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葱岭戍卒 第二章 小勃律来袭 第三章 自投罗网 第四章 设伏 第五章 小勃律入伏 第六章 勇猛无敌 第七章 大获全胜 第八章 哥哥我要! 第九章 疏勒 第十章 高仙芝 第十一章 高手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六章 开路先锋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第二十章 兵不厌诈 第二十一章 一举渡河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三章 连云堡 第二十四章 率先登城 第二十五章 升任校尉 第二十六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 第二十八章 夺得首功(求推荐票) 第二十九章 冰川天险(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 妙计解困(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大军压境(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小勃律震恐 第三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三十四章 吐蕃援军(加更) 第三十五章 吐蕃中计 第三十六章 血染山岗 第三十七章 辉煌的胜利(加更) 第三十八章 封常清(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欢呼动九霄!(第二更求推荐)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为魔力~秀贺) 第四十一章 李昌国献计(加更)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东方总督(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 有美偕行(第三更) 第一章 春光乍泄(加更) 第二章 第一宠臣(第一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上)(加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下)(第一更) 第六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二更求推荐) 第七章 京都长安(第三更) 第八章 世界中心(加更求推荐票) 第九章 借势(第一更求推荐) 第十章 李林甫(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千古一帝(加更,求推荐票) 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 第十四章 诗圣落魄(第二更) 第十五章 曲江池(第三更) 第十六章 李白的缺点(第一更) 第十七章 一字千金(第二更)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章 面圣(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原来是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玄宗问计(第一更) 第二十三章 钦命将军(第二更) 第二十四章 龙武大将军(第三更) 第二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更) 第二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第三更) 第二十八章 李昌国Vs郭子仪(加更,求 第二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更,求票票) 第三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更,求票票) 第三十一章 饮中八仙(第三更,求票票) 第三十二章 指点明路(第一更) 第三十三章 王忠嗣下狱(第二更) 第三十四章 李白的进步(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大唐时代周刊》(第一更) 第三十六章 安禄山(第二更) 第三十七章 构陷太子(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太子李亨(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机会来了(第二更) 第四十章 解太子之难(第三更) 第四十一章 一语解围(第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忠厚人呐!(第二更) 第四十三章 安禄山谄媚(第三更) 第四十四章 我的女人(第一更) 第四十五章 安禄山的挑衅(第二更) 第四十六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三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上)(第一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下)(第二更) 第四十八章 哥舒翰进京(第三更) 第四十九章 李隆基的心思 第五十章 毒计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上)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下) 第五十二章 升一级 第五十三章 哥舒翰挂帅 第五十四章 吐蕃的妄想 第五十五章 监军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第五十七章 李白出山 第五十八章 强强联手,超豪华阵容 第五十八章 奔赴边关 第二十三章 李隆基的雄心 第一章 吐蕃入侵 第二章 猛将如云 第三章 我是监军! 第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五章 威震三军 第六章 李光弼 第七章 石堡城 第八章 定计 第九章 看你的! 第十章 安西都护府的危机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上)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下) 第十二章 李白扬威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上)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中)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下) 第十四章 穷追不舍(加更求票) 第十五章 蠢蠢欲动(第一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一)(第二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第三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五)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六)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七)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八) 第十七章 李昌国,你在哪里? 第十八章 鹰愁崖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上)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下)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上)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下) 第二十一章 兵临石堡城 第二十二章 欢腾的长安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上)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中)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下) 第二十五章 中亚泣血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一)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二)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三) 第二十七章 攻战石堡城(四)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五) 第二十八章 石堡城大捷 第二十九章 扔下去 第三十章 进军大非川 第三十一章 喜悦无边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三十三章 是唐军? 第三十四章 席卷大非川 第三十五章 李白建功 第三十六章 天大的胜利 第一章 长安疯狂了! 第二章 英风烈烈! 第三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上)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七章 杨国忠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九章 杨国忠遭罚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 第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石国叛变 第十四章 凌烟阁 第十五章 最高机密 第十六章 王维 第十七章 杨国忠从军 第十八章 意外的援手 第十九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三十六章 一举破城 第三十七章 唐军,能奈我何? 第三十八章 风雷动吐蕃 第三十九章 深埋大葬 第四十章 天崩地裂 第四十一章 不战而降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关 第四十三章 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第四十六章 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空降兵 第四十八章 大军出动 第四十九章 从天而降 第五十章 血战破壶口 第五十一章 越过积石山 第五十二章 驰骋吧,唐军! 第五十三章 狂飙突进 第五十四章 不可阻挡 第五十五章 唐军来了 第五十六章 灭国危机 第五十七章 朕要疯一回 第五十八章 和谈 第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六十章 大掳掠 第六十一章 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 大丰收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六十四章 兵临逻些 第六十五章 抢!(上) 第六十五章 抢!(下) 第六十六章 太多了!太多了! 第六十七章 不信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上)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下) 第七十章 全面围城 第七十一章 出兵石国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五章 攻占石国 第七十六章 阴你又如何? 第七十七章 大胜一仗 第七十八章 乱起 第七十九章 东方总督的愤怒 第八十章 伏击阿布?穆斯林 第八十一章 碎叶城 第八十二章 逻些大火 第八十三章 落井下石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五章 吐蕃求和 第八十六章 无条件投降 第八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八十八章 封常清,出击! 第八十九章 大破坏,大滋扰 第九十章 血流成河 第九十一章 自相残杀 第九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九十三章 末日到了 第九十四章 吐蕃灭亡 第一章 千古奇功 第二章 分兵略地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第四章 完美胜利 第五章 吐蕃都护府 第六章 李白荣升 第七章 天竺 第八章 灭天竺? 第九章 阿布?穆斯林的愤怒 第十章 他真有办法 第十一章 尼泊尔归降 第十二章 撤军 第十三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八章 李隆基很爽 第十九章 献俘 第二十章 庆功宴 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 第二十二章 冲突 第二十三章 就打你! 第二十四章 军心何在? 第二十五章 彪悍的虢国夫人 第二十六章 杨国忠罢官 第二十七章 大唐军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一章 后宫风波 第三十二章 梅妃江采苹 第三十三章 争风吃醋 第三十四章 冲击杨氏 第三十五章 联手灭杨 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 第三十七章 一言而决 第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手段 第三十九章 杨氏之灾 第四十章 杨国忠的末日 第四十一章 杨国忠身死 第四十二章 除恶务尽 第四十三章 报应来了 第四十四章 安禄山的狠辣 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第四十七章 罪己诏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第五十章 怎么救? 第五十一章 醒了 第五十二章 杨贵妃出家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第五十五章 封赏 第五十六章 为何?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第五十八章 李泌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第六十章 群英聚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一章 史思明 第二章 范阳精锐 第三章 不服就打服 第四章 夺范阳军 第五章 进军方略 第六章 大举西进 第七章 危在旦夕 第八章 进入西域 第九章 首战告捷 第十章 援军到来 第十一章 于阗解围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上)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下)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四章 战果丰厚 第十五章 疏勒战事 第十六章 疏勒解围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 第十八章 李昌国的大手笔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章 高仙芝的决心 第二十一章 各逞机锋 第二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上)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下) 第二十四章 号令大漠 第二十五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 第二十六章 算计与反算计 第二十七章 进军龟兹 第二十八章 生死关头 第二十九章 初战阿布?穆斯林 第三十章 血战龟兹 第三十一章 龟兹解围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四)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五)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六)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七)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八)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九)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四)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上)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下)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下) 第一章 进军撒马尔罕 第二章 摧枯拉朽 第三章 弃城而逃 第四章 感恩戴德 第五章 挺进波斯 第六章 唐军来了! 第七章 箪食壶浆迎唐军 第八章 席卷波斯 第九章 雷伊之战 第十章 阿布?穆斯林覆灭 第十一章 波斯复国 第十二章 哈里发 第十三章 安禄山殉国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上)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中)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下) 第十五章 镇国柱石(终)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大唐天下》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7:41:59
字数:534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天下 !

    李嗣业摇头已经是很委婉的反对了,更有不少将校交头接耳,轻声议论起来。

    “骁勇校尉勇冠三军,是安西都护府第一猛将,勇猛无敌,谁也不是他的对手,我是万分佩服的。可是,这勇猛无敌和善于谋划是两回事,风马牛不相及!勇猛未必善于谋划,骁勇校尉不知晓这点。”

    “封将军足智多谋,善于运筹,他的谋划就是副都护也是佩服。骁勇校尉不仅勇猛,也有智计,可是,与封将军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如。”

    “这个李嗣业,他与骁勇校尉交好,怎么不拦住?不这是丢丑么?”

    听着众人的议论,高仙芝眉头一立,轻哼一声:“哼!”

    他的号令极严,众将知道他有意维护李昌国,不敢再议论,乖乖的闭嘴。

    “呵呵!”高仙芝成功的让众人闭上嘴巴,然后冲李昌国笑道:“李昌国不仅仗打得好,还挺会说笑,来,干了!”举起手中酒杯。

    他这是有意为李昌国解围,岔开话题。若是李昌国说出的办法不如封常清,那不是丢丑么?他是一番好意。

    高仙芝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按理说李昌国应该顺坡下驴,就此打住。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李昌国却是笑道:“谢副都护好意!言与不言,在于我,善于不善,在于副都护。若副都护以为善,还请择善而纳之。”

    若是不争的话,就去不了长安,去不了长安,则不能改变历史。长安,那是唐朝的中枢,要想改变历史,必须进入长安,没得选择。

    “既然如此,那你就说吧!”高仙芝凝视李昌国,见李昌国执意要说,只得允了。

    “谢副都护!”李昌国知道他是好意,谢一声,这才冲封常清道:“封将军所言极是有理,不过,我却以为,封将军即使入长安,也是请不来援军、调不来更多的军械粮草!”

    “为何?”封常清的剖析极是在理,没想到李昌国却给他否决了,封常清很不服气,眉头一挑,威势立现,脱口问道。

    “是呀!”高仙芝眉头拧着,道:“李昌国,你休要胡说!如今,我们打下小勃律,安西都护府再无后顾之忧,正是集中兵力与大食争锋的良机,陛下英明,一定会派出更多的军队、调派更多的军械。”

    一席话很是在理,众将重重点头赞同。

    “因为吐蕃据石堡城,牵制河湟之地,威胁河西走廊!”李昌国的声调略高。

    “石堡城?”

    高仙芝、封常清二人的眼睛猛的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石堡城?”

    李嗣业他们虽然惊奇,却是不明所以。

    “啪!”

    封常清右手重重拍在额头上,一副恍然之状,道:“副都护,封常清失算,失算!”

    “不仅你失算了,我也失算了!”高仙芝抚着额头,沉吟着道:“我一心以为打下小勃律,安西都护府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兵力与大食争锋,却忘了石堡城!要不是李昌国说起,我还真是忘了。”

    略一停顿,冲李昌国一笑,很是和煦,欣赏之意大增,道:“李昌国,依你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高仙芝名将之才,不过是一时失算,被李昌国提醒,立即醒悟过来。

    “是呀!”封常清也明白了,打量着李昌国,眼里尽是赞赏之色。

    “副都护,依我之见,安西都护府虽然眼下无后顾之忧,却是兵力不足,军械不足,粮草不丰,还不宜与大食大打。”李昌国早就想好了,缓缓道来:“要想安西都护府有更多的军队,更多的军械,更多的粮草,就应该向陛下上奏,早曰打下石堡城。”

    石堡城筑于隋炀帝西巡之际,虽然并不大,却是一座雄关,易守难攻。在隋末唐初之际,石堡城为吐蕃占领,遗祸无穷。

    石堡城扼守在吐蕃进入河湟的必经要道上,此关在手,吐蕃是进退自如,进可攻,退可守,随时可以进入河湟之地。

    为了防备吐蕃,唐朝十余万大军驻守西北。一座石堡城,就牵制了唐朝如此之多的兵力,使得唐朝不能把更多的兵力、军械、粮草投入到西域。

    历史上,高仙芝打下小勃律,哥舒翰打下石堡城,高仙芝发起怛罗斯之战,三者之间看似没有关系,却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吐蕃与唐朝为敌,有两个方向,西方就是通过小勃律争夺安西四镇;东方就是通过石堡城威胁河湟之地,对唐朝的牵制作用是很明显的。

    正是因为如此,在高仙芝打下小勃律后,为了把更多的兵力和军械投入西域,与大食争锋,精明的李隆基决心攻打石堡城。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王忠嗣,他知道石堡城很不好打,一力反对,惹得李隆基大怒,尽管王忠嗣是李隆基收养的义子,仍是把他贬官。

    在李隆基的巨大压力面前,哥舒翰不得不出兵攻打石堡城。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哥舒翰终于“西屠石堡取紫袍”,把吐蕃封在青藏高原的高山密林里,河湟之地的威胁解除。

    河湟之地不再受吐蕃的威胁,唐朝就能把更多的兵力、军械投入到西域,才有著名的“怛罗斯之战”。

    “我艹之过急了!”

    高仙芝自责一句,冲封常清道:“封将军,你以为呢?”

    “副都护,末将以为,骁勇校尉报捷更合适!”封常清胸怀磊落之人,不如李昌国就是不如,直接承认,不会爱口饰修。

    不仅如此,封常清打量着李昌国,很是欣赏。他已经许李昌国为生死之交,本就对李昌国很有好感,没想到李昌国的见解比他还要高明,对李昌国又高看一层。

    “李昌国,报捷一事,就由你去!”高仙芝欣赏的打量着李昌国,笑呵呵的,极是舒畅。

    李昌国勇猛无敌不说,还如此明见,洞察入微,就是老谋深算的封常清都不如,要高仙芝不欢喜都不成。

    “谢副都护!”李昌国行礼相谢。

    “你此番前去长安,肩负重任!”高仙芝脸色严肃,道:“无论如何,你要促成朝廷出兵石堡城!只有打下石堡城,安西都护府才会有更多的兵力,才能与大食争锋!”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