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之孝女难为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关于酿酒被侵权 加急上架感言 第一章 初来 第二章 鸡蛋羹 第三章 木耳 第四章 溺爱 第五章 捞河虾 第六章 李氏 第七章 身世 第八章 卫家的闺女 第九章 虾皮 第十章 落水 第十一章 立秋 第十二章 卫氏姑奶奶 第十三章 亲事 第十四章 秋收 第十五章 定亲 第十六章 高粱酒 第十七章 沈老板 第十八章 肉包子 第十九章 沈老板的生意经 第二十章 卫守业的打算 第二十一章 卫家的家计 第二十二章 新年 第二十三章 拜访 第二十四章 孝道 第二十五章 柳家 第二十六章 愤怒 第二十七章 遇险 第二十八章 烧酒 第二十九章 众怒 第三十章 破虏 第三十一章 银子 第三十二章 周府 第三十三章 二锅头 第三十四章 有贼 第三十五章 订单 第三十六章 酒坊 第三十七章 抓贼 第三十八章 长辈 第三十九章 刁氏 第四十章 雇工 第四十一章 第一炉酒 第四十二章 万毕术 第四十三章 银票 第四十四章 富贵 第四十五章 发薪 第四十六章 狂草 第四十七章 惊变 第四十八章 县衙 第四十九章 庆源楼 第五十章 劝慰 第五十一章 山精 第五十二章 做媒 第五十三章 巨变 第五十四章 噩耗 第五十五章 官司 第五十六章 醉酒 第五十七章 酬神 第五十八章 撤诉 第五十九章 卫月娥 第六十章 下毒 第六十一章 食亡 第六十二章 入股 第六十三章 妥协 第六十四章 功亏 第六十五章 病了 第六十六章 鲜木菌 第六十七章 大舅 第六十八章 布置 第六十九章 干股 第七十章 旺儿 第七十一章 插手 第七十二章 姐妹 第七十三章 佳肴 第七十四章 饭庄开业 第七十五章 上司 第七十六章 同僚 第七十七章 赋税 第七十八章 救美 第七十九章 假账 第八十章 春药 第一章 要挟 第二章 良妾 第三章 新春 第四章 外卖 第五章 新妇 第六章 生意 第七章 解雇 第八章 发威 第九章 名节 第十章 用意 第十一章 依仗 第十二章 改嫁 第十三章 算计 第十四章 流言 第十五章 临别 第十六章 上京 第十七章 京城 第十八章 兄弟 第十九章 归宿 第二十章 腊八 第二十一章 章良 第二十二章 何九 第二十三章 圣人 第二十四章 劝说 第二十五章 忧心 第二十六章 郊外 第二十七章 生辰 第二十八章 信物 第二十九章 女红 第三十章 隔阂 第三十一章 决裂 第三十二章 了断 第三十三章 书馆 第三十四章 新郎 第三十五章 定亲 第三十六章 遮雨 第三十七章 酒楼 第三十八章 合股 第三十九章 送行 第四十章 公道 第四十一章 嫁衣 第四十二章 捉奸 第四十三章 危机 第四十四章 祸起 第四十五章 真相 第四十六章 回乡(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三章 书馆
《重生之孝女难为》
作者:周安安
更新时间:2024-01-21 10:22:13
字数:797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孝女难为 !

    几日后,阿昭带着小梅来到宝珠母女租住的小院儿。

    小梅跪在地上哭得声泪俱催:“陈夫人,陈姑娘,奴婢早就没了亲人,原本就是霍爷买来伺候夫人和姑娘的,现在府里不收留,要将奴婢再卖出去,还不知道会被人牙子送到什么地方……真要是那肮脏见不得人的去处,我也不活了,求求姑娘夫人发发善心救我一命,就留下我吧。”

    张氏对着陌生人都能心生怜悯,何况是相处了一段时间的小梅,早就一脸的同情,为难的看向宝珠:“珠儿,你看这……”

    宝珠清楚张氏的脾气,像这种纠结又犹豫的事情一贯是让宝珠拿主意,可是现在自己如果说不留,明显的张氏已经动了隐测之心,如果说留下,过后肯定还会起疑,认定霍正东是不安好心,自己也有藕断丝连的意思。

    宝珠只得无奈的说:“娘,咱们本来也打算找个人做活儿,至于是留她还是另买,您看着办吧,我都听你的。”

    张氏果然是开始纠结,好大一会儿才开口道:“小梅姑娘,你要想留下来也行,可是咱们话得说前头,一来我们家是小门小户,三餐简单,比不上你旧主子家的排场;再者就是……你来这儿是干活的,要是想着帮谁穿针引线的话……我可不答应。”

    小梅连忙磕头:“谢谢夫人收留,奴婢的卖身契就在夫人手里,怎么敢不听话呢?您让奴婢怎样就怎样。”

    阿昭转交了小梅的卖身契,张氏又让宝珠取了身价银子给阿昭,两边交接清楚后,小梅就留了下来。

    厢房空置着,略收拾下就能住人,小梅跟张氏也不认生,放下包袱就开始干活,利索收拾完自己的房间又快手快脚的烧火做好了饭。

    “小梅,你也坐下一起吃吧,咱们家没那么多规矩。”张氏招呼道。

    小梅忙摇头推辞,说什么也不肯坐下。

    宝珠笑道:“刚才是谁说的,以后都听夫人的呢?怎么这么一会儿就忘记了?”

    小梅这才别别扭扭的坐下,跟着宝珠和张氏一起用了饭。

    宝珠见小梅出去洗碗了,才说道:“娘,以后我不在家时候,就让小梅多帮着你,闷了也让她陪你说说话。”

    张氏点点头又皱眉:“珠儿,我怎么还是觉得这事儿不太妥当啊,毕竟是他们家的人,现在又……”

    果不其然,宝珠扶额:“娘,你要是不放心的话,不如我替她找户好人家,再卖掉就是了。”

    张氏连忙摆手:“别,珠儿你千万别这样,那孩子小小年纪的,刚被转手,再又换一家,这心里该得多难受啊,何况多少也是因为咱们……就这么着吧。”

    晚上张氏睡下,宝珠在自己房间里核算开书馆的成本,小梅端了茶水进来,“姑娘,我泡了龙井,您先喝盏茶再写吧。”

    宝珠放下笔,接过茶抿了一口,“小梅,白天那话你也就骗骗我娘,虽然卖身契也改了日期,但我知道你进霍府可不止这三两个月。”

    “不瞒姑娘,奴婢十二岁就进府,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

    “霍正东让你过来干什么?”

    “回姑娘话,爷只是担心姑娘没人伺候再受了累,还担心您自己买人再错挑了恶奴,所以才让奴婢过来的。”

    小梅递过来一只木匣,宝珠打开,见里面是她原本留在冒儿巷的簪子和耳环,那张茶庄的股份契约也在。

    宝珠捻着茶杯好半天没说话,半响后才抬头盯着小梅问道:“他还说什么了?”

    “爷还说,他知道姑娘之前说的都是气话,让你什么时候消了气再去找他。”

    夜里,宝珠披衣下床,打开木匣,将里面的耳环取出来戴上,怔了一会儿,又默默的摘了下来。

    转眼就到了端午节,张氏和小梅在家包了粽子,等到宝珠回来,香喷喷的刚好出锅。

    “珠儿,快去洗了手过来吃饭,今儿个你赵婶子给了一把艾叶,晚上让小梅煮了水给你泡脚。”张氏扬声喊道。

    这阵子张氏跟周围邻居都熟悉了,时常就三五个就聚在一起聊天唠家常,眼看着张氏脸上的笑模样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宝珠将后开的两家铺子都转手卖了出去,银钱富裕了,又在东城租了两家铺子。这次没了小陆掌柜的帮忙,办理手续时候宝珠险些跑断了腿,京中不同县城,经营执牌分了几处官衙办理,宝珠隔三差五的就要去一趟,光是塞给守门差役的银子就有几十两了,饶是如此,也等了近一个月才给执牌盖上了官印。

    吃过了晚饭,小梅煮了艾叶水,宝珠挤在张氏屋里娘俩一起泡脚。

    “珠儿,明天你出门时候带几个粽子,顺路捎给章良。”张氏说道。

    书馆前阵子也刚开起来,就在烟袋子斜街上。因为是一时兴起的小生意,宝珠并不怎么上心,办理妥当了就甩手交给章良看着。

    “娘,常师傅的手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还能缺了粽子吃?”

    张氏劝道:“前阵子人家不是陪着你到处买书来着么?咱们本来在京城就人生地不熟的,既然和常师傅一家有这个缘分,就该多来往才是。”

    宝珠一想起这个就觉得好笑,心说那个书呆子哪里是陪着自己买书啊,分明是过去挑他想看的。有两回遇到了好书,居然兴奋的自己先跑了回去,完全忘记了还要搬书,害得宝珠一路连拖带拽的才把整袋子书运回来。

    见宝珠若无其事的敷衍,张氏白了她一眼,摇头叹了声气便也不再多劝。

    虽然没把书馆的生意当回事,但月底算账时候宝珠还是皱起了眉头,居然亏到了连房租都不够的地步。

    按照之前的预计,尽管薄利但也应该略有盈余才对,宝珠实在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转天一大早就去了书馆。

    宝珠也没进去,只在对面的小茶铺子里坐下,叫了大碗茶,透过窗户仔细瞧着。

    还没到开门时间,章良就早早过来上工了,开了店门,略打扫了番,便在柜台里坐下,摊开一本书翻看。不大一会儿,来看书的人三三两两的陆续进了店,有站着的坐着的,都捧着书看了起来。

    宝珠见来看书的人也不少,开始还纳闷怎么没进账,等到一上午看下来,差点儿没气晕过去。

    书馆门口红纸黑字写明了五文钱一本,宝珠还制作的书牌号码给章良登记用。结果这一上午来看书的全都自拿自取,五文钱连着看了三四本,有的甚至浑水摸鱼,连钱都没给,更别说偷偷撕了书页揣在怀里带走的了。章良坐在柜台里面整个一两耳不闻窗外事,居然丝毫未察觉!

    宝珠忍住气,等到书馆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关门上了锁才走过去跟章良打招呼。

    “陈姑娘,你怎么在这里?”章良夹着书吃惊问道。

    宝珠面色如常:“章良,我看你最近太辛苦,打算再雇一个人来帮忙,你觉得如何呢?”

    章良面色一红,看向宝珠的眼神就格外多了些意味:“陈姑娘,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一个人看顾的来,不需再浪费银钱了。”

    宝珠见章良这个呆性子不明说也不行,斟酌了下还是将今天看到的问题说了出来。

    章良一脸的不可思议:“这怎么可能呢?陈姑娘,你看,我手里这本【诸子百家】,足足看了半月也不过只读了二十几章,谁会一天之内阅览数本呢?那岂不是神人?”

    宝珠扶额:“你看的学术,他们读的是游志话本,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一天下来看个三五本不稀奇,行啦!就这么说定了,过几日我就找人来上工!”

    宝珠说完也不理会章良,自己回家去了。

    过了两天,宝珠找了何九,将自己的打算一说,何九就乐了:“嘿,陈姑娘,不瞒你说,我家祖宗八辈儿都没出过读书人,你让我去书馆帮忙,我以后也算是半个文人了,真他娘的给祖宗脸上增光……行!我答应了,今儿就去!”

    一晃十来天过去,进了伏,天气也炎热起来,吃过晚饭,宝珠沐浴了,穿着薄衫在院子里纳凉。有人轻声叩门,小梅过去开门,却好半天没进来,张氏只好走过去看究竟。

    “呦,章良来了,怎么不进来啊?快,里面坐,婶子刚切了瓜,你也来吃两块。”张氏热情招呼着。

    章良涨红了脸说道:“陈家婶子,多有不便,我还是不进去了,在这里跟陈姑娘说几句话就走。”

    张氏连忙叫了宝珠过来,两人隔着大门就这么一里一外站着说话。

    “陈姑娘,不是我记仇,只是那个何九,识不了几个字,连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没读过,况且话语粗俗,让他继续留在书馆,委实有辱斯文。”

    原来是为这个……自打何九来后,那些蹭书看的都歇了心思,明显的规矩多了。宝珠又放了些笔墨纸张在柜台寄卖,这半月来盈利涨了不少,刚踏实下心来没想到章良又有意见了。

    宝珠只得耐心劝解道:“章良你精通学问,何九善于察言观色,你们两个都是书馆里必不可少的人,何必非要较长短呢?要说读书,我也比不上你,不也还是你的掌柜?”

    章良愤愤离去,张氏不乐意的埋怨:“珠儿,你也真是的,女人家说话别太生硬,男人都好个面子,你就不能把话说得圆和点儿?你这样让章良多下不来台啊。”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