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9:55
字数:788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司马光的影响虽大,可是,宋神宗在此时此刻下手,那是下定了决心的,谁敢站出来为司马光说话,那就是在捋宋神宗的虎须。

    若是在以前,肯定会有不少大臣出来司马光说话,那时候,宋神宗的帝威不彰,威严不显,群臣对他的敬畏之心不算太大。如今不同了,宋神宗是圣君了,威势曰盛,谁敢来捋他的虎须?

    吕公著这些反对派的干将虽然万分不愿看到司马光给干掉,却是不敢言语,只得紧抿着嘴唇,跟鸡屁眼似的,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惹来祸事似的。

    司马光万分想得到声援,就是他左等右等,不见有人声援他,他知道他的大势已去。

    “司马光,你说是变法好,还是不变法好?”就在司马光伤心失望之际,宋神宗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核心人物,是反对派的旗帜,如此逼问他,那是在打他的脸,司马光心中气闷,差点一口鲜血喷出来。

    可是,他又不能不回答,只得一咬牙,结结巴巴的道:“禀官家,变法好!变法好!”

    一句本该无比顺溜的话,却给他说得结巴不已,好象他是个大结巴似的。司马光心中那个郁闷劲头无法言喻,比吃了苍蝇还要难受。

    他是反对派的核心,极力反对新法,竟然不得不亲口承认变法好,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他有心不回答,可是,事实胜于雄辩,吴骥在边关推行的新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收复了燕云之地,谁敢说变法不好?

    变法当然是全面改变,不仅仅是民事,还有军事。民事在王安石的主持下,没有取得象样的成效,可是,在军事上,因为吴骥的力推,新军大量组建,以步制骑给废了,新军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宋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就是瞎子也看得出来,司马光敢不如实回答?

    “呵呵!”宋神宗发出一长串畅快的笑声,捋着胡须,指着司马光,笑道:“君实,识得你这么多年来,唯有这句话最真实!”

    一句富含喜意的话,司马光听在耳里,差点晕过去。这话对他的讥讽意味太明显了,他感到脸上火辣辣的,若是地上有条地缝的话,他肯定一头钻进去了。

    “君实,你才名满天下,一枝笔威力非凡,你就写一篇变法的文章。”宋神宗不容司马光推脱,右手一挥,道:“笔墨伺侯!”

    邵九端着笔墨上来,摆放在司马光面前。

    看着笔墨,司马光右手一抬,抽了自己一个巴掌。他是反对派的核心人物,竟然要写文章为新法鼓吹,那是无以复加的讥讽,千古以来的讥讽未有过如此者也。

    可是,他有得选么?他没得选!

    司马光万分不愿,提起笔来,微一凝思,悬腕挥毫,开始写文章了。说到才名,在当时,司马光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真不是盖的。只听沙沙之声大作,没有任何停顿,只一会儿功夫,一篇文章就写好了。

    宋神宗脖子伸得老长,打量着,一见司马光写完了,迫不及待的取在手中,摇头晃脑的读起来。他对司马光很不满,却又不得不赏识其才名,对他的文章读之为快。

    这一番读,宋神宗不知道赞了多少个好字,读完之后,递给王安石。

    王安石才读了数行,就是大拇指一竖,赞叹不已。读完之后,王安石不知道赞了多少个好字。

    “如此文章,岂能不宣之于天下!”宋神宗眉头一挑,道:“来人,把此文宣之于天下,要让天下人都知晓,这是司马光写的。”

    司马光听了这话,一个趔趄,差点栽在地上。

    他是反对派的旗帜,竟然为新法写文章颂扬,这已经够让他难受的了。宋神宗这一宣布天下,那不是在告诉天下人,他司马光已经倒戈了,不再反对新法,转而支持新法了?

    如此一来,谁还能反对新法?

    洞悉其中厉害的韩琦和吕公著如同给雷霆劈中一般,脑中嗡嗡直响,差点摔在地上。

    王安石最是振奋,宋神宗这是高招啊。这些年来,若无司马光从中作梗,新法断不会是眼下这般景象,没甚成效,而是成效显著。有了司马光的文章,以后谁还能坏新法?自此以后,他推行新法将会是无往而不利了。

    “嗯!”宋神宗打量着司马光,不乏赞赏之意,道:“司马光,既然你知错了,朕不得不治你之罪!”

    听了这话,司马光刚刚稳定下来的心神又乱了,一下栽在地上。刚刚写的大作,竟然给宋神宗如此解释与利用,他是无比的憋闷。

    “以你之罪,朕诛你满门也不为过。念在你知错能改的份上,朕就不诛你满门。司马光,削职为民,永不叙用!”宋神宗叹息一声,无比的落寞。

    司马光才名满天下,享誉千古,宋神宗对他的才情很是欣赏,却不得不处置他。以司马光做过的事,就是杀他的头,诛他满门也不为过,宋神宗只是把他削职为民,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谢官家!”司马光心惊胆颤,不得不谢恩。谢过恩后,一步一颤的离去。

    一代才子,大名留传千古的司马光就这般黯然淡出了历史舞台。

    反对派的核心没了,反对派的旗帜倒了,反对派还能做什么?反对派完了!

    群臣都知道这点,不知道接下来会是谁倒霉?

    “韩琦,你是名将,名满天下,你力主以步制骑,为大宋国策数十年,你说,以步制骑好,还是以骑制骑好?”宋神宗望着司马光离去的背影,直到司马光不见踪影,这才收回目光,打量着韩琦。

    这是问罪!

    韩琦是反对派中唯一一个知兵的人物,素以名将享誉天下。以步制骑,更是他的杰作,影响宋朝数十年。

    若他不倒下,新法难以推行,拿掉他是必然的。

    “禀官家,臣死罪!死罪!”以步制骑和以骑制骑,其优劣已经明了,就是不知兵的人都知晓优劣,韩琦能不知晓?他额头上的冷汗象水一般涌了出来,跪下叩头,大声请罪。

    “你有何罪?”宋神宗一双眼睛神光炯炯,打量着韩琦,明知故问。

    “臣不该用以步制骑误国误君数十年,臣罪大恶极,死罪死罪!”韩琦叩头请罪,甚是用力,一颗头颅撞在地面上,发出咚咚的响声。

    “韩琦,你身为名将,享誉天下数十年,你提出以步制骑,成为大宋的国策。你最是知晓以步制骑的优劣,你说说,以步制骑与以骑制骑的优劣在哪里?”宋神宗还没有饶过他的意思。

    不是宋神宗心狠,而是必须要韩琦这个始作俑者亲口说出来,才更具说服力。

    “官家,以步制骑就在省费用,一个骑兵的花费相当于五个步兵的花费。除此以外,步兵比不过骑兵。”韩琦明白宋神宗的用意,他真要说出来,那就是在抽自己的脸,可是,处此之情,他不得不说。吴骥推行的以骑制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说与不说人们都明白谁优谁劣的。

    “骑兵来去如风,纵横自如,冲击力强,战事不利,可以快速撤走,减少很多损失。”韩琦不愧是名将,真要明白过来了,说起来头头是道:“战事顺利,可以追击敌人,可以有巨大的斩获。大宋虽有胜仗,却是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斩获不多呀!”

    “啪!”韩琦是越说越明白,却是后悔不迭,骑兵有如此多的有利之处,当初他为何就为了省钱而不大量组建骑兵呢?真是吝啬鬼啊!

    早知如此,当初就极力主张以骑制骑,即使再大的花用,咬着牙,勒紧腰带,省吃俭用,也要把骑兵组建起来。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此时后悔何及?

    北方的战事,就是以骑制骑的最好展示,骑兵的巨大作用给展露无疑,再有韩琦的解说,群臣明白得不能再明白。

    “哎!”

    一片叹息声响起,群臣心中那个悔啊,跟韩琦没差别。如此明白的事情,他们当初为何跟韩琦一个样儿迷糊呢?

    以步制骑这一国策害了宋朝,紧终使得宋朝灭亡了。可是,宋朝一直当作宝贝,一直奉为国策,不可撼动。若有人要想改变这一策略,必然激起众怒。

    北方大胜就在眼前,事实胜于雄辩,群臣不敢再作此想了。他们也很后悔,要是早点明白以骑制骑比以步制骑更有用,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赞成。

    “就这么多?”宋神宗打量着韩琦,一双眼睛精光暴射,好似利剑一般,在韩琦身上剜来剜去。

    “禀官家,就这么多!”韩琦愣了愣,不明白宋神宗的意思,只得如实回答。

    “哎!”宋神宗长叹一声,指着韩琦,不住摇头,惋惜万分,道:“韩琦啊韩琦,到了眼下这份上,你仍是没有明白!”

    “还请官家圣训!”韩琦给宋神宗的话弄糊涂了,不得不弄明白。

    “以步制骑是你韩琦首倡其议,是你韩琦力推。可是,即使如此,也不可能成为大宋的国策。就是这样一个策议,竟然成了大宋的国策,力推数十年,为何?”宋神宗的声音陡然转高,尖细刺耳,紧握着拳头,狠狠挥着胳膊,大吼一声,道:“那是大宋缺乏雄心!大宋缺乏雄心呐!”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