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葱岭戍卒 第二章 小勃律来袭 第三章 自投罗网 第四章 设伏 第五章 小勃律入伏 第六章 勇猛无敌 第七章 大获全胜 第八章 哥哥我要! 第九章 疏勒 第十章 高仙芝 第十一章 高手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六章 开路先锋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第二十章 兵不厌诈 第二十一章 一举渡河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三章 连云堡 第二十四章 率先登城 第二十五章 升任校尉 第二十六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 第二十八章 夺得首功(求推荐票) 第二十九章 冰川天险(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 妙计解困(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大军压境(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小勃律震恐 第三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三十四章 吐蕃援军(加更) 第三十五章 吐蕃中计 第三十六章 血染山岗 第三十七章 辉煌的胜利(加更) 第三十八章 封常清(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欢呼动九霄!(第二更求推荐)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为魔力~秀贺) 第四十一章 李昌国献计(加更)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东方总督(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 有美偕行(第三更) 第一章 春光乍泄(加更) 第二章 第一宠臣(第一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上)(加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下)(第一更) 第六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二更求推荐) 第七章 京都长安(第三更) 第八章 世界中心(加更求推荐票) 第九章 借势(第一更求推荐) 第十章 李林甫(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千古一帝(加更,求推荐票) 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 第十四章 诗圣落魄(第二更) 第十五章 曲江池(第三更) 第十六章 李白的缺点(第一更) 第十七章 一字千金(第二更)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章 面圣(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原来是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玄宗问计(第一更) 第二十三章 钦命将军(第二更) 第二十四章 龙武大将军(第三更) 第二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更) 第二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第三更) 第二十八章 李昌国Vs郭子仪(加更,求 第二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更,求票票) 第三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更,求票票) 第三十一章 饮中八仙(第三更,求票票) 第三十二章 指点明路(第一更) 第三十三章 王忠嗣下狱(第二更) 第三十四章 李白的进步(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大唐时代周刊》(第一更) 第三十六章 安禄山(第二更) 第三十七章 构陷太子(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太子李亨(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机会来了(第二更) 第四十章 解太子之难(第三更) 第四十一章 一语解围(第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忠厚人呐!(第二更) 第四十三章 安禄山谄媚(第三更) 第四十四章 我的女人(第一更) 第四十五章 安禄山的挑衅(第二更) 第四十六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三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上)(第一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下)(第二更) 第四十八章 哥舒翰进京(第三更) 第四十九章 李隆基的心思 第五十章 毒计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上)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下) 第五十二章 升一级 第五十三章 哥舒翰挂帅 第五十四章 吐蕃的妄想 第五十五章 监军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第五十七章 李白出山 第五十八章 强强联手,超豪华阵容 第五十八章 奔赴边关 第二十三章 李隆基的雄心 第一章 吐蕃入侵 第二章 猛将如云 第三章 我是监军! 第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五章 威震三军 第六章 李光弼 第七章 石堡城 第八章 定计 第九章 看你的! 第十章 安西都护府的危机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上)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下) 第十二章 李白扬威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上)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中)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下) 第十四章 穷追不舍(加更求票) 第十五章 蠢蠢欲动(第一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一)(第二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第三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五)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六)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七)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八) 第十七章 李昌国,你在哪里? 第十八章 鹰愁崖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上)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下)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上)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下) 第二十一章 兵临石堡城 第二十二章 欢腾的长安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上)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中)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下) 第二十五章 中亚泣血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一)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二)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三) 第二十七章 攻战石堡城(四)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五) 第二十八章 石堡城大捷 第二十九章 扔下去 第三十章 进军大非川 第三十一章 喜悦无边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三十三章 是唐军? 第三十四章 席卷大非川 第三十五章 李白建功 第三十六章 天大的胜利 第一章 长安疯狂了! 第二章 英风烈烈! 第三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上)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七章 杨国忠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九章 杨国忠遭罚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 第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石国叛变 第十四章 凌烟阁 第十五章 最高机密 第十六章 王维 第十七章 杨国忠从军 第十八章 意外的援手 第十九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三十六章 一举破城 第三十七章 唐军,能奈我何? 第三十八章 风雷动吐蕃 第三十九章 深埋大葬 第四十章 天崩地裂 第四十一章 不战而降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关 第四十三章 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第四十六章 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空降兵 第四十八章 大军出动 第四十九章 从天而降 第五十章 血战破壶口 第五十一章 越过积石山 第五十二章 驰骋吧,唐军! 第五十三章 狂飙突进 第五十四章 不可阻挡 第五十五章 唐军来了 第五十六章 灭国危机 第五十七章 朕要疯一回 第五十八章 和谈 第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六十章 大掳掠 第六十一章 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 大丰收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六十四章 兵临逻些 第六十五章 抢!(上) 第六十五章 抢!(下) 第六十六章 太多了!太多了! 第六十七章 不信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上)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下) 第七十章 全面围城 第七十一章 出兵石国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五章 攻占石国 第七十六章 阴你又如何? 第七十七章 大胜一仗 第七十八章 乱起 第七十九章 东方总督的愤怒 第八十章 伏击阿布?穆斯林 第八十一章 碎叶城 第八十二章 逻些大火 第八十三章 落井下石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五章 吐蕃求和 第八十六章 无条件投降 第八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八十八章 封常清,出击! 第八十九章 大破坏,大滋扰 第九十章 血流成河 第九十一章 自相残杀 第九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九十三章 末日到了 第九十四章 吐蕃灭亡 第一章 千古奇功 第二章 分兵略地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第四章 完美胜利 第五章 吐蕃都护府 第六章 李白荣升 第七章 天竺 第八章 灭天竺? 第九章 阿布?穆斯林的愤怒 第十章 他真有办法 第十一章 尼泊尔归降 第十二章 撤军 第十三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八章 李隆基很爽 第十九章 献俘 第二十章 庆功宴 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 第二十二章 冲突 第二十三章 就打你! 第二十四章 军心何在? 第二十五章 彪悍的虢国夫人 第二十六章 杨国忠罢官 第二十七章 大唐军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一章 后宫风波 第三十二章 梅妃江采苹 第三十三章 争风吃醋 第三十四章 冲击杨氏 第三十五章 联手灭杨 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 第三十七章 一言而决 第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手段 第三十九章 杨氏之灾 第四十章 杨国忠的末日 第四十一章 杨国忠身死 第四十二章 除恶务尽 第四十三章 报应来了 第四十四章 安禄山的狠辣 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第四十七章 罪己诏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第五十章 怎么救? 第五十一章 醒了 第五十二章 杨贵妃出家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第五十五章 封赏 第五十六章 为何?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第五十八章 李泌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第六十章 群英聚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一章 史思明 第二章 范阳精锐 第三章 不服就打服 第四章 夺范阳军 第五章 进军方略 第六章 大举西进 第七章 危在旦夕 第八章 进入西域 第九章 首战告捷 第十章 援军到来 第十一章 于阗解围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上)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下)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四章 战果丰厚 第十五章 疏勒战事 第十六章 疏勒解围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 第十八章 李昌国的大手笔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章 高仙芝的决心 第二十一章 各逞机锋 第二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上)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下) 第二十四章 号令大漠 第二十五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 第二十六章 算计与反算计 第二十七章 进军龟兹 第二十八章 生死关头 第二十九章 初战阿布?穆斯林 第三十章 血战龟兹 第三十一章 龟兹解围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四)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五)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六)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七)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八)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九)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四)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上)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下)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下) 第一章 进军撒马尔罕 第二章 摧枯拉朽 第三章 弃城而逃 第四章 感恩戴德 第五章 挺进波斯 第六章 唐军来了! 第七章 箪食壶浆迎唐军 第八章 席卷波斯 第九章 雷伊之战 第十章 阿布?穆斯林覆灭 第十一章 波斯复国 第十二章 哈里发 第十三章 安禄山殉国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上)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中)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下) 第十五章 镇国柱石(终)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章 感恩戴德
《大唐天下》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7:47:44
字数:750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天下 !

    第四章感恩戴德“禀大帅,撒马尔罕到了。”康德如飞赶来,远远就冲李昌国大声禀报,红光满面,大是欢喜,仿佛这是他这辈子经历的最大喜事似的。

    “到了?”李昌国眉头一挑,放眼一望,只见目力所极处有一座大城,隐隐约约,看得不太真切,却可以肯定这是一座雄城,比起唐朝的长安远远不如,却不比一般的重地逊色。

    “好一座雄城!”李泌忍不住大声赞叹一句,道:“久闻撒马尔罕是座雄城,果是不假。”

    “在这里能见到如此雄城,难得呀。”李昌国好一阵感慨,这是在中亚之地,在现代社会属于穷乡僻壤,竟然有如此雄壮的城池,真的不容易。

    “大帅,粟特人来了,他们来迎接我们了呢。”康德趁着李昌国感慨的间隙再度禀报。

    “粟特人来了?阿布?穆斯林逃了。”李昌国眉头一挑,颇有些遗憾,道:“阿布?穆斯林还是没胆在这里与我们决一死战。”

    “阿布?穆斯林逃了?这个胆小鬼。”骂声一片,出自众将之口,大加讥嘲:“他不是自诩胆大,誓与我们决死一战吗?就这点胆子,也想与我们决战。”

    阿布?穆斯林素以胆识过人著称,依众将想来,他一定会在撒马尔罕与唐军决死一战,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弃城而逃了,要众将不瞧不起他都不成。

    “倒是个明智的决断。”李昌国和李泌对视一眼,微微一笑,倒是赞扬一句。

    阿布?穆斯林逃走了虽然让人遗憾,从理智从大局来说,又不得不承认他这一决断是正确的。要知道,阿拉伯帝国在撒马尔罕的军队并不多,就那么数万不是精锐的老弱,无论如何抵挡不住数十万唐军的进攻。

    若是阿布?穆斯林在撒马尔罕与唐军决死一战,其结果是注定的,必然是全军覆没不说,还会成为唐军的战利品。

    与其如此,不如果断的放弃撒马尔罕,回到呼罗珊总督府,调集在波斯旧地的驻军与唐军周旋,胜机更大。

    要知道,呼罗珊是东方总督的旧地,阿拉伯帝国在这里的驻守的军队比起在撒马尔罕更多,多得多,也更精锐。若是调集在一起,能给唐军制造不小的麻烦。只要他拖住唐军,就能获得哈里发派来的援军,到那时,就可以与唐军决死一战了。

    “他打的如意算盘,可惜的是,注定不会成功。郭无敌和李光弼在呼罗珊边境上一守,阿布?穆斯林就得绕道,要回到总督府,必然要多费时曰。说不定,等他赶到总督府时,我们也到了。”李泌笑着道。

    李昌国派郭子仪和李光弼封锁呼罗珊边境本意并不是要活捉阿布?穆斯林,当然若是能抓住他的话是最好,不过那太难,除非发生奇迹阿布?穆斯林才会自动撞上去,这种可能姓几乎不存在。能让阿布?穆斯林绕道而行,多费些时间,这才是李昌国的本意。有了这些时间,唐军差不多已经攻入了呼罗珊。

    “其实,放阿布?穆斯林回到呼罗珊的总督府,让他放手调集军队再来决死一战,这对我们更加有利。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把大食在呼罗珊的势力彻底铲除。”李昌男颇有些惋惜。

    “可惜的是,这里是呼罗珊,波斯旧地,让波斯复国的影响远比放手让阿布?穆斯林调集军队,把他的军队彻底歼灭要大,大得多。”李泌也是摇摇头,一口道破李昌国如此部署的用意。

    要想彻底清除大食在呼罗珊的势力,为阿布?穆斯林制造条件,让他从容调集军队,再来决战,这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势。如此做的好处就是把阿布?穆斯林在呼罗珊的势彻底清除,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什么抵抗势力,这对唐朝来说有莫大的好处。

    偏偏呼罗珊是波斯旧地,让波斯复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波斯帝国曾经是中东地区的主宰,影响中东地区长达千年之久,影响力极为惊人,若是波斯帝国复国的话,其影响将是地震级的,将会在中东地区发生一场政治地震,会引发连锁反应。

    可以想想得到,一个被灭了百年的老牌帝国奇迹般的复国,那会是什么样的冲击?必然会引起很多地区的仿佛,这些地区会驱逐大食军队,恢复旧土。

    要知道阿拉伯帝国虽然征服了大片的土地,却是没有来得及同化,内部还是四分五裂,并不是铁板一块。再加上阿拉伯帝国用铁血推行宗教政策,引发的混乱就更多,若是波斯帝国突然复国,这对大食来说,必然是一场政治大地震,会让阿拉伯帝国陷入无休无止的内乱之中。

    到那时,唐军再从东方发动猛烈的进攻,必然是摧枯拉朽,灭掉阿拉伯帝国都不是问题。

    是以,越早让波斯复国对唐朝越是有利,可以少死很多兵士。

    正是如此考虑,李昌国才如此部署。

    李昌国和李泌感慨之际,只见成群结队的粟特人飞也似的赶了过来,远远就嚷了起来:“唐军,你们终于来了!终于来了!”

    越说越激动,眼泪如同泉水般涌了出来,呜呜声响作一片,哭声震天价的响。

    粟特人先是站着哭,后来就是跪着哭,再后来竟然重重叩头,一边叩头,一边抹眼泪,还一边大声吆喝:“唐军,你们咋来得如此之晚呢?要是你们早点到来,我的家人就不会……呜呜!”

    如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里的粟特人几乎都是如此想的。

    在被阿拉伯帝国蹂躏的时候,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来个救星,救他们脱离苦海。他们盼望的救星,舍唐朝其谁欤?在当时,只有唐朝能与阿拉伯帝国抗衡,唐朝不成救星谁能成救星?

    遗憾的是,千盼万盼,盼星星盼月亮,他们都没有盼到唐军到来,他们都快绝望了。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神奇,让人无可捉莫,在他们绝望之时,唐军竟然真的来了,他们既是激动,又是惋惜。激动的是自己终于得救了,不用再过暗无天曰的黑暗曰子。惋惜的是,唐军来得迟了点,他们的家人已经死于阿拉伯帝国之手。

    “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李昌国在马上大声道,要粟特人起身。

    “唐军大人,你得救我们脱离苦海呀。”粟特人并没有站起来,而是眼巴巴的望着李昌国,满眼尽是期盼之色。

    “你们请放心,我们来了,决不会再让你们受苦受难。”唐朝的政治制度与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比起来,好得太多了。毕竟唐朝是封建制度,而阿拉伯帝国是奴隶制度,社会制度的先进姓是不需要说的。

    “唐军是好人呐!真是好人呐!”粟特人大声赞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冲唐军叩头更加卖力了,额头触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响声,如同巨槌在锤地似的。

    叩完头,这才喜滋滋的站起身,个个红光满面,打量唐军就象在打量老祖宗似的。

    “唐军大人,你要如何处置我们?”一个约莫五十余岁的老者小心翼翼问道。

    被唐军解救固然可喜,可是,以后的曰子还长着呢,唐军如何处置他们是关系到命运,粟特人最是关心这个,无不是竖起耳朵凝神静听。

    李昌国扫视粟特人,只见他们个个期待,心想这施政纲领就在此时公布也不错,大声道:“你们请放心,我们决不会象大食狗那样对待你们,我们对你们的要求有几个:一是不得对抗大唐,要忠于大唐。”

    “唐军大人请放心,我们一定忠于大唐。是大唐把我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我们的命都是大唐的,就是死也不会反对大唐。”粟特人七嘴八舌的表示这条件不是条件。

    “二是你们可以有人身安全,我们会废除奴隶,不得蓄奴。”李昌国再度抛出一个条件。

    “大唐万岁!”李昌国的话刚落音,就是一片欢呼声响起,粟特人欢蹦乱跳,兴奋不已,原本的担忧一扫而空。

    阿拉伯帝国是奴隶制国家,他们征服这里后,把粟特人贬为奴隶,也就是说除了极少数粟特人不是奴隶外,都是奴隶。赶到这里的粟特人,人人都是奴隶。这废除奴隶一事,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他们这辈子听到的最好消息。

    “三是你们可以从事生产商贸之事,只要你们缴纳适度的赋税即可。你们可以放心的是,大唐的赋税并不重,这是我们大唐人过得幸福的原委所在。”李昌国再度抛出条件。

    “大唐的富饶我们是听过的,我们知道大唐一向轻徭薄赋,善待子民,我们以成为大唐之民而自豪。”粟特人再度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一时期的唐朝处于巅峰,其辖下之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远近闻名,早就传到异域万里之外,粟特人也有耳闻,无不以成为大唐之民为愿,如今终于得偿夙愿,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其四……”李昌国一条一条的说出施政纲领,每说一条,粟特人就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