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国的荣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正文 第一章 正文 第二章 正文 第三章 正文 第四章 正文 第五章 常遇春 正文 第六章 桃园结义 正文 第七章 正文 第八章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正文 第九章 濠州被围 正文 第十章 正文 第十一章 夜话 正文 第十二章 冯氏兄弟 正文 第十三章 智取驴牌寨 正文 第十四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五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六章 清涧山 正文 第十七章 定远城外 正文 第十八章 朱重八来了 正文 第十九章 目标滁州 正文 第二十章 目标滁州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风云突变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生猛的张士诚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和州之战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渡江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取太平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再战采石矶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歼灭水师 正文 第三十章 再战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再战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取江宁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江南行省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镇江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七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战东南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我们和了吧 正文 第四十章 龙凤二年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治内政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治内政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有女秦罗 正文 第四十四章 有女秦罗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吴国公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方国珍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西线新动向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新式武器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新式武器 正文 第五十章 气节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大婚 正文 第五十二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四章 火炮战舰的初战 正文 第五十五章 私话 正文 第五十六章 大内亲军 正文 第五十七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五十八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五十九章 火枪与火炮 正文 第六十章 刘仁本 正文 第六十一章 信州战役 正文 第六十二章 陈友谅的阴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准备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初次会战 正文 第六十五章 陈友谅的野望 正文 第六十六章 勇气号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山贺显次郎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当涂血战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当涂血战 正文 第七十章 陈友谅称帝 正文 第七十一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江上血战 正文 第七十四章 当涂城外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当涂城外 正文 第七十六章 风波 正文 第七十七章 风波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参观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安庆 正文 第八十章 余波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千里寻夫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四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江州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大事件 正文 第八十八章 大事件 正文 第八十九章 大事件 正文 第九十章 科举、国考 正文 第九十一章 科举、国考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江上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五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张定边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九十八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一百章 最后一战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安丰事件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武昌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分省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分省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枢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过年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慈善大会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细川赖之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细川眼中的江南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授衔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日关系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当务之急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理学的未来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方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朱元璋的音讯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败仗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福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福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泉州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平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平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列维希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列维希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朱元璋回来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来了就好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士诚的末日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赛缪尔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杂事繁多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高丽!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僧辛旽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耽罗岛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高丽水师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汉阳之战 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成桂的抉择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变幻的高丽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花落谁家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五德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帝国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准备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御前会议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誓师北伐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山东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河南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一章中条山突围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陈氏兄弟0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陈氏兄弟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扩廓帖木儿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石岭关战役0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石岭关战役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孔庙与北方士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孔庙与北方士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入大都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六章暴雪行动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暴雪行动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冬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春夏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巡视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陕甘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货币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货币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越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蓝玉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制蓬峨..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外籍军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南洋之战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治政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家宴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还得再熬一熬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教皇使团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与基督国家的外交关系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夏与高丽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宫内 正文 第二百章医疗和社会保障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修改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扩廓帖木儿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漠北风云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会盟(一)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会盟(二)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丁亥日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兀鲁回河畔(一)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兀鲁回河(二)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兀鲁回河(三)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兀鲁回河(四)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四省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常遇春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子之怒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调整(一)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调整(二)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调整(三) 第二百一十九章 北方学派的出路 第二百二十章越陈的覆灭 第二百二十一章 礼部尚书胡惟庸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大陆 第二百二十三章 伐蜀(一) 第二百二十四章 伐蜀(二) 第二百二十五章 陈孝闵(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陈孝闵(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陈孝闵(三) 第二百二十八章 海外战略 第二百二十九章 梅花奖 第二百三十章 罗贯中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冲突 第二百三十二章 平云南(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平云南(二) 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云南(三) 第二百六十五章 《明知论》(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明知论》(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马六甲 第二百二十八章 白古国 第二百二十九章 阿瓦国 第二百三十章 威尼斯商人(一) 第二百三十一章 威尼斯商人(二) 第二百四十二章 威尼斯商人(三) 第二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商人(四) 第二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商人(五) 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式步枪、新式火炮和新技术 第二百四十八章 陶希言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国之乱 第二百五十章 四国之乱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明的反应 第二百五十二章 士兵王金贵(一 第二百五十三章 士兵王金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兵王金贵之遭遇战 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兵王金贵之遭遇战 第二百五十六章 士兵王金贵之堺港 第二百五十七章 士兵王金贵之生与死 第二百五十八章 士兵王金贵之受伤 第二百五十九章 对日政策 第二百六十章 谈判 第二百六十一章 暗潮涌动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存义 第二百六十三章 谁胜谁负 第二百六十四章 谁胜谁负 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巡之出京 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巡之农村调查报告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巡之论治 第二百六十八章出巡之刺客事件 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巡之整军 第二百七十章出巡之整军 第二百七十章 出巡之整军(二) 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巡之杭州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巡之杭州(二) 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巡之上海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巡之试点(一) 第二百七十五章 出巡之试点 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巡之回京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的海洋战略 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的海洋战略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 第二百八十章 似有友人西来 第二百八十一章 驶向锡兰 第二百八十二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严守慎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守慎 第二百八十五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七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八章 锡兰洋 我们的洋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乱 第二百九十章 斗 第二百九十一章 斗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乱 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乱 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影 第二百九十五章 惊变 第二百九十六章 惊变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定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二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事后 第三百章 事后二 第三百零一章 事后三 第三百零二章 事后四 第三百零三章 南掌 第三百零四章 南掌二 第三百零五章 各派势力的出路 第三百零六章 该动手了 第三百零七章 幸福岛海战一 第三百零八章 幸福岛海战二 第三百零九章 战旗半掩越金山 第三百一十章 战旗半掩下金山 第三百一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 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 第三百一十三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四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黄沙漫漫掩古道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次西征案 第三百一十八章 所谓的大明政党 第三百一十九 泰西攻略 第三百二十章 大明股票交易所 第三百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 第三百二十二章 帖木儿的担忧 第三百二十三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五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三)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吹响号角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吹响号角(二)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华丽的初战(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华丽的初战(二) 第三百三十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山(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二) 第三百三十章 天山(一)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山(二) 第三百三十三章 谁输谁赢?(一) 第三百三十四章 谁输谁赢?(二 第三百三十五章 谁输谁赢?(三) 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安 第三百三十七章 纷争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权利与责任 第三百三十九章 轩然大波 第三百四十章 尾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所谓的大明政党
《帝国的荣耀》
作者:曾鄫
更新时间:2024-01-09 02:57:36
字数:1158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帝国的荣耀 !

    ;侍尧、叶涂温下去之后立即召集派系中的骨干。对刘婚。刚诣点进行讨论,越讨论越觉得这是太平派最好的出路。在目前,把持大明经济命脉的大工商业主似乎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皇帝陛下肯定会进行打压和制衡。如果太平派还跟在大工商业主的屁股后面跑,下场很明显,可能成为大工商业主集团的附属,最后在皇帝陛下的打压下成为替罪羊,也可能善始善终,但是却需要与实力强劲的淮西派争资源。与其如此,真的不如转向原本关系就不错的劳工联合会和中小工商业主。按照皇帝陛下的说法,就是获的“劳工阶层”和“中产阶层”的支持。因为在目前的大明,待遇非常丰厚的劳工阶层与中产阶层相差无,几。而且与农民阶层相比,他们绝大多数都受过更高层次的教育 更能接受太平派的政治理念。

    从另一方面来讲,太平派扎根劳工和中小工商主,为他们撑腰和说话。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就等于是与大工商业主利益相卑,与其抗衡。站在皇帝陛下的角度,当然会大力扶植。以免大工商业主势力过于强大。从而影响到整个大明朝政。

    几经讨论,太平派骨干觉得这是一条光明道路,于是便开始着手进行改变。首先,太平派骨干四处活动,召集各地太平派成员谈话交心。统一思想,其次王侍尧、叶涂温在刘浩然的指点下开始明确自己派系的政治主张和理念,并结合与劳工联台会、中小工商业座谈获得的诉求,进行完善,最后提出了一整套符合劳工、中小工商业主的政治理念体系。

    经过数月的商议,加上刘浩然这位“穿越者”大开金手指,太平派开始抛出其初步政治纲领:高举民权旗帜,宣称大明国民无论地位高低。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地位,因此除了承担义务之外也应当拥有完整的国民权力;在经济上主张官府必须负责解决教育、转运、邮传等普通人或一般集团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余则应当奉行自由竞争原则;而财富分配应当先考虑创造财富的人;保护劳工和中小工商业主的利益;以农为本,以工商为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建立幸福大明等等。

    除此之外,王侍尧、叶综温甚至还接受了刘浩然的暗中指点,开始对太平派成员进行整合,开始建立起在当时算是严密、但是在刘浩然看来却很松散的组织体系。王侍尧等人建立大明总理事会,各省设立理事会,任何接受太平派政治理念、满二十岁的大明国民都可以申请加入太平派理事会,只需填写一张表格。缴纳五钱银币即可成为太平派一员,退出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各省理事会认为某成员严重违背太平派理念,经过纪律审查和合议,报请总理事会备案,即可宣布开除某成员。在此审查和合议过程中,该成员也有权进行申诉和自辩;另一种就是自愿退出,只要你在报纸上或公开场合宣布退出即可。

    太平派总理事会设按行局、纪审局、文书局、度支局等常设机构,按行局相当于日常管理和行政机构;纪审局则相当于纪律检查机构以及负责度支局开支监督;文书局则相当于秘书部门,负责日常文书、总理事会和代表会议召开;度支局则负责管理“党费”和“政治献金”

    太平派初步拟定了规章,规定各省每两年或理事会三分之一理事同意可临时召开各省代表会议,而各省代表又是各地成员推举出来的,每两年换选一次。各省代表会议推举理事会,各省理事会成员再推举总理事会成员和领导成员,几乎是按照奉议会的套路来做的。

    在明历十六年五月,太平派设立了安徽、江苏、淅江、南京、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九个理事会,并推举王侍尧、叶综温、徐茂诚、曾国宪、刘存礼、薛样等三十一人为总理事,推举王侍尧为理卓长。叶综温、刘存礼、薛祥为副理事长。

    虽然看上去太平派摊子铺得很大。实际上其成员加在一起不过数千人。人数众多的劳工、中小工商业主只是以劳工联合会和商会的形式与太平派达成合作的意向。

    除此之外。王侍尧等人甚至确定了太平派的徽章,为了讨好主力争取对象劳工联合会,太平派的徽章以齿轮为主,左右放了一把犁和一个算盘,在刘浩然看来是不伦不类。但是也就由他去了。

    架子搭起来之后,王侍尧等人坐镇南京,继续履行内阁职责,其余的总理事和各省理事骨干则在各省大造声势,密切与劳工联合会和中工商业主联系,阐明自己的主张。争取劳工和中小工商业主们的支持,他们都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首先要获得劳工和中小工商业主的支持,有了立足之基才能言及其它。去争取农民等其他群体的支持。

    但是太平派的大动作震惊了其他派系的人,没多久,他们便看出来了。太平派这番如同火上房一样的动作,就是奔着今年按照胤一在江南数省扩大的奉议会选举去过前两年奉议锋御点。这些人已经深知奉议会位置的重要性,连忙纷纷跟进。

    最先有反应的是淮西派,李善长和冯国用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他们知道,依照皇帝陛下的手段,第一次西征议案过后肯定有下文,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太平派像是受到巨大刺激一般亢奋起来,搞出这么大的动作来

    看了几天,李善长和冯国用很快便看明白,这里面一定有皇帝陛下的手尾,全大明除了他,没有谁能折腾出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新东西。为了自己派系的前途,李善长和冯国用联袂拜访了刘浩然,厚着脸皮希望皇帝陛下看着老臣子的面上指点一二。刘浩然也不藏私,悉心

    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淮西派也推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首先第一条就是保护私人财产不可侵犯。这一恭是大工商业主提出来的,他们现在是家大业大,最怕的就是权贵皇帝嘴巴一努,顺便定个罪名就将自己的财产录夺了,这可是比要了他们的老命还要惨。所以刘浩然在大明大行法度,这些聪明人慢慢也看出其中的深意来,这玩意写好了比勾结权贵还要靠得住,所以到后来是非常地拥护。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当然希望将这一条明确地提出来。

    不过淮西派对于这一条看法不一,得到刘浩然点拨的李善长、冯国用向众人解释道,俗话说花无百日红。现在不要看大家一个个封爵授官。地位显赫,但是数十百年之后子孙后代会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再说了,不要看现在大家一个个位高权重,但是得罪的人海了去,一旦失势,你敢保证不会有人落井下石。给你来个一锅端,历史上这样的教还少吗?所以要给自己和子孙后代留条后路,有了这一条,而且能够将其律法化,至少在失势时保住家产。于是这一条被顺利通过了。

    淮西派提出的经济方面的纲领与太平派有些不同,但是又有所区别。淮西派提出官府尽可能地少干涉工商业等经济领域,完全任由市场自由竞争。

    那些大工商业主除了怕被录夺财产之外,最怕的就是官府权贵没事就来指手划 脚,工厂该这么设,商贸该那样弄,论起经商治厂,这些官员权贵能有工商业主们专业吗?

    在另一方面,淮西派提出的完全自由竞争与太平派在含义有所不同。他们代表的大工商岖主几乎垄断了大明的经济命脉,骨子里就是墨断经济。但是话不能这样说,说出来会遭公愤的,于是就祭出了在大明越来越风行的自由竞争理念。大工商业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本身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再自由竞争,他们难道还怕竞争不过别人吗?

    而对于谁西派官员和权贵们而言。他们也没有心思去管经商和治厂。当初听从皇帝陛下劝说入的那些股。每年能分到股息红利就够他们吃喝玩乐的了,再说了,还是皇帝陛下说得好,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干的。他们精于治政打仗,挣钱的事情还是交给工商业主去干,于是他们就充分发挥黄半无为之治,将自由竞争划到这一类提出来了。

    至于其他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大行自由贸易,对内执行贸易保护和壁垒,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利益等等都是符合夫工商业主们的利益。

    除此之外,李善长、冯国用也有模有样地学起太平派,在南方各省设立理事会,再设立总理事会,不过李善长和冯国用只是担任了顾问理事一职,而是将调回到南京的胡惟庸推出来当理事长,再拉了几位谁西派干将当副理事长,很多规章甚至就是照抄太平派的,然后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江西学派、北方学派甚至连一直消沉却心有不甘的江南学派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经济纲领,组建理事会。开始搭台唱戏。但是几个派系正式亮相后,各自的大名却不能那么叫,各自都给自己去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太平派叫“胜业会社”简称“业社“准西派叫“怀胜会社”简称“胜社”江西学派叫“崇仁会社”简称“仁社”北方学派叫“平朔会社”简称“平社”江南学派叫“崇德会社”简称

    “德社”

    这是因为叫党不好听,有结党营私之嫌,这些文人骨子里还是有点忌讳,于是干脆叫会社。而原本以淮西派准备叫淮西会社,江西学派准备叫江西会社,但是刘浩然却悄悄地指点道,这样以地域为名,有固步自封的味道,以后如何接纳新鲜血液。于是大家都学着太平派,干脆以己派总理事会所在的街坊为名,最后写出这些被刘浩然觉得像江湖门派的名字来。

    看着在自己的指点下,几个草台班子在大明闹得沸沸扬扬,刘浩然心里虽然觉得有点不满意,也只能这样?自己再开金手指,大明的“政党”也只能弄到这个地步,要想一步迈进以主义是不可能的。

    几家政党班子搭起来之后,立即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南方几省阅读最新童节就洗涧书晒细凹曰况姗齐伞心一吟试点选举中过其中有些差别。平社的势力范围出饥”南方他们一般是插不上手,投入到其中只是想学学经验,先练练手,万一北方几省开始选举奉议会不至于手忙脚乱了;德社,也就是原本的江南学派现在元气还没有恢复过来,他们参与其中,原本就不抱有太大的期望,只是能够捞到一点汤汤水水就心满意足了。

    焦点还是集中在业社、胜社和仁社三个派系政党身上,这里都是他们的主战场,岂能落于人后,胜社财大气粗,有的是钱往里砸,各项选举活动看上是最风光热闹的;业社则有强大的劳工、城镇市民和中工商主做后盾,每次召开集会都是人山人海,众多劳工联合会、商会的旗帜可谓是遮天蔽日,再加上业社的人都是刘浩然的嫡系,算是真正的过真传的,加上多是新学派的学子。胆子也大,当着数万人就发表热情激昂的演讲,虽然大部分人都听不清他讲什么,但是气氛却是有了。仁社则是扎根农村,充分利用农村无比庞大的人口基数,走村穿乡,大拉选票。

    待到明历十六年十一月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五省奉议会尘埃落定时,结果让人意料不到。平社和德社不用说了,纯粹就是来凑热闹的,获选的省奉议员寥寥可数。但是胜社的失败却是让很多人下巴都掉了。平均下来,胜社拿到的五省奉议员还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可以说那些钱都打了水漂了。要知道,当初胜社可谓是砸进去不少钱,不少邸报满版都是胜社候选人的介绍想不到却是这个结果。

    而剩下的五省奉议员业社和仁社基本上是对半瓜分,形成这个局面是有原因的。仁社虽然在农村大有优势,但是农民对这种选举热情不高。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多农民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因此仁社流失了很多选票;业社拥有的劳工等支持者虽然人数不及农民,但是贵在集中。而且他们受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对这种选举活动也相对比较热衷,劳工联合会、商会等组织一号召,超过六成的会员都跑去投票,而且绝大部分是投给业社的候选人。

    胜社吃了个哑巴亏,业社、仁社心满意足,平社、德社除了看了一场好戏之外还学到了不少经验。

    但是刘浩然却频频召集陆海军部、学部、军方将领、大学教授、三院院士等人,最后由内阁推出了几条法令和修正案。其中一条是《大明图政结社律》,里面规定了大明不限制国民为了政治目的结成会社,但是必须在户部登记,不得从事违法等事项,其经费和政治献金也要受到严格监查,不得在童学、中学、业学、大学、研究所、三院等场所内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不得在教育科研机构、工厂、商社等机构和场所内设立分支机构。只能在公共场所召集集会,但是不会限制业学、大学学子和其他社会人士自愿加入各政治会社等等。

    在《大明陆海军律》修正案中明确指出,大明任何陆海军、武备军军人都不得加入任何一个政治会社。而任何一个政治会社也不得在这些军事单位内及外围一定范甩内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

    仁社、业社在奉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尝到甜头的他们开始再接再厉。努力将自己会社党派的政治理念变成大明的律法,但是拥有立法权的资政院却不比奉议会,那里还是以胜社实力最为见强,于是各派各社开始合纵连横,各自打着各自的牌。一时间,资政院里气氛活跃,各会社提出的议案接连不断,有的被通过,如融合了业社、胜社理念的《大明民权保护律》获得通过,确定了大明国民私人财产和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并开始细化确定大明国民应该享有那些权利。有的没有获的通过,如仁社提出的《大明农牧业者福利保障议案》由于牵涉太广,耗费太大被“毙”了,但是为了拉拢仁社不要对自己的议案进行阻扰,胜社和业社联手在《大明民权保护律》中增加了许多有关农牧民权益保护的条例,也通过有关灾年赈济等相关议案。

    经过一番运作和斗争,除了在奉议会各会社开始“组团战斗。之外。资政院各会社派系区别也更明显了,虽然时不时有各会社的资政大夫、奉议员个人不满会社的意见提出反对和个人意见,但是大致情况下资政院、奉议会中各会社基本上都是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

    有关大明的政党,可能有些书友不是很满意。

    但是在老曾看来,也就只能这个样子。不管是好是坏,在老曾看来。这些草台班子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另外,这两周成绩不好看,老曾一直没有更新,所以就不好意思出来要票。现在看在老曾突然又神勇的份上,书友们给点票票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比叭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