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国的荣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正文 第一章 正文 第二章 正文 第三章 正文 第四章 正文 第五章 常遇春 正文 第六章 桃园结义 正文 第七章 正文 第八章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正文 第九章 濠州被围 正文 第十章 正文 第十一章 夜话 正文 第十二章 冯氏兄弟 正文 第十三章 智取驴牌寨 正文 第十四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五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六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七章 定远城外 正文 第十八章 朱重八来了 正文 第十九章 目标滁州 正文 第二十章 目标滁州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风云突变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生猛的张士诚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渡江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取太平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再战采石矶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歼灭水师 正文 第三十章 再战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再战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取江宁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江南行省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镇江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七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我们和了吧 正文 第四十章 龙凤二年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治内政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治内政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有女秦罗 正文 第四十四章 有女秦罗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吴国公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方国珍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西线新动向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新式武器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新式武器 正文 第五十章 气节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大婚 正文 第五十二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四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五章 私话 正文 第五十六章 大内亲军 正文 第五十七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五十八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五十九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六十章 刘仁本 正文 第六十一章 信州战役 正文 第六十二章 陈友谅的阴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准备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初次会战 正文 第六十五章 陈友谅的野望 正文 第六十六章 勇气号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山贺显次郎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当涂血战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当涂血战 正文 第七十章 陈友谅称帝 正文 第七十一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四章 当涂城外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当涂城外 正文 第七十六章 风波 正文 第七十七章 风波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参观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安庆 正文 第八十章 余波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千里寻夫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四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大事件 正文 第八十八章 大事件 正文 第八十九章 大事件 正文 第九十章 科举、国考 正文 第九十一章 科举、国考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江上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五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九十八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一百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分省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分省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过年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慈善大会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细川眼中的江南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授衔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日关系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当务之急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理学的未来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方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朱元璋的音讯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福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福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泉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平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平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列维希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列维希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朱元璋回来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来了就好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士诚的末日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杂事繁多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高丽!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僧辛旽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耽罗岛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高丽水师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汉阳之战 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成桂的抉择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变幻的高丽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花落谁家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德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帝国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御前会议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誓师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山东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河南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一章中条山突围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陈氏兄弟0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扩廓帖木儿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石岭关战役0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孔庙与北方士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孔庙与北方士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入大都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六章暴雪行动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暴雪行动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冬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春夏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巡视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陕甘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货币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货币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越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蓝玉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制蓬峨..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外籍军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治政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家宴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还得再熬一熬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与基督国家的外交关系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夏与高丽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宫内 正文 第二百章医疗和社会保障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扩廓帖木儿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漠北风云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会盟(一)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会盟(二)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丁亥日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兀鲁回河畔(一)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兀鲁回河(二)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兀鲁回河(三)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兀鲁回河(四)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四省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常遇春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子之怒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调整(一)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调整(二)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调整(三) 第二百一十九章 北方学派的出路 第二百二十章越陈的覆灭 第二百二十一章 礼部尚书胡惟庸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大陆 第二百二十三章 伐蜀(一) 第二百二十四章 伐蜀(二) 第二百二十五章 陈孝闵(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陈孝闵(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陈孝闵(三) 第二百二十八章 海外战略 第二百二十九章 梅花奖 第二百三十章 罗贯中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冲突 第二百三十二章 平云南(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平云南(二) 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云南(三) 第二百六十五章 《明知论》(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明知论》(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马六甲 第二百二十八章 白古国 第二百二十九章 阿瓦国 第二百三十章 威尼斯商人(一) 第二百三十一章 威尼斯商人(二) 第二百四十二章 威尼斯商人(三) 第二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商人(四) 第二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商人(五) 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 第二百四十八章 陶希言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国之乱 第二百五十章 四国之乱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明的反应 第二百五十二章 士兵王金贵(一 第二百五十三章 士兵王金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兵王金贵之遭遇战 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兵王金贵之遭遇战 第二百五十六章 士兵王金贵之堺港 第二百五十七章 士兵王金贵之生与死 第二百五十八章 士兵王金贵之受伤 第二百五十九章 对日政策 第二百六十章 谈判 第二百六十一章 暗潮涌动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存义 第二百六十三章 谁胜谁负 第二百六十四章 谁胜谁负 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巡之出京 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巡之农村调查报告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巡之论治 第二百六十八章出巡之刺客事件 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巡之整军 第二百七十章出巡之整军 第二百七十章 出巡之整军(二) 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巡之杭州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巡之杭州(二) 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巡之上海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巡之试点(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出巡之试点 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巡之回京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的海洋战略 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的海洋战略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 第二百八十章 似有友人西来 第二百八十一章 驶向锡兰 第二百八十二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严守慎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守慎 第二百八十五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七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八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乱 第二百九十章 斗 第二百九十一章 斗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乱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乱 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影 第二百九十五章 惊变 第二百九十六章 惊变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定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二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事后 第三百章 事后二 第三百零一章 事后三 第三百零二章 事后四 第三百零三章 南掌 第三百零四章 南掌二 第三百零五章 各派势力的出路 第三百零六章 该动手了 第三百零七章 幸福岛海战一 第三百零八章 幸福岛海战二 第三百零九章 战旗半掩越金山 第三百一十章 战旗半掩下金山 第三百一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 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 第三百一十三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四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次西征案 第三百一十八章 所谓的大明政党 第三百一十九 泰西攻略 第三百二十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 第三百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 第三百二十二章 帖木儿的担忧 第三百二十三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五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三)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吹响号角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吹响号角(二)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华丽的初战(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华丽的初战(二) 第三百三十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山(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二) 第三百三十章 天山(一)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山(二) 第三百三十三章 谁输谁赢?(一) 第三百三十四章 谁输谁赢?(二 第三百三十五章 谁输谁赢?(三) 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安 第三百三十七章 纷争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权利与责任 第三百三十九章 轩然大波 第三百四十章 尾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陈氏兄弟0
《帝国的荣耀》
作者:曾鄫
更新时间:2024-01-09 02:56:16
字数:102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帝国的荣耀 !

    10683帝国的荣耀第一百六十二章陈氏兄弟一

    习历示年八月十七日。大都路丰财场示军军营,几辆驯耳“驶了进来,上千元军军士们一下子围了过来。

    “都散开!”一个声音响了起来。众人听到这个声音,都不由自主地往两边散开,让出一条路来。只见一个络腮胡子的军官走了过来,在马车前面停了下来。

    “费千户,这是什么意思?”

    “陈万户,这是朝廷发下的搞赏,有肥羊二十只,粮食一千石,好酒十坛。”费千户绽开一张笑脸道。他眼前的这位陈万户,全名叫陈孝闰,原是扩廓帖木儿属下的一员猛将,有万夫莫敌之勇,官居万户一职。前些日子随着扩廓帖木儿入大都,驻扎在霸州。后来扩廓帖木儿与元帝父子翻脸,一气之下回了翼宁。而陈孝闰所部因为早早地被元太子委派了新主帅,一时就留了下来。不过他是扩廓帖木儿的属下。又是汉人,自然受到排挤,只不过他的勇名早已传遍三军。而元廷正值用人之际,于是便被发配到海津镇今天津市当了一个万户,手里有五六千步军和一支百余艘船的船队,为元廷守护界河口要地。

    陈孝闰在马车上翻了翻,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些羊怎么看上去像是病死的?还有这粮食,沙子比麦子还要多,叫兄弟们怎么吃?”

    费千户谈了一口气道:“万户大人,你就将就一下吧,能有吃的就不错了。”

    陈孝闰知道费千户说得没错,也长叹了一口气不再追究,转过头对伙夫说道:“把羊全淘弄好了。今天炖几口大锅,让兄弟们好好吃一顿。”

    众军士们不由大声欢呼起来。

    “对了,万户大人,那里还有五万贯宝钞,是上头发给弟兄们的军饷。你点点吧。

    “宝钞?。陈孝闰鼻子哼了一下,“交给伙夫,让他们做引火之物。”

    费千户尴尬地摇摇头,也不劝阻。他知道。这宝钞原本就贬值得非常厉害,票面上一贯钱,指不定一百文都换不到,现在战乱四起,朝廷用度巨大,这宝钞越发地滥发。也越发地不值钱了,五万贯宝钞,怕是一个鸡蛋都换不来。

    半个时辰后,伙夫把羊肉煮熟了,分到到各营,并给中帐大营送来了一锅。听着营外将士们难得的笑声快语,陈孝闪和费千户默然地对饮了几杯。

    “陈兄弟,你听说南边的战事了吗?”几杯酒下去,费千户开始打开话匣子。他和陈孝闰都是老相识,同出于扩廓帖木儿麾下。费千户打仗不行,但是为人圆滑活络,比较会钻营,在海津镇找到一份好差事,官品比陈孝闰低,混得却比他自在。

    “听说了,听说山东河南全丢了。明军已经打到陵州今山东德州,卫辉、安阳也失陷了。要不是军务告急,我们能吃上这顿吗?”陈孝阅不以为然道。

    自从扩廓帖木儿在河内差点歼灭濮英部,刘浩然知道其战略应该是以晋宁、翼宁老窝为根据地,以固守为主,铁骑策动为辅,抗拒明军。山西等地,扩廓帖木儿父子经营多年。又拥有一支不俗的骑兵,要是他真的以城池为诱饵引明军围城,铁骑在件围游戈策应,寻找机会打击弱点空挡,这事还真的有些麻烦。

    为了调动扩廓帖木儿,刘浩然传令丁德兴出兵河北,沿运河北上,而常遇春也兵出河南,出卫辉、安阳、邯郸一线,准备与丁德兴部汇合与保定路,直趋大都。

    “你说咱们大帅是怎么一个想法?”费千户又问道。

    “能有什么想法?保住翼宁为上。没有军队和地盘。就算打退了明军,夫都那两位能放过他吗?”陈孝闪阴沉着脸说道。

    “是啊,大都那两位可真是”费千户叹息了一番,“你说要是孛罗元帅跟咱们大帅联手,不要说击退明军,保住这半壁江山总可以吧。可是,唉,不说了!”

    “半壁江山?蒙古人能脱身回漠北啃草就算他们烧高香了陈孝闲夹了一筷子羊肉。这羊肉有些咸。没有办法,为了压住这些病羊肉。伙夫不多加盐不行。幸好丰财场靠海,管着几个大盐场,盐是不缺的,反而军中偷卖走私官盐是目前维持生计的主要途径之一。

    “陈兄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费兄弟,你知道我是海上人家出身。”陈孝闰看了一眼费千户道。

    费千户点点头,他当然知道陈孝闰的出身,登州淡家出身,应该还干过没本钱的买卖,所以一些看不起陈孝闪的蒙古、色目贵族总是蔑称他为水耗子。

    “那你知不知道明军水师犀利?”

    “知道啊,听说他们把日本高丽闹得天翻地覆,乖乖,世祖皇帝陛下都没有打下的日本居然被一帮子南蛮子给收拾了。”

    “日本隔海千里,那里的人又凶残无比,当年偻寇可没少祸害我们家乡,明军水师能打到那里,可见实力不一般,而且高丽更是被他们灭国。”

    “陈兄弟,你的意思?。

    “如果我有这么强大的水师。直接在界河其登陆就好了,这里离大都不过数百里,昼夜可至。”

    听得陈孝闪的话,费千产手一哆嗦。筷子落在了桌子上。

    “你说明军水师可能在这里登陆?”

    “那有什么不可能?此前东南、福建的运粮船不是在这里上的岸吗?明军水师为什么不可以来?”陈孝闰反问道。

    费千户仔细琢磨着,越琢磨越觉的可能。明军水师强悍是天下闻名的事情,而元廷水师积弱也是众所皆知的事情。自从文成武德、一统天下的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耗费巨资将数十万不放心的南宋降军沉入大海之后,元廷便不再热心于海上发展了。现在拱卫大都海路安全的除了金复州万户府今辽宁大连的水军外,只有界河口那支船队了。

    可是费千户知道内情,这支被海津镇都元帅上报朝廷时吹嘘的“战船千艘,火炮数千的渤海之首。现在顶多不过两百多艘海船,火炮五百余门,而且多是年久失修,缺乏保养的,多余的钱自然就进了都元帅的腰包里。靠这么一支水师拱卫大都海路,抵御横行一时的大明海军,费千户觉得还不如把渤海填平了筑城修防线来得更可靠些。

    想到这里,费千,念头就是赶紧跟卜头回报是看到陈孝闰那阴凡引眦,费千户一下子明白过了,依照陈孝闰的个性,应该早就跟海津镇统军都元帅说了,可是这位蒙古贵族一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想来前些日子陈孝阅被刮斥了一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唉,听天由命吧。”费千户叹息道,江山是蒙古人的,当主子的不着急,自己这做奴才的着哪门子急呀?

    “陈兄弟,听说了吗?辽阳那里闹得很凶啊。”又喝了几口酒,费千户提起了另一个话题。

    “略有耳闻,不过不是很清楚。”

    “前些日子我奉命去大都取辐重,听几个蒙古人说起过。明军从高丽出兵,数万人在辽阳纵横无敌。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左承相纳哈出领兵弃沈州退据开元、宁昌等路。不过纳哈出大人在那里日子也不好过。”

    “怎么说?”

    “听说不知明军用什么办法盅惑了东北女直、兀者等蛮夷,招募数以万计的骑兵,日夜侵袭开元、宁昌等路,不仅牛羊被掠夺一空,牧场被毁,不少蒙古人的人头也被那些东北蛮夷拿到明军那里换赏钱去了。这招可真毒呀,大家都知道东北蛮夷都是些穷疯了穷哈哈,现在看到不仅可以大抢蒙古人的牛羊,还可以拿人头换钱,还不拼命地往这两路跑?而且这些人骑射了得,又是猎人出身,现在拿蒙古人当野兽也狩猎。真正地叫人防不胜防。纳哈出大人一边要防范明军北上,一边要防范这些层出不穷的穷哈哈,能不头痛吗?大都的蒙古人说到这事都不由地破口大骂明军,说他们的圣贤书都读到屁眼上去了,圣人教诲的仁义道德全忘到脑后去了,怎各想了这么歹毒的诡计出来。”

    “圣贤书,蒙古人拿我们当牛羊的时候怎么就不提到圣贤书了。打仗。只要能打赢就心了,什么仁义道德,都是他娘的狗屁!蒙古人这几个年干得伤天害理的事还少了,他们也好意思说仁义道德这四个字!”

    费千户嘿嘿笑了一声。他知道陈孝阅对元廷和蒙古人反感的很。他年幼时家境贫寒,没少受官府的欺压,成年了又被元军抓去打张士诚。结果连唯一的亲人一弟弟陈孝林和表弟全书林都失散了。生死不明。陈孝闰现在还愿意呆在元军,全是因为驻霸州的吴士珍,这位进士出身的院判现在是负责霸州一线的防务,正是他当年在高邮城下救了犯了军法的陈孝闰一命,然后又将其带回河南,投到察罕帖木儿麾下,并重用提拔他,因此陈孝闰对其是感恩戴德。

    这位吴士珍虽然是文士出身,但是却熟知军务,对元廷忠心不二。扩靡帖木儿回了翼宁,他知道大都越来越危险,于是便留了下来。

    “辽阳一乱,加上山东失陷。明军进犯中书省腹地,大都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如果明军再在界河口登陆。就等于当胸口一刀啊。”费千户说了一通话,又转了回来。

    “我也知道这事的轻重利害,过两日吴大人要来视察军务,我当面与他细说一下,他是明事理的人。应该知道其中的危害。”陈孝闰叹了口气道。

    “尽尽人事吧。我知道你老陈是因为看在吴大人的面子上。我呢。是活一天算一天,一旦祸事临头,我可不会给蒙古人卖命。陈兄弟。看在咱们都是大帅麾下出来的,届时我投降的时候你耳别给我来行军法。”费千户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的德行我还不知道。明军来了,你是闻风三十里先拔腿就跑。实在逃不过了肯定举白旗投降。”陈孝闪过难得露出笑容。他知道费千户的个性,此人的确贪生怕死,但是平日里对兄弟还不错,真有那么一天,陈孝闪知道自己下不去这个手。

    “嘿嘿!”费千户笑了几声,并昂着头喝了一杯酒。

    “费兄弟,你不必惭愧。我麾下五千步军,一万水军,我敢说有一半人是你这种想法。朝廷早就把民心丢得干干净净,败亡是迟早的事情。”陈孝闰和费千户曾经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很多话都敢互

    说。

    “民心?蒙古人还有什么民心!他们恐怕要丢掉这花花世界回去啃草去了。你算算,宿卫军,一帮老爷兵,只知道吃喝嫖赌,跑马玩鹰。打起仗来说不定连你老哥手下都不如。”

    “镇戌军,江淮连年起事,十几年闹腾下来早就名存实亡了,什么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都成他娘的狗屎了。”

    “大都不是还有六万户蒙古军吗?”陈孝闰突然接了一句道。

    “六万户蒙古军?那是跟着他们大汗入中原享福来的,立朝的时候还算精锐,数十年稀疏下来,除了还能骑马遛狗之外,他们还能干什么!”

    费千户说得到是实话,大都附近有六万户蒙古人,不过那属于蒙古贵族,真正能吃苦打仗的蒙古百姓还在漠北草原上替那些贵族王爷们放羊呢。这六万户蒙古人初入中原时候的确为大元建立了赫赫战功,可是数十年荣华富贵过去了,他们和另一个世界的八旗子弟一样,早就腐朽不堪了。除了祖传的骑马之外,指望他们去打胜仗,不要期望太高。

    费千户发了一通牢骚,突然看到陈孝闰一脸的讥笑,当即嚷嚷道:

    “你早就心里有数了。”

    “我当然心里有数了。你看看我的属下,除了强征来的百姓青壮。什么保护漕运的镇遏军、修治城陛的工役军、专管驿站的站赤兵,我这里都能找得到。要是这六万户蒙古人管用,大都那两位还用得着找这些人吗?”

    “说得再理!”费千户网准备继续说道,被门口的声音打断了。

    “万户大人,界河口有急报!”

    “带进来!”

    个满头大汗的军士奔了进来。开口卓报道:“大人,界河口船队巡逻船发现明军海船。”

    “在哪里发现的,有多少?”陈孝闪心里一惊,连忙问道。

    “在六十多里外的海面上,不知道有多少船,反正是黑压压一片,布满了整个海面。”军士喘着气道。

    “终于来了。”陈孝闰喃喃地说道。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