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6:58
字数:816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汴京,集英殿。

    宋神宗并没有象往常那样处理奏章,而是不住踱来踱去,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邵九站在旁边,打量着欢喜不已的宋神宗,脸上浮现笑容。他追随宋神宗曰久,深知宋神宗的为人,宋神宗为人严谨,不敬言笑,尤其是当上皇帝后,得时刻保持穆穆天子威严,欢笑的时间就更少了。

    象今天这般,宋神宗虽然没有狂放大笑,只是脸上浮现笑容,已经很少见了。

    “邵九,朕给你说,雄州打得不错,打得很不错!”宋神宗笑呵呵的道:“打到眼下,辽狗已经折损了一万五六兵力,这在上百年的战争中并不多见,周威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当然,这都是因为有斩虏刀的缘故,嗯,这个吴骥很不错,了得了得。”

    “官家,奴才也听说了这事,说那斩虏刀锐利无比,就是城墙都能削断,更何况区区辽狗的弯刀。”邵九心想宋神宗难得欢喜,不如凑凑趣,让他更高兴。

    果然,宋神宗脸上的笑容多了些,一挥手:“那是瞎说。斩虏刀再锋利也不可能削断城墙,是哪个大嘴巴乱说?哼!”

    虽是有些不满,却没有丝毫怒意,接着道:“斩虏刀能斩断辽狗的弯刀就不错了。以后这种胡话少听少信。”

    “谢官家教诲,小的知道了。”邵九忙应一声。

    宋神宗接着踱步,笑呵呵的道:“只需要周威再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的援军就会赶到,来个里应外合,把耶律明五万大军吃掉,这就会是大宋历史上最大的胜仗!哈哈!”

    宋辽百年战争中,宋朝输多胜少,也打过胜仗,却是不多,绝对没有一战而斩杀五万辽军的纪录。若能把耶律明五万大军吃掉,绝对是宋朝历史上最大的胜仗,足以让任何人欢喜。

    “雄州军报!”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个太监快步进来,把手中的军队交给邵九,快步退了出去。

    “快拿来!一定是捷报!”

    宋神宗大喜过望,一连数次接到雄州打得不错的战报,这次一定是捷报了,三步并作两步冲了上来,一把夺过战报,三两下展开,脸色陡然大变。

    “……”

    宋神宗张大嘴巴,眼睛瞪圆,一脸的震惊之色,直挺挺的站立着,没了任何动静,直接石化了。

    “官家,怎么了?”邵九感到屋里的气氛陡然变了,原本充满喜悦的氛围,一下子就冷下来了,好象处于万载玄冰中似的,让人特别压抑。

    “快!快!去把王安石、王韶、吕公著、吕惠卿他们叫来!要快!要快!”宋神宗给邵九的话惊醒,一双手不住发抖,声音打颤,一句旨意说得结结巴巴的,很是惊惶。

    以邵九对宋神宗的了解,就从来没有如此惊惧过,对,这就是惊惧,绝对的惊惧,肯定有天大的事情发生。雄州不是打得好好的,怎生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了,难道雄州战事不利?

    邵九很是好奇,非常想知道是何等大事让宋神宗从喜悦的巅峰坠入惊惧的谷底,却不敢问,只得强抑好奇心,忙着跑出去了。

    宋神宗把手中的战报拿得高些,一双眼睛不住在上面打量,越是看越是怕,双手抖得更加厉害了,脸上的惊惧更浓。

    第一个赶到的是王安石,把宋神宗的样儿看在眼里,就知道事情大为不妙,忙着见礼,宋神宗只是机械的挥挥手,什么话也没有说。

    宋神宗对王安石极是信任,历来是笑脸相迎,就从来没有如此眼前这般把王安石当透明人的经历。可是,宋神宗心神不属,绝对不是故意的,是什么事情如此让他震惊?

    王韶、吕公著、吕惠卿三人先后赶到,见礼时,宋神宗依然是把他们当透明人,一句话没说,只是艰难的挥挥手,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手里的战报。

    王安石四人对视一眼,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却是不敢出声。过了老半天,宋神宗依然没有改变,还是王韶率先开口:“官家,不论出了何事,都不能慌乱,哪怕是雄州丢了!越是大事,越是需要冷静,沉着应对!”

    “呼!”

    宋神宗长吁一口气,声音沙哑,很是艰难的道:“雄州即将失陷。”

    “甚么?”

    一片惊呼声响起,王安石、王韶、吕公著、吕惠卿四人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子差点砸在地上,四人步了宋神宗的后尘,开始发抖。

    不是他们胆小,实在是雄州太过重要了。若是雄州失陷,辽国大军就会源源不绝的进入中原,中原就会给战火烧红,整个中原将黎民涂炭,死者不知凡几。

    “官家,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沉着冷静,不能先乱了心神。”王安石清醒过来,忙着提醒。话虽如此,王安石自己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真要让辽国打进中原,他们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会给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人,接受后人的唾骂。

    “介甫说得对,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冷静,不能乱了心神。坐,都坐。”宋神宗吸口冷气,强自镇定下来,坐到宝座上。

    王安石四人坐下来,宋神宗扼要把雄州发生的事情说了。

    “这个耶律洪基太能隐忍了,竟然在十年前就在埋伏子。”王安石四人感慨无已,耶律洪基如此隐忍功夫,世所罕见。

    “幸好雄州是周威镇守,虽然事起突然,却是没有慌乱。若他的胆色稍小,舍雄州而逃,雄州已经是辽国的了。”宋神宗盯着王韶,问道:“王韶,可否派援军?”

    “援军?”王韶摇头苦笑,道:“官家,与雄州近的几处城池,都遭到辽军攻击,自身难保,哪能抽出救兵?我们调集的援军离雄州还有点距离,官家传旨,到大军出动,这就需要好几天时间,雄州能否支撑得住?”

    军情传递,一来二去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更别说宋朝的军令本来就传得慢,等到援军出动,至少是四五天以后的事情去了,雄州是否还存在,谁都说不准。

    要知道,辽军已经进了城,正在打巷战。虽然周威勇悍,毕竟兵力差距在那里,能不能保住雄州,很难说。

    “王韶,你说该如何应对?”君臣五人,就王韶深通兵道,这事不问他,还能问谁去?

    “官家,臣以为大宋要做最坏的打算。”王韶微一凝思,道:“雄州边城是大宋的第一道防线,在此之后,大宋还有两道防线。分别是大名府,黄河。若雄州丢了,以大名府为支撑,构筑第二道防线。”

    “来得及么?”宋神宗沉声问道。

    “来得及!”王韶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解释道:“此次犯境,辽国只出动了十万大军。以此区区兵力,要想攻入中原,那是不可能的。要想把战火引入中原,辽国需要出动倾国之力,少则三十万,多则五十万,方能如愿。”

    中原人口密集,是宋朝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为了保住中原,宋朝会不惜一切代价,会从全国调兵。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王朝,能够出动的军队很多,调集百万大军没有任何问题。

    更别说,在中原腹大战,中原百姓会投入到反抗辽国的战争中,这对宋朝有莫大的助益。

    耶律洪基即使攻下雄州,他要想打进中原,仍是困难重重,没有三五十万大军,根本做不到。要调集如此之多的军队,耶律洪基要花很多时间,再不花,三两个月是逃不掉的。

    有了这三两个月的时间,宋朝足以调集很多军队,构筑防线。

    “燕云丢失,中原无所依仗,先帝扩建大名府,在大名府贮存了很多粮草、军械,就是为了今曰之局。”宋神宗的心神越来越镇定:“即使大名府丢了,还有黄河天险。只要朕决心死守,纵是耶律洪基拥有百万大军,也别想如愿。”

    这话太有道理了,就算雄州丢了,宋朝还有好几道防线,才能到达汴京城下。要想打到汴京,辽国没有数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做到。

    若是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有宋神宗如此决心,女真人哪里灭得了北宋。“靖康之耻”,女真不过十二万军队,根本就不可能打下汴京,只是因为皇帝的胡来,才有了千古奇耻。

    “王韶,你马上赶赴边关,调集大军,准备迎敌。”宋神宗站起身来,道:“记住,不惜一切代价,血战到底!绝不退缩!若你败了,朕就在汴京城下,与耶律洪基决一死战!”

    语调并不高,却是充满坚定,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就此一点,比起听说金军打过来了,连皇燕京不敢当了的宋徽宗可贵得太多了。

    “归信捷报!归信捷报!”

    王韶还没有领命,邵九的声音就传进来,紧接着,只见邵九飞也似的冲了过来,把战报呈上。

    宋神宗接过一瞧,摇摇头,道:“吴骥真是能打。他在归信,两次打败辽军,第二次更是把五千辽军全歼了。可是,雄州一失,这胜利又有何用呢?”

    一百个归信大捷,也顶不了雄州一地,吴骥的胜利虽然可贵,却是没多大的意义。

    原本皆大欢喜的胜仗,却是没有一句赞扬之词,众人不住摇头。

    王韶盯着地图,眼中光芒闪烁,道:“归信不会遭到辽军的进攻了,能增援雄州的唯有归信军了。”

    “王韶,就算吴骥要去增援,就他那点兵力,能有何用?”宋神宗叹口气。

    “哎!”王韶叹口气,沉默了片刻,道:“最好的结果是雄州不失,要雄州不失,归信是我们的唯一希望!尽管希望渺茫,仍是希望!”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