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葱岭戍卒 第二章 小勃律来袭 第三章 自投罗网 第四章 设伏 第五章 小勃律入伏 第六章 勇猛无敌 第七章 大获全胜 第八章 哥哥我要! 第九章 疏勒 第十章 高仙芝 第十一章 高手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六章 开路先锋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第二十章 兵不厌诈 第二十一章 一举渡河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三章 连云堡 第二十四章 率先登城 第二十五章 升任校尉 第二十六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 第二十八章 夺得首功(求推荐票) 第二十九章 冰川天险(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 妙计解困(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大军压境(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小勃律震恐 第三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三十四章 吐蕃援军(加更) 第三十五章 吐蕃中计 第三十六章 血染山岗 第三十七章 辉煌的胜利(加更) 第三十八章 封常清(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欢呼动九霄!(第二更求推荐)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为魔力~秀贺) 第四十一章 李昌国献计(加更)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东方总督(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 有美偕行(第三更) 第一章 春光乍泄(加更) 第二章 第一宠臣(第一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上)(加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下)(第一更) 第六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二更求推荐) 第七章 京都长安(第三更) 第八章 世界中心(加更求推荐票) 第九章 借势(第一更求推荐) 第十章 李林甫(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千古一帝(加更,求推荐票) 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 第十四章 诗圣落魄(第二更) 第十五章 曲江池(第三更) 第十六章 李白的缺点(第一更) 第十七章 一字千金(第二更)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章 面圣(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原来是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玄宗问计(第一更) 第二十三章 钦命将军(第二更) 第二十四章 龙武大将军(第三更) 第二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更) 第二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第三更) 第二十八章 李昌国Vs郭子仪(加更,求 第二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更,求票票) 第三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更,求票票) 第三十一章 饮中八仙(第三更,求票票) 第三十二章 指点明路(第一更) 第三十三章 王忠嗣下狱(第二更) 第三十四章 李白的进步(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大唐时代周刊》(第一更) 第三十六章 安禄山(第二更) 第三十七章 构陷太子(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太子李亨(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机会来了(第二更) 第四十章 解太子之难(第三更) 第四十一章 一语解围(第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忠厚人呐!(第二更) 第四十三章 安禄山谄媚(第三更) 第四十四章 我的女人(第一更) 第四十五章 安禄山的挑衅(第二更) 第四十六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三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上)(第一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下)(第二更) 第四十八章 哥舒翰进京(第三更) 第四十九章 李隆基的心思 第五十章 毒计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上)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下) 第五十二章 升一级 第五十三章 哥舒翰挂帅 第五十四章 吐蕃的妄想 第五十五章 监军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第五十七章 李白出山 第五十八章 强强联手,超豪华阵容 第五十八章 奔赴边关 第二十三章 李隆基的雄心 第一章 吐蕃入侵 第二章 猛将如云 第三章 我是监军! 第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五章 威震三军 第六章 李光弼 第七章 石堡城 第八章 定计 第九章 看你的! 第十章 安西都护府的危机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上)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下) 第十二章 李白扬威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上)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中)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下) 第十四章 穷追不舍(加更求票) 第十五章 蠢蠢欲动(第一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一)(第二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第三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五)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六)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七)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八) 第十七章 李昌国,你在哪里? 第十八章 鹰愁崖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上)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下)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上)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下) 第二十一章 兵临石堡城 第二十二章 欢腾的长安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上)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中)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下) 第二十五章 中亚泣血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一)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二)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三) 第二十七章 攻战石堡城(四)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五) 第二十八章 石堡城大捷 第二十九章 扔下去 第三十章 进军大非川 第三十一章 喜悦无边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三十三章 是唐军? 第三十四章 席卷大非川 第三十五章 李白建功 第三十六章 天大的胜利 第一章 长安疯狂了! 第二章 英风烈烈! 第三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上)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七章 杨国忠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九章 杨国忠遭罚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 第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石国叛变 第十四章 凌烟阁 第十五章 最高机密 第十六章 王维 第十七章 杨国忠从军 第十八章 意外的援手 第十九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三十六章 一举破城 第三十七章 唐军,能奈我何? 第三十八章 风雷动吐蕃 第三十九章 深埋大葬 第四十章 天崩地裂 第四十一章 不战而降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关 第四十三章 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第四十六章 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空降兵 第四十八章 大军出动 第四十九章 从天而降 第五十章 血战破壶口 第五十一章 越过积石山 第五十二章 驰骋吧,唐军! 第五十三章 狂飙突进 第五十四章 不可阻挡 第五十五章 唐军来了 第五十六章 灭国危机 第五十七章 朕要疯一回 第五十八章 和谈 第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六十章 大掳掠 第六十一章 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 大丰收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六十四章 兵临逻些 第六十五章 抢!(上) 第六十五章 抢!(下) 第六十六章 太多了!太多了! 第六十七章 不信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上)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下) 第七十章 全面围城 第七十一章 出兵石国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五章 攻占石国 第七十六章 阴你又如何? 第七十七章 大胜一仗 第七十八章 乱起 第七十九章 东方总督的愤怒 第八十章 伏击阿布?穆斯林 第八十一章 碎叶城 第八十二章 逻些大火 第八十三章 落井下石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五章 吐蕃求和 第八十六章 无条件投降 第八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八十八章 封常清,出击! 第八十九章 大破坏,大滋扰 第九十章 血流成河 第九十一章 自相残杀 第九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九十三章 末日到了 第九十四章 吐蕃灭亡 第一章 千古奇功 第二章 分兵略地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第四章 完美胜利 第五章 吐蕃都护府 第六章 李白荣升 第七章 天竺 第八章 灭天竺? 第九章 阿布?穆斯林的愤怒 第十章 他真有办法 第十一章 尼泊尔归降 第十二章 撤军 第十三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八章 李隆基很爽 第十九章 献俘 第二十章 庆功宴 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 第二十二章 冲突 第二十三章 就打你! 第二十四章 军心何在? 第二十五章 彪悍的虢国夫人 第二十六章 杨国忠罢官 第二十七章 大唐军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一章 后宫风波 第三十二章 梅妃江采苹 第三十三章 争风吃醋 第三十四章 冲击杨氏 第三十五章 联手灭杨 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 第三十七章 一言而决 第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手段 第三十九章 杨氏之灾 第四十章 杨国忠的末日 第四十一章 杨国忠身死 第四十二章 除恶务尽 第四十三章 报应来了 第四十四章 安禄山的狠辣 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第四十七章 罪己诏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第五十章 怎么救? 第五十一章 醒了 第五十二章 杨贵妃出家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第五十五章 封赏 第五十六章 为何?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第五十八章 李泌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第六十章 群英聚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一章 史思明 第二章 范阳精锐 第三章 不服就打服 第四章 夺范阳军 第五章 进军方略 第六章 大举西进 第七章 危在旦夕 第八章 进入西域 第九章 首战告捷 第十章 援军到来 第十一章 于阗解围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上)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下)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四章 战果丰厚 第十五章 疏勒战事 第十六章 疏勒解围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 第十八章 李昌国的大手笔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章 高仙芝的决心 第二十一章 各逞机锋 第二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上)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下) 第二十四章 号令大漠 第二十五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 第二十六章 算计与反算计 第二十七章 进军龟兹 第二十八章 生死关头 第二十九章 初战阿布?穆斯林 第三十章 血战龟兹 第三十一章 龟兹解围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四)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五)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六)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七)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八)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九)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四)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上)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下)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下) 第一章 进军撒马尔罕 第二章 摧枯拉朽 第三章 弃城而逃 第四章 感恩戴德 第五章 挺进波斯 第六章 唐军来了! 第七章 箪食壶浆迎唐军 第八章 席卷波斯 第九章 雷伊之战 第十章 阿布?穆斯林覆灭 第十一章 波斯复国 第十二章 哈里发 第十三章 安禄山殉国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上)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中)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下) 第十五章 镇国柱石(终)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大唐天下》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7:45:31
字数:797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天下 !

    第七十三章胜券在握

    “大人。”众将大惊失色,就要上前相扶。

    在众将心目中,阿布?穆斯林如同神一般的存在,足智多谋,机变百出,胆识过人,可以说即使天塌了,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象眼前这般摇摇晃晃,连站立都成问题的事儿太少见了,众将岂能不惊?

    “没事。”阿布?穆斯林毕竟是阿布?穆斯林,虽然心惊,却是没有慌乱,挥手阻止众将上前相扶,沉声道:“容我想想。”

    众将不敢说话,紧抿着嘴唇,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阿布?穆斯林紧拧着眉头,紧抿着嘴唇,眼神时而锐利,时而飘忽,脸上神色不停变幻,他越想越心惊。

    同样是唐军越过积石山的消息,对安西都护府和大食的冲击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安西都护府来说,唐军越过积石山主要是好事,这说明唐朝想早曰结束与吐蕃的战事,早曰把大军派入西域。坏处只在于,打乱了安西都护府的部署。这虽然严重,只要调整过来就成,不算很难。

    对于大食来说,这消息带来的冲击异常之大,让阿布?穆斯林震惊。

    一是打乱了阿布?穆斯林的谋划,他的一切部署都打乱了,需要重新谋划。这点虽然严重,只要他运筹得好,就能改变过来,费不了多大事。

    二是这消息透露一个让他心悸的意图:唐朝决意要缩短与吐蕃的大战,绝不给阿布?穆斯林以可趁之机。

    若是唐朝与吐蕃在大非川决一死战的话,那么,这一战的时间必然还有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分出胜负,这就给了阿布?穆斯林可趁之机,他完全可以把后方再巩固,最好是把舒莱克找出来,处死,永除后患。

    而唐朝明显不想给他可趁之机,果断出击,攻打积石山,把战火烧到吐蕃腹地,要提前结束与吐蕃的战事。

    一旦吐蕃被灭掉,唐朝的大军就会快速西进,与大食在西域争雄。

    如此一来,大食的优势就不复存在。大食比起安西都护府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兵力更多,他可以集结起数十万大军进攻安西都护府,若不是他的后方不稳的话,他早就这么做了。

    失去了优势,以唐军强悍的战力,阿布?穆斯林能否打进西域还在两说。即使他打进西域了,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等到他兵临河湟之后,已是强弩之末了。

    三是阿布?穆斯林后方不稳,眼下若是立时出兵西域,与安西都护府大打的话,就给了舒莱克以可趁之机,舒莱克必然会趁此良机作乱,滋扰他的后方。更别说,舒莱克一定会获得唐朝的支持,那样的话,对他的后方威胁就更大了。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阿布?穆斯林必须要运输粮草,因为西域穷啊,要想维持庞大的兵力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运输粮草,舒莱克就必然下手。

    越想越是心惊,阿布?穆斯林抚着额头,只觉很头疼。

    若是眼下不出兵,就错失了最后的良机,一旦唐朝腾出手来,大举西进,他的曰子就难过了。若要最有成算,就是再晚上一段时间出兵,先把后方再巩固一番。问题是,他没有这时间了,不出兵也要出兵。

    纵然后方不稳,阿布?穆斯林也是不惧,决心立定,眉头一立,眼中精光暴射。

    众将知道他有决断了,无不是挺起胸膛,昂起头颅,士气高昂。

    “很好!”阿布?穆斯林看在眼里,大为满意,大声道:“数十来,打进中国,占领中国,奴役中国,是我们的夙愿。如今,我们就把先辈这一心愿变成事实,集结大军,打进中国!”

    “打进中国!打进中国!”众将大喜过望,仰首向天,大声咆哮,声震长空。

    一声令下,大食军队开始调集,一队接一队的开到,布哈拉城外很快就成了一片兵营,集结在这里的大食军队不下二十万军。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还有不少大食军队分布在其他地方,一时间来不及集结,只能从各自的驻地开赴前方。

    “得得!”阿布?穆斯林骑在一匹极为神骏的阿拉伯战马上,身着金盔金甲,极是威风,如同天神临凡,在将士们的火热目光中策马而来,不疾不徐。

    齐亚德这些将领紧跟着而来。

    来到阵前,阿布?穆斯林一拉马缰停了下来,面朝大军。齐亚德他们驻马阿布?穆斯林身后。

    阿布?穆斯林扫视军队,只见兵士高昂着头颅,胸膛挺起,军心不错,士气高昂,大是满意,开始训话道:“安拉忠诚的仆人们,安拉赐予我们神启,中国人是异教徒,安拉的仆人要把中国人献给安拉。”

    “安拉!安拉!”

    惊天的吼声响起,二十万大食军队的吼声震动苍穹。

    大食军队是由忠实的信徒组成,他们对安拉有着绝对的虔诚,为了安拉,要他们去死也不是问题。

    “中国人亵渎安拉,是异教徒,他们只配做奴隶。”阿布?穆斯林的声调转高,道:“安拉的仆人打进中国,要让中国人做牛做马,为安拉的仆人织造美丽的丝绸,酿造醇厚的美酒,种植香喷喷的香料、可口的茶叶,烹饪美味的美食,逼迫他们把金银珠宝献给安拉的仆人!”

    猛的拔出弯刀,手腕一振,一朵漂亮的刀花闪现,大吼道:“中国人只配做奴隶!安拉的仆人成全中国人!”

    “中国人只配做奴隶!”

    “安拉的仆人成全中国人!”

    二十万大食军队的血液沸腾了,无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咆哮起来。

    黄金国度的大名早就传遍西方,西方一直想打进中国,却是没有机会,亚历山大就是第一个付诸行动的人,却是没有成功。

    早在五十年前,优素福就想打到中国,占领中国,依然没有成功。

    自此以后,大食一直在努力,以打进中国为目标,如今,大食终于要付诸行动了,大食兵士哪能不欢喜的,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是遍地黄金,是人间天堂,如此富饶之地岂能不去?岂能不占领?

    是以,他们无不是拼命的大吼,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中国来。

    阿布?穆斯林手中的弯刀对着东方重重劈下,宛若惊雷闪电,极是骇人。

    “得得!”阿布?穆斯林一拍马背,率先出动,朝着东方飞驰而去。

    “隆隆!”大军紧随其后,闷雷似的蹄声陡然炸响,震人耳膜。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片人潮马海,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涌去。

    在其他地方,接到命令的大食军队,接二连三的朝东方赶去。

    xxxxxxxx

    长安,麟德殿。

    李隆基斜靠在宝座上,正在欣赏歌舞。

    一队宫女在杨贵妃的领舞下,正在翩翩起舞,舞姿优美,煞是好看。

    “陛下,陛下。”高力士快步冲进来,冲李隆基禀报道:“前方军报。”

    “拿来。”李隆基眉头一掀,笑道:“定是好消息。”

    伸手接过,展开一瞧,不由得大笑道:“果然是好消息。你们先下去。高力士,把陈玄礼,李林甫,太子叫来。”

    高力士应一声,忙去办理。

    杨贵妃挥挥手,宫女退了出去,香风阵阵,来到李隆基身前,笑问:“陛下,是何等好消息?是不是平了吐蕃?”

    “还没有,不过呢,为时不远了。”李隆基把手中的军报递给杨贵妃,笑道:“你瞧,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呢。”

    杨贵妃白玉似的素手伸出,又缩了回来,道:“陛下,这不好吧?臣妾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杨贵妃不干预国事,这是她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妨。”李隆基笑着道:“这事算不得多么重要,都会想到的事。”

    杨贵妃颇有些好奇,接过军报一瞧,不由得惊呼声:“围住了逻些?吐蕃平定在即了。臣妾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呵呵!”李隆基异常欢喜,笑道:“眼下虽然还未平定,也是差不了多少,朕就接受你的恭贺。你去准备酒菜,朕要与陈玄礼他们好好喝一通。吐蕃平定在即,朕就当是庆功宴了。”

    杨贵妃应一声,退了下去。

    陈玄礼、李林甫和太子李享先后到来,冲李隆基见礼。

    李隆基冲他们挤眉弄眼,却是不说事,把陈玄礼三人弄糊涂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却是不明所以。

    “陛下,是不是吐蕃有好消息了?”还是李林甫反应够快,忙开口问道。

    “没错。”李隆基重重点头,道:“李昌国他们不负朕之厚望,把逻些团团围住了,数十万吐蕃军队和百姓被围在逻些了。”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陈玄礼他们齐声大笑,向李隆基道贺。

    “父皇,李昌国他们为何围而不攻?只要一战便可攻下逻些呀。”太子李亨对兵道不太在行,大声问道。

    “太子呀,凡事深思。”李隆基眉头一拧,道:“李昌国他们若是眼下进攻,破灭吐蕃是必然,不过,困兽犹斗,何况人乎?吐蕃人拼命一战,其战也难,大唐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