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之孝女难为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关于酿酒被侵权 加急上架感言 第一章 初来 第二章 鸡蛋羹 第三章 木耳 第四章 溺爱 第五章 捞河虾 第六章 李氏 第七章 身世 第八章 卫家的闺女 第九章 虾皮 第十章 落水 第十一章 立秋 第十二章 卫氏姑奶奶 第十三章 亲事 第十四章 秋收 第十五章 定亲 第十六章 高粱酒 第十七章 沈老板 第十八章 肉包子 第十九章 沈老板的生意经 第二十章 卫守业的打算 第二十一章 卫家的家计 第二十二章 新年 第二十三章 拜访 第二十四章 孝道 第二十五章 柳家 第二十六章 愤怒 第二十七章 遇险 第二十八章 烧酒 第二十九章 众怒 第三十章 破虏 第三十一章 银子 第三十二章 周府 第三十三章 二锅头 第三十四章 有贼 第三十五章 订单 第三十六章 酒坊 第三十七章 抓贼 第三十八章 长辈 第三十九章 刁氏 第四十章 雇工 第四十一章 第一炉酒 第四十二章 万毕术 第四十三章 银票 第四十四章 富贵 第四十五章 发薪 第四十六章 狂草 第四十七章 惊变 第四十八章 县衙 第四十九章 庆源楼 第五十章 劝慰 第五十一章 山精 第五十二章 做媒 第五十三章 巨变 第五十四章 噩耗 第五十五章 官司 第五十六章 醉酒 第五十七章 酬神 第五十八章 撤诉 第五十九章 卫月娥 第六十章 下毒 第六十一章 食亡 第六十二章 入股 第六十三章 妥协 第六十四章 功亏 第六十五章 病了 第六十六章 鲜木菌 第六十七章 大舅 第六十八章 布置 第六十九章 干股 第七十章 旺儿 第七十一章 插手 第七十二章 姐妹 第七十三章 佳肴 第七十四章 饭庄开业 第七十五章 上司 第七十六章 同僚 第七十七章 赋税 第七十八章 救美 第七十九章 假账 第八十章 春药 第一章 要挟 第二章 良妾 第三章 新春 第四章 外卖 第五章 新妇 第六章 生意 第七章 解雇 第八章 发威 第九章 名节 第十章 用意 第十一章 依仗 第十二章 改嫁 第十三章 算计 第十四章 流言 第十五章 临别 第十六章 上京 第十七章 京城 第十八章 兄弟 第十九章 归宿 第二十章 腊八 第二十一章 章良 第二十二章 何九 第二十三章 圣人 第二十四章 劝说 第二十五章 忧心 第二十六章 郊外 第二十七章 生辰 第二十八章 信物 第二十九章 女红 第三十章 隔阂 第三十一章 决裂 第三十二章 了断 第三十三章 书馆 第三十四章 新郎 第三十五章 定亲 第三十六章 遮雨 第三十七章 酒楼 第三十八章 合股 第三十九章 送行 第四十章 公道 第四十一章 嫁衣 第四十二章 捉奸 第四十三章 危机 第四十四章 祸起 第四十五章 真相 第四十六章 回乡(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六章 上京
《重生之孝女难为》
作者:周安安
更新时间:2024-01-21 10:21:39
字数:825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孝女难为 !

    柳家喜宴过后,村里的闲话又传开了,虽然芽儿娘一力澄清是卫家陷害,但人们还是更感兴趣张氏和赖三在屋里的那段,张氏平常尽量的少出门,可还是架不住闲言碎语的往耳朵里灌,一来二去着急上火的就病倒了。

    张氏这一病就十来天,宝珠片刻不离的在家伺候着。

    这日刚收拾了要午睡,外面有人叩门,宝珠披衣裳下床,开了门见是周安站在门外,苏大夫背着药箱跟在后面。

    “陈家姑娘,少爷请了苏大夫来,给张婶子诊脉。”

    宝珠皱眉推辞:“我娘正吃着李郎中开的药,还是不劳烦苏大夫了吧?”

    “陈姑娘不必客气,即便是吃着药,我再诊一次也无妨。”苏大夫上前说道。

    宝珠无奈,只得将两人迎了进来。

    “陈姑娘,令堂乃是心气郁结,我开好了药方,只要按时服用,不日便可痊愈。”

    宝珠道谢,转身要拿银子给诊金,却被周安眼神示意制止住。

    送走了苏大夫,宝珠刚要掩门,却看见周仕显站在门外。

    “我令人捉了赖三和几个闲汉,都押到祠堂打板子了,以后再有传言绝不轻饶。”

    “谢了。”宝珠面无表情说完,用力关上了大门。

    等到张氏痊愈,山上的军队已经撤走了数日,牛栏山解禁,村民可以自由出入时已经到了隆冬季节。

    “妹子,真的要走?这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你们娘俩可咋过日子啊?”鲁芸娘担忧的问。

    宝珠道:“鲁姐姐,你也知道我娘现在的心病,我想着带她离开一阵子,这边的房子酒坊都不动,真要是在那边住不习惯再回来就是了。”

    鲁芸娘点头也不再多做挽留,“那行,妹子,这边的地租猪场啥的你就别操心了,我都帮你看着。”

    告别了鲁芸娘,宝珠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张氏坐在一堆包袱里愣神儿。

    “珠儿,京城那么远呢,咱么……真的要去么?”

    宝珠笑道:“娘,咱们也没个亲戚能走动的,更没出过远门,你就当是去散心了,昨晚我不是把银票给你看过了么?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张氏皱眉:“不是银钱的事儿,我咋就觉得心里不踏实呢?”

    宝珠揽住了张氏胳膊将脸蹭过去依偎着:“娘,这世上就咱们俩相依为命了,在哪儿生活不重要,关键是你和我都好好的。”

    张氏神色黯然,长叹了一声不再说话。

    转天,天还没亮,柳家几人过来送行,宝珠一一道别,扶着张氏上了刘老二的骡车。

    到镇上汇合了常师傅一家,阿昭已经在车行雇好了马车,早就等在城门口,几人上了车,阿昭坐在车夫旁,常师傅带着两个儿子夹着包袱,跟宝珠母女一道坐在车里,出了城,一路朝北驶去。

    “老夫人,您……这是头一回出远门吧?其实也没啥,你看我,当年才刚成亲呢,就跟着孩子他爹渡了黄河跑到北边儿来,这点路根本不算啥。”常氏见张氏神色黯然宽慰道。

    张氏擦了擦眼泪强笑道:“妹子快别这么叫我了,以前在店里全靠你帮持着我家丫头,如今她也不是雇主了,咱们一路搭伴同行的,你再这么客气我可更不敢说话了。”

    常氏笑道:“行,老姐姐,都听你的,那你就别哭了吧?也看看外边的景色,难得出趟远门呢。”

    张氏不好意思的点头,转身掀开车上的窗帘朝外瞧去,只是四处荒野,委实也没啥好看的。

    行驶了半日,过午时分到了一家茶寮,阿昭呵停马车,众人纷纷下来。

    宝珠扶着张氏,跟常氏结伴来到茶寮后面,看着两排芦苇搭着的简易茅厕犯了愁。

    “陈姑娘,你陪着张婶子和我娘先进去吧,我和二弟在外面前后看着,不会有人过来的。”常氏的大儿子红着脸说道。

    宝珠看着这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少年,顿时心生好感,笑着点了点头,扶着张氏进去,三人轮流解决了内急。

    几人返回前面,阿昭已经叫了一壶茶水,一行人匆匆喝了两口解渴,又上了马车继续前行。

    傍晚时分,众人入住官道上的一家小客栈,宝珠跟张氏常氏住一间,阿昭带着车夫和常氏的两个儿子占了隔壁的一间。几人洗漱完,将晚饭叫到房间,匆匆吃过便各自歇息了。

    转天一早,大家汇集到客栈前面大堂里吃早饭,已经有了三两桌客人正在用餐,除了宝珠他们,旁边两桌上分坐着十几个中年汉子,看打扮像是途径的商队。墙角处一个单身妇人带着个小姑娘也坐在那儿用餐,看模样像是一对母女。

    早饭是肉馅儿的大包子和小米粥,柜台上放着咸菜,几文钱一大碟子,几个人吃完,车夫也喂好了马,宝珠给了阿昭银子让他去结了账。

    刚要离开,那对母女突然跪在了地上哭了起来。

    “诸位大爷公子,小妇人带着女儿寻亲不遇流落至此,盘缠用尽还欠了店家的房钱,实在是无力偿还,哪位大爷好心就买了我家这闺女吧。”

    宝珠吓了一跳,再看张氏常氏也都目瞪口呆的站在那儿,齐齐看向那对母女。

    宝珠刚才只扫一眼没细看,现在定睛仔细一瞧,才发现那小姑娘竟长了一副好模样,瓜子脸下巴尖尖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含着泪水,青色的粗布褂子打了补丁,又有些紧窄,将姑娘的小身板箍的紧巴巴的,十来岁的年纪竟也凹凸有致曲线玲珑,跪在那里更显得楚楚可怜。

    宝珠看的目不转睛,其余两桌上的男人也都看直了眼,那妇人又哀声道:“诸位大爷,小妇不计较银钱,只要肯施舍几两散碎银子与我回乡,这丫头就留下来伺候大爷了。”

    张氏一旁焦急的扯了扯宝珠袖子,“珠儿,要不咱们……”

    宝珠微怔,阿昭走上前低声说:“闲事莫理,走吧,该赶路了。”

    常氏揽住张氏的胳膊往外走,“老姐姐,在外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赶路要紧。”

    几个人上了车,正要扬鞭,刚才那姑娘突然从里面冲了出来,“夫人,小姐,求求你们救救我吧,我不要去伺候男人,你们就买了我吧,我知道你们是好人。”说着就扒住了马车嘤嘤的哭了起来。

    张氏一脸同情的看着那姑娘,回头望向宝珠,“珠儿,要不咱们就帮她一把吧?”

    宝珠不知所措,正在犹豫间,阿昭下了车走到后面,一把将人拉扯开,吆喝一声,车夫赶紧的挥鞭赶车跑了起来,阿昭几步追上跳上车。

    车厢里几人面面相觑,前头车夫扬声道:“这位大嫂子平时很少出门吧?你是没见过这路上骗人的伎俩,有那好姿色的女贼,跟同伙扮作母女父女的,专门骗好色的男人跟心软的妇人,到时候迷香药倒了买主,再里应外合偷盗钱财,杀人灭口的事他们也做得出来。”

    宝珠掀开车帘张望,见那姑娘站在路边正远远的看着马车离去,嘴角上扬,脸上还挂着一丝嘲讽,宝珠不禁冷颤,默默的放下帘子,张氏神色惶恐,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傍晚时分,马车到了东平府。

    “呦,这府城和镇里就是不一样,连街上看着都宽敞呢。”常氏隔着窗子往外看欣喜的说道,张氏连连点头。

    宝珠扫眼过去,只见宽敞的大街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铺子酒楼一家挨着一家,果然是一副热闹景象。

    马车在街上行的缓慢,好大一会儿才到了客栈。

    阿昭安排好房间,走过来告诉大家晚饭还有段时间,要是不累的话周围走动走动随意逛逛也好。

    常氏的两个儿子章良章华一听来了兴致,商量着要去刚才路过的书局看看,那间书局就在街口,离着客栈也不远,常氏点头同意。

    “珠儿,你要是也想去就在四周看看,可千万别走远了,娘身子乏,就在屋里歇着了。”

    常氏也说累了不想动,宝珠跟着章家兄弟前后脚出了门。阿昭追上来,“陈姑娘,街口拐角有家茶楼,您不妨去里面坐坐。”

    宝珠莫名其妙的看着阿昭,一路上少言寡语的,怎么这个时候上来搭话?正在觉得奇怪,忽见阿昭眼神闪烁了下,宝珠心下一动,不由的笑着点了下头。

    茶楼里,宝珠抬眼就望见二楼栏杆前站着的人,心中一暖,忙拾步上了台阶。

    “你怎么来府城了,是路过么?”两人在雅间坐下来,宝珠问道。

    霍正东一直笑着没回答,上下打量了宝珠一番才说道:“路上可还顺利?”

    “有阿昭一路照应着呢,怎么会不顺利?”

    小伙计推门进来上了茶水点心,霍正东连着喝了两盏才放下杯子,“我也刚到不久,见到你们一路平安就放心了,这就要赶回去。”

    宝珠听得一怔:“这就要走?你不等明日和我们一起上路么?”

    霍正东抓住宝珠放在桌上的手,握紧了下又松开:“明日一早还要去兵部办差,正好下午你们也就到京里了,我再去看你。”

    宝珠反手又握住刚挪开的手,含笑注视着眼前的人。

    两人出了茶楼,宝珠目送霍正东上马离开,一回头就看见章家兄弟从书局里出来,几人结伴回到客栈,张氏和常氏已经在叫了晚饭在房间里等宝珠了。

    转天一早,马车上路,从东平府到京城一路都是官道,平整宽敞,马车跑的也快,中午时候停车大家稍作歇息,用了水,吃了些干粮就接着赶路了。

    下午便到了京城。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