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之孝女难为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关于酿酒被侵权 加急上架感言 第一章 初来 第二章 鸡蛋羹 第三章 木耳 第四章 溺爱 第五章 捞河虾 第六章 李氏 第七章 身世 第八章 卫家的闺女 第九章 虾皮 第十章 落水 第十一章 立秋 第十二章 卫氏姑奶奶 第十三章 亲事 第十四章 秋收 第十五章 定亲 第十六章 高粱酒 第十七章 沈老板 第十八章 肉包子 第十九章 沈老板的生意经 第二十章 卫守业的打算 第二十一章 卫家的家计 第二十二章 新年 第二十三章 拜访 第二十四章 孝道 第二十五章 柳家 第二十六章 愤怒 第二十七章 遇险 第二十八章 烧酒 第二十九章 众怒 第三十章 破虏 第三十一章 银子 第三十二章 周府 第三十三章 二锅头 第三十四章 有贼 第三十五章 订单 第三十六章 酒坊 第三十七章 抓贼 第三十八章 长辈 第三十九章 刁氏 第四十章 雇工 第四十一章 第一炉酒 第四十二章 万毕术 第四十三章 银票 第四十四章 富贵 第四十五章 发薪 第四十六章 狂草 第四十七章 惊变 第四十八章 县衙 第四十九章 庆源楼 第五十章 劝慰 第五十一章 山精 第五十二章 做媒 第五十三章 巨变 第五十四章 噩耗 第五十五章 官司 第五十六章 醉酒 第五十七章 酬神 第五十八章 撤诉 第五十九章 卫月娥 第六十章 下毒 第六十一章 食亡 第六十二章 入股 第六十三章 妥协 第六十四章 功亏 第六十五章 病了 第六十六章 鲜木菌 第六十七章 大舅 第六十八章 布置 第六十九章 干股 第七十章 旺儿 第七十一章 插手 第七十二章 姐妹 第七十三章 佳肴 第七十四章 饭庄开业 第七十五章 上司 第七十六章 同僚 第七十七章 赋税 第七十八章 救美 第七十九章 假账 第八十章 春药 第一章 要挟 第二章 良妾 第三章 新春 第四章 外卖 第五章 新妇 第六章 生意 第七章 解雇 第八章 发威 第九章 名节 第十章 用意 第十一章 依仗 第十二章 改嫁 第十三章 算计 第十四章 流言 第十五章 临别 第十六章 上京 第十七章 京城 第十八章 兄弟 第十九章 归宿 第二十章 腊八 第二十一章 章良 第二十二章 何九 第二十三章 圣人 第二十四章 劝说 第二十五章 忧心 第二十六章 郊外 第二十七章 生辰 第二十八章 信物 第二十九章 女红 第三十章 隔阂 第三十一章 决裂 第三十二章 了断 第三十三章 书馆 第三十四章 新郎 第三十五章 定亲 第三十六章 遮雨 第三十七章 酒楼 第三十八章 合股 第三十九章 送行 第四十章 公道 第四十一章 嫁衣 第四十二章 捉奸 第四十三章 危机 第四十四章 祸起 第四十五章 真相 第四十六章 回乡(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二章 卫氏姑奶奶
《重生之孝女难为》
作者:周安安
更新时间:2024-01-21 10:18:45
字数:603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孝女难为 !

    陈老爹和张氏看着妇人都愣住了,憋了好半天张氏才支吾着拉过来宝珠说:“珠儿,这是卫家大宝的二姑姑,来珠儿,叫...叫姑姑。”

    宝珠抬头看着卫氏,四十几岁的年纪,圆脸,一双眼睛格外犀利,正皮笑肉不笑的盯着自己。

    宝珠眯眯眼,望着那妇人笑道:“卫家婶子,你也来买布的么?挑的咋样?”

    卫槐花伸手拦住宝珠的肩头亲热的说:“这就是珠儿吧?呦!都这么大啦,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生分。”

    宝珠低头不语,一扭身子,轻巧挣脱了,卫槐花眼神闪过一丝恼怒,转头又继续笑着对张氏说:“这不是大兰要定亲了么,我来裁件衣裳,怎么说也是亲姑姑,我也得穿件体面衣裳去不是?待会儿还要给大兰看几件布料做添妆呢。”

    张氏低着头,涨红了脸呐呐的应和着。宝珠看着别扭,一把拉住张氏的手转身冲着陈老爹说:“爹,咱们走吧,我都饿了。”

    陈老爹刚才不知道想什么,站在铺子里也跟着张氏一起呐呐不语,宝珠这一喊就回了神,连声应了,抱起买好的布匹就先走了出去。

    宝珠拖住张氏的手回头冲卫氏道:“卫家婶子,你慢慢挑,我们先走了。”

    卫槐花张嘴还想说什么,却看见一家三口先后走了出去,头都没回。愤愤的转身去拿刚才挑好的布料。

    “掌柜的,这个给我量四尺。”

    “好嘞您,一共十六文。”

    “我和刚才那一家是一起的,买这么多你给便宜点儿。”

    -----------------------------------------------------

    出了铺子,张氏脸色还是呐呐的,也不说话,宝珠无奈:“娘,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你理她做什么?”

    张氏叹气:“总归是....总归是同个村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太撕破脸了也不好....”

    宝珠白眼:“李家婶子揪着我打的时候可没想过这些。”

    张氏立刻又红了眼圈儿:“珠儿...”

    宝珠扶额:“好了娘,我不说了,爹--咱们吃饭去吧。”

    陈老爹半响没吭声了,在前面默默走着,听到宝珠召唤,立马应了。带着张氏和宝珠来到一家混沌摊子前,叫了三大碗芥菜猪肉馅儿的混沌,五个芝麻烧饼,一家三口热乎乎的吃了起来。张氏一直期期艾艾的,宝珠一边吃着一边不停地叽叽喳喳,好半天才把张氏哄得脸色好转。

    吃完了午饭,一家又在街上逛了逛,张氏买了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还称了二斤带皮五花肉。看着天色不早了就奔城门口,刘老二的骡子车还等在那里,一家人上了车,路上无话,傍晚时分就到了家。

    简单吃了一口晚饭,张氏把猪肉用粗盐腌了,挂在灶上风干,现在气候凉爽了下来,腌过粗盐的肉食这样悬挂着也能保存三五天。

    宝珠快速收拾完碗筷,插了院子大门,拖着笑呵呵的陈老爹和张氏来到堂屋。

    张氏也笑着看陈老爹。

    宝珠早就按耐不住:“爹,快说说,今天卖的木菌子多少钱一斤啊?沈老板说啥了没?”

    陈老爹也不卖关子,直接从炕角掏出今天背着的褡裢,敞开口往炕上倒,哗啦一声,一整贯的铜钱和一大把散钱就洒了出来。

    陈老爹一张黝黑的脸笑的都是褶子,跟宝珠说:“今儿个我一进去就寻到了沈老板,给他看了咱们的木菌子,沈老板二话不说就全要了。”

    张氏坐在炕头一把把的摸着铜钱,欢喜的问:“那到底是啥价收的呀?今儿个还花了一百多文呢,咋还剩这么多。”

    宝珠也兴奋,急着追问:“快说啊爹。啥价钱啊?”

    陈老爹说:“沈老板说咱们的货好,个头大,又齐整,晒得也干,所以按上等货给的价,二百个钱一斤!呵呵..”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兴奋的计划着花销,张老爹说:“农具要修补下,冬麦种子也要买了。”。

    张氏说:“明年开春还要再多养几只鸡,再养头猪仔的钱也够了。”

    宝珠说:“剩下的攒起来,盖新房子,买田地!”

    张氏陈老爹都乐了

    张氏把整贯的铜钱放进陶罐,藏进了炕洞,余下的六十几文散钱就收到了柜子里。庄户人家粮食青菜都自己种,无非是买个灯油酱醋啥的,平时没啥大花销。

    宝珠这一夜睡的最踏实。

    吃过早饭,张氏取了新买的布料给宝珠做衣服,衣样子摆好,石粉画线,干脆利落的几剪子下去就裁好了。挑了同色的丝线,慢慢缝起来。

    柳芽儿娘过来串门,看见了新裁的衣服直夸张氏手巧。张氏拉她堂屋里坐下来。

    闲聊了几句家常,芽儿娘问:“宝珠娘,老卫家的大兰闺女要定亲了你知道不?”

    张氏怔了下:“嗯...我听...听说了,这请王婆子上门也有一阵子了,说了个啥样的?”

    芽儿娘一拍大腿叹道:“要么说好人有好命呢!老卫家这三个闺女就属大兰最懂事,又能干又孝顺,就是给生生给耽误了....这下好了!千里姻缘一线牵呐!”

    原来,给大兰说的正是王媒婆娘家村子里的一个后生。那村子隔了牛头村二百多里的山路,那边距离城镇远,土地薄,出产更少,比牛头村要穷的多,大半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前阵子王媒婆回娘家探亲,正好遇到了老邻居赵家的大儿子,赵大郎。一问才知道,这赵大郎都二十五岁了还没说亲。

    要说也是可怜人,老爹早早去世,兄弟姐妹四个,全靠老娘一个人拉扯。大郎是长子,老爹去世那会儿就他刚刚成年,帮着老娘照顾弟弟妹妹,长兄如父。眼看着弟弟妹妹们成家的成家了,该出嫁的也出嫁了,以为能松口气,结果老娘又瘫了。在床上一躺就是两年。

    大郎一个人悉心照顾,端屎端尿。直到送走了老娘,发完丧,这家里就剩大郎孤零零的一个人呆着了。

    王婆子也是热心人,立即答应了给他说门亲事,找个媳妇一起过日子。赵大郎也不挑捡,讲明了只要人好啥条件都行,就算是小寡妇也不要紧,带了孩子过来他也当自己亲生的养。

    王婆子心说那哪成啊?这赵大郎虽然过了岁数,但是人长得可不差,高高壮壮的脾气也好,家里家外的活计都能干,怎么着也不能给说个二婚头啊。

    心里有了成算也没多说,满口答应让他放心等消息。结果回家路上一拍大腿就想了起来,卫大兰啊!

    王婆子一回到牛头村就马不停蹄的去了卫家,把赵大郎的情况一说,卫守业皱眉,李氏撇嘴,刁老太太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王婆子也赶紧的托人给赵大郎捎信,大郎也满意,一来二去,两三下回合就说成了!

    张氏感叹:“这还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