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男才女貌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一章 出游逢空难 情侣同穿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章 初至三国深山逢许褚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章 觉异禀立凌云志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四章 制玻璃得首桶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五章 遇灾年广收流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六章 察阴谋洛阳求官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七章 入帝都求为太守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八章 新官上任欲求人才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九章 千金易得一匠难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章 利兵甲定计赚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一章 行诡计终得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二章 招贤馆惊迎刘晔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三章 元戎始建 玄甲兵成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四章 宴张苏得良驹名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五章 骑名虎豹 棍号蟠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六章 春日出行取道颖川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七章 至颖川首邀陈群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更名公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八章 语惊四座名震经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九章 无心插柳 有意栽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章 楚河汉界任纵横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一章 离颖川北地访将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二章 破杀戒开解心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三章 救二将定计破贼寨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四章 除巨害剿灭二虎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五章 住甄家巧遇西席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六章 见田丰开讲为官之路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七章 世人爱官取之有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八章 了夙愿三杰归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九章 恶少当道 县城救人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章 恶少施诡计 杀官助子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一章 赵云避祸谯郡 张郃河间比武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二章 得意归回转谯郡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三章 定计一撼乾坤 阅兵折服张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四章 文武群贤毕至 神医会诊甄豫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五章 细讲入川缘由 我欲只手擎天 第二卷 黄巾之乱 乱起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章 首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章 出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四章 纵火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五章 双雄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六章 止杀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七章 分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八章 奇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九章 奇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章 粮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一章 夺营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二章 突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三章 遭遇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四章 死斗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五章 激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六章 重围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七章 翻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八章 夹击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九章 血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章 倾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一章 开解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二章 进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三章 觐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四章 封赏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五章 豪宅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六章 请求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一章 乱平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二章 婚前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三章 成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四章 姻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五章 入川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一章 入益州首取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章 宴无好宴宴中出骤变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章 委重任取道入成都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四章 谈州事潜流暗涌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五章 宴豪强杯酒收私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六章 借刀杀人马相破巴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七章 山谷遇伏马相走犍为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九章 杀鸡儆猴世族归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章 收降卒益州兴水利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一章 散万金收得民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二章 张鲁求官成都城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三章 雪耻辱张鲁投荆州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七章 战西凉南安初见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八章 孙清晓斩将夺旗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九章 郭奉孝营中定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 (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六章 流言蜚语汉帝生疑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七章 魑魅魍魉尽显身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二章 另辟财源滚滚来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三章 官制改革初试三省六部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中)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六章 昭姬琴 貂蝉舞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七章 渔阳乱 天下动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八章 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九章 渔阳战鼓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章 博望遗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一章 大汉最恐怖的主簿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二章 吕奉力斩四将 征北军冲杀战阵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三章 试问何人无罪?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四章 节外生枝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五章 噬人之狼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六章 空营以及拉拢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七章 新势力崛起的序曲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八章 北方来的军师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九章 一毛不拔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章 洛阳惊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二章 挡路者死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三章 入宫觐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四章 禁宫冲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五章 舍弃天真的现实抉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八章 退避三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九章 高级别的争风吃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章 男人,就是用来负责的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一章 汉帝驾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二章 兵围禁宫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之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四章 不愧飞将之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五章 刁民?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六章 抽死他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七章 吏治要整顿!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一章 注定的命途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章 魏信设计乱天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章 鹬蚌相争终成空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章 张让之死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章 魏信再出乱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六章 董卓独霸朝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七章 董卓战吕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八章 祸根暗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九章 魔王初成乱朝纲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章 成都一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一章 官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二章 当历史失去袁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三章 来自董卓的试探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四章 安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五章 遗诏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六章 生灵屠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七章 相思草,碧血花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八章 众叛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九章 强势诸侯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章 会盟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一章 目标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二章 盟主之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三章 遥控指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四章 重新振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五章 洛阳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六章 汜水交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七章 挑拨离间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八章 内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九章 第二个锦囊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章 火焚汜水 兵进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一章 陷阵营首阵破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二章 上庸城援兵暗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三章 刘元瞻上庸中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四章 重新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诸侯折将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六章 吕奉先扬威虎牢 甘兴霸兵出荆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七章 甘兴霸月夜遇蒋钦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八章 蒋钦建言掠南郡 黄祖领命守江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九章 荆州军退返襄阳 董仲颍议退长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章 刘元瞻收得四郡 蒯异度临别留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一章 张鲁穷途传谣言 刘宇谈笑安人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二章 刘宇请神光 张鲁献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三章 迁都城蔡邕保图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四章 诸侯进京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独追董卓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六章 中埋伏董卓败曹操 得玉玺周瑜劝孙坚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七章 孙文台献玺借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八章 曹孟德收兵图兖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九章 刘备起心夺幽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一章 刘虞灰心丧志 益州兵进洛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二章 刘伯安图谋天子建 南中郡蛮族犯边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三章 孙清晓请命征南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四章 孙清晓成都掌帅印 刘元瞻整军入汉中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五章 上庸城新官上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章 入冀州李林设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章 刘虞身死冀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章 曹孟德收得贤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章 琅琊郡鲍信求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章 曹操定计破义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章 收精兵曹操得兖州 乱江东孙家逞豪雄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章 皖城县二乔言心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章 孙坚江东访二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章 游说江东孙氏定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章 乔洪出山说全柔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一章 乔家庄孙策吐真心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二章 卿以玉锁结同心 我以江东做聘礼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三章 奇袭秣陵周郎用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四章 丢寿春刘繇忆始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五章 孙氏得江东 刘宇阅军机(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六章 郭嘉言江东三患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七章 魏逸风失踪建宁郡 孙清晓挥兵入云南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八章 益州兵对战青蛇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九章 蛮将侥幸逃的性命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章 益州军大破蛇阵 孙清晓折服蛮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一章 南征元帅问桥栋军情 那土洞主说飞刀绝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二章 遭突袭汉军折兵 中飞刀严颜落马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三章 中剧毒急召张仲景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四章 刘子扬献乌蚕手套 桥栋寨议弃甲归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上)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六章 西洱河汉军一败南蛮兵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七章 破蛮兵史利献计诈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八章 设伏兵先擒铁勒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九章 感旧事蛮将归降 用苦肉蛮王中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章 南蛮兵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一章 云南密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二章 温泉诡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三章 主公有后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四章 马云璐V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五章 魏浪现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六章 未婚妻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七章 魏浪身世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八章 找刘宇要儿媳妇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九章 联兵伐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过渡章,无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章 双子临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一章 给孩子起名要用什么书?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二章 设计离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三章 破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六章 官员短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议行科举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榜样的作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八章 封王背后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九章 称孤道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一章 通房丫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二章 古代贤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三章 剪不断,理还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五章 棘手问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六章 蠢蠢欲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七章 密议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章 左都御史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二章 名字的涵义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三章 散财童子!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五章 联姻请求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七章 荆扬冲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八章 益州威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九章 候选儿媳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二章 五方使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三章 江东谋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五章 益州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六章 孙坚归天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七章 一触即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九章 长安之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章 奇兵突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一章 杀鸡儆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三章 来意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四章 准备决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六章 长安斗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七章 权力争夺的序幕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八章 入住董卓旧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九章 大朝会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章 政治集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三章 徐州事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五章 张林到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一章 长安街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二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三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七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壹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争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请稍后见到正式版字样后再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八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入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刘宇挂帅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县血案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壕沟战术 第一百五十六章 鲜卑三部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拓跋部落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宜君血战 第一百七十五章 铁甲近卫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民团登城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八章 夹击
《三国之男才女貌》
作者:獠羽
更新时间:2024-01-09 04:36:20
字数:1183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男才女貌 !

    世上就是有着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一个昨天还沿街乞讨的乞丐也许摇身一变就成为腰缠万贯的巨福,而上一刻还威风八面的显贵,在下一刻就可能身陷囹圄。所谓世事无常,天意难测。也许有人说这些只不过是生命中的意外,但张宝今天可真的是尝到了这意外的味道。

    来自东西两方的突如其来的军队使得刚才还在咬牙切齿的想要手刃刘宇的张宝惊恐不已。“这、这是何处兵马?”张宝的声音开始发颤了。虎牢关下十万精兵归降朝廷对于张宝的打击太大了,朝廷大军进驻虎牢,已经开始向汜水关挺进。这些坏消息足以使张宝心惊胆战了,只不过弟弟张梁的死极大的刺激了张宝,再加上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他这才有胆量做出那样一副豪情满怀的样子。如今战局突变,两支陌生军队的到来,使得张宝心中潜伏的担忧一下子被翻腾了上来——难道朝廷的大军来得如此迅速?东边的部队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关东州郡的联军也已经来到这里了?

    主将心里都如此忐忑不安,他手下的人则更加惊惶。一时间整个中军开始混乱起来。副帅张燕这时阴沉着脸说道:“地公将军,虽然现在还不清楚这两边到底来得是哪路人马,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从西边过来的是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单看烟尘,只怕不下一万之众!三河骑兵都已经派往关东征讨了,那么如此众多的骑兵能够从京师方向而来,以我看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三辅雍凉两州的援军已经赶到了京师!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地方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出动如此庞大的骑兵部队。地公将军,如今形势逆转,我们与那刘宇苦战数个时辰,伤亡颇大,士卒疲惫,现在恐怕已经无力阻挡上万雍凉铁骑的进攻了。再加上从东而来的部队我们还摸不透他的底细,地公将军,你应该尽早下个决断了!我等还是速速退兵吧,等回到北地,在重整旗鼓也不迟啊!”

    其实张宝的心中不是没有生出退意,两路军队的身份很可能就是朝廷的关西,关东两路援军。军师定下的这个计划本就是个奇袭计划,现在眼看聚集在司隶的兵马越来越多,别说什么奇袭,只怕自己能够全身而退都是奢求了。

    如果没有张梁的死讯,那么张宝很可能就要下令全军撤退了,可问题是现在他的亲弟弟死了,张宝的情绪正处在极度不稳定之中,以至于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就听他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两路距此尚有一段距离,先将那刘宇狗贼擒杀,再行撤退不迟!”

    张燕心中一阵冰凉——黄巾三巨头的时代就要结束了!身为统兵大将,却没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气度,只因为自己的私仇,就将数万将士的生死抛诸脑后,试想,这样的领导者如何能够成得了大业呢?张角他们的辉煌已经随着朝廷征讨大军的推进而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自己还有誓死跟随他们的必要吗?

    张燕其实是个相当具有城府的人。事实上,张燕对于张角远没有那样大的崇拜之意。他之所以会在并州相应身在冀州的张角,究其根本,是因为他自己本就对腐朽的大汉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心存不满,反志早存。张角的黄巾起义只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崛起契机罢了。此次他应黄巾上层所邀,率兵攻打京师,也是因为想要在黄巾军的胜利果实中分上一杯羹而已。

    说穿了,张燕是个十分现实的人。这次出兵,他一共出动了4万黑山军主力,以及自己奉为杀手锏的骑兵部队。在他看来,自己对于张宝,甚至是张角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毕竟自己的军队战争中损失也很严重,骑兵部队损失近半,步兵部队也伤亡上万人。自己是从一个小小的数百人的小部队,经过近一年的艰难困苦,无数筹码准备,才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让他坐视自己的这点家底在张宝的一己之私下成为炮灰,他张燕还不是那么慷慨的人!

    于是张燕冲着张宝一拱手道:“地公将军,如今局势危急,既然地公将军要为人公将军报仇雪恨,那张某也就不再奉陪了,我等日后若是有缘再见吧!”

    张宝被张燕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说的晕头转向,颤声问道:“张将军,你、你这是何意啊?”

    我说得还不够明白吗?张燕心中一阵焦躁。自小生长在北地的他对于骑兵部队的速度可是深有体会,如果从西方赶来的真的是雍凉铁骑,那用不了多长时间,那可怕的骑兵大队就会出现在自己眼前,到时自己这点兵马还不够人家冲锋两次呢。时间紧迫,张燕不想再和张宝废话,当知道黄巾三巨头大势已去之后,张燕对于张宝的态度也就不再恭敬,也不再出言解释,只是冲着张宝再拱了拱手道:“地公将军,我们后会有期!”

    言罢,张燕丢下目瞪口呆的张宝,匆匆忙忙的带着自己的心腹离开大营,招呼骑兵队,集合步兵,迅速脱离战场向东方撤去。早在刚才李雄传报噩耗的时候,张燕就已经察觉到事情不妙,所以他一早就命令自己的心腹到各营传令,让自己的部队尽速脱离战场。黑山军本就是在山中打惯了游击的部队,论起撤退之迅速,就是刘宇的精兵恐怕也要逊上一筹,再加上战场上的敌人实在已经不多,所以黑山军很快就脱离了战线,迅疾而有序的跟着张燕扬长而去,留下一帮黄巾本部兵士愣在那里大眼瞪小眼。

    可怜的张宝,直到张燕率众离去的烟尘扬起,他才反应过来。初夏的微风分外和煦,但吹到张宝身上却犹如三九天的寒风般刺骨。众叛亲离啊!张宝的声音颤抖着向着张燕远去的方向破口大骂,几乎将他能够想到的恶毒语言全部宣泄了出来。可惜,现在的张燕已经听不到他那充满怨念的诅咒了。

    天又要变了。张燕坐在马上思量着。黄巾三巨头已经逐一倒下,他们所开创的时代只是如昙花一现般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一圈波纹,随后便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看来自己又要蛰伏在山中一段时间了。张燕心中长叹一声。身边的一个亲卫凑到近前问道:“将军,我们要从那条路回并州呢?”

    沉思片刻,张燕说道:“此时的汜水关恐怕已经落入关东联军的手中了。既然此路不通,我们就绕开它。我曾派人于附近山中打探,查到山中有一条小路可绕过汜水关直通豫州地界,我们就从那小路走,取道延津渡河回北方!”张燕此时的心情已经再次好转过来,张氏集团的覆灭不代表黄巾时代的结束!等着吧,再等上个三五年,到那时,我就是这大汉十三州舞台上的主角!张燕长啸一声,打马率兵飞奔而去。

    再说黄巾大营内这时已经乱作一团。黑山军突然的离去使得所有人都感到心中惶恐不安。力量减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是——经过张燕背叛打击的张宝,他的精神已经陷入了癫狂状态,就见他双目红赤,嘴中不停的发出嗬嗬的声音,似乎是想要寻找一个怒气的宣泄点。终于,张宝的愤怒完全爆发出来,可惜,他所指向的对象,是刘宇。“没了你张燕,老子照样能报仇!刘宇狗贼,我要生啖汝肉,将你碎尸万段!”不过,这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随着地面震动的不断加大,现在战场上的黄巾军士卒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马上就要将自己送到幽冥之境的死神们的面容了!

    全身披甲的骑士,同样全身裹附甲片的战马,这一切都在彰示着来人的不同寻常!难道这些骑兵和这个战场上那些衣甲古怪,行为更是恐怖的士兵是一伙的?聪明的黄巾军士兵已经开始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了,只不过有的时候,有的东西还是糊涂一点为好,一想到来人可能与自己围困了2个时辰的这支怪物军队是同类,很多黄巾士兵的腿就开始打哆嗦,身体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却着。他们实在是不愿意再和这样的非人类打交道了。

    不过,他们不想和敌人打,敌人却不会就此放过他们!“准备——”骑兵队列前面的一员黑甲棕马的年轻将军猛地将手向下一砍:“冲锋!!”

    一根根通体泛着蓝色光芒的长马枪瞬间被骑士架在身旁,雪亮的枪头晃得对面的黄巾士兵们如身入寒潭。“杀!!”震天的吼声从这支看起来规模并不大的骑兵部队中传出,携带着死亡的气息,这些造型怪异的骑兵骑着战马恶狠狠的向着慌乱不堪的黄巾兵群冲来!

    这时,所有战场上的黄巾士兵都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生命只怕就要轻易的丧失在这支规模不大,但杀气弥天的骑兵队的手中。装备精良的虎骑兵在张合的率领下,就像尖刀划破一张薄薄的纸一般,轻易的将本就乱成一片的黄巾军冲得七零八落。就在几个时辰之前,同样是在这片土地山,一支志得意满的骑兵部队发动了一次冲锋,可惜凡是参加冲锋的部队都被干掉了。现在,情景仿佛在重现,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区区200人的骑兵竟然在万余人的黄巾部队来回踩踏冲撞,将失去了骑兵的黄巾军杀得抱头鼠窜。

    溃散的黄巾军并没有能够逃出多远,一队与刚才的那支骑兵风格迥异的骑兵正来回奔驰着阻挡了他们的退路。这支骑兵身上披挂着的,是和步兵队相同普通的黑色铠甲,座下的战马身上也并没有太多的防具。每个骑士的身后都斜背着一张大弓,坐骑上则悬挂着好几个箭壶。另外他们每人的身上还带着一个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像是弩弓,但外形上又和弩弓相去甚远。

    这支黄巾部队的士兵大多是来自冀州的黄巾老人,其中也很有一些幽州人,面前这支骑兵的装备猛地触动了他们记忆深处最恐怖的存在——匈奴骑兵!没错,这些人除了衣甲与匈奴人不同之外,弓箭装备,以及打马环绕的战术准备,都和北地的匈奴骑兵如出一辙。

    样子差不多,难道本领也相同吗?见识过匈奴人精湛骑艺和箭技的黄巾士兵心中冒着凉气。似乎是为了证明他们心中的担忧,就见统兵的那员白马银枪的将领将手中亮银枪一抬,用充满杀意的声音下令道:“豹骑兵,弓上弦,飞射!”

    在战场外围纵马环绕的骑兵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取下了身后的强弓,在马背上稳稳的搭弓上箭。黄巾士兵们绝望的看着敌人骑兵完成了他们所熟悉的那一连串草原民族骑兵的动作,随着一声声弓弦崩弹的声音,密集的箭雨倾泄在黄巾军士的头顶。数以百计的生命在这一刻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身在战场中央的刘宇自然已经发现战局开始逆转。自从他听见虎卫营的号角以及虎豹骑的马蹄声,他就知道,这场战斗的最终胜利者将是自己。现在他心中的疑惑是——援军为何来的如此之快?

    “主公!”身后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刘宇转头看时,就见自己刚刚收为亲卫,战斗开始前就被派往虎牢关求援的李路正努力摆脱纠缠在自己身侧的黄巾士兵,向自己的方向靠近。刘宇一带马,迎上前去,手中铁棒一抡,顿时扫出一片无人区。带着满腔疑惑,刘宇问道:“李路,我才叫你去找援兵,怎么这援军就来的如此之快?”

    李路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兴奋的说道:“主公,张、赵两位将军的部队我是在半路上遇到的,这都是军师的安排!”接着就将大概的情况向刘宇诉说了一遍。

    原来郭嘉在得知张宝大军即将到来的时候,心中大感焦急。自己的主公现在也许已经深陷重围了!不过心急归心急,郭嘉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作为一个军师,他必须马上对这个危局想出一条化解之路。筹谋片刻,郭嘉就勾画出一个很具可行性的计划。他先让张合、赵云两人星夜启程,火速追赶刘宇的部队,而后又通过孙夏,从张梁的亲信中挑选出那个叫做李雄的亲兵,一番威逼利诱之后,李雄便赶到张宝的大营之内,把张梁遇害,大军归降的事情如实禀告了张宝,至于什么朝廷数万大军已经拔营起寨,要夺回汜水关之类的,那就是纯粹的瞎话唬人了。

    不过郭嘉既然敢用这伪报计,自然有他的把握。因为刘宇表现出来的对黄巾之乱的重视,身为军师的郭嘉自从黄巾之乱开始就一直在关注着起义军的动向和情报。本来郭嘉对于这种农民起义并不是十分放在心上的,但没想到起义军的发展竟然入燎原之火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令郭嘉震惊的同时,对于刘宇的目光如炬也是万分的佩服。这一次郭嘉就注意到,张宝率领的,实际上就是并州的黑山军。根据情报反映,并州黑山军与黄巾中央军团的渊源并不深,首领张燕能够率领一支小小的部队,壮大到这种程度,可想而知,这个人是个很有城府而且行事谨慎的现实主义者。这一次他之所以愿意拿出自己的老本来协助张宝,郭嘉相信,这只是张燕的一次政治军事上的投机,他本心中并不一定就对黄巾军忠心耿耿。只要形式一有不对,相信张燕这样的现实主义者绝对不会拿着自己的家底去和强大的官军死拼的。

    现实证明,郭嘉这一次料对了,张燕听说了朝廷大军到来的消息后,果然毅然带领自己的部队脱离了黄巾联军,匆匆撤回并州了。当然,如果张燕知道来人只有区区400虎豹骑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撤走的。为了能够更好的震慑敌人,郭嘉早就秘密吩咐张合还有赵云,在接近战场的时候,在各自马队的战马尾巴上多系树枝,奔跑间扬起尘土,达到震慑迷惑敌人的目的。不出所料,深通骑兵战的张燕从扬起的烟尘还有地脉中传来的震动,作出来人不下万骑的错误判断。

    至于出现在黄巾大营后面的虎卫营,那就不是郭嘉的安排了,可说是纯粹的凑巧。在刘宇带兵奔袭汜水关之前,郭嘉在劝阻无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向刘宇献上两面夹击之策。刘宇当时觉得稳妥一点也被有坏处,便命人通过山间小路赶到荥阳调孙琳还有许褚率领的虎卫营前往汜水关正面佯攻。

    孙琳接到刘宇的命令,马上拔营起兵往汜水关而来。当大军行进到距关隘还有百里有余的时候,孙琳突然发现道路上的情况有古怪。就见并不宽阔的管道上,密密麻麻的遍布着杂乱的鞋印还有战马的蹄印。怎么回事?孙琳心生疑惑。她在21世纪的时候先是在金融系学习,后来更是前往财政部任职,长期以来的职业要求,使她具备了对细节的分析把握能力。孙琳当下命令大军止步,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查探。

    调查的结果令孙琳心惊肉跳,大量的部队行进的痕迹是从北而来,一直向西面司隶方向延伸,从部队的长度来看,这绝对可说是一支大军,人数只怕不会少于4万,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这支部队中夹杂着很多的马蹄印记,也就是说,有一支骑兵存在。这到底是谁的部队?能够拥有骑兵,那么是官军的可能性要大些,但是现在的北方各州自保尚嫌不足,再加上剿匪大军正在和张角的主力对峙,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援军发往司隶京师呢?难道是贼军?孙琳的心猛地一沉,如果是那样,刘宇就危险了!

    忧心如焚,孙琳马上督促军队加速前进。一路上,孙琳心中不断祈祷是自己在杞人忧天,可当她看到汜水关上那随风飘荡的黄巾旌旗时,孙琳马上意识到:出大事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