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魔术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玉虚小诸葛 第二章 返回玉虚 第三章 大摔碑手 第四章 真相大白 第五章 百兽军 第六章 百兽之王 第七章 惊天宝藏 第八章 上庸郡守 第九章 永安王李孝基 第十章 兵围玉虚 第十一章 折冲校尉 第十二章 何为杀道 第十三章 皇帝召见 第十四章 马夫刘叔 第十五章 鬼谷一门 第十六章 高陵于家 第十七章 恶毒的诅咒 第十八章 植入记忆 第十九章 灭门惨案(一) 第二十章 灭门惨案(二) 第二十一章 太子秦王 第二十二章 初入帝都 第二十三章 老子后人 第二十四章 宫廷宴会 第二十五章 李渊的心思 第二十六章 王白矣 第二十七章 无辜的断刃 第二十八章 身陷囹圄 第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投效方式 第三十章 嚣张的格格巫 第三十一章 神仙法术 第三十二章 呼风唤雨 第三十三章 营救李玄 第三十四章 风尘三侠 第三十五章 决战紫禁之巅 第三十六章 九天玄雷诀 第三十七章 移山倒海 第三十八章 皇宫偶遇 第三十九章 神仙宝贝 第四十章 父子联手 第四十一章 偶遇故人 第四十二章 九公主 第四十三章 吴王杜伏威 第四十四章 东南道行军大总管 第四十五章 自己的路 第四十六章 好大的坑呀 第四十七章 如此兄弟 第四十八章 你会后悔的 第四十九章 逃离江淮 第五十章 辅公佑建国 第五十一章 勇将阚陵 第五十二章 弃船破敌 第五十三章 丹阳血战 第五十四章 绝地轻兵 第五十五章 战死的英雄 第五十六章 机关算尽 第五十七章 平定东南 第五十八章 封官加爵 第五十九章 帝王之道 第六十章 力劝李孝恭 第六十一章 屯田大帅 第六十二章 宗正卿 第六十三章 皇帝的调解 第六十四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第六十五章 东宫宴请 第六十六章 微妙的转折 第六十七章 隐居终南山 第六十八章 岑文本进京 第六十九章 揣摩之才 第七十章 再试岑文本 第七十一章 齐王元吉 第七十二章 太子的承诺 第七十三章 矛盾的李渊 第七十四章 异常的尴尬 第七十五章 河北烽烟 第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机会 第七十七章 一计定河北(一) 第七十八章 一计定河北(二) 第七十九章 泄密事件 第八十章 太子统军 第八十一章 惊呆的秦王 第八十二章 攻心之策 第八十三章 不眠之夜 第八十四章 虎符 第八十五章 郑仁基 第八十六章 敲打山东豪族 第八十七章 收为己用 第八十八章 政治联姻 第八十九章 郑观音 第九十章 李渊的觉察 第九十一章 太子大婚 第九十二章 洛阳征调 第九十三章 驱狼逐虎 第九十四章 洺水保卫战 第九十五章 围点打援 第九十六章 河南王李道玄 第九十七章 洺水悲歌 第九十八章 天策上将令 第九十九章 帝都缟素 第一百章 八卫大军 第一百零一章 一念之间 第一百零二章 是传信 不是宣旨 第一百零三章 之乎者也 助得甚事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的抚慰 第一百零五章 错失的机会 第一百零六章 一声叹息 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时机 第一百零八章 一文一武 第一百零九章 众叛亲离 第一百一十章 谁家兵马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诸葛德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天罡 第一百零三章 势力大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势如水火 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报天才 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报战 第一百一十七章 献策秦王 第一百一十八章 献策秦王(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仇敌忾 第一百二十章 元吉的计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提防元吉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互相算计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率更丞王晊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王的决断 第一百二十六章 谋划皇宫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玄武门守将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关门打狗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泄密 第一百三十章 谢叔方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生波澜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象示警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六卫大军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援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误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亮被抓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武门之变(一) 第一百三十八章 玄武门之变(二)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玄武门之变(三) 第一百四十章 玄武门之变(四) 第一百四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五) 第一百四十二章 玄武门之变(六) 第一百四十三章 玄武门之变(七)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武门之变(八)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玄武门之变(九) 第一百四十六章 父子相见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血雨腥风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杀兄屠侄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开杀戒 第一百五十章 全城恐慌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离长安 第一百五十二章 爆竹声响 第一百五十三章 教训张亮 第一百五十四章 角色转变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功臣集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岑文本出仕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拢各方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行军司马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人意料 第一百六十章 清官魏征 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征的影响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艺要反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厥的阴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德彝的计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承乾 第一百六十七章 架空尚书(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不透的李靖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信任的人 第一百七十章 幽州内乱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唐储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封德彝致仕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举荐岑文本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尚书令之争(一)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尚书令之争(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七十大寿 第一百七十八章 极力推荐 第一百七十九章 晋阳留守 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心思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支笔 第一百八十二章 礼部尚书发飙 第一百八十三章 礼义廉耻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兵临城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攻城攻心 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理战(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理战(二)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路援军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共赴国难 第一百九十章 大唐府库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强国之心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民战争(一)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民战争(二)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民战争(三) 第一百九十五章 人民战争(四) 第一百九十六章 姚谷伏击战(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 姚谷伏击战(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姚谷伏击战(三) 第一百九十九章 渭河血战(一) 第二百章 渭河血战(二) 第二百零一章 渭河血战(三) 第二百零二章 渭河血战(四) 第二百零三章 拉拢分化 第二百零四章 真正的勇士 第二百零五章 唇齿相依 第二百零六章 突厥撤兵 第二百零七章 便桥议和(一) 第二百零八章 便桥议和(二) 第二百零九章 便桥议和(三) 第二百一十章 民心可用 第二百一十一章 贺家枪法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拜师李靖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靖返京 第二百一十四章 蜀王李恪 第二百一十五章 奴大欺主 第二百一十六章 拜谒公主 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王之路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之气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意弄人 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制衡 第二百二十一章 休养生息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忌惮颇深 第二百二十三章 被迫收徒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多益善 第二百二十五章 学习精神 第二百二十六章 高官视察 第二百二十七章 推广普通话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因材施教(一)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二) 第二百三十章 大唐现状 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字印刷术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朝议(一)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朝议(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儒家传承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理念传播 第三百三十六章 寒门崛起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德彝的危机(一)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德彝的危机(二)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四十章 天不佑唐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粮从天降(一) 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从天降(二) 第二百四十三章 粮从天降(三) 第二百四十四章 岭南冯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薛延陀部落 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利遇刺 第二百四十九章 薛延陀激变 第二百五十章 抱团取暖 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服薛延陀部 第二百五十二章 实力展现 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中结盟 第二百五十四章 唐俭立功 第二百五十五章 千里赴约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众臣的信任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战争策略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决战时机 第二百五十九章 马邑被围(一) 第二百六十章 马邑被围(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马邑被围(三) 第二百六十二章 马邑被围(四) 第二百六十三章 群臣议政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之首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唐柱石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二百六十七章 武力震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各有对策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两位公主 第二百七十章 两卫大军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房玄龄的分析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四人麻将(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人麻将(二) 第二百七十五章 救援马邑 第二百七十六章 突厥援军 第二百七十七章 对天盟誓 第二百七十八章 马邑城破 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风雨要来了 第二百八十章 一出猴戏 第二百八十一章 悄然归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王者归来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军动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率军返回 第二百八十五章 父子对话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局为重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审批侯君集 第二百八十八章 登台拜将 第二百八十九章 谁可为将 第二百九十章 大战之前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临阵换将(一)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临阵换将(二) 第二百九十三章 血战恶阳岭(一) 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战恶阳岭(二) 第二百九十五章 血战恶阳岭(三)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命难违 第二百九十七章 尽情的哭吧 第二百九十八章 峰回路转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大决战(一) 第三百章 大决战(二) 第三百零一章 大决战(三) 第三百零二章 大决战(四) 第三百零三章 大决战(五) 第三百零四章 颉利被擒 第三百零五章 两份急报 第三百零六章 急招李玄 第三百零七章 胡人内迁 第三百零八章 杀与不杀 第三百零九章 民心归附 第三百一十章 阿史那思摩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天可汗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靖反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鸟尽弓藏 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靖的心声 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军支持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触即发(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触即发(二) 第三百一十八章 嫡庶有别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共心协力 第三百二十章 忍辱负重 第三百二十一章 擦枪走火(一) 第三百二十二章 擦枪走火(二) 第三百二十三章 擦枪走火(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战略战术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苍生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为将之道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靖的谋划 第三百二十八章 居中调停 第三百二十九章 岑文本献谋 第三百三十章 师徒翻脸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陛下亲迎 第三百三十二章 魏征劝谏 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靖归心 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越一家(一) 第三百三十五章 胡越一家(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越一家(三)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婚被拒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一) 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严是打出来的(二) 第三百四十章 一战成名 第三百四十一章 长安纸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国之争(一)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国之争(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主下嫁(一) 第三百四十五章 公主下嫁(二)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入主武德殿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思 第三百四十八章 晋王李治 第三百四十九章 轻轻一推 第三百五十章 缺一位储君啊 第三百五十一章 精妙的谋划 第三百五十二章 谁为晋王师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太上皇李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仁孝之人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 第三百五十六章 父子亲情 第三百五十七章 协商妥协(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协商妥协(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协商妥协(三) 第三百六十章 留在皇宫 第三百六十一章 恩威并施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兄弟之间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年不鸣 第三百六十四章 长孙皇后(一) 第三百六十五章 长孙皇后(二) 第三十百六十六章 长孙皇后(三) 第三百六十七章 求仙 问道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朝局变化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心善的房玄龄 第三百七十章 重用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昌之战 第三百七十二张 刑部侍郎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刑部侍郎(二) 第三百七十四章 营救侯君集 第三百七十五章 侯君集造反 第三百七十六章 张亮告密 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病魏征(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病魏征(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玄龄劝谏 第三百八十章 魏王遇刺 第三百八十一章 歃血为盟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戎相见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最大的痛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东宫政变 第三百八十五章 劝杀侯君集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靖反了
《大唐魔术师》
作者:冰雨江山
更新时间:2024-02-02 07:45:42
字数:482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魔术师 !

    太极殿,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金黄色龙袍,坐在龙椅之上,召见了代他慰问前线之上四十万北伐大军,刚刚返回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大唐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

    房玄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禀报道:“陛下,自从陛下采用了永安王的赦免突厥颉利可汗,我大唐军队撤出草原,撤到云中、河套我汉人故地,暗中扶持亲近我大唐的突利、契苾何力之后,整个草原局势日益稳定,我大唐整个北部边陲(chui),局势也日益稳定。臣以为只要朝廷继续保持之前的政策不变,陛下对于大唐北方边陲,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听完房玄龄的禀报,大唐皇帝李世民当时就是一惊,随即就是一愣,但是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故作轻松的问道:“玄龄,你说草原局势日益稳定,我大唐整个北部边陲,局势日益稳定,这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就没有动静吗?一直很安静吗?以他的狼子野心,就没有袭扰我大唐之举吗?”

    房玄龄回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虽然狼子野心,对我大唐心怀不忠,但是他如今正忙于剿抚自己疆域内的颉利可汗⌒,的旧部,忙于扩充他自己的实力,他怎么会在如今自己羽翼未丰,实力不足之时,擅自进攻我大唐呢?那他不是昏了头,自取灭亡吗?”

    大唐皇帝李世民略一沉吟后,说道:“玄龄所说有理。或许是朕多虑了。你退下吧,朕累了。”

    房玄龄躬身应诺后,离开了太极宫。

    在房玄龄离开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从御案上拿过了一份奏折并打开,奏折上赫然写道:“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狼子野心。统领二十五万薛延陀部大军,意图进犯我大唐。臣恳请统领驻守于云中、河套之地的我大唐北伐四十万大军予以迎敌,一举击溃薛延陀部落,擒杀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以献于陛下。”

    奏折的落款赫然是大唐北伐军统帅、辅国大将军李靖。

    大唐皇帝李世民内心里犯起了嘀咕:房玄龄说草原日益稳定,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没有异动;而李靖却说夷男统领二十五万大军进犯大唐。两个人给了自己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房玄龄是大唐的百官之首,大唐宰辅,自己的左膀右臂,李靖是如今大唐的大将军,北伐军的统帅,掌控四十万北伐大军。大唐皇帝李世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如此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必然是房玄龄和李靖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对自己说谎了。无缘无故对自己说谎。那么那个人必然有他自己不为人知的企图,或者说是那个人心怀不忠。不管是房玄龄还是李靖有了贰(er)心,这可都是可以威胁到大唐江山社稷、威胁到自己帝位的事情,自己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李世民对着空旷的宫殿,拍了拍手,玄甲军统领翟长孙闪身出现在了太极宫内。

    李世民对翟长孙下令道:“安排你的人,去替朕查一查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的动向,查一查草原的局势。查一查我大唐辅国大将军李靖的举动。”

    “是!”翟长孙躬身行礼后刚准备转身离去。

    李世民又下令道:“把大唐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给我监控起来,他每天的一举一动。朕都要知道。”

    “是!”翟长孙再次躬身行礼后,离开了太极宫。

    翟长孙离去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默默的坐在龙椅之上,不发一言,脑子里却在快速的转动。房玄龄和李靖比起来,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是十分相信房玄龄的。房玄龄是自己的心腹。从隋末群雄割据之时,就投靠、依附于自己,房玄龄为人谨小慎微,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而李靖却不是自己的心腹,李靖原本一直支持前隋。后来眼看前隋大势已去,方才依附于大唐,可是即使他依附于大唐,他也不是向自己效忠,而是忠于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李渊。

    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如今却不希望是李靖有问题,李靖如今手握大唐四十万北伐大军,那可是大唐几乎所有的精锐,所有的机动力量了,而李靖自己又精通兵法,是大唐战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旦李靖心怀贰心,自己想要平定李靖的叛乱,必然是十分的困难。而房玄龄则不同,即使房玄龄有贰心,但是房玄龄毕竟人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内,而大唐帝都长安城还在自己的完全掌控之下,自己一队卫士,就可以将房玄龄绳之以法,置于死地。

    一旦李靖统领四十万北伐大军反叛,自己如果平定他们,必然是十分不容易的,没有数年功夫,是根本不会成功的。而数年时间,却会让局势发生很多改变。大唐此次决战,推翻了突厥颉利可汗的政权,打败了大突厥汗国,大唐苦心在四周国家内建立的崇高的政治威望和勃勃生机的国势,必然会随着自己和李靖统领的四十万大军的内战,而损失殆尽;而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则必然会趁着这几年的机会,发展壮大,再次统一草原,对大唐再一次构成全面重大的威胁。

    这让大唐皇帝李世民面色阴沉,内心里忧心忡忡。

    十数日后,玄甲军统领翟长孙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禀报道:“陛下,草原局势十分安稳,无论是突利、契苾何力,还是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都在全力剿抚各自境内的颉利可汗的旧部,扩充各自的实力。而我大唐北伐军统帅、辅国大将军李靖正在调兵遣将,随时可能准备发起一场大的战事,我大唐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房相一切正常,每日忙于上朝下朝,忙于处理各种政务,没有任何异动。”

    听过玄甲军统领翟长孙的禀报,大唐皇帝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心腹翟长孙的话和房玄龄的话得到了印证,房玄龄没有说谎,他实话实说了,而大唐北伐军统帅、大唐辅国大将军李靖向自己撒谎了,他还在调兵遣将,他有了贰心,他准备造反了。(未完待续。)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