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之孝女难为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关于酿酒被侵权 加急上架感言 第一章 初来 第二章 鸡蛋羹 第三章 木耳 第四章 溺爱 第五章 捞河虾 第六章 李氏 第七章 身世 第八章 卫家的闺女 第九章 虾皮 第十章 落水 第十一章 立秋 第十二章 卫氏姑奶奶 第十三章 亲事 第十四章 秋收 第十五章 定亲 第十六章 高粱酒 第十七章 沈老板 第十八章 肉包子 第十九章 沈老板的生意经 第二十章 卫守业的打算 第二十一章 卫家的家计 第二十二章 新年 第二十三章 拜访 第二十四章 孝道 第二十五章 柳家 第二十六章 愤怒 第二十七章 遇险 第二十八章 烧酒 第二十九章 众怒 第三十章 破虏 第三十一章 银子 第三十二章 周府 第三十三章 二锅头 第三十四章 有贼 第三十五章 订单 第三十六章 酒坊 第三十七章 抓贼 第三十八章 长辈 第三十九章 刁氏 第四十章 雇工 第四十一章 第一炉酒 第四十二章 万毕术 第四十三章 银票 第四十四章 富贵 第四十五章 发薪 第四十六章 狂草 第四十七章 惊变 第四十八章 县衙 第四十九章 庆源楼 第五十章 劝慰 第五十一章 山精 第五十二章 做媒 第五十三章 巨变 第五十四章 噩耗 第五十五章 官司 第五十六章 醉酒 第五十七章 酬神 第五十八章 撤诉 第五十九章 卫月娥 第六十章 下毒 第六十一章 食亡 第六十二章 入股 第六十三章 妥协 第六十四章 功亏 第六十五章 病了 第六十六章 鲜木菌 第六十七章 大舅 第六十八章 布置 第六十九章 干股 第七十章 旺儿 第七十一章 插手 第七十二章 姐妹 第七十三章 佳肴 第七十四章 饭庄开业 第七十五章 上司 第七十六章 同僚 第七十七章 赋税 第七十八章 救美 第七十九章 假账 第八十章 春药 第一章 要挟 第二章 良妾 第三章 新春 第四章 外卖 第五章 新妇 第六章 生意 第七章 解雇 第八章 发威 第九章 名节 第十章 用意 第十一章 依仗 第十二章 改嫁 第十三章 算计 第十四章 流言 第十五章 临别 第十六章 上京 第十七章 京城 第十八章 兄弟 第十九章 归宿 第二十章 腊八 第二十一章 章良 第二十二章 何九 第二十三章 圣人 第二十四章 劝说 第二十五章 忧心 第二十六章 郊外 第二十七章 生辰 第二十八章 信物 第二十九章 女红 第三十章 隔阂 第三十一章 决裂 第三十二章 了断 第三十三章 书馆 第三十四章 新郎 第三十五章 定亲 第三十六章 遮雨 第三十七章 酒楼 第三十八章 合股 第三十九章 送行 第四十章 公道 第四十一章 嫁衣 第四十二章 捉奸 第四十三章 危机 第四十四章 祸起 第四十五章 真相 第四十六章 回乡(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七章 赋税
《重生之孝女难为》
作者:周安安
更新时间:2024-01-21 10:21:00
字数:567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孝女难为 !

    一连数日,周仕显都在饭庄尽地主之谊,那位于参事倒是逢宴必到,沾酒必醉,一醉了就要慷慨激昂的高谈阔论。

    “区区拓跋小儿,年年索要牛羊粮食,百姓血汗白白拱手送给外藩蛮夷,如今竟还杀人略城,若再不出兵攻打,国威何在?我等朝廷官员又有何颜面于百姓?”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今不见英雄上沙场,只窝在富贵温柔乡,这是何等悲切!国之不幸,百姓之殃!”

    “外敌肆虐国难当头,如今就该加收田税,拆户入丁,一律生意作坊改作每十出一,尤其酒坊,更要每六出一,举国百姓众志成城,何来军费紧张一说?”

    宝珠原本对这位于参事的文人风骨颇为赞赏,今天听到这儿不禁皱眉,拓跋族地处北方边境外,游牧为生,早就归顺朝廷,壮年男丁不足万人,委实够不上覆国威胁,即便是不安分,略加惩戒也就是了,真要是大张旗鼓的倾全国上下民力财力讨伐,光是宝珠就先不赞同。

    如今的田产税是按户征收,陈家只三亩薄地,属于贫户,每年只秋收后缴公税两石,其余出产都归自己,拆户入丁就是要按人头缴税,即便是最低税率也要多出现在一倍。

    饭庄现在是每三十出一税,三十两的收账就要交纳一两税金,不管你是否有盈利,只要是开张有生意,每月月初都要带账册去县衙报税交纳税银,真要是改成每十出一,这生意恐怕也无法再经营下去了。百姓没了生计,提早穷死饿死,亡不亡国的又还有什么干系?

    宝珠嗤鼻,看了眼喝的满面红光的于参事,转身去了厨房。

    “常师傅,刚才于参事点的那道老参鸡汤不要了,留着晚饭我们自己吃,你现做一道家常萝卜汤吧。”

    汤底是现成的,牛骨羊腿肉加了几十种配菜调料熬的浓白。几刀细如毫发的萝卜丝下锅,翻上几滚就熟,撒上青葱末便盛上来,饶是如此也鲜香扑鼻。

    于参事口沫横飞早就舌燥,见汤上来,拿起调羹只尝了一口便又放下,“陈姑娘,我要的不是老参鸡汤么?怎么尽是萝卜?”

    宝珠笑道:“于参事,如今国难当头,百姓们都要众志成城,您少喝一口鸡汤也不妨事吧?”

    于参事皱眉:“你这是什么意思?”

    宝珠道:“没什么意思,萝卜可清心明目,于参事应该常吃才是。”

    周仕显瞪向宝珠,“上错菜还这么多说辞,去让厨房赶紧把汤做出来,这儿没你的事。”

    于参事冷哼:“妇道人家口舌刻薄,见识粗陋不知所谓!由为人之品可见赢商之道,我倒要看你这店以后谁还来光顾!”

    宝珠原本顾忌周仕显面子就此打住要走开,听到这话又停住了,“别人会不会光顾你管不着,不过于参事虽然没少来,可一次也没掏钱光顾过吧?”

    于参事恼羞成怒,大声呼喝道:“来人,结账!”

    宝珠递过来菜单说道:“总共二十一两零五钱银子,零头给您抹去,二十两即可。”

    于参事伸到怀里掏钱的手又顿住了,周仕显掏出二十两银子重重拍在桌上。

    “仕显,回去我便还你。”

    “无知妇人,于参事不必跟她一般见识。”

    两人相携离去,临走时周仕显回头狠狠的瞪了宝珠一眼。

    宝珠无所谓的笑笑,吩咐柳大柳二收拾杯盘。

    “陈姑娘的这番话,可是大大的折损了于大人的颜面,你这是在赶客啊。”

    牧童吹笛的屏风内,有人坐在窗前正自斟自饮,宝珠记得这是前阵子和霍正东一起来过的卢校尉。

    宝珠道:“我倒是希望他少来几次,省的喝多了趁兴上书朝廷改税制,真要那样,我这小店都要关门了,还哪儿来的客人?”

    卢校尉正色道:“陈姑娘果然是生意人,竟只在意银钱,就不顾国家安危么?”

    宝珠笑道:“卢校尉你说笑了,我虽然是无知妇人,但也晓得这拓跋族人少势单,大历朝疆土辽阔,区区不足万人,占据了城池也没足够人留下驻守,又怎么会真的造反?不过是图一点吃食物资罢了,我宁可愿意朝廷向百姓募集捐献了给他们,这点儿银子跟出兵打仗比,不过九牛一毛,可省多了。

    卢校尉大笑:“陈姑娘见解独特,在下佩服,佩服,哈哈。”

    果不其然,一连几日周仕显都没露面,少了这个随行的钱袋子,于参事自然也好几天没过来。

    卫小兰无精打采的在泉水池旁洗碗。饭庄里的杯碟碗筷都是成套烧制的细瓷,价格不便宜,柳大平时洗碗都格外的小心。

    卫小兰原本只做后院儿劈柴倒泔水的粗活,这阵子倒是老实,只是手下的活计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柴禾劈的要么只薄薄一层皮,要么就厚的烧不透,倒个泔水也漓落一路,总要柳大柳二帮着返工才行。

    这几日客人不断,柳大柳二迎客传菜躬身作揖,送完客人还要洗碗收拾,一天下来也累得浑身僵硬。也无暇帮着收拾卫小兰留下的后手活儿,眼看着店里是柴也不得烧,泔水也撒的满处,乱作一团。

    宝珠只得让柳大柳二接了后院儿的活,今儿个开始把碗碟交给卫小兰洗。

    “芽儿,你不用沾手,就在旁边看着,少一道工序就让她重洗,要是打了摔了也给她记上帐,从工钱里扣。”

    芽儿笑道:“掌柜的你忙糊涂了不是?这一把调羹就好几十文呢,她那几个工钱够摔几次的啊。”

    宝珠也笑了:“不碍事,工钱不够就卖人,反正卫家有的是闺女,也不差她一个。”

    话音未落,啪的声脆响,一只青色浅盘碎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卫小兰,你这是故意的?”

    卫小兰斜眼看着宝珠不说话,又举起一只青花汤碗,歪着嘴角笑了笑,手一松,啪!落地应声而碎。

    好,好得很!宝珠咬着牙走到卫小兰跟前,举手一个耳光就扇了过去。

    “啊!”卫小兰身子一歪倒在地上,胳膊擦着碎瓷渣往前蹭了半尺。顿时尖着嗓子叫起来

    柳二听到声音跑进来,“掌柜的,让她赔钱就是了,别动手啊。”

    “二哥,她故意的!”芽儿大喊。

    宝珠从一旁捡了一根柴禾,没头没脸的往卫小兰身上抽。

    卫小兰尖叫着绕开柳二就往前边儿店里跑,宝珠举着柴棍追了过去。

    “住手!”一声怒喝,清瘦身影挡在了宝珠面前。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