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之孝女难为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关于酿酒被侵权 加急上架感言 第一章 初来 第二章 鸡蛋羹 第三章 木耳 第四章 溺爱 第五章 捞河虾 第六章 李氏 第七章 身世 第八章 卫家的闺女 第九章 虾皮 第十章 落水 第十一章 立秋 第十二章 卫氏姑奶奶 第十三章 亲事 第十四章 秋收 第十五章 定亲 第十六章 高粱酒 第十七章 沈老板 第十八章 肉包子 第十九章 沈老板的生意经 第二十章 卫守业的打算 第二十一章 卫家的家计 第二十二章 新年 第二十三章 拜访 第二十四章 孝道 第二十五章 柳家 第二十六章 愤怒 第二十七章 遇险 第二十八章 烧酒 第二十九章 众怒 第三十章 破虏 第三十一章 银子 第三十二章 周府 第三十三章 二锅头 第三十四章 有贼 第三十五章 订单 第三十六章 酒坊 第三十七章 抓贼 第三十八章 长辈 第三十九章 刁氏 第四十章 雇工 第四十一章 第一炉酒 第四十二章 万毕术 第四十三章 银票 第四十四章 富贵 第四十五章 发薪 第四十六章 狂草 第四十七章 惊变 第四十八章 县衙 第四十九章 庆源楼 第五十章 劝慰 第五十一章 山精 第五十二章 做媒 第五十三章 巨变 第五十四章 噩耗 第五十五章 官司 第五十六章 醉酒 第五十七章 酬神 第五十八章 撤诉 第五十九章 卫月娥 第六十章 下毒 第六十一章 食亡 第六十二章 入股 第六十三章 妥协 第六十四章 功亏 第六十五章 病了 第六十六章 鲜木菌 第六十七章 大舅 第六十八章 布置 第六十九章 干股 第七十章 旺儿 第七十一章 插手 第七十二章 姐妹 第七十三章 佳肴 第七十四章 饭庄开业 第七十五章 上司 第七十六章 同僚 第七十七章 赋税 第七十八章 救美 第七十九章 假账 第八十章 春药 第一章 要挟 第二章 良妾 第三章 新春 第四章 外卖 第五章 新妇 第六章 生意 第七章 解雇 第八章 发威 第九章 名节 第十章 用意 第十一章 依仗 第十二章 改嫁 第十三章 算计 第十四章 流言 第十五章 临别 第十六章 上京 第十七章 京城 第十八章 兄弟 第十九章 归宿 第二十章 腊八 第二十一章 章良 第二十二章 何九 第二十三章 圣人 第二十四章 劝说 第二十五章 忧心 第二十六章 郊外 第二十七章 生辰 第二十八章 信物 第二十九章 女红 第三十章 隔阂 第三十一章 决裂 第三十二章 了断 第三十三章 书馆 第三十四章 新郎 第三十五章 定亲 第三十六章 遮雨 第三十七章 酒楼 第三十八章 合股 第三十九章 送行 第四十章 公道 第四十一章 嫁衣 第四十二章 捉奸 第四十三章 危机 第四十四章 祸起 第四十五章 真相 第四十六章 回乡(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四章 秋收
《重生之孝女难为》
作者:周安安
更新时间:2024-01-21 10:18:49
字数:528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孝女难为 !

    这天一大早,天还没大亮,陈家三口吃过早饭就准备下地了。张氏没系裙子,小衣外只罩了一件旧大褂,带了草帽,又用一块巾子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眼睛。给宝珠也差不多打扮。庄稼叶子看着青嫩,若是不小心划到了身上脸上,一下就是一个大口子,比小刀子还锋利。

    陈老爹又检查了一遍农具,都万无一失了,才挥挥手领着娘俩出了门。

    一路上三三两两的乡邻,都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大家招呼一声就急匆匆的往各家田地里走。时节不等人,这时候就怕下雨,早早收割完,粮食脱粒晾晒好,收了仓才踏实。

    到了陈家的地里,三口人摆开架势就开始收割了。今天先收的高粱,张氏拿着掐刀在前面剪高粱穗子,宝珠跨个篮子跟在后面捡,装满一篮子后就跑回地头装进麻袋里。陈老爹的活儿最重,这一笼笼的高粱杆子都要镰刀砍倒,收完后还要用锄头把地下的根刨出来。

    宝珠又一趟跑回了地头,把篮子里的高粱穗子倒进麻袋。太阳挂的高高的,已经快到晌午了。宝珠身上早就一层薄汗,倒了碗水给陈老爹送过去,又倒了一碗给张氏,宝珠坐在地头上喝水休息,这地里的活计看着简单,长时间的做起来也累人。

    张氏也过来歇口气,见宝珠累得小脸儿通红,就嘱咐她先回家准备做饭。宝珠说:“娘,天儿还早,我再待会儿。”陈老爹过来说:“你们娘俩都回去吧,早点儿做饭,下午再把剩下的几陇收了,今天就差不多了。”

    张氏应了声,收拾了下,就领着宝珠回去了。到了家,娘俩粗粗梳洗了下就开始做饭。简单炒了个菜,熬了一大锅米汤,粗面馒头。

    张氏把给陈老爹的饭菜都装好,招呼宝珠过来吃饭,娘俩匆匆的巴拉几口吃好,收拾完,带上饭菜就又去了地里。

    到了地里一看,陈老爹已经把几陇高粱杆都割完了。宝珠赶紧的招呼陈老爹吃饭,张氏拿了掐刀就接着开始忙活起来。

    一天下来,终于收完了高粱,一家人晚饭随便吃了一口,倒头就睡。

    转天又收了一天的玉米棒子。

    接下来几天就是晾晒,打穗子脱粒,一直忙活了十来天才都装袋收了仓。

    三口人这阵子都累得够呛,眼看着一家都瘦了一圈儿,陈老爹和张氏明显的又黑了,宝珠的小脸儿也晒得通红。

    晚饭后,宝珠早早洗漱过就爬上床。对面屋里,陈老爹说:“这几天都好好歇歇,明儿个我去趟镇上,割点肉回来,给珠儿也好好补补。”

    “嗯,看着有大骨头也买一根回来,珠儿正长个子呢,给她熬汤喝。那个...他爹,再买块鲜艳点儿的布料吧,大兰那边..咱们咋说也该给随个礼。”

    庄户人家闺女下小定,一般都是摆桌酒席,只请亲戚和媒人过来热闹下,一来是通知下亲戚,自家闺女已经选好了婆家,二来也是让亲戚们都相看下新姑爷的意思,这时候过来吃席的亲戚都会带上东西,不计是布料还是首饰,或者银钱,都是给姑娘凑做嫁妆的。而一般的乡邻好友远亲,都是等到出嫁时候再通知来喝喜酒,接到邀请的人家也会给随礼添妆。

    陈老爹半晌不语,琢磨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行,都听你的吧。”

    转天,陈老爹一早就去了镇上,快做晚饭时候才回来,买了大骨和五花肉,还带了一块鲜红的绸子布料。

    宝珠凑过去拿过来细看,大红的底子团花纹,捧在手里滑溜溜的。宝珠好奇问:“爹,这是给娘买的么?”

    陈老爹支吾着没应话,张氏接过来绸缎说道:“娘哪穿得了这么鲜艳的料子,这是...是留着送人的。”

    “送谁啊?”宝珠问

    张氏吭哧了半天也不说,拿着绸缎转身去了屋里。

    宝珠想了想,瞬时就明白了,这是给大兰的。村里的习俗她懂,大兰真要是成亲,这一个村儿的乡亲,只要是没大仇的一般都去,陈家给随礼也是正常。可是这小定,陈家从哪儿算也不是近亲,随什么礼啊!这是还把自己当成老卫家的孩子了。

    宝珠越想越气,也不和张氏说话,一头钻到自己屋里生闷气。

    张氏做好了饭,陈老爹叫宝珠过来吃饭,宝珠还是闷闷的,跟着陈老爹进了厨房,看见张氏已经盛好了饭,就坐了下来。

    饭桌上一大盆的豆角炖肉,油亮亮的大块带皮猪肉炖的烂烂的。

    张氏陈老爹都小心翼翼的捧着碗,不停的给宝珠往碗里夹肉,自己只挑了豆角吃。

    宝珠憋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了,撅着嘴,赌气似得夹了一大筷子肉放进陈老爹的碗里,又夹了一筷子给张氏。

    张氏松了一口气,高兴的把肉吃了,陈老爹笑呵呵的说“我今儿个在镇上还买了二两酒曲子回来。”

    张氏嗯了声,放下筷子对宝珠说:“你爹啊没啥喜好,就是爱喝一口,今年粮食收成好,咱家又还有些银钱,也不急着卖粮,就让你爹拿去点儿酿酒解解馋吧。”

    宝珠诧异,村儿里的小杂货店除了油盐酱醋也有酒卖,大坛子装了摆在门口,三个大钱一斛。她从来没见过陈老爹去打酒喝啊。转眼就明白了,自家爹这是爱喝又舍不得喝,只趁着收了粮,自家酿点解馋。

    宝珠当即说道:“嗯,爹,酿吧,多酿点,我也陪你喝两盅。”

    陈老爹乐的哈哈大笑,直夸闺女孝顺。

    转天吃过早饭,宝珠就催着张氏给爹酿酒,张氏半含酸的对陈老爹说:“你看看你闺女,就惦记着你那口喝的。”陈老爹笑呵呵的不言语。

    张氏说归说,埋怨完就洗手淘米开始烧火。引着了火让宝珠看着,自己挽了袖子就搬笼屉蒸米。陈老爹去屋后寻了酒缸出来洗刷擦干。一会儿功夫,高粱米就蒸熟了,两口子合力将笼屉抬起来,将熟米饭扒拉进酒缸,撒上酒曲子搅拌。等到搅拌的都均匀了,陈老爹糊上泥封了坛子,搬到屋前向阳的地方晒着。

    见陈老爹蹲在酒坛子前,一动不动傻乐呵着盯着坛子瞧,张氏忍不住打趣:“你就别盯着啦,跑不了的,再心急也得等个三五天的才能喝。”

    陈老爹还是自顾着乐呵。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