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男才女貌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一章 出游逢空难 情侣同穿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章 初至三国深山逢许褚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章 觉异禀立凌云志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四章 制玻璃得首桶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五章 遇灾年广收流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六章 察阴谋洛阳求官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七章 入帝都求为太守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八章 新官上任欲求人才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九章 千金易得一匠难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章 利兵甲定计赚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一章 行诡计终得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二章 招贤馆惊迎刘晔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三章 元戎始建 玄甲兵成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四章 宴张苏得良驹名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五章 骑名虎豹 棍号蟠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六章 春日出行取道颖川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七章 至颖川首邀陈群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更名公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八章 语惊四座名震经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九章 无心插柳 有意栽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章 楚河汉界任纵横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一章 离颖川北地访将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二章 破杀戒开解心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三章 救二将定计破贼寨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四章 除巨害剿灭二虎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五章 住甄家巧遇西席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六章 见田丰开讲为官之路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七章 世人爱官取之有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八章 了夙愿三杰归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九章 恶少当道 县城救人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章 恶少施诡计 杀官助子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一章 赵云避祸谯郡 张郃河间比武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二章 得意归回转谯郡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三章 定计一撼乾坤 阅兵折服张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四章 文武群贤毕至 神医会诊甄豫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五章 细讲入川缘由 我欲只手擎天 第二卷 黄巾之乱 乱起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章 首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章 出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四章 纵火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五章 双雄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六章 止杀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七章 分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八章 奇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九章 奇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章 粮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一章 夺营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二章 突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三章 遭遇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四章 死斗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五章 激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六章 重围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七章 翻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八章 夹击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九章 血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章 倾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一章 开解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二章 进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三章 觐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四章 封赏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五章 豪宅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六章 请求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一章 乱平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二章 婚前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三章 成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四章 姻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五章 入川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一章 入益州首取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章 宴无好宴宴中出骤变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章 委重任取道入成都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四章 谈州事潜流暗涌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五章 宴豪强杯酒收私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六章 借刀杀人马相破巴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七章 山谷遇伏马相走犍为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九章 杀鸡儆猴世族归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章 收降卒益州兴水利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一章 散万金收得民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二章 张鲁求官成都城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三章 雪耻辱张鲁投荆州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七章 战西凉南安初见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八章 孙清晓斩将夺旗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九章 郭奉孝营中定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 (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六章 流言蜚语汉帝生疑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七章 魑魅魍魉尽显身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二章 另辟财源滚滚来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三章 官制改革初试三省六部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中)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六章 昭姬琴 貂蝉舞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七章 渔阳乱 天下动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八章 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九章 渔阳战鼓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章 博望遗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一章 大汉最恐怖的主簿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二章 吕奉力斩四将 征北军冲杀战阵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三章 试问何人无罪?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四章 节外生枝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五章 噬人之狼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六章 空营以及拉拢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七章 新势力崛起的序曲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八章 北方来的军师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九章 一毛不拔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章 洛阳惊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二章 挡路者死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三章 入宫觐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四章 禁宫冲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五章 舍弃天真的现实抉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八章 退避三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九章 高级别的争风吃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章 男人,就是用来负责的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一章 汉帝驾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二章 兵围禁宫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之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四章 不愧飞将之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五章 刁民?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六章 抽死他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七章 吏治要整顿!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一章 注定的命途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章 魏信设计乱天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章 鹬蚌相争终成空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章 张让之死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章 魏信再出乱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六章 董卓独霸朝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七章 董卓战吕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八章 祸根暗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九章 魔王初成乱朝纲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章 成都一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一章 官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二章 当历史失去袁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三章 来自董卓的试探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四章 安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五章 遗诏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六章 生灵屠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七章 相思草,碧血花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八章 众叛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九章 强势诸侯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章 会盟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一章 目标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二章 盟主之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三章 遥控指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四章 重新振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五章 洛阳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六章 汜水交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七章 挑拨离间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八章 内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九章 第二个锦囊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章 火焚汜水 兵进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一章 陷阵营首阵破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二章 上庸城援兵暗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三章 刘元瞻上庸中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四章 重新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诸侯折将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六章 吕奉先扬威虎牢 甘兴霸兵出荆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七章 甘兴霸月夜遇蒋钦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八章 蒋钦建言掠南郡 黄祖领命守江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九章 荆州军退返襄阳 董仲颍议退长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章 刘元瞻收得四郡 蒯异度临别留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一章 张鲁穷途传谣言 刘宇谈笑安人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二章 刘宇请神光 张鲁献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三章 迁都城蔡邕保图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四章 诸侯进京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独追董卓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六章 中埋伏董卓败曹操 得玉玺周瑜劝孙坚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七章 孙文台献玺借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八章 曹孟德收兵图兖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九章 刘备起心夺幽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一章 刘虞灰心丧志 益州兵进洛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二章 刘伯安图谋天子建 南中郡蛮族犯边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三章 孙清晓请命征南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四章 孙清晓成都掌帅印 刘元瞻整军入汉中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五章 上庸城新官上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章 入冀州李林设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章 刘虞身死冀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章 曹孟德收得贤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章 琅琊郡鲍信求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章 曹操定计破义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章 收精兵曹操得兖州 乱江东孙家逞豪雄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章 皖城县二乔言心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章 孙坚江东访二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章 游说江东孙氏定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章 乔洪出山说全柔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一章 乔家庄孙策吐真心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二章 卿以玉锁结同心 我以江东做聘礼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三章 奇袭秣陵周郎用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四章 丢寿春刘繇忆始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五章 孙氏得江东 刘宇阅军机(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六章 郭嘉言江东三患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七章 魏逸风失踪建宁郡 孙清晓挥兵入云南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八章 益州兵对战青蛇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九章 蛮将侥幸逃的性命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章 益州军大破蛇阵 孙清晓折服蛮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一章 南征元帅问桥栋军情 那土洞主说飞刀绝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二章 遭突袭汉军折兵 中飞刀严颜落马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三章 中剧毒急召张仲景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四章 刘子扬献乌蚕手套 桥栋寨议弃甲归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上)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六章 西洱河汉军一败南蛮兵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七章 破蛮兵史利献计诈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八章 设伏兵先擒铁勒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九章 感旧事蛮将归降 用苦肉蛮王中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章 南蛮兵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一章 云南密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二章 温泉诡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三章 主公有后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四章 马云璐V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五章 魏浪现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六章 未婚妻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七章 魏浪身世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八章 找刘宇要儿媳妇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九章 联兵伐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过渡章,无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章 双子临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一章 给孩子起名要用什么书?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二章 设计离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三章 破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六章 官员短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议行科举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榜样的作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八章 封王背后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九章 称孤道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一章 通房丫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二章 古代贤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三章 剪不断,理还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五章 棘手问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六章 蠢蠢欲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七章 密议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章 左都御史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二章 名字的涵义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三章 散财童子!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五章 联姻请求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七章 荆扬冲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八章 益州威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九章 候选儿媳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二章 五方使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三章 江东谋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五章 益州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六章 孙坚归天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七章 一触即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九章 长安之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章 奇兵突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一章 杀鸡儆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三章 来意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四章 准备决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六章 长安斗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七章 权力争夺的序幕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八章 入住董卓旧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九章 大朝会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章 政治集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三章 徐州事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五章 张林到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一章 长安街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二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三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七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壹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争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请稍后见到正式版字样后再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八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入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刘宇挂帅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县血案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壕沟战术 第一百五十六章 鲜卑三部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拓跋部落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宜君血战 第一百七十五章 铁甲近卫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民团登城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六章
《三国之男才女貌》
作者:獠羽
更新时间:2024-01-09 04:40:17
字数:1870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男才女貌 !

    长安东城,太尉黄琬的府第,这座在寻常百姓眼中可说是权力象征的宅邸,此时正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之中,一阵阵嚎哭声正从府内的厅堂上传来。宽敞的黄府正厅中,面色已经发情,躯体也已经僵硬的黄寿正躺在冰冷的木板上,一个身着绫罗衣衫的中年妇人正伏在他的尸身上,声嘶力竭的痛哭着,左右两个丫鬟搀扶着这个妇人,也是无声的抹着眼泪,当然,只是看起来如此而已,其实对于黄寿的死,他们这些下人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悲伤,相反的,恐怕他们的心中还感到一丝欢喜吧,毕竟这个黄兽活着的时候,对府中的下人们也是刻薄寡恩。

    “世伯,您还是劝劝伯母吧,她老人家刚才都已经哭昏过去两次了,人死不能复生,您二老还要保重身体才是啊!”在正厅的另一边,大汉三公之一的太尉黄琬正呆坐在坐榻上,王进所认识的那个李公子此时正和另外几个公子哥在旁边劝慰他。黄寿的母亲已经哭昏过去两次,但她至少是将悲伤的情绪发泄了出去,可黄琬从看到儿子冰冷的尸体时起,就一直这么呆坐着,既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痛哭失声,正因如此,他的情况才更让人感到担忧,众人都看了出来,黄琬的内心肯定是极度的悲伤,原本保养得很好的当朝太尉,此时好像忽然老了十多岁,一双颤抖的手正死死的抓着座榻,双手的指节都已经泛白。在这一刻,他的身份并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尉,而是一个痛失唯一爱子地父亲。

    的确,黄寿在别人的眼中是个无恶不作十恶不赦的恶棍。但在黄琬夫妇的眼中,自己的儿子却只不过是性格顽劣了一点,是他们的至亲骨肉,对于中年得子地黄琬来说,黄寿还是他黄氏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原本还想让他日后能够接掌家族的基业,但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黄氏家族很可能就此绝后,这对于黄琬来说,是个不亚于丧子之痛的巨大打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黄寿的死让黄琬感到惶恐。他怕自己死后,都没哟脸面去见黄家的列祖列宗。

    “李福,你说,到底是谁杀了寿儿?”黄琬的声音嘶哑而空洞,可这声音之中同时也包含了刻骨地仇恨,没错,黄琬这个时候恨不得将那凶徒剥皮剔骨,用他的头颅来祭奠自己的爱子。这李福也就是那个李公子,他是当朝御史李亨的长子,在一众纨绔子弟中。他的地位是仅次于黄寿的,现在黄寿横死,李福除了有些伤心以外。还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今天黄寿能在大街上被一个贱民杀死,那么明天,后天,自己这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被杀死在外面!

    “世伯,事情是这个样的….”李福又向黄琬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事实上,他刚刚将黄寿地尸身送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向黄琬说明了整个事件的情况,但很显然,当时失魂落魄地黄琬根本就没有将他的话听进去。将整个经过简单的讲完,将一切的罪过都推到了徐晃兄妹的头上,李福叹了一口气道:“黄世兄本是一番好心,却遭此横祸,小侄等身在其侧。却未能及时相救。实在是惭愧之至!”说着便和另外几个人一同向黄琬跪下道:“我等护卫不周,请世伯惩处!”黄琬的眉头微微一跳。从坐榻上坐直了身子,伸手扶了一下李福,示意他起身,颓然道:“那凶徒如此凶残,尔等又不曾习学武艺,便是上去,又能如何,此事与你等无干!”听黄琬这么一说,李福等几人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们刚才之所以愿意将这事往自己头上拦,就是为了挤兑黄琬表明态度,要知道,他们虽然也都是官宦家族,可势力都不如黄家,如果黄琬记恨他们而给家族穿小鞋地话,那麻烦可真的就大了。

    他们几个的这点小心思,黄琬又怎么可能不明白,但他同样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追究这些公子哥的责任,确实,他也恨这些人当时不帮助自己的儿子,但现在儿子已经死了,作为在政坛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黄琬还能够分清整个事情的轻重,这些人身后的家族虽然单独任何一个都比不上自己,可一旦联合起来,就是一股不容小看的势力,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其多几个敌人,不如多几个能够同仇敌忾地同盟者。

    “京兆尹地人都已经出动了?”黄琬继续向李福问道,李福连忙点头回答道:“没错,京兆尹已经出动了衙门中的所有差役捕头,同时也封锁了长安九门,相信只要花费一些时间,那凶徒定能落入法网之中!另外,”李福顿了一下:“京兆尹地那个叫王进的捕头似乎还通知了血甲军!”黄琬吃了一惊,从刚才开始就一直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情绪的变化。“是的,考虑到那个凶徒的武艺十分高强,京兆尹的人手里面没有实力强过他的高手,所以才不得不通报血甲军,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协助,世伯,为了替世兄报仇,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了。”李福在一旁向黄琬解释道。默然片刻,黄琬终于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为寿儿报仇要紧,如果有了那血甲军是刘元瞻手下最精锐的部署,有他们相助,捕获一个小小的凶徒,肯定是没有问题,只不过,我所担心的也正是刘宇。”

    和那些小辈们比起来,黄琬无疑更了解刘宇的为人,如果那个凶徒落在自己的人手里,那不用说,他会让他生不如死,可一旦落入刘宇的人手中,那这个向来以仁义自居的蜀王千岁一定会主张秉公处理的,想到这儿,黄琬忍不住在心中暗骂了一声,他最不待见的,就是刘宇提出的那种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这在黄琬看来简直是天大地笑话,那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贱民们,怎么能和自己这样的公侯卿相平等呢!

    “黄仁,你马上去京兆尹的衙门打听一下,看那凶徒可有什么消息,另外。告诉京兆尹,让他不惜一切,全力缉拿凶犯,而且一定要尽可能的赶在刘宇的人前面动手!若是他把这件事办成了,老夫许诺,让他连升三级!”黄仁是黄府的大管家,平日里跟着黄琬游走于名门世家。对于这****上地一切种种,都已经是了然于胸,所以黄琬只是简单的对他说了这几句,他便心领神会的往京兆尹衙门去了。安排好这些事情的黄琬又再次陷入了沉默,黄寿的母亲也依然痛哭流涕,李福等几个人因为是当事人,不好在这个时候告辞,所以也只好硬着头皮陪着黄琬发愣。

    大约过去一炷香的时间,就在李福等人觉得快要闷死的时候,黄仁从外面一路磕磕绊绊地跑进府来。一边跑还一边大叫着:“老爷,不好了,l老爷。不好了!”语气中满是焦急的味道,让正厅中所有人的心都是一动,连一直在哭泣的黄夫人也暂时忍住了眼泪,想要听听黄仁到底是得到了什么消息,竟然会如此的惊惶失措。大厅中唯一没有动作的,就是一脸死人样的黄琬。等黄仁来到身前,这位太尉大人才慢悠悠的说道:“黄仁,你跟着本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天底下的大场面也见过的也不少,这次怎么会如此失态,在家中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黄仁没想到黄琬这个时侯竟然会追究起他地失仪之罪,但他毕竟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一个愣神之后便马上反应过来。当即跪倒在地说道:“小人失态了。但此事确实是十万火急,还请老爷恕罪!”黄琬翻了翻眼皮。也不说到底恕不恕罪而是问道:“我让你去打听那伤人凶徒的事情,你打探地怎么样了?”黄仁连忙回道:“老爷,小人就是为了这个事才匆忙赶回来的,据京兆尹的人说,那个杀害公子的凶徒,已经被蜀王刘宇带走了!”

    “嗯?”黄琬眼中精光一闪,很是不悦的说道:“这么说来,还是被刘宇那边的人先得手了?京兆尹那边地人真是一帮无用的废物!”不过旋即,他又叹了一口气道:“罢了,那样的凶徒,单靠京兆尹,非但擒他不住,说不定还会被他趁乱跑掉,如今他落在刘宇手中,也不过是死的稍稍舒服一点,只受一刀之苦而已。大汉律法,杀人者死,刘宇喜欢秉公执法,那么按照律法,徐晃也要为黄寿偿命,所以黄琬才并不是很担心,只是有些可惜,没能亲自手刃这个杀子仇人罢了。听到黄琬这么说,黄仁顿时明白,自己的主公肯定是没听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连忙又说道:“老爷,那徐晃并不是被刘宇擒住押回血甲军驻地,而是被礼敬有加的请回蜀王府去了!”

    “什么?”黄琬终于震惊了,他忽地一下从坐榻上站起来,死死的盯着黄仁道:“你是说,那个杀了寿儿的凶徒不是被血甲军擒拿,而是被刘宇带进蜀王府中去了?”黄仁连连点头道:“是啊老爷,听说,还是蜀王亲自出面将那凶徒带走的,临走时,还对京兆尹地差役说,如果有什么不服地话,尽可以到蜀王府去要人!”

    黄琬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刘宇地行为让他难以接受,那个人可是杀了自己儿子的凶手啊!这件事闹得如此之大,刘宇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原委,但他竟然采取了包庇凶徒的举动,这到底代表了什么?黄琬心中忽然一惊:“难道刘宇准备和我们这些朝堂之臣撕破脸,他好独揽朝廷大权?这次的事情,就是他在故意挑衅?”

    越往深里想,黄琬就越是心惊,要知道,在这长安城中,刘宇的力量是占了压倒性优势,自己这帮人吃亏就吃亏在手下没有兵马,仅有的百多个家仆和刘宇手下那些百战余生的精英们比起来,根本就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可以说,刘宇如果想要自己的命,那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一直以来。刘宇都以仁义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但黄琬却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这位蜀王殿下的一个掩饰而已,能够****铲除蜀中三大世家地人,又怎会心慈手软!

    黄琬这么一沉默,可急坏了一边的黄夫人,都说儿子是娘的心头肉。黄琬对黄寿还有那么一点很铁不成钢的失望,黄夫人则是一心一意的溺爱着自己这唯一的孩子,不过也正是因为她从小的溺爱,才使得黄寿走上了骄横跋扈,继而无恶不作地邪路。爱子丧命,黄夫人伤心欲绝,对那个凶手更是恨到了骨子里。如果可能,她真想生啖那凶徒的血肉,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杀人的凶徒被刘宇给劫走了,而且还优礼有加,这让黄夫人心中生出了“自己的儿子是白死了”这样的想法。而当看到黄琬一听到刘宇的名字就脸色大变,连个屁都不敢放的样子,黄夫人压抑在心中地怒火终于迸发出来。“老爷,你一定要为寿儿做主啊!”黄夫人一把拉住黄琬的袍袖,呜呜的哭泣着说道。

    黄琬一阵心烦意乱。将袍袖一甩道:“做主?做什么主?你没听到吗?那个凶手已经被当今的蜀王千岁给接到王府里去了,你让我那什么为寿儿做主!?”黄夫人怒道:“你是当朝三公,堂堂太尉。怎么连为自己儿子报仇的本事都没有!蜀王,蜀王怎么了,难道他就能一手遮天,他就能混淆黑白,他就能徇私枉法?”黄琬冷哼一声道:“我这个太尉根本就是空职,一没权。二没兵,我怎么斗得过天下第一名将的蜀王刘宇!”

    听黄琬这么一说,黄夫人对自己的丈夫是彻底的死心了,她是个妇道人家,她不知道什么政治,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被人杀死了,她要那个凶手为自己的儿子偿命!黄夫人地目的就这么简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会不惜一切代价!“好。”黄夫人忽地一下站了起来。一脸悲愤的指着黄琬说道:“既然你害怕刘宇不敢去,那好。我去!”

    说着话,黄夫人走到黄寿的尸身跟前,向着旁边的仆从吩咐道:“你们都过来,抬着少爷,咱们去蜀王府门口跪着去,我倒要看看,这个蜀王的眼里,到底还有没有王法!”黄琬吃了一惊,连忙站起来想要拦住自己的老婆,但身边地李福却轻轻的拉了一下他的袍袖。黄琬也是个精细人,发觉李福的动作,知道他肯定是有什么主意,于是便再次坐回到坐榻上,任凭黄夫人抬着黄寿的尸体去蜀王府门前讨说法。

    等到黄夫人走出府门,李福才黄琬说道:“世伯,您别看伯母这么一举动有些荒唐,但以小侄看来,伯母此去当会有所收获才是!刘宇此人,极为注重自己的名声,他当日曾经说过,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可如今他却包庇了杀人凶犯,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所以伯母此去,能够将那凶徒除掉固然是好,就是做不成,却也能坏了刘宇的名声,这可是有利无弊的一招妙棋啊!”黄琬冷笑一声道:“地确如此,圣人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要对付像刘宇这样地人,不用点惊世骇俗的手段是不成地!只不过,此法只能得一时之效,对刘元瞻的元气却是无碍,要想一举控制朝廷,没有兵马的话,再怎么耍小聪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话一出,李福也是默然,他父亲李亨和黄琬乃是过命的交情,两家人在一起商讨对付刘宇的办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都是在兵马的问题上一筹莫展。\

    “启禀老爷,门外有一人,自称是并州客商,想要求见老爷!”正厅外,一名家仆忽然走来向黄琬禀报道。黄琬闻言一怔:“并州?”思量一下,黄琬看向李福道:“贤侄,并州好像是当初董卓的部下张济的地盘吧?”李福点头道:“世伯记得不错,那并州刺史确实是当初董卓麾下四虎之一的张济!”提到张济,李福好像很是钦佩的样子说道:“这个张济可不是个普通之辈,当初董卓权势熏天的时候,他手下的那帮人都争着抢着要在朝廷中讨个大官职,唯有张济,竟然反其道而行,自动要求到并州那个苦地方去当个州牧,时人都以为他傻。如今看来,他是深谋远虑啊!”

    黄琬点头道:“重耳在外则声,申生在内则亡,张济能够懂得韬光养晦,确实是个人物,只是不知道,他这次遣使到此有何打算。”李福一笑道:“世伯可将那使者叫进来。一问便知分晓。”黄琬然其言,便命人将那使者唤进厅来。

    少顷,仆从即带着一人从门外走进,刚一进门,那并州客商便拱手向黄琬施礼道:“并州诸部司马懿,见过黄太尉!不知黄太尉欲除刘宇否?”黄琬和身边的李福目瞪口呆,他们何时见过说话如此直白的使者。还没等他们两个回过神来,司马懿又笑道:“我家主公与刘宇有大仇,愿助太尉除去这心头大患,如今我家主公已与塞外鲜卑商议妥当,不日将由鲜卑发兵长安,我主领兵取洛阳,待刘宇大军尽出御敌之时,太尉便可从中取事了!”

    黄琬和李福再次被震惊了,联合鲜卑出兵?

    从中国中原腹地产生了农耕文明的时候开始,在农耕文明的周围。就一直有与农耕文明生活方式截然相反地游牧民族存在,夏商周三代之时,在中原王朝的北面就有诸如山戎、猃狁、荤粥。这样的游牧部落不断的侵扰夏商两朝的北方边疆,这两朝的帝王也经常派出兵马与游牧民族作战,因为人数、武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差距,夏商时期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还是占有很大优势地,商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商高宗武丁,就曾经发动多大一万三千多人的大部队。向西北的鬼方、土方、羌方等部落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征伐,最终将其部族击溃,稳固了王朝北疆。

    但是随着中原地区战乱的发生,一部分原先居住于中原地区的部族北迁至边疆地区,尽管他们对中国北方地开发做出了一定得贡献,但同时也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锻造工艺带到了北方,从此,草原民族在武器装备上,开始变得与中原王朝等同。到了西周中期。草原民族的实力比起数百年前大大增加。中原王朝对游牧部族的战争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周朝的周穆王为了和北方的部族争斗。几乎耗尽了西周的国力,尽管最后取得了一定胜利,但也使得王朝内部矛盾激化,最后发生了国人暴动,身为天子的周穆王也只能逃离国都,最后客死他乡。

    到周朝末期,强悍的游牧部族犬戎甚至一手促成了西周王朝的覆灭,使得建都四百年地都城镐京成为一片瓦砾之地,逼得东周王朝不得不东迁洛邑以避其锋芒。东周、秦、两汉,长达近千年的时间里,中原诸王朝的对手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由游牧民族建立地国家----匈奴。不管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还是西汉开国的汉高祖,都对匈奴极为忌惮,秦始皇为抵御匈奴修建长城,耗尽了财力,还弄得天怒人怨,间接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汉高祖与匈奴交手几次之后,不得不采用和亲的办法来安抚匈奴,以换取汉王朝休养生息的时间。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西汉达到国力巅峰地时候,对匈奴展开了全面的报复并最终赢得了这场宿命之战的最终胜利,从此,匈奴诸部分崩离析,彼此之间相互征伐无力在骚扰汉王朝的边境,两汉王朝的北疆也总算的得保百年安泰。到了东汉末年,匈奴已经再也无力与草原上的其他部落抗衡,不得不西迁到西亚、东北欧地区,东亚的草原民族由鲜卑、乌桓、西羌等几个大的草原部落支配,其中实力最为强盛地,就是鲜卑。

    鲜卑族在商代时,是东胡族地一支。东胡是夏商时活动在东北林海雪原一带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现在地现在的吉林、辽宁两省的西部结合地带。秦汉之际,匈奴部落在草原上崛起,并在匈奴部落一代英主冒顿单于的领导下达到了部落实力的最高点。雄心勃勃的冒顿单于不但与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分**抗礼,同时也不断的蚕食草原上的其他大小部落,东胡,乌桓等大部落都被匈奴骑兵所征服,而当时依附于乌桓的鲜卑族自然也一并受匈奴役属。等到汉武帝经过几十年的苦战,最终大败匈奴。并征服了绝大多数匈奴控制的部落民族,乌桓部落也在这个时侯被命令迁徙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鲜卑人也跟着南迁现在的内蒙古东北部地区。

    东汉初,乌桓内迁,鲜卑又再度迁徙至五郡塞外。部落地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随着东汉章帝时期开始的北匈奴西迁,鲜卑部落又顺势西进至匈奴故地,兼并了匈奴余部。整个部落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

    汉桓帝时,鲜卑部落出现了数百年来最为优秀的首领----檀石槐。檀石槐出身于鲜卑部落中最普通的一户家**之中,当时草原民族因为要依靠放牧为生,所以大多数底层牧民的生活相当艰苦,为了生计考虑,檀石槐地父亲不得已将刚刚出生不久的他丢弃在草地上,至于这个可怜的孩子到底是生是死。一切就要看草原上的长生神的旨意了。

    还好,老天爷对檀石槐还算是重视,保佑他绝处逢生,被自己的外祖母家族所收养,总算是侥幸存活了下来。不过,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只能够寄人篱下的人来说,檀石槐从小就没能享受到属于孩子地那种生活,整个孩提时期,年幼的檀石槐都在不断的磨砺自己。说来好笑,他当时的初衷,不过是想让同一个部落的人不再小看自己。当别的孩子还在草原上玩石子的时候。檀石槐就已经能够骑在比自己高出两头的骏马上驰骋。

    易于常人的生活经历,使得檀石槐有了超越他自身年龄的阅历和能力,年纪轻轻,就成了部落中勇键且富有智略地大才。草原部落中的人们信奉强者为尊,相较于农耕民族恶劣数倍的生活环境,使得鲜卑族人只信服强者。因为只有在强者地带领下,一个部族才能生存下去甚至发展起来。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时年二十岁的檀石槐被所在部落的族民们推选为“大人”。也就是部族首领,从而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檀石槐率领部族地勇士们东征西讨,不断的兼并吸纳周围的小部族,其所在的部落也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到公元150年,檀石槐建**于高柳北弹汗山也就是今天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正式组成诸部军政联合体。在这个过程之中。檀石槐还极为注重吸纳汉族的文化、技术,他明白。中原王朝的强大不仅仅表现在武力上,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才是中原王朝最为犀利的武器。为了能让鲜卑族也能拥有这样地文明武器,檀石槐大量任用汉人,下令仿照汉朝地律令格式,结合鲜卑自身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法令,并大力发展了农牧、狩猎、捕鱼等业,由汉地输入铁器,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同时,仿照中原王朝的建都模式,在仇水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建立部落联盟的行政中心,或者说是鲜卑王朝的国都,这其中的政治等级也逐渐的向汉民族靠拢。

    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合使得鲜卑民族产生了极大的发展动力,在极短的时间内,鲜卑的实力又再上一个台阶,开始有能力对周边的大部落进行攻击兼并了。从公元153年开始,兵强马壮的鲜卑族在檀石槐的率领下,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南扰汉边,原先匈奴强盛时期所拥有的广大地区,这时已经完全被纳入鲜卑族名下。

    在进行大范围武力攻击的同时,檀石槐还极为重视利用言语的武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通过洽谈,联合周边诸族,公元156年,檀石槐终于完全统一鲜卑各部,其势力东西达14万余里,南北达7000余里,可以说,秦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域,都被鲜卑人占领了。完成了部族统一的檀石槐野心进一步膨胀,终于,他向自己身边最强大的邻居、也曾经是自己学习对象的东汉王朝下手了。汉桓帝永丰二年(156年)秋,檀石槐率军攻打云中郡,在云中城外大肆劫掠一番,从容撤退。延熹元年,他有多次派兵在长城一线的北疆9郡及辽东属国进行骚扰,汉桓帝对他极为头痛,曾想封他为王,并与他和亲。可檀石槐很干脆的拒绝了汉朝的和谈请求,同时误以为东汉王朝软弱可欺,于是反而加紧对长城周边要塞的侵犯和劫掠。

    汉灵帝即位后,鲜卑更加变本加厉地在长城内外骚扰,幽、并、凉3州常遭攻掠,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手中的兵马对汉王朝边境进行骚扰,檀石槐将整个鲜卑部落联盟再次进行划分,建立了东、中、西三部的军事部落大联盟。东部联盟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与夫余接壤;中部联盟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辖10余邑;.西部联盟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辖20余邑。联盟区域的划分,使得各联盟有了固定的活动区域,檀石槐作为各部的大首领居中指挥,鲜卑部族的军事行动开始变得有序化起来。

    这一变革给鲜卑部落带来了好处,但对于东汉王朝来说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汉灵帝熹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77年,檀石槐再度率领鲜卑大军越过长城侵扰云中、雁门等边郡,北疆告急,汉灵帝连忙派遣大将夏育、田晏、臧文各率万骑分3路攻击鲜卑,但却落入了檀石槐的埋伏之中,三路大军皆败,三万大军生还者不足七千。

    军事上的失败使东汉王朝丧失了抗击鲜卑的勇气,在这之后,鲜卑又联合扶余攻打幽、并二州,联合南匈奴、乌桓分道入扰东汉边疆九郡,联合西羌共攻凉州武威、张掖等郡,杀伤边地军民无数,可东汉王朝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汉灵帝看来,牺牲掉边疆的那些平民能够换来内地安泰的话,这笔买卖还是十分划得来的。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也就是刘宇和孙琳来到这个世界的前两年,鲜卑族大首领檀石槐病死,而他所建立的鲜卑王朝也轰然坍塌,说到底,这个貌似团结的部落,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繁多的部落分支严重阻碍了鲜卑族的大统一,檀石槐在世时,摄于他强盛的军事实力以及极高的声望,这些部落才勉强结合在一起,但却也是面和心不合,加上檀石槐骨子里拥有的,还是那种草原文化,他在死前根本就没有想过像汉族王朝那样册立太子,在草原上实行家天下的统治模式,这也就导致他死后,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成为谁都可以去夺取的东西。

    这就促使鲜卑部落联盟快速解体,分裂为以步度根为首的西部鲜卑部族联盟,其部众分布在并州的太原、雁门等地;以轲比能为首的中部鲜卑部族联盟,其部众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以及原先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的东部鲜卑部族联盟。而这次向长安杀来的,正是步度根统御的西部鲜卑!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