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葱岭戍卒 第二章 小勃律来袭 第三章 自投罗网 第四章 设伏 第五章 小勃律入伏 第六章 勇猛无敌 第七章 大获全胜 第八章 哥哥我要! 第九章 疏勒 第十章 高仙芝 第十一章 高手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六章 开路先锋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第二十章 兵不厌诈 第二十一章 一举渡河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三章 连云堡 第二十四章 率先登城 第二十五章 升任校尉 第二十六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 第二十八章 夺得首功(求推荐票) 第二十九章 冰川天险(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 妙计解困(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大军压境(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小勃律震恐 第三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三十四章 吐蕃援军(加更) 第三十五章 吐蕃中计 第三十六章 血染山岗 第三十七章 辉煌的胜利(加更) 第三十八章 封常清(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欢呼动九霄!(第二更求推荐)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为魔力~秀贺) 第四十一章 李昌国献计(加更)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东方总督(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 有美偕行(第三更) 第一章 春光乍泄(加更) 第二章 第一宠臣(第一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上)(加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下)(第一更) 第六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二更求推荐) 第七章 京都长安(第三更) 第八章 世界中心(加更求推荐票) 第九章 借势(第一更求推荐) 第十章 李林甫(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千古一帝(加更,求推荐票) 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 第十四章 诗圣落魄(第二更) 第十五章 曲江池(第三更) 第十六章 李白的缺点(第一更) 第十七章 一字千金(第二更)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章 面圣(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原来是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玄宗问计(第一更) 第二十三章 钦命将军(第二更) 第二十四章 龙武大将军(第三更) 第二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更) 第二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第三更) 第二十八章 李昌国Vs郭子仪(加更,求 第二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更,求票票) 第三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更,求票票) 第三十一章 饮中八仙(第三更,求票票) 第三十二章 指点明路(第一更) 第三十三章 王忠嗣下狱(第二更) 第三十四章 李白的进步(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大唐时代周刊》(第一更) 第三十六章 安禄山(第二更) 第三十七章 构陷太子(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太子李亨(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机会来了(第二更) 第四十章 解太子之难(第三更) 第四十一章 一语解围(第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忠厚人呐!(第二更) 第四十三章 安禄山谄媚(第三更) 第四十四章 我的女人(第一更) 第四十五章 安禄山的挑衅(第二更) 第四十六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三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上)(第一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下)(第二更) 第四十八章 哥舒翰进京(第三更) 第四十九章 李隆基的心思 第五十章 毒计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上)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下) 第五十二章 升一级 第五十三章 哥舒翰挂帅 第五十四章 吐蕃的妄想 第五十五章 监军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第五十七章 李白出山 第五十八章 强强联手,超豪华阵容 第五十八章 奔赴边关 第二十三章 李隆基的雄心 第一章 吐蕃入侵 第二章 猛将如云 第三章 我是监军! 第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五章 威震三军 第六章 李光弼 第七章 石堡城 第八章 定计 第九章 看你的! 第十章 安西都护府的危机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上)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下) 第十二章 李白扬威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上)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中)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下) 第十四章 穷追不舍(加更求票) 第十五章 蠢蠢欲动(第一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一)(第二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第三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五)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六)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七)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八) 第十七章 李昌国,你在哪里? 第十八章 鹰愁崖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上)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下)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上)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下) 第二十一章 兵临石堡城 第二十二章 欢腾的长安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上)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中)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下) 第二十五章 中亚泣血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一)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二)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三) 第二十七章 攻战石堡城(四)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五) 第二十八章 石堡城大捷 第二十九章 扔下去 第三十章 进军大非川 第三十一章 喜悦无边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三十三章 是唐军? 第三十四章 席卷大非川 第三十五章 李白建功 第三十六章 天大的胜利 第一章 长安疯狂了! 第二章 英风烈烈! 第三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上)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七章 杨国忠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九章 杨国忠遭罚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 第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石国叛变 第十四章 凌烟阁 第十五章 最高机密 第十六章 王维 第十七章 杨国忠从军 第十八章 意外的援手 第十九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三十六章 一举破城 第三十七章 唐军,能奈我何? 第三十八章 风雷动吐蕃 第三十九章 深埋大葬 第四十章 天崩地裂 第四十一章 不战而降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关 第四十三章 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第四十六章 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空降兵 第四十八章 大军出动 第四十九章 从天而降 第五十章 血战破壶口 第五十一章 越过积石山 第五十二章 驰骋吧,唐军! 第五十三章 狂飙突进 第五十四章 不可阻挡 第五十五章 唐军来了 第五十六章 灭国危机 第五十七章 朕要疯一回 第五十八章 和谈 第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六十章 大掳掠 第六十一章 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 大丰收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六十四章 兵临逻些 第六十五章 抢!(上) 第六十五章 抢!(下) 第六十六章 太多了!太多了! 第六十七章 不信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上)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下) 第七十章 全面围城 第七十一章 出兵石国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五章 攻占石国 第七十六章 阴你又如何? 第七十七章 大胜一仗 第七十八章 乱起 第七十九章 东方总督的愤怒 第八十章 伏击阿布?穆斯林 第八十一章 碎叶城 第八十二章 逻些大火 第八十三章 落井下石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五章 吐蕃求和 第八十六章 无条件投降 第八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八十八章 封常清,出击! 第八十九章 大破坏,大滋扰 第九十章 血流成河 第九十一章 自相残杀 第九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九十三章 末日到了 第九十四章 吐蕃灭亡 第一章 千古奇功 第二章 分兵略地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第四章 完美胜利 第五章 吐蕃都护府 第六章 李白荣升 第七章 天竺 第八章 灭天竺? 第九章 阿布?穆斯林的愤怒 第十章 他真有办法 第十一章 尼泊尔归降 第十二章 撤军 第十三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八章 李隆基很爽 第十九章 献俘 第二十章 庆功宴 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 第二十二章 冲突 第二十三章 就打你! 第二十四章 军心何在? 第二十五章 彪悍的虢国夫人 第二十六章 杨国忠罢官 第二十七章 大唐军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一章 后宫风波 第三十二章 梅妃江采苹 第三十三章 争风吃醋 第三十四章 冲击杨氏 第三十五章 联手灭杨 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 第三十七章 一言而决 第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手段 第三十九章 杨氏之灾 第四十章 杨国忠的末日 第四十一章 杨国忠身死 第四十二章 除恶务尽 第四十三章 报应来了 第四十四章 安禄山的狠辣 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第四十七章 罪己诏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第五十章 怎么救? 第五十一章 醒了 第五十二章 杨贵妃出家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第五十五章 封赏 第五十六章 为何?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第五十八章 李泌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第六十章 群英聚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一章 史思明 第二章 范阳精锐 第三章 不服就打服 第四章 夺范阳军 第五章 进军方略 第六章 大举西进 第七章 危在旦夕 第八章 进入西域 第九章 首战告捷 第十章 援军到来 第十一章 于阗解围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上)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下)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四章 战果丰厚 第十五章 疏勒战事 第十六章 疏勒解围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 第十八章 李昌国的大手笔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章 高仙芝的决心 第二十一章 各逞机锋 第二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上)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下) 第二十四章 号令大漠 第二十五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 第二十六章 算计与反算计 第二十七章 进军龟兹 第二十八章 生死关头 第二十九章 初战阿布?穆斯林 第三十章 血战龟兹 第三十一章 龟兹解围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四)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五)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六)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七)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八)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九)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四)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上)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下)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下) 第一章 进军撒马尔罕 第二章 摧枯拉朽 第三章 弃城而逃 第四章 感恩戴德 第五章 挺进波斯 第六章 唐军来了! 第七章 箪食壶浆迎唐军 第八章 席卷波斯 第九章 雷伊之战 第十章 阿布?穆斯林覆灭 第十一章 波斯复国 第十二章 哈里发 第十三章 安禄山殉国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上)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中)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下) 第十五章 镇国柱石(终)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大唐天下》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7:41:35
字数:570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天下 !

    葱岭气势磅礴,犹如一条巨龙,随时欲要破空飞去。

    在葱岭的崎岖山道间,一支队伍正在行进,正是高仙芝率领的唐军。

    唐军在疏勒完成集结,略事休整之后,高仙芝一声令下,从疏勒出发,踏上了南征小勃律之路。

    小勃律原本是唐朝的属国,却背叛了唐朝,投靠了吐蕃,这让唐军将士异常气愤。这次南征小勃律,正是将士们心中所愿,是以士气高昂,将士们的行军异常轻松,虽然葱岭的山间小道不好走,却是挡不住将士们坚毅的脚步。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昌国。此时的李昌国身着明光铠,手握长枪,背负硬弓劲矢,骑在马背上,宛若一尊移动的铁塔,格外威武。

    这身明光铠是高仙芝亲手为李昌国挑选的。

    对于高仙芝来说,在大战即将到来之际,能有李昌国这个武艺高强,勇猛过人,而又足智多谋,更难得的是他竟然还熟悉葱岭的路径,高仙芝是欣喜若狂。虽然李昌国还没有达到拥有明光铠的军阶,高仙芝特批一副不说,还亲自动手为他挑选,可以说是格外器重了。

    明光铠闪闪发光,乍一看之下,李昌国就象一头闪闪发光的钢铁怪物。

    康德他们看在眼里,既为李昌国欢喜,又是艳慕。

    明光铠是唐朝的顶级铠甲,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铠甲,却是因为制造难度大,数量并不多,只有唐朝精锐中的精锐或者军校才能拥有明光铠。拥有明光铠,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谁能不艳慕呢?

    李昌国这个开路先锋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自己的队伍,李昌国的首选就是戍堡的戍卒。一是李昌国与他们熟识,调动起来方便;二是他们在戍堡驻守,对于葱岭的路径熟悉,虽然不能与李昌国相比。

    正是因为如此,戍堡的戍卒们就成了李昌国的麾下。对于此事,上自康德,下至普通戍卒,无不是欣喜若狂。李昌国来到戍堡的时间并不长,却让他们人人都立了军功,跟着李昌国混,能没有大好前途?

    李昌国凝视着戍堡,心潮澎湃。他虽在戍堡呆的时间并不长,可是,这戍堡对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他们在这里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基础打得异常牢实;二是康德他们把李昌国当作亲人、当作兄弟,这对于失去亲人的穿越人士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眼下,就要离开戍堡,进入异国他乡,李昌国有再度失去故乡的伤感。

    吸口气,李昌国收拾心情,眼中光芒闪动,冲康德他们道:“弟兄们:大唐的逆贼,小勃律就在南面,我们即将踏上南征之路!葱岭中千峰万壑,千难万险,远远超过任何地方,你们怕不怕?”

    “不怕!”

    回答李昌国问话的只有响亮的两个字,异常豪迈,让人热血沸腾!

    李昌国扫视一众戍卒,只见他们个个眼睛瞪得滚圆,眼中闪着炽烈的光芒,战意冲天。对他们的反应,李昌国大是满意,右手一挥,气势磅礴,声音若雷,激情四射:“大唐男儿,血洒疆场!马革裹尸!”

    来到唐朝的时间并不长,李昌国对唐朝的感受是异常深刻,已经融入了大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梦幻王朝,赫赫武功,灿烂文治,让后人景仰,光是读史就让人向往,让人热血澎湃!更别说,李昌国身处唐朝,时时刻刻感受唐朝的大气,万千气象,以成为唐人而自豪!

    这番话他是发自内心,出自肺腑,说得异常真诚,具有感人的力量,戍卒们齐声高呼:“大唐男儿,血洒疆场!马革裹尸!”

    “出发!”

    李昌国一拉马缰,战马引颈长嘶一声,与戍卒们的呐喊呼应,撒开四蹄,朝南驰去。

    康德他们打马跟上。

    没有多久,就进入了现在阿富汗境内。在当时,这里是属于唐朝,是中国的领土,而如今,已成境外之地,李昌国大是感慨,盛唐的气象,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山地作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次南征,唐军在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行军,而且还是行军数月,打了一个大胜仗,这在世界战史上都不多见。

    正因为如此,高仙芝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山地之王!”

    这次的南征,与历史上的南征略有不同,多了一个李昌国,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进入葱岭,真正的考验也就开始了。

    葱岭就是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的意思就是“世界屋脊”,海拔高,是有名的高原之地。其海拔高度从四千米到七千七百米不等,拥有数不清的山峰、沟壑。

    总的来说,葱岭又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是葱岭海拔最高的部分,平均海拔在六千米。东部葱岭是唐军行军的主要路途所在,在如此高海拔的高原上行军,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好在,高仙芝精明,而是选择宽阔的山间谷地行军,使得海拔有所降低。即使如此,唐军穿行在山间谷地中,其海拔大约在三千五百米到四千米之间。

    为了这次南征,高仙芝准备了数载,准备极为充分,唐军每人两匹战马,后勤给养充足,总的来说,行军还算顺利。

    尽管在如此高海拔的高原上行军,唐军依然是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战意高炽。

    在葱岭一座峡谷中,两座山峰几乎相连,只余一条小缝,不多的阳光从缝隙中照射下来,整个山谷很是昏暗。

    唐军从谷底穿行,好象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这地方真是险绝!”

    “要不是李火长熟悉这里的地形,我们压根就想不到,这里竟然有路。”

    “是呀!按照副都护最初的行军路线,我们要绕过这里,要多费五六天时间。”

    几个参与出征前军机的军校悄声议论,对李昌国是越来越佩服了。

    这条山间峡谷就跟山洞似的,若不是熟悉地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里可以通行,要他们不佩服都不行。

    “好高的山峰啊!”一个兵士仰首望天,眉头一挑,沉吟着道:“你们说,若是不系住铁兜鍪,会不会掉下来?”

    “试试看哦!”

    有唐军兵士起哄。

    “咣啷!”

    这几个兵士的好奇心大起,一个兵士把头盔上的绳子解开,仰首望天,头盔毫无悬念的掉下来,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呵呵!”

    唐军轰然大笑,气氛为之一轻。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