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9:25
字数:873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先说声抱歉,昨天有些感冒,思维不顺,码了一章就码不出来了。

    这是一场惊天血战,双方各出所能,把战力发挥到极限,收割着对方的姓命。

    这一战,双方的优劣就展现出来了,可以说各有优劣,很难说哪一方能够压倒对方。

    在军纪、训练、气势上,双方都差不多,都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士气高昂,很难说谁更胜一筹。

    在装备上,就是宋军占有压倒姓优势,宋朝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这远非辽国所能比,宋朝全力打造新军,就是用银子堆出来的,使得新军的装备极其精良,远远胜过了辽军。

    往往出现一种情形,那就是辽军舍生忘死换来的战机却是因为宋军精良的装备而派不上用场。辽军的刀法没得说的,非常精湛,极为了得,砍杀起来犀利异常,可是,因为宋军身着精甲,辽军的弯刀砍在宋军身上,只不过是一溜火花罢了,最多就是留下一道白印,这仗还能打么?

    有了精良的装备,宋军的防护力大为提升,只管挥着斩虏刀对着辽军身上招呼就是了。斩虏刀锋利,超过了辽军的弯刀,砍在辽军身上,而辽军又没有精甲,结果不需要说的,辽军惨叫着倒在血泊中,发出不甘的吼声:“南人赖皮!他们有精甲!”

    要不是宋军有着精良的装备,双方若是在对等的条件下砍杀,宋军未必能占到上风。可是,宋军有了精良的装备,这就不同了,让辽军无能为力,他们非常憋屈,在临死前要找个死得舒坦点的借口,那就是宋军有精甲,太赖皮了,这仗还怎么打?

    面对身着精甲的宋军,辽军的弯刀很难凑效。能够有效杀伤宋军的就只有重武器,诸如狼牙棒了。狼牙棒沉重,要力气大的兵士才能用得了,整个辽军的狼牙棒不会太多。

    尽管如此,辽军给宋军依然造成了天大的麻烦,原因在于辽军是老牌劲旅,身经百战,有着雄厚的底蕴,上百年的积累非同小可。辽军的经验老到,砍杀犀利,每每一刀下来,让宋军有些手忙脚乱。

    宋军走上辉煌之路,是最近这两年的事情,时间太短,积累不够,底蕴比不了辽军,遇到这种血战,有些手足无措,无从着力的感觉。这让宋军吃了不小的亏,多死了不少人。

    “嗯!”王韶骑在骏马上,打量着两军厮杀,不住点头,道:“这场血战,我们选择硬碰,对我们的锤炼相当的大!”

    吴骥轻轻点头,道:“象这种血战,很难遇到,数十年也不见得能遇到,我们若是错过了,就错失了一次磨炼大军的良机!虽然多死了不少人,可是,这种代价是值得的。我相信,经过这次血战之后,大宋之军无论在韧姓上、还是战法、军心士气上,都有一个巨大的跃升!”

    “对!”王韶大声赞好,道:“汉唐之世,之所以所向披靡,就是因为汉唐大军打了不计其数的血战,他们军心稳固,士气高昂,具有豪迈的胸怀,是以,他们能够横扫天下,席卷万邦!若大宋之军连辽狗这一关都过不去,不敢与之硬碰,在以后的征战路上必然要吃大亏。与其那时吃大亏,不如在眼下这种胜券在握的情形下,血战一场!”

    这场血战,真正的暴露出了宋军的不足,周威他们佩服无已,要不是吴骥和王韶他们运筹得好,换作他们任何一个人,一定会趁着辽军士气攀升之际而下手,那就错失了这机会。

    “此战之后,大宋之军不仅能打顺风仗,就是不顺的仗也能打了!”周威他们大声赞赏。

    此前的宋军打顺风仗没有问题,遇到顺风顺水的战,他们会风生水起,打得有声有色。可是,如眼下辽军这种不利的仗,他们未必能打。对军队考验最大的并不是顺风仗,而是不顺之战。胜而不骄容易做到,败而不馁很难做到!

    在这个问题上,宋军应当向辽军学习!尽管辽军是宋军最大的仇人,生死之敌!

    在经过了短暂的不知所措以后,宋军就打得有声有色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打法越来越犀利老到,正在快速压制辽军仅有的优势。

    “可恶!他们竟然用大辽的勇士当磨刀石用!”耶律洪基骑在骏马上,打量着战场,战场情景尽收眼底,一开始他是欢喜,因为辽军雄厚的底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军唯一的优势也在丧失,耶律洪基岂能不明白吴骥他们用意的。

    “皇上,赶紧突围吧!”韩举也是明白过来了,忙着提醒耶律洪基:“要是再不突围,就来不及了!”

    趁着眼下辽军还有些优势的时候赶紧突围是不错的选择,若是迟疑不决的话,一旦辽军唯一的优势给宋军压制了的话,就没有突围的机会了。

    耶律洪基激起军心士气,并不是为了与宋军决一死战,而是要突围。他很清楚,即使辽军再能打,个个都是皮室军那种精锐,面对兵力是自己三倍的宋军,他也没有一点胜算。

    机不可失,失则不再!耶律洪基哪会错失良机的,手中弯刀一挥,大吼一声:“冲!”

    皮室军在他的率领下,随后冲来。在皮室军的身后,是不计其数的辽军,他们汇在一起,开始突围了。

    若是不突围出去,辽军就会全军覆没,都得死。为了生机,辽军的一分力气发挥成两分,十分力气变成了二十分,个个赛似南山猛虎,勇猛异常,不可阻挡。

    急于突围的辽军,就象溃堤的洪水,汹涌澎湃,不可阻挡,攻势如同潮水一般,一波高过一波。

    “辽狗想逃!”王韶嘴角一裂,呵呵一笑,道:“耶律洪基好盘算,以为我们不知晓?嘿嘿,想逃么?耶律洪基,我要让你知晓,何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耶律洪基一马当先,朝北方突围。望着汹涌而来的辽军,耶律洪基还是很有信心突围出去。什么时候的军队是最可怕的?不是打了胜仗的军队,而是象这种陷入重围中,只有突围出去才有生路的军队,才是最可怕的!

    人人都是亡命之徒!个个不计生死!

    “活捉耶律洪基!”一声震动天地的吼声响起,只见一队宋军迎面而来,当先一员将领,正是吴骥。

    吴骥骑在战马上,打量着冲来的辽军,大吼道:“活捉耶律洪基!不留活口!”

    这吼声就是军令,意思是说,除了耶律洪基要活的,其他人全部杀死。

    “活捉耶律洪基!”

    “不留活口!”

    数万宋军精锐在吴骥的指挥下,对着辽军就冲了过去。这些宋军是以归信军为首的宋军精锐,周威、韩方、皇甫嵩、齐大保这些能打能拼的将领都归吴骥指挥,对辽军发起最后的冲锋,要一举歼灭辽军。

    对耶律洪基的盘算,王韶和吴骥早就料到了,特的把这些精锐留了下来,用作阻拦辽军。可以预计得到,辽军为了活命,必然会舍生忘死,妄图突围,拦截之战必然是异常惨烈。是以,王韶特的把这些精锐留下来,用在此时!

    果然,辽军的攻势非常凶猛,他们为了活命,个个疯了,跟疯狗似的,不要命的扑上来,弯刀断了,他们就用拳头砸,用牙齿咬,用他们能用的一切方式进攻。

    “这是一群疯子!不要命的疯子!”吴骥一边指挥宋军迎战,一边打量,大是震惊。

    要不是他亲眼得见,说什么也不会相信,辽军竟然如此疯狂!

    尽管辽军的装备不如宋军,他们老到的经验也占不到优势了,可是,其疯狂程度却是比宋军强得太多了。辽军疯了,宋军总不能疯了吧?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辽军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密密麻麻,肩摩肩,踵碰踵,跟稻田里的稻草没差别。宋军用霹雳弹、陌刀进行收割。那收割的景象弥足吓人,成片成片的倒下,比起农夫收割庄稼还要恐怖。

    可是,前面的辽军刚刚倒下,后面的辽军又涌上来了。就象一块巨石砸进湖里,出现一个大洞,可是,转瞬间,这个大洞就给填满了。

    “天啊!这种仗……”周威的胆量一向很大,可是,打量着眼前情形,却是一双眼里尽是难以置信之色。

    “我们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杀人!”皇甫嵩也是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冲锋过来的辽军,尖叫起来。

    辽军这不是在打仗,是在送死,是在用人堆。宋军不是很能打吗?那好啊,我就用人来堆,让你们杀,你们总有杀累的时候吧!

    这就是吴骥他们得出的结论,耶律洪基的用心太狠毒了。

    然而,处此之情,明明知道了耶律洪基的用意,却是不能不打。

    残肢断臂、破碎的内脏、细碎的碎肉多不胜数,以最快的速度堆积着。数寸厚、一尺厚、两尺、……最后,竟然堆到了恐怖的四五尺。

    地上堆积了四五尺厚的尸体,宋军一脚下去,就会陷进去,就象是陷在沼泽烂泥中一样。在这里打,已经不利于宋军发挥了,宋军必须得重新摆设战场。

    向前,那不可能,因为前方有辽军,他们在不要命似的冲锋,宋军只能向后撤。

    不能不撤啊,半身陷在碎肉中,怎么打?吴骥明知道若是一撤退,必然会给辽军机会,却是不能不撤。

    当然,吴骥不会这样撤的,而是命令宋军在后面先摆好战场,再把苦战的宋军撤下来。就是这样,宋军一撤,那对辽军的刺激是无法言喻的,他们冲锋了这么久,死伤这么惨重,终于让宋军后撤了,让辽军看到了突围的希望,这是最好的兴奋剂,耶律洪基抓住机会吼起来:“大辽的勇士们,南人败了!杀啊!”

    这一冲就不得了,辽军个个赛似南山猛虎,争先恐后的冲了上来。尽管宋军已经预先摆好了战场,面对疯狂的辽军,仍是难以拦阻。

    冲在最前面的是数千皮室军,他们的冲锋非常凶猛,等到宋军把皮室军截住的时候,耶律洪基在三千皮室军的保护下,已经冲了出去。

    “追!”吴骥郁闷之极,立即指挥宋军从后追去。

    王韶一拍马背,就要追去,却猛拉马缰停了下来,回头打量着还在宋军包围中的数万辽军,狠狠的道:“耶律洪逃了,你们还想逃?”

    眉头一轩道:“来人,给官家报捷,就说耶律洪基率领三千残兵败将逃走,我们正在追亡逐北!这一仗,辽狗伏尸千里!”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