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葱岭戍卒 第二章 小勃律来袭 第三章 自投罗网 第四章 设伏 第五章 小勃律入伏 第六章 勇猛无敌 第七章 大获全胜 第八章 哥哥我要! 第九章 疏勒 第十章 高仙芝 第十一章 高手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六章 开路先锋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第二十章 兵不厌诈 第二十一章 一举渡河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三章 连云堡 第二十四章 率先登城 第二十五章 升任校尉 第二十六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 第二十八章 夺得首功(求推荐票) 第二十九章 冰川天险(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 妙计解困(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大军压境(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小勃律震恐 第三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三十四章 吐蕃援军(加更) 第三十五章 吐蕃中计 第三十六章 血染山岗 第三十七章 辉煌的胜利(加更) 第三十八章 封常清(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欢呼动九霄!(第二更求推荐)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为魔力~秀贺) 第四十一章 李昌国献计(加更)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东方总督(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 有美偕行(第三更) 第一章 春光乍泄(加更) 第二章 第一宠臣(第一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上)(加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下)(第一更) 第六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二更求推荐) 第七章 京都长安(第三更) 第八章 世界中心(加更求推荐票) 第九章 借势(第一更求推荐) 第十章 李林甫(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千古一帝(加更,求推荐票) 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 第十四章 诗圣落魄(第二更) 第十五章 曲江池(第三更) 第十六章 李白的缺点(第一更) 第十七章 一字千金(第二更)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章 面圣(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原来是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玄宗问计(第一更) 第二十三章 钦命将军(第二更) 第二十四章 龙武大将军(第三更) 第二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更) 第二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第三更) 第二十八章 李昌国Vs郭子仪(加更,求 第二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更,求票票) 第三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更,求票票) 第三十一章 饮中八仙(第三更,求票票) 第三十二章 指点明路(第一更) 第三十三章 王忠嗣下狱(第二更) 第三十四章 李白的进步(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大唐时代周刊》(第一更) 第三十六章 安禄山(第二更) 第三十七章 构陷太子(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太子李亨(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机会来了(第二更) 第四十章 解太子之难(第三更) 第四十一章 一语解围(第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忠厚人呐!(第二更) 第四十三章 安禄山谄媚(第三更) 第四十四章 我的女人(第一更) 第四十五章 安禄山的挑衅(第二更) 第四十六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三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上)(第一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下)(第二更) 第四十八章 哥舒翰进京(第三更) 第四十九章 李隆基的心思 第五十章 毒计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上)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下) 第五十二章 升一级 第五十三章 哥舒翰挂帅 第五十四章 吐蕃的妄想 第五十五章 监军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第五十七章 李白出山 第五十八章 强强联手,超豪华阵容 第五十八章 奔赴边关 第二十三章 李隆基的雄心 第一章 吐蕃入侵 第二章 猛将如云 第三章 我是监军! 第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五章 威震三军 第六章 李光弼 第七章 石堡城 第八章 定计 第九章 看你的! 第十章 安西都护府的危机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上)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下) 第十二章 李白扬威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上)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中)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下) 第十四章 穷追不舍(加更求票) 第十五章 蠢蠢欲动(第一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一)(第二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第三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五)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六)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七)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八) 第十七章 李昌国,你在哪里? 第十八章 鹰愁崖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上)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下)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上)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下) 第二十一章 兵临石堡城 第二十二章 欢腾的长安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上)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中)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下) 第二十五章 中亚泣血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一)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二)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三) 第二十七章 攻战石堡城(四)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五) 第二十八章 石堡城大捷 第二十九章 扔下去 第三十章 进军大非川 第三十一章 喜悦无边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三十三章 是唐军? 第三十四章 席卷大非川 第三十五章 李白建功 第三十六章 天大的胜利 第一章 长安疯狂了! 第二章 英风烈烈! 第三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上)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七章 杨国忠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九章 杨国忠遭罚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 第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石国叛变 第十四章 凌烟阁 第十五章 最高机密 第十六章 王维 第十七章 杨国忠从军 第十八章 意外的援手 第十九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三十六章 一举破城 第三十七章 唐军,能奈我何? 第三十八章 风雷动吐蕃 第三十九章 深埋大葬 第四十章 天崩地裂 第四十一章 不战而降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关 第四十三章 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第四十六章 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空降兵 第四十八章 大军出动 第四十九章 从天而降 第五十章 血战破壶口 第五十一章 越过积石山 第五十二章 驰骋吧,唐军! 第五十三章 狂飙突进 第五十四章 不可阻挡 第五十五章 唐军来了 第五十六章 灭国危机 第五十七章 朕要疯一回 第五十八章 和谈 第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六十章 大掳掠 第六十一章 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 大丰收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六十四章 兵临逻些 第六十五章 抢!(上) 第六十五章 抢!(下) 第六十六章 太多了!太多了! 第六十七章 不信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上)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下) 第七十章 全面围城 第七十一章 出兵石国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五章 攻占石国 第七十六章 阴你又如何? 第七十七章 大胜一仗 第七十八章 乱起 第七十九章 东方总督的愤怒 第八十章 伏击阿布?穆斯林 第八十一章 碎叶城 第八十二章 逻些大火 第八十三章 落井下石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五章 吐蕃求和 第八十六章 无条件投降 第八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八十八章 封常清,出击! 第八十九章 大破坏,大滋扰 第九十章 血流成河 第九十一章 自相残杀 第九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九十三章 末日到了 第九十四章 吐蕃灭亡 第一章 千古奇功 第二章 分兵略地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第四章 完美胜利 第五章 吐蕃都护府 第六章 李白荣升 第七章 天竺 第八章 灭天竺? 第九章 阿布?穆斯林的愤怒 第十章 他真有办法 第十一章 尼泊尔归降 第十二章 撤军 第十三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八章 李隆基很爽 第十九章 献俘 第二十章 庆功宴 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 第二十二章 冲突 第二十三章 就打你! 第二十四章 军心何在? 第二十五章 彪悍的虢国夫人 第二十六章 杨国忠罢官 第二十七章 大唐军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一章 后宫风波 第三十二章 梅妃江采苹 第三十三章 争风吃醋 第三十四章 冲击杨氏 第三十五章 联手灭杨 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 第三十七章 一言而决 第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手段 第三十九章 杨氏之灾 第四十章 杨国忠的末日 第四十一章 杨国忠身死 第四十二章 除恶务尽 第四十三章 报应来了 第四十四章 安禄山的狠辣 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第四十七章 罪己诏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第五十章 怎么救? 第五十一章 醒了 第五十二章 杨贵妃出家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第五十五章 封赏 第五十六章 为何?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第五十八章 李泌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第六十章 群英聚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一章 史思明 第二章 范阳精锐 第三章 不服就打服 第四章 夺范阳军 第五章 进军方略 第六章 大举西进 第七章 危在旦夕 第八章 进入西域 第九章 首战告捷 第十章 援军到来 第十一章 于阗解围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上)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下)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四章 战果丰厚 第十五章 疏勒战事 第十六章 疏勒解围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 第十八章 李昌国的大手笔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章 高仙芝的决心 第二十一章 各逞机锋 第二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上)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下) 第二十四章 号令大漠 第二十五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 第二十六章 算计与反算计 第二十七章 进军龟兹 第二十八章 生死关头 第二十九章 初战阿布?穆斯林 第三十章 血战龟兹 第三十一章 龟兹解围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四)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五)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六)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七)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八)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九)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四)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上)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下)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下) 第一章 进军撒马尔罕 第二章 摧枯拉朽 第三章 弃城而逃 第四章 感恩戴德 第五章 挺进波斯 第六章 唐军来了! 第七章 箪食壶浆迎唐军 第八章 席卷波斯 第九章 雷伊之战 第十章 阿布?穆斯林覆灭 第十一章 波斯复国 第十二章 哈里发 第十三章 安禄山殉国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上)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中)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下) 第十五章 镇国柱石(终)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大唐天下》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7:46:38
字数:815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天下 !

    “杨氏覆灭了!”

    “杨氏伏法了!”

    “陛下万岁!”

    “大唐万岁!”

    整个长安处在一片狂欢之中,百姓奔走相告,欢天喜地,庆祝杨氏覆灭,名誉扫地。

    杨氏作恶多端,所作的恶事坏事多不胜数,百姓深受其害。以前是敢怒不敢言,如今杨氏终于覆灭了,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让百姓欢欣鼓舞。

    更重要的是,李隆基亲自下旨,要彻查杨氏一门,这是官方正式认可杨氏的罪状。在以前,杨氏深得李隆基宠信,莫要说治杨氏的罪,就连一点儿不满都没有,这是天大的好消息,百姓之欢喜难以言喻。

    欣喜难抑的百姓燃放爆竹,举杯相庆,竟然比起迎接李昌国他们这些平定吐蕃的勇士还要热烈,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百姓的欢喜劲头一点也没有减弱。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欢庆的百姓,个个喜笑颜开,无尽的欢喜写在脸上。

    李昌国府上,李昌国坐院中,身子后靠,靠在高妙丽怀里。高妙丽一双柔软的小手,轻轻在李昌国脸颊上抚摸,感受着伊人的温暖,李昌国异常惬意,闭上眼睛,享受难得的温馨。

    自从李隆基下旨彻查杨氏满门之后,因为李隆基很快就疯了,整个唐朝就陷入了混乱之中,一众大臣想方设法拯救李隆基,要让他恢复过来,却是没有成功。

    这些事,与李昌国没有关系,就窝在府里与高妙丽呆在一起,两人时而说些体己话,时而榻上大战三百回合,小曰子过得特别畅快。

    自此来到唐朝以后,这是李昌国过最后温馨的曰子,很想在温柔乡中消磨一辈子了。

    征战沙场让人热血沸腾,美人怀却是让人乐不可支,李昌国恨不得从此以后不再上战场,怪不得李隆基遇到杨贵妃,就来个“君王自此不早朝”。

    “将军,高将军求见。”康德快步过来,大声禀报。

    “他怎么来了?”高妙丽当然知道高将军就是高力士,很是诧异。

    “请他进来。”李昌国站起身,快步去迎接。

    来到府门口,只见高力士一脸的愁容,耷接着脑袋,无精打采,大是诧异,道:“高将军,快快请进。”

    高力士是李隆基的头号心腹,追随李隆基多年,无论到哪里都是被人巴结,他竟然站在门口不进来,这是李昌国很是讶异:“高将军,我这小门小院的,你直接进来就是,怎能在门口呢?”

    “李将军,我高力士一生没服过几人,你李将军我是打从心里钦佩,不敢失礼啊。”高力士努力挤出一点笑容,随着李昌国进府。

    李昌国虽然官职不高,在朝中却是炽手可势,即使官职比他大的人到来,也要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等待通禀。若是没有回音之前,就是康德他们放他们进来,他们也不敢进来。

    谁叫李昌国的威名曰盛呢?

    把高力士请进府里,高妙丽端着茶水上来,高力士笑道:“李将军能得如此贤妻,高力士为你欢喜。”

    从怀里摸出一块上等宝玉,递给高妙丽道:“令父姓高,我也姓高,我们算是本家,我托个大,叫你一声贤侄女,不知可否?”

    高力士本姓冯,因为高延福收养他,改名高力士。

    虽然后世把高力士归入歼臣之列,其实高力士并没有做多少坏事,人品还是不错的,是宦官中难得一见的贤宦。以他的身份,如此说话,那是对高妙丽极为高看。

    “就怕小女子高攀不上。”高妙丽聪明人儿,很会说话。

    “贤侄女言重了。这是点见面礼,还请贤侄女收下。”高力士笑眯眯的道。

    高力士打量着李昌国,李昌国笑道:“高将军有心,我们夫妻就谢谢你了。”

    一句“我们夫妻”把高妙丽说得如同吃了蜜似的,欢天喜地,把宝玉收了,冲高力士福了福,道谢而去。

    “李将军,你真是好福气,能娶得如此娇妻。”高力士笑呵呵的冲李昌国道贺。

    “是啊。”李昌国大是受用。话锋一转,问道:“高将军今曰前来,有何贵干?”

    “哎。”高力士长叹一声,道:“李将军,实不相瞒,我是前来求助的。你是知道的,陛下自从心姓失常以后,太医用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用。丞相、太子以及一众大臣,费尽了心思,没有丝毫起色。我们商量后,还是请李将军谋划谋划。”

    “噗!”李昌国正在喝茶,一口茶水喷得老远,一脸的讶异:“高将军,你是知道的,我只会打仗,又不会医术,怎能做这种事呢?”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都知道。”高力士重重点头,道:“可是,我们用尽了办法,都不能让陛下有起色,想来想来去,还是要请过去商议商议。”

    病急乱投医,李昌国很无言。

    “经太医公议,陛下不是病了,而是得了心病,若是找到法子,可以不药而愈。”高力士交底了。

    李隆基是因为杨氏一事而发疯,说是心病也说得过去。只需要解开李隆基的心结,他的病就不药而愈。可是,这事难如登天。

    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还有朝中大臣,哪一个不是精明人?他们想尽了办法,都没有成功,要解他的心病,难度可想而知。

    “我也没有好办法。”李昌国无奈的摊手。

    “李将军,去试试吧。”高力士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道:“吐蕃那么难以平定,华夏数千年没有成功,你还不是做成了?试试无妨,试试无妨。”

    “那就试试吧。”李昌国沉吟一阵。

    “我们这就进宫。”高力士立时催促。

    李昌国和高妙丽打声招呼,随着高力士进宫。一路上,只见百姓欢欣鼓舞,载歌载舞,庆祝杨氏覆灭。

    “杨氏为祸之烈,千古少见,必当遗臭万年。”高力士感慨无已:“虽说以前知晓杨氏为恶,却不知为害如此之烈。”

    “是啊。”李昌国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李昌国是现代人,深知杨氏的祸害有多深。然而,当杨氏做的坏事恶事公布出来后,仍是让他一阵阵心惊。

    “李将军,说来惭愧。”高力士勉力笑笑,颇为自责,道:“我们宦官无儿无女,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唯有钱财看得有些重。我们这种人,无后人,死后无人念想,也没什么盼头,只想积些钱财,生前多加享用。是以,收受他人的财货就是必然了。我也贪心过,收了不少别人的钱财,杨氏送了不少给我。”

    说到这里,摇摇头,拍了自己个巴掌:“以前以为杨氏的钱财即使不干净,也不会不干净到哪里去。如今方才知晓是如此的不干,这钱财收得心愧啊。我已经把这些积蓄的家财交给了国库,唯有如此,才能稍减我的罪恶。”

    高力士说得不错,太监是没有用后人的,即使积下万贯家财,也没有什么用处,唯有自己享受。为此,他们收受钱财就是必然之举了,这也是历代宦官贪婪的原因所在。

    这话应该是掏心窝子了,李昌国笑道:“高将军堪称宦官中的贤者。”

    “哪里哪里。”纵观高力士一生,没有大恶,称得上是宦官中的贤者了。这话说得高力士屁股都是欢喜的,没精打采的脸上多了几许笑意。

    两人来到宫里,赶到麟德殿,只见群臣个个一脸的焦虑,一脸的无奈,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大声商议。

    李隆基的生死关系着朝局,关系到唐朝的前途,谁能不心急呢?

    “李将军,你来了。”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还有群臣,一见李昌国,脸上堆起笑容,忙迎着上来。

    谁都清楚,杨氏覆灭一事,李昌国居首功。若不是他让李隆基传下降杨氏一级的旨意,杨氏不会这么快覆灭。兴许,不仅不会覆灭,还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是以,群臣对李昌国是格外器重,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陛下怎么样了?”李昌国问道。

    “李将军,你自己看吧。”李林甫一脸的愁容。

    李林甫之所以能身居高位,是因为李隆基赏识他。若是李隆基就此疯掉,那么,太子李亨监国理政就成了必然,李林甫的相位就难保了,要他不急都不成。

    “李将军,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父皇。”太子李亨双眼红肿,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了。说着说着,眼泪又差点流下来了。

    他是真哭,不是做戏,李昌国感受得到。

    按理说,李隆基若是出事了,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还能尽一份为人子的孝道,还算不错,李昌国大是欣慰。

    “殿下,我一定尽力。”李昌国苦笑。自己就一将军,打仗没问题,要解李隆基的心结谈何容易。

    来到殿前,龙武军兵士打开殿门,李昌国朝殿里一瞧,差点没摔在地上。

    屋里就两个人,一个李隆基,一个杨贵妃。两人形容憔悴,满面容光早已不复存在,消瘦了不少。

    两人肩并肩坐在一起,如同雕像般,不言不动,一双眼睛空洞无物,没有生气。要不是他们的胸膛微微起伏,证明他们还活着的话,李昌国一定会认为他们是两尊雕像。

    “已经五天了,不言不动,不吃不喝。”陈玄礼满脸愁容:“无论我们如何说话,陛下没有丝毫反应,跟没听见似的。”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