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国的荣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正文 第一章 正文 第二章 正文 第三章 正文 第四章 正文 第五章 常遇春 正文 第六章 桃园结义 正文 第七章 正文 第八章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正文 第九章 濠州被围 正文 第十章 正文 第十一章 夜话 正文 第十二章 冯氏兄弟 正文 第十三章 智取驴牌寨 正文 第十四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五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六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七章 定远城外 正文 第十八章 朱重八来了 正文 第十九章 目标滁州 正文 第二十章 目标滁州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风云突变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生猛的张士诚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渡江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取太平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再战采石矶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歼灭水师 正文 第三十章 再战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再战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取江宁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江南行省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镇江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七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我们和了吧 正文 第四十章 龙凤二年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治内政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治内政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有女秦罗 正文 第四十四章 有女秦罗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吴国公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方国珍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西线新动向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新式武器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新式武器 正文 第五十章 气节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大婚 正文 第五十二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四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五章 私话 正文 第五十六章 大内亲军 正文 第五十七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五十八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五十九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六十章 刘仁本 正文 第六十一章 信州战役 正文 第六十二章 陈友谅的阴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准备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初次会战 正文 第六十五章 陈友谅的野望 正文 第六十六章 勇气号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山贺显次郎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当涂血战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当涂血战 正文 第七十章 陈友谅称帝 正文 第七十一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四章 当涂城外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当涂城外 正文 第七十六章 风波 正文 第七十七章 风波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参观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安庆 正文 第八十章 余波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千里寻夫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四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大事件 正文 第八十八章 大事件 正文 第八十九章 大事件 正文 第九十章 科举、国考 正文 第九十一章 科举、国考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江上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五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九十八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一百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分省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分省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过年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慈善大会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细川眼中的江南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授衔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日关系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当务之急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理学的未来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方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朱元璋的音讯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福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福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泉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平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平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列维希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列维希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朱元璋回来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来了就好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士诚的末日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杂事繁多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高丽!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僧辛旽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耽罗岛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高丽水师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汉阳之战 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成桂的抉择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变幻的高丽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花落谁家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德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帝国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御前会议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誓师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山东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河南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一章中条山突围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陈氏兄弟0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扩廓帖木儿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石岭关战役0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孔庙与北方士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孔庙与北方士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入大都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六章暴雪行动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暴雪行动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冬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春夏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巡视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陕甘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货币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货币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越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蓝玉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制蓬峨..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外籍军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治政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家宴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还得再熬一熬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与基督国家的外交关系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夏与高丽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宫内 正文 第二百章医疗和社会保障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扩廓帖木儿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漠北风云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会盟(一)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会盟(二)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丁亥日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兀鲁回河畔(一)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兀鲁回河(二)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兀鲁回河(三)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兀鲁回河(四)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四省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常遇春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子之怒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调整(一)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调整(二)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调整(三) 第二百一十九章 北方学派的出路 第二百二十章越陈的覆灭 第二百二十一章 礼部尚书胡惟庸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大陆 第二百二十三章 伐蜀(一) 第二百二十四章 伐蜀(二) 第二百二十五章 陈孝闵(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陈孝闵(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陈孝闵(三) 第二百二十八章 海外战略 第二百二十九章 梅花奖 第二百三十章 罗贯中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冲突 第二百三十二章 平云南(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平云南(二) 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云南(三) 第二百六十五章 《明知论》(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明知论》(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马六甲 第二百二十八章 白古国 第二百二十九章 阿瓦国 第二百三十章 威尼斯商人(一) 第二百三十一章 威尼斯商人(二) 第二百四十二章 威尼斯商人(三) 第二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商人(四) 第二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商人(五) 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 第二百四十八章 陶希言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国之乱 第二百五十章 四国之乱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明的反应 第二百五十二章 士兵王金贵(一 第二百五十三章 士兵王金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兵王金贵之遭遇战 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兵王金贵之遭遇战 第二百五十六章 士兵王金贵之堺港 第二百五十七章 士兵王金贵之生与死 第二百五十八章 士兵王金贵之受伤 第二百五十九章 对日政策 第二百六十章 谈判 第二百六十一章 暗潮涌动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存义 第二百六十三章 谁胜谁负 第二百六十四章 谁胜谁负 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巡之出京 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巡之农村调查报告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巡之论治 第二百六十八章出巡之刺客事件 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巡之整军 第二百七十章出巡之整军 第二百七十章 出巡之整军(二) 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巡之杭州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巡之杭州(二) 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巡之上海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巡之试点(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出巡之试点 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巡之回京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的海洋战略 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的海洋战略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 第二百八十章 似有友人西来 第二百八十一章 驶向锡兰 第二百八十二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严守慎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守慎 第二百八十五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七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八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乱 第二百九十章 斗 第二百九十一章 斗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乱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乱 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影 第二百九十五章 惊变 第二百九十六章 惊变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定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二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事后 第三百章 事后二 第三百零一章 事后三 第三百零二章 事后四 第三百零三章 南掌 第三百零四章 南掌二 第三百零五章 各派势力的出路 第三百零六章 该动手了 第三百零七章 幸福岛海战一 第三百零八章 幸福岛海战二 第三百零九章 战旗半掩越金山 第三百一十章 战旗半掩下金山 第三百一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 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 第三百一十三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四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次西征案 第三百一十八章 所谓的大明政党 第三百一十九 泰西攻略 第三百二十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 第三百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 第三百二十二章 帖木儿的担忧 第三百二十三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五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三)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吹响号角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吹响号角(二)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华丽的初战(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华丽的初战(二) 第三百三十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山(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二) 第三百三十章 天山(一)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山(二) 第三百三十三章 谁输谁赢?(一) 第三百三十四章 谁输谁赢?(二 第三百三十五章 谁输谁赢?(三) 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安 第三百三十七章 纷争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权利与责任 第三百三十九章 轩然大波 第三百四十章 尾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日关系
《帝国的荣耀》
作者:曾鄫
更新时间:2024-01-09 02:55:56
字数:1155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帝国的荣耀 !

    衔仪式后的第三天,细川赖之终于得以觐见刘浩然。所有章节尽在[.]**

    细川赖之依足了觐见天皇的姿态恭敬地给刘浩然施礼。经过这几日的观察,他现江南经过刘浩然近十年的治理,已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身体蕴藏的力量不仅仅是驱逐鞑虏、光复中华那边简单,再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展和积蓄,细川赖之相信,这个庞然大物可以傲视天下。

    “日本国中国管领细川赖之觐见天朝大丞相殿下。”

    “中国管领?”刘浩然微微皱了下眉头,“这个官职名号我不喜欢,你难道不知道我们也叫中国吗?”

    “禀大丞相殿下,这是日本国依照地理方位所称的官职,绝无影射天朝之意。”细川赖之后背渗出冷汗来。他不知道一见面居然被刘浩然抓住了一个痛脚。此前山贺显次郎隐晦地指出他的官职可能会惹怒大丞相,细川还不以为然,想不到却成了事实。

    “回去告诉你们皇和幕府将军,把中国管领这个官职改了。”刘浩然淡淡地说道。

    “细川领命,一定转禀天皇下和将军殿下。”细川赖之鼻尖已经开始往下滴汗珠了,虽然刘浩然的语气淡然,但是对于细川赖之来说却如同泰山压顶一样。回去后一定如实禀报,不仅中国管领要改,其余可以涉及影射天朝的官职也一并改了,不能因为这个得罪了天朝。

    “禀大丞相下,这是我国天皇和幕府将军与天朝交好的国书。”细川赖之递上两封书信,随即被侍卫副官接走了。

    刘浩然接过来展开一看,这两封国都是用汉语所写,无非是一些仰慕天朝威严,愿意两国世代交好的客套话而已。不过足利义诠的国书中隐晦地提出请天朝帮忙清剿伪朝叛逆云云。

    “小一个岛国也敢自称天皇,狂妄!”看完之后刘浩然突然言道。

    细川赖之一直在低着等待刘浩然看完国书。谁曾想等了一会居然听到了这么一句。心里一惊。刚刚才干地后背又渗出冷汗来。

    还没等他开口辩解然摆手说道:“但是人家怎么叫是他地自由。关起门他叫天皇也好。地皇也好。都与我无关。”

    细川赖之不敢多言。这涉及到日本历史悠久地政体。他没有胆子表什么意见。只好诺诺两声含糊过去了。

    “你们地幕府将军想请我们去助剿伪朝叛逆。这不大好。现在你们日本天皇和幕府将军想与我们结成平等友好之国。我们贸然插手。就是干涉他国内政了。”

    说到这里然沉吟一会又说道:“不过如果日本愿意朝贡我朝。[..提供最新最快的章节]拜我朝为宗主国。自居藩属国。我们出兵助援倒是师出有名了。”

    细川赖之一琢磨。立即明白刘浩然地意思。他是想日本成为天朝地藩属国。届时宗主国帮藩属国平定国内叛乱也说得过去。只是这件事他无法做主。只好回言道:“回禀大丞相殿下。此事甚大。细川需要禀过天皇陛下和将军殿下。由他们来决断。”

    “那好吧,我就等你们的回信。”刘浩然倒是很干脆,“不过我朝过半疆域还在鞑虏元廷之手,我怕你家的天皇和将军不会那么心甘情愿。”

    细川赖之连忙磕头道:“回禀大丞相殿下,江南地广民富军势又雄壮,相信在大丞相英明领导下定会不日驱逐鞑虏,重复天朝盛世。”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不过你要知道,不同的行情价钱也不一样,这点你要记在心里。”

    细川赖之听到这商贾用语一时反应不过,细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这是大丞相在提醒自己,一旦他驱逐鞑虏,重复天朝成功,到时日本再想依附成为藩属国,这代价就和现在不同了定要苛刻的多。

    细川赖之左右思量了一下,经过这几日的观察认为江南北伐成功是注定的事情,就算江南与元胡大打出手消耗国力,但是它的海军却是对日本最大的危险。元胡连对马海峡都打不过去自然对江南这支纵横四海的海军是根本不会构成威胁。而据细川赖之的了解,江南海军已经在琉球岛北端设立据点,上次又看到他们围着耽罗岛在打转,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打这两个地方的主意。一旦江南海军在这两个地方站稳脚跟,日本就更加处于江南海军的炮口之下,尤其九州岛,江南海军简直就可以朝夕至。

    如此算来,江南暂且不说以后,现在就有能力对日本构成威胁,所以现在与江南拉好关系绝对比以后人家更加强盛再去卖好要强得多。

    想到这里,细川赖之深伏在地说道:“回禀大丞相殿下,我一定回去禀报天皇陛下和将军殿下,转达大丞相殿下的意思,并力陈事实,促成日本早日向天朝朝贡。”

    刘浩然摆了摆手,算是放过此事,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日本人的德性,你

    它,它是不会服你的。当年如果没有白江口之战,唐使,后世如果没有广岛长崎那两颗原子弹,日本也不会在美国面前像摇尾巴的哈巴狗。现在江南最重要的是展实力,至于找日本人的麻烦还得等自己实力展起来一步步来。

    “先不管这些了。不过我们可以先考虑只承认京都的光严天皇和足利幕府将军是日本国唯一合法政权,南朝是伪朝,我们不会向他们提供任何的军事物资。”

    “多谢大丞相殿下的宽宏大量,你的仁德将受到日本朝野上下的称赞,你的威名将传播日本三岛每一个地方。(看章节请到)”细川赖之大喜道。

    “但是我们有些条件。”

    “请大丞相殿下垂训。”细川赖之当然知道人家给了好处自然要提条件。

    “宋日两国广通易,日本必须开放博多、鹿儿岛、界港、樱尾、称名寺等六个港口做为通商口岸,我朝商船和海军护卫战舰可自由出入;我朝至日本货物关税最高不能超过一成,如有变动需要宋日两国协商处理;幕府应该承担维护宋日商贸正常的责任,也就是必须约束各地豪族和大名对宋日商贸有关的商贩和收购行为不得干涉;我们准备到日本以北的海域进行捕鲸,因此需要暂借几个地方做为歇脚的地方。”

    细川赖之细细琢磨着刘然的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倒是可以,现在日本对江南货品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如果自己不答应,不要说那些急需天朝瓷器茶叶丝绸的公卿大名们会对自己不满些红了眼睛的日本商人恐怕会对自己恨之入骨,而且指定通商口岸有个好处,幕府可以集中收取关税,防止走私逃税。不过江南的商船和护卫战舰在日本海港自由出入,这也太不把日本官府放在眼里了,可是日本挡得住吗?最大的三股水军势力已经被江南海军打灭了,那里还有力量去阻挡,但是总要给日本官府一点颜面。

    “回禀大丞殿下,开放通商口岸应该没有问题。天朝商船和护卫战舰自由出入我通商口岸是否可以改为出入需向口岸海港官府通报备案。”

    刘浩然不由笑了笑,细川赖之这是:日本幕府披上一层遮羞的外衣报备案,只需说一声就好了,甚至都不需要你同意与否,“好,这条可如此办理。”

    “丞相殿下,关税方面是否有待商量,细川看过江南邸报种货品出进口关税都不一样,而日本限定不超过一成,恐怕不妥。

    ”细川赖之小心地说道。

    “如果你们日本不同意,朝就与你们各地的商贩直接进行贸易往来,如果你们日本有能力的话也可以与我们江南各地的商贩直接往来。”刘浩然淡然地说道。

    细川赖之一听头就大了。凭江南海军的实力,日本岛哪里他们去不了?届时真的直接跟各地的大名豪族御商贸易倒也可以,虽然繁琐了一点,但是并不意味着江南做不到。但是幕府就吃了大亏,先是一个铜板的关税都收不到外就无法监控江南贩卖的货物。到时难保江南商家不会被日本某些大名重金利诱下卖些兵器粮食给他们,到时他们又有力气和幕府开打了。而日本与江南商贩直接联系,那是痴心妄想,把这位江南大丞相惹毛了,他可以派江南海军让日本片板不得下海。

    “大丞相殿下,此事牵涉重大,我需要向天皇陛下和将军殿下请命。”细川赖之不敢决定只得推托道,不过他估计在江南用武力和利益的威迫利诱下,足利将军答应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于保护宋日商贸往来,是幕府义不容辞的事情,请大丞相殿下放心。至于租借地方知天朝看中了哪些地方?”

    “对马岛,壹岐岛户岛,种子岛、佐渡岛、伊豆岛和虾夷岛。”

    听到这里细川赖之反而轻舒了一口气,他开始还以为刘浩然会狮子大开口租借几个九州、本州和四国的重要港口,想不到只是几个海外的岛屿。对马岛、岛、平户岛和种子岛虽然重要,但是都在九州地区,根本危及到幕府政权的腹地;而佐渡岛和伊豆更是一个越前,一个关东,与京都隔着数千里,而且那里是人烟稀少之地,江南拿去也没有关系;虾夷岛虽然很大,但是那里基本上是虾夷蛮人的天下,幕府政权在那里的统治力几乎没有。再说了,就凭江南海军现在的实力,人家占去了又如何,你有能力赶跑人家。

    细川赖之的确是一心只为日本着想,可是他的思想受中国汉唐前宋的影响太深了,只看到“陆地”,对孤悬海外的岛屿并不重视,认为那些荒蛮小地方丢了也就丢了。虽然日本是个岛国,但是它现在的主流思想还没有进化到海洋制胜的境地。

    “大丞相殿下,这些岛屿租借给天朝倒是问题不大,但是需要幕府决断。”

    “那就好,我对宋日两国关系的大致想法就是这样了,你先在江宁待几日,届时我会派外务部几位使回拜你家天皇和幕府将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国将是我朝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可能成为第一个我朝派驻使节的国家。”

    听到刘浩然准备结束话题,细川赖之来不及追究外交关系和派驻使节到底是什么含义忙开口道:“大丞相殿下,我有一个请求,请允许日本援遣唐使例,派遣一些学子到江南大学、武昌大学和杭州大学进学。”

    刘浩然一时迟了,他当初安排细川赖之可以四处看看,就是想用江南的实力震慑一下这个小日本,让他们心怀畏惧。但是他也知道,一旦让细川赖之看到江南的强盛,难保他不会起了学习之心。

    别的不说,小日本善于学习的精神还是挺让人敬佩的。当年因为遣唐使结果使得日本上下模仿大唐成了日本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大进步,连后来世界闻名日本刀都是那时学去的,在另一个世界,因为看到清朝**无能,倍受西方列强欺凌,日本又开始向西方学习,结果爬到了中国老大哥的头上去了。

    让不让小日本来学习呢?先进的科技肯定是不能让他学习的政治、商贸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让日本学了去,他们给你来了某某维新,到时就麻烦了。日本是岛国,向海洋文明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万一让它捣鼓成了东方的不列颠,自己岂不是只有哭的份?

    但是刘浩然转一想,自己的这一套在国内施行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是穿越,知道历史的走向所以才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二是自己拥有绝对的军事力量,又借着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的顺风船,在与理学为代表的旧势力做争斗一方面用武力压制,一方面用民族大义进行政治压制,这才堪堪抢到先手。日本的足利将军和天皇应该不是穿越们也没有自己这么大的决心。而且日本的目前情况是地方势力强劲,以佛教为代表的旧势力也依然强劲,就算日本有人学到了自己的东西,在日本推行也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而上层统治阶级又没有自己这种决心不得要与旧势力和地方实力进行妥协,十有**会走样。而且在另一个世界日本崛起是因为英国想牵制中国,所以加以大力扶植上清朝政府自己不争气,所以才被小日本给欺负了。现在中国一家独大国这阵子估计还在和法国血拼,日本基本上没有什么外援。而只要中国的实力强劲不断进步,就不怕别人学样子。

    再说了,自己以后少不得要给日本制造一些麻烦,一是要出口恶气,二是国家地理政治缘故,中国不允许周围出现强国。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日本派留学生来,培养出来的人一旦回到日本,说不定会走上各种职位,而且大部分人少不得都是“亲中派”。此前的遣唐使和前宋交往不就是这样吗?那些到唐朝和宋朝留学的人对天朝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如果自己在日本培养一股“亲中派”势力为已所用也不错。

    思量一番刘浩然说道:“诸大学都是自主办学,我也不好干涉,反而还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吧,你回去后派些贵族子弟来,先到江宁府学学习,至于上哪所大学,就看他们在学考中的成绩。”

    细川赖之经过这几日已经知道在南诸所大学的地位非常崇高,不管是刘浩然还是学部,很少去干涉他们的教学和录取,所以也能体谅刘浩然的话,反正允许派留学生来,至于考不考上,只能看他们的勤奋了,细川赖之就不相信了,凭借日本贵族上千年学习天朝的文化,就没有人考不上江南的大学。

    事说完,闲说了几句后细川赖之便起身告辞了,其余事情和细节就是外务部尚书世家宝带头跟他谈判和协商了,刘浩然是不会管这些小事的。

    不过当天晚上刘浩然是举行盛大的宴会,为细川赖之接风洗尘,不仅文渊阁四大学士全部到齐,十六位直学士和在江宁的十几位将军也一一到场。宴会上其乐融融,细川赖之表现出良好的礼仪教养,周旋于这些江南军政要员之中毫无差错,倒是随来的山贺显次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了。想来也是,他本来身份高,加上在江南多时,比细川赖之更清楚这些要员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半个江南人,对这些要员更是有了一份敬畏之心,所以表现得不如细川赖之。

    不过总得来说这场宴会进的非常不错,为宋日关系拉开了一个良好的序幕。

    *********

    不算字数,继续推荐都市《守卫姐姐》,值得一看的好书!

    书友1群52836352;2群69379995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