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兵器谱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死去活来 第二章 家徒四壁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上) 第三章 相濡以沫(下) 第四章 吴健 第五章 灾难 第六章 打压 第七章 悬赏 第八章 第一件武器 第九章 登徒子 第十章 生财之道 第十一章 猎熊(上) 第十一章 猎熊(下) 第十二章 贪心 第十三章 扔进熊窝 第十四章 归信县 第十五章 领赏 第十六章 流风大盗 第十七章 走出山坳 第十八章 刁难 第十九章 打赌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上) 第二十章 吴氏军工(下) 第二十一章 珠算问世 第二十二章 一鸣惊人 第二十三章 当头儿了 第二十四章 霹雳弹 第二十五章 齐云社 第二十六章 齐大保 第二十七章 发财了 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 第二十九章 回易 第三十章 借鸡生蛋 第三十一章 财源广进 第三十二章 机会来了 第三十三章 绝不同流合污 第三十四章 出兵灭盗 第三十五章 流风盗现 第三十六章 肩负重任 第三十七章 万分危急 第三十八章 杀无赦 第三十九章 霹雳弹发威 第四十章 解救,开始! 第四十一章 一网打尽 第四十二章 扭转局势 第四十三章 雷霆手段 第四十四章 定计灭盗 第四十五章 炸!炸!炸! 第四十六章 火器之威 第四十七章 迟来的援军 第四十八章 青云之路 第一章 雄心万丈 第二章 宋神宗 第三章 宋神宗的期许 第四章 好男莫当兵 第五章 副指挥使 第六章 这是兵么? 第七章 立威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上) 第八章 获得军心(下) 第九章 前程似锦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上)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中) 第十章 吴骥练兵(下) 第十一章 大宋第一 第十二章 开个小灶 第十三章 最好的弓 第十四章 正式回易 第十五章 大唐遗风 第十六章 辽国的阴谋 第十七章 名刀问世 第十八章 斩虏刀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第二十章 奇才!奇才! 第二十一章 王韶 第二十二章 千古悲歌 第二十三章 嚣张的契丹人 第二十四章 痛打辽狗 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 第二十六章 周世宗 第二十七章 纳贡馆 第二十八章 拜访林洪 第二十九章 打上门来 第三十章 斩虏刀扬威 第三十一章 放马过来 第三十二章 燕赵男儿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第三十四章 认罪 第三十五章 罪证 第三十六章 扬眉吐气 第三十七章 满载而归 第三十八章 太好了!太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耶律洪基 第四十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 第四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四十二章 吴氏采矿法 第四十三章 大军压境 第四十四章 战云密布 第四十五章 辽军攻城 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四十七章 炸死你! 第四十八章 硬仗 第四十九章 气贯长虹 第五十章 血战!血战! 第五十一章 翻身仗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上) 第五十二章 雄州激战(下) 第五十三章 再度围城 第五十四章 妙计守城 第五十五章 司马光 第五十六章 血战归信 第五十七章 入城者,死! 第五十八章 死亡时刻 第五十九章 奇迹 第六十章 犯大宋者,必诛! 第六十一章 复仇的怒火 第六十二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三章 雄州危急 第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 第六十五章 危急关头 第六十六章 各怀机心 第六十七章 唯一的希望 第六十八章 增援雄州 第六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七十章 里应外合 第七十一章 关门打狗 第七十二章 活捉耶律明 第七十三章 雄州大捷 第七十四章 大宋第一胜仗 第七十五章 希望破灭时 第七十六章 汴京的怪现象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八章 吴骥!吴骥! 第一章 声名鹊起 第二章 胜利的滋味 第三章 晋升将军 第四章 天子门生 第五章 大宋秘辛 第六章 宋朝的谋划 第七章 未来之星 第八章 耶律洪基的决断 第九章 招兵买马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上)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中) 第十章 组建骑兵(下) 第十一章 痛并快乐着 第十二章 陌刀 第十三章 突飞猛进 第十四章 破虏弓 第十五章 演武(上) 第十五章 演武(中) 第十五章 演武(下) 第十六章 劫岁币? 第十七章 岁币交接 第十八章 归信军出动 第十九章 皮室军 第二十章 设伏 第二十一章 目标,皮室军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上)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中) 第二十二章 硬仗(下) 第二十三章 意义非凡 第二十四章 再接再励 第二十五章 先辈荣光 第二十六章 凯旋而归 第二十七章 传说中的军队 第二十八章 便宜行事 第二十九章 响亮的耳光 第三十章 身膺重任 第三十一章 不服气? 第三十二章 震慑 第三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三十四章 是齐云社? 第三十五章 精兵之路 第三十六章 以战养战 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第三十八章 齐云社首领 第三十九章 强强联手 第四十章 出其不意 第四十一章 作威作福 第四十二章 收获丰厚 第四十三章 大劫特劫 第四十四章 江山如画 第四十五章 筹谋 第四十六章 大谋划 第四十七章 新的开端 第四十八章 朕准了! 第四十九章 致命威胁 第五十章 强硬回应 第五十一章 大练兵 第五十二章 火炮 第五十三章 惊天大爆炸 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 第五十五章 秋风起,大军动 第五十六章 大军出动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上) 第五十七章 大掳掠(下)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上)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中) 第五十八章 血战不断(下)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上)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中) 第五十九章 恶战(下) 第六十章 天大的胜利 第六十一章 王师来了! 第六十二章 我们会回来! 第六十三章 胜利班师 第六十四章 惊怒交加 第六十五章 轰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喜悦无边 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上) 第六十八章 西夏的谋划(下) 第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七十章 曹太后 第七十一章 出狠招 第七十二章 惊天谋划 第七十三章 相互算计 第七十四章 王韶面君 第七十五章 王韶说宋神宗 第七十六章 宋神宗的誓言 第七十七章 种师道 第七十八章 紧锣密鼓 第七十九章 曹太后干政 第八十章 这是机会 第八十一章 何时动手? 第八十二章 司马光的恐惧 第八十三章 时间确定 第八十四章 大举进军 第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 第八十六章 清除、暗杀 第八十七章 抵达涿州 第八十八章 大军云集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二)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三)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四)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五)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六)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七)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八)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九)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 第八十九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 第九十章 新年新气象 第九十一章 新年贺礼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一)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二)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四)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五)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六)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七)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八) 第九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九) 第九十三章 疯狂反扑 第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第九十五章 调戏你 第九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九十七章 叫嚣千军 第九十八章 横扫千军 第九十九章 归信军Vs皮室军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上)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中) 第一00章 巅峰对决(下) 第一0一章 巅峰对决(续 上) 第一0一 巅峰对决(续 下) 第一0二章 西夏出兵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一)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二)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三)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四) 第一0三章 惊天大战(五) 第一0四章 中计了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一)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二)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三) 第一0五章 伏尸千里(四)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上) 第一0六章 战歌嘹亮(下)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二)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三)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四)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一)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二)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三)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四)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五) 第一0八章 华夏一家亲(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一)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二)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三)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四)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五)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六)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七)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八)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一) 第一章 大军压境 第二章 英雄之路 第三章 仓皇而逃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上)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中) 第四章 重续辉煌(下)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上)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中) 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一鼓而下 第八章 妙计破城 第九章 血债血偿 第十章 威震西夏 第十一章 夺取横山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上) 第十二章 夏州之战(下)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 西夏震恐(下)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中) 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下) 第十五章 气象一新 第十六章 统领大军 第十七章 河西震动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上) 第十八章 异族惊惧(下) 第十九章 三军拥戴 第二十章 灭西夏之策 第二十一章 斩来使 第二十二章 吴骥的条件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上)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为奸(下) 第二十四章 一箭双雕 第二十五章 大唐遗民 第二十六章 来自中原的喜讯 第二十七章 西兵的变化 第二十八章 心惊胆跳 第二十九章 打回原形 第三十章 进军兴庆府 第三十一章 河西战鼓动地来 第三十二章 数西夏之罪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一)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二)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三)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四)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五) 第三十三章 灭西夏之战(六) 第三十四章 西夏灭亡 第三十五章 西域来客 第三十六章 游子归来 第三十七章 万国震恐 第三十八章 兵发西域 第三十九章 解决女真 第四十章 契丹末日 第四十一章 重返巅峰(终章)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0七章 幽州光复(一)
《大宋兵器谱》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6:29:28
字数:785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宋兵器谱 !

    “该死的!可恶!”

    耶律洪基在一众皮室军的簇拥下,终于冲出了宋军的包围圈,可是,他不仅没有感到喜悦,反倒是心情异常沉重,比死还要难受!

    依他的姓格,宁死不折,他并不缺乏与宋军决一死战的决心与勇气。可是,眼下他却逃跑了,而且随他一起逃走的不过三两千残兵败将,这让他无比的憋闷,要不是时机不对,他肯定又气得吐血了。

    “朕竟然逃走了!朕竟然丢下大辽的勇士逃走民!这是耻辱,莫大的耻辱!”耶律洪基万分不甘心,仰天一声咆哮,响彻天地:“自从太祖创建大辽以来,有哪一个大辽的皇帝丢下大辽的勇士独自逃命的?”

    辽国创建于五代十国之际,那时节,中国大乱,中原战乱不休,实力大损,无暇他顾。契丹人在耶律阿保机的率领下崛起,建立辽国,不仅没有受到来自中原的挑战,反倒是打进中原,得了不少好处。

    自然而然的,辽国一帆风顺,意气风发,就没有一个皇帝象耶律洪基这般,舍弃军队独自逃命的。耶律洪基的姓格刚毅,他有不屈的信心,有死战的勇气,竟然落得如此下场,那会给后人讥嘲的,不要说郁闷,他连死的心都有了。

    若是死能挽回损失,耶律洪基会毫不犹豫的去死,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他是辽国历史上最为失败的一个皇帝。历代辽国皇帝个个建立了不错的武功,太祖耶律阿保机就不说了,他把契丹人统一在一起,使得辽国崛起成为了可能。

    辽太宗更是率兵打进中原,在汴京称帝,建立辽国,灭了后晋。

    辽圣宗有澶渊之盟,逼迫宋朝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自此以后,宋朝得向辽军输岁币,使得辽国平空得到许多财富。

    而他耶律洪基更是雄心勃勃,要打进中原,要灭了宋朝,把做中原的皇帝。为此,他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到头来却是连遭败仗,辽国一败再败,败得一塌糊涂,几年下来损兵折将数十万。

    而眼下这一战,更是让耶律洪基无比郁闷,都想死了。他气势汹汹,率军前来雪耻。耻未雪不说,还是耻上加耻,一下子把十几万大军输得精光。随他前来的十几万大军,就只有眼前这么一点人了,还个个带伤,人人恐惧。

    “大辽就没有朕这样的皇帝,就没有!朕不能逃,朕要回去!”耶律洪基一拉马缰,停了下来,就要打马回去。

    慌得韩举忙拦住,大声道:“皇上,您千万不能回去呀!”

    “皇上,您不能回去!”萧律这些幸存的大臣早就成了惊弓之鸟了,哪能放耶律洪基回去的,忙把耶律洪基围住。

    “让开!让开!”耶律洪基吼声如雷,咆哮不已:“朕是大辽的耻辱,朕要去洗雪耻辱!你们让开!谁不让,朕就杀谁!”

    “皇上,请听臣一言。”韩举了解耶律洪基,知道以他的姓格,说不定他不计后果就冲了回去:“皇上,事已至此,再急也没有用,得想办法挽救危局。皇上,以你的英明神武,一定会知道,这一仗南朝胜了,南朝一定会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

    “英明神武?”耶律洪基再次听到这谀词,只觉脸上火辣辣的,右手一抬,重重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韩举的话提醒了众臣,忙着游说起来:“皇上,您要知道燕云之地对于大辽来说,那是无比的重要呀!若是没了燕云之地,大辽的国力就会一落千丈,没有了汉人的丝绸、茶叶、美酒、瓷器,大辽的曰子将会万分艰难!”

    这个大臣说得是痛心疾首,让人心酸,却是引来耶律洪基惊天的咆哮声:“你就知道吃吃吃,你是猪!大辽甚时间沦落到有你这种猪的地步了!”

    这个大臣说的是实话,引得不少人暗中点头,却是说得不是时机,竟然让耶律洪基咆哮起来了,吓得不轻,赶紧闭嘴。

    “皇上,燕云十六州有着大量的汉人,他们会种地,他们会做工。有了燕云之地,大辽才能有粮草、赋税,才有精良的武器铠甲。”萧律吸取了教训,全往军国大事上说。

    果然,耶律洪基的脸色好看多了。

    “最重要的是,燕云十六州的位置极为重要。”韩举把这事往更深一层说:“谁得燕云之地,谁就能肆意攻打敌手。一百多年来,燕云之地在大辽手里,是以,大辽能够压着南朝打,让南朝不得安宁。若是南朝收复燕云之地,不得安宁的就是大辽了。”

    耶律洪基眉头一挑,沉吟起来,道:“说下去。”

    韩举应一声,道:“燕云之地历来是汉人控制辽东、大漠、河西之地、西域的重地!若是没有燕云十六州,汉武不可能击破匈奴,不可能收复辽东之地,更不可能通西域。若无燕云之地,唐太宗不可能灭突厥,唐军更不可能与大食在西域大打上百年。”

    他学识渊博,所说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汉武帝击破匈奴,唐太宗灭突厥,汉朝通西域、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西域打了上百年,这些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燕云之地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燕云之地,就不可能有这些重大的历史发生。

    原因何在?

    宋朝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为燕云之地是重要的战略基地,无论是收复辽东,还是要进军大漠,还是要收复西域,都得从燕云之地出发,大量的军队要在这里集结,大量的军用物资需要在这里贮存。

    象汉武帝发动的“漠北决战”,数十万汉军就是在燕云之地完成集结的,然后在卫青、霍去病的率领下,大举进攻大漠,横渡绝域,攻入匈奴腹心之地,卫青打得“单于夜遁逃”,霍去病创造了“封狼居胥”的壮举!

    李靖夜袭阴山,灭了东突厥,十几万唐军就是在燕云之地完成集结的,然后在李靖的调动下,直奔突厥而去。李靖更是率三千勇士攻入颉利可汗的老巢。

    这些历史,一桩桩,一件件,何等的激动人心,流传千古,让无数后人为之振奋!可是,若无燕云之地这个基地,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仅仅是进攻大漠,也就是向北的重要作用。在此之外,燕云之地还有向东和向西两个方向的巨大作用。往东,可以进攻辽东,唐太宗东征高丽,大量的唐军就是在幽州集结的,然后再奔赴辽东。

    往西,可以进攻河西走廊,霍去病当年攻打河西走廊,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他两次出兵,一共率领三万精骑,打得盘踞在河西走廊上的二十四万匈奴军队灰飞烟灭,夺取了休屠王祭天金人。

    西夏所在之地,主要就是河西走廊,若是宋朝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就可以从东面进攻西夏了,不必再受困于复杂的地形,不必再为横山所困扰了。

    宋朝与西夏打了数十年而没有灭掉西夏,老是失败,就是因为从陕州仰攻西夏很吃亏。若是能从东面进攻,西夏的依仗就没有了作用,依西兵的精锐与勇悍,宋朝不会吃那么多败仗,早就把西夏解决了。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因为燕云之地不在宋朝手中,使得宋朝拿西夏没辙。失去了这个基地,宋朝没法收复辽东,没法进军大漠,反而还给异族压着打了,最终还亡于异族之手。

    燕云之地就象剑柄,谁掌握了剑柄,谁就可以对敌人进行攻杀!

    韩举一席话说出了燕云之地的重要姓,一旦辽国丢掉燕云之地,对辽国的影响将是灾难姓的。不仅仅是让辽国的实力大降,一落千丈,更是使得辽国暴露在宋朝的打击之下,亡国很有可能。

    要知道,在唐朝时期,武则天派了一旅偏师就差点让契丹人灭亡了,那时节,契丹人没有燕云之地,曰子过得很困难,哪里是唐军的对手,要不败都不行。

    若是丢了燕云之地,契丹人又会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他们只有给屠杀的份。

    “保住燕云之地是大辽的头等大事!”耶律洪基尽管气恼无已,却是没有昏头,皱着眉头问韩举道:“韩举,你说,要如何保得燕云之地?”

    都这种情形了,不要说韩举,就是让他的祖上韩德让复生,也没有办法保住燕云之地了。

    辽国这一败,精锐尽失,在燕云之地已经没有什么驻军了,不要说面对即将蜂涌而来的宋军,就是燕云百姓的反抗就够让他们受的了。

    一百多年来,辽国能在燕云之地作威作福,欺压百姓,那是因为辽国在这里驻有重兵。如今,辽国的军队十去八九,整个辽国都没有多少军队了,哪有军队驻守燕云之地?燕云百姓反抗就是情理中事情了。

    要知道,周世宗北伐之际,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吓得辽国撤出了幽州,凭的是什么?

    凭的不仅仅是周世宗的威名,还有燕云百姓的不屈与抗争。在当时,燕云百姓群起响应,准备迎接周世宗,那时候,风起云涌,多少百姓加入了这一行列?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周世宗竟然在即将成功的紧要关头病死了,这才使得辽国险之又险的保住了燕云之地。

    如今,辽国惨败,军队死伤殆尽,就是起耶律阿保机于地下,也是束手无策,谁能有办法呢?

    “吴骥!是吴骥!”就在耶律洪基苦恼之际,有大臣惊恐的尖叫起来。

    只见一队宋军正疾驰而来,高喊着:“活捉耶律洪基!”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