家眷,长安的百姓就要一起撤离,可是突厥人距离我们已经不足四十里地了,又是骑兵,我不禁要问一下众位,这样大规模的撤离,后面又有突厥骑兵追杀,我们中间有多少人能够安全的撤到东都洛阳去呢?又有多少人,在撤离途中,被突厥骑兵斩杀呢?”

    听过李玄的分析,所有人都是面色一惊。谁没有父母妻儿啊?如此大规模的迁移,身后是虎视眈眈的突厥骑兵,谁敢保证自己的家人不被杀害啊?

    崔干知道李玄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和他说话的分量,十分沮丧的说道:“永安王,长安城守又守不住,迁都迁也迁不了,您说咱们该怎么办吧?”

    李玄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敌强我弱,但是我大唐并非没有胜算。颉利可汗素有四海之志,有妄图控制我大唐之心,然其暴虐不忍,是通过一次次的战争,用武力刚刚统一突厥各部的,突厥各部落对其不服者人数众多,如此他便失了人和;如今他又远途偷袭我大唐,其粮草、装备补充,必然是一个大的问题。而我大唐则立国已经九年了,尽得关陇百姓支持,朝中众位大人,也尽皆无路可退,只能拼死和突厥一搏,我大唐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我大唐策略正确,我相信我大唐必然可以度过此次危机,力保帝都长安不失。”

    “我们如今正如永安王所说是真的无路可退了,只能和他颉利在这长安城一决胜负了。”李雄、长孙无忌、崔干、卢承庆、岑文本等朝廷大臣纷纷沉思后说道。

    大唐皇帝李世民则面带忧虑的向李玄问道:“永安王,你可有良谋?”

    李玄朗声回答道:“彼攻我城,我攻彼心;分化拉拢,拖敌待变。”

    李世民反复思量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