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男才女貌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一章 出游逢空难 情侣同穿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章 初至三国深山逢许褚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章 觉异禀立凌云志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四章 制玻璃得首桶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五章 遇灾年广收流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六章 察阴谋洛阳求官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七章 入帝都求为太守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八章 新官上任欲求人才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九章 千金易得一匠难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章 利兵甲定计赚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一章 行诡计终得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二章 招贤馆惊迎刘晔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三章 元戎始建 玄甲兵成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四章 宴张苏得良驹名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五章 骑名虎豹 棍号蟠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六章 春日出行取道颖川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七章 至颖川首邀陈群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更名公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八章 语惊四座名震经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九章 无心插柳 有意栽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章 楚河汉界任纵横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一章 离颖川北地访将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二章 破杀戒开解心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三章 救二将定计破贼寨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四章 除巨害剿灭二虎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五章 住甄家巧遇西席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六章 见田丰开讲为官之路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七章 世人爱官取之有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八章 了夙愿三杰归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九章 恶少当道 县城救人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章 恶少施诡计 杀官助子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一章 赵云避祸谯郡 张郃河间比武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二章 得意归回转谯郡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三章 定计一撼乾坤 阅兵折服张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四章 文武群贤毕至 神医会诊甄豫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五章 细讲入川缘由 我欲只手擎天 第二卷 黄巾之乱 乱起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章 首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章 出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四章 纵火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五章 双雄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六章 止杀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七章 分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八章 奇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九章 奇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章 粮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一章 夺营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二章 突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三章 遭遇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四章 死斗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五章 激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六章 重围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七章 翻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八章 夹击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九章 血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章 倾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一章 开解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二章 进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三章 觐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四章 封赏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五章 豪宅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六章 请求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一章 乱平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二章 婚前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三章 成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四章 姻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五章 入川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一章 入益州首取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章 宴无好宴宴中出骤变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章 委重任取道入成都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四章 谈州事潜流暗涌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五章 宴豪强杯酒收私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六章 借刀杀人马相破巴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七章 山谷遇伏马相走犍为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九章 杀鸡儆猴世族归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章 收降卒益州兴水利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一章 散万金收得民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二章 张鲁求官成都城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三章 雪耻辱张鲁投荆州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七章 战西凉南安初见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八章 孙清晓斩将夺旗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九章 郭奉孝营中定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 (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六章 流言蜚语汉帝生疑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七章 魑魅魍魉尽显身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二章 另辟财源滚滚来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三章 官制改革初试三省六部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中)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六章 昭姬琴 貂蝉舞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七章 渔阳乱 天下动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八章 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九章 渔阳战鼓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章 博望遗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一章 大汉最恐怖的主簿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二章 吕奉力斩四将 征北军冲杀战阵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三章 试问何人无罪?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四章 节外生枝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五章 噬人之狼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六章 空营以及拉拢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七章 新势力崛起的序曲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八章 北方来的军师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九章 一毛不拔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章 洛阳惊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二章 挡路者死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三章 入宫觐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四章 禁宫冲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五章 舍弃天真的现实抉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八章 退避三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九章 高级别的争风吃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章 男人,就是用来负责的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一章 汉帝驾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二章 兵围禁宫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之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四章 不愧飞将之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五章 刁民?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六章 抽死他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七章 吏治要整顿!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一章 注定的命途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章 魏信设计乱天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章 鹬蚌相争终成空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章 张让之死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章 魏信再出乱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六章 董卓独霸朝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七章 董卓战吕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八章 祸根暗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九章 魔王初成乱朝纲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章 成都一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一章 官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二章 当历史失去袁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三章 来自董卓的试探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四章 安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五章 遗诏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六章 生灵屠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七章 相思草,碧血花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八章 众叛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九章 强势诸侯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章 会盟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一章 目标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二章 盟主之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三章 遥控指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四章 重新振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五章 洛阳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六章 汜水交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七章 挑拨离间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八章 内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九章 第二个锦囊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章 火焚汜水 兵进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一章 陷阵营首阵破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二章 上庸城援兵暗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三章 刘元瞻上庸中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四章 重新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诸侯折将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六章 吕奉先扬威虎牢 甘兴霸兵出荆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七章 甘兴霸月夜遇蒋钦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八章 蒋钦建言掠南郡 黄祖领命守江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九章 荆州军退返襄阳 董仲颍议退长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章 刘元瞻收得四郡 蒯异度临别留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一章 张鲁穷途传谣言 刘宇谈笑安人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二章 刘宇请神光 张鲁献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三章 迁都城蔡邕保图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四章 诸侯进京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独追董卓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六章 中埋伏董卓败曹操 得玉玺周瑜劝孙坚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七章 孙文台献玺借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八章 曹孟德收兵图兖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九章 刘备起心夺幽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一章 刘虞灰心丧志 益州兵进洛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二章 刘伯安图谋天子建 南中郡蛮族犯边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三章 孙清晓请命征南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四章 孙清晓成都掌帅印 刘元瞻整军入汉中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五章 上庸城新官上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章 入冀州李林设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章 刘虞身死冀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章 曹孟德收得贤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章 琅琊郡鲍信求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章 曹操定计破义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章 收精兵曹操得兖州 乱江东孙家逞豪雄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章 皖城县二乔言心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章 孙坚江东访二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章 游说江东孙氏定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章 乔洪出山说全柔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一章 乔家庄孙策吐真心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二章 卿以玉锁结同心 我以江东做聘礼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三章 奇袭秣陵周郎用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四章 丢寿春刘繇忆始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五章 孙氏得江东 刘宇阅军机(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六章 郭嘉言江东三患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七章 魏逸风失踪建宁郡 孙清晓挥兵入云南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八章 益州兵对战青蛇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九章 蛮将侥幸逃的性命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章 益州军大破蛇阵 孙清晓折服蛮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一章 南征元帅问桥栋军情 那土洞主说飞刀绝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二章 遭突袭汉军折兵 中飞刀严颜落马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三章 中剧毒急召张仲景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四章 刘子扬献乌蚕手套 桥栋寨议弃甲归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上)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六章 西洱河汉军一败南蛮兵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七章 破蛮兵史利献计诈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八章 设伏兵先擒铁勒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九章 感旧事蛮将归降 用苦肉蛮王中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章 南蛮兵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一章 云南密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二章 温泉诡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三章 主公有后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四章 马云璐V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五章 魏浪现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六章 未婚妻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七章 魏浪身世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八章 找刘宇要儿媳妇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九章 联兵伐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过渡章,无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章 双子临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一章 给孩子起名要用什么书?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二章 设计离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三章 破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六章 官员短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议行科举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榜样的作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八章 封王背后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九章 称孤道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一章 通房丫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二章 古代贤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三章 剪不断,理还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五章 棘手问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六章 蠢蠢欲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七章 密议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章 左都御史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二章 名字的涵义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三章 散财童子!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五章 联姻请求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七章 荆扬冲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八章 益州威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九章 候选儿媳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二章 五方使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三章 江东谋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五章 益州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六章 孙坚归天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七章 一触即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九章 长安之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章 奇兵突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一章 杀鸡儆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三章 来意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四章 准备决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六章 长安斗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七章 权力争夺的序幕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八章 入住董卓旧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九章 大朝会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章 政治集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三章 徐州事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五章 张林到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一章 长安街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二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三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七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壹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争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请稍后见到正式版字样后再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八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入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刘宇挂帅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县血案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壕沟战术 第一百五十六章 鲜卑三部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拓跋部落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宜君血战 第一百七十五章 铁甲近卫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民团登城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拓跋部落
《三国之男才女貌》
作者:獠羽
更新时间:2024-01-09 04:40:59
字数:1104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一百五十七章拓跋部落

    等迷吞和花涂出了拔拔部的答应,花涂便埋怨迷吞:“我说兄弟,你今天这是怎么了,那乌古罗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你不清楚吗?他今天在汉人那里吃了大亏,正是窝火的时候,咱们躲避暂且不及,你可倒好,怎么还那样的嘲讽他!”迷吞这个人,直性子,但不代表他傻,刚才在乌古罗那里就是一时没能管住自己心中的那团邪火,结果心里想的什么,嘴上就全都给说出来了,等到心情平静下来,再一回想刚才的事,也是后悔不迭,毕竟,人家乌古罗的实力比起他们娄乞部那实在是强了一大块。

    但是,心中懊悔,为时已晚,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来了,所以迷吞也只能是打掉了槽牙硬往肚子里咽,强撑着说道:“大哥,那乌古罗平素在你我兄弟面前是何等的嚣张,咱们三个部落中,他占着最肥沃的,水草最丰盛的牧场,养着最多的牲畜,咱们呢,只能是在一边小心翼翼的过日子,大哥,难道你的心里不憋气?这次来汉境抢掠,这最富庶的洛川县也是他们自己抢先选过去的,如今让汉人给打了个损兵折将,灰头土脸,这就是自作自受,他自己没能耐,难道还不许我说两句?”

    花涂这个时候也没有心情再听迷吞说什么了,他今天才是最倒霉的,一直以来小心翼翼,以和为贵,哪知道今天被这个迷吞给拉到泥沼之中,再想脱身,那就不容易了。所以他是长吁短叹,跟迷吞打了个招呼,回自己的部落却,迷吞呢,知道自己今天这事办的太过鲁莽,怕是也把人家花涂给无辜牵扯了进来,心中有愧,所以也不多说什么,看花涂走远,他也回自家部落了,等回去以后,吩咐部众,不要再在路上磨蹭,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回部落。

    本来是喜气洋洋的两个部落,这个时候也没有喜庆的心情了,花涂和迷吞都知道日后必然会有一场大祸,所以都急匆匆的赶回部族聚集地,准备应对拔拔部可能会到来的报复行动。

    再说乌古罗,别看在迷吞和花涂在的时候,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那都是装的,被人如此奚落,他的心中怎能不怒,所以,等到迷吞和花涂走了,这中军大帐中所有的东西,凡是能砸的,都让乌古罗给砸了个粉碎。他有个心腹大将,叫哈赤,刚刚就在大帐外面侍候警卫,那大帐的帘子是敞着的,迷吞说的那些话,他在外面都听得一清二楚,此时见乌古罗怒气冲天,便靠过来,恶狠狠的说道:“大人,那迷吞好生可恶,竟然如此折辱大人,这就如同是辱骂我们整个部落,末将请命,领人去把娄乞部的那些人都给灭了”

    乌古罗看了他一眼,呵斥一声:“混账东西,你懂什么”哈赤一怔,心说怎么了,好心办坏事?不敢反驳,连忙一垂首,站立一旁。其实他的话挺对乌古罗的心思,但乌古罗有自己的想法,看哈赤退到一旁不敢再说话,他便压了压自己的火气,教训道:“哈赤,你是我的心腹,我也一直有意的培养你,你对我的忠心,我知道,但是你的见识,一定得好好的锻炼一下,咱们鲜卑人虽然崇尚的是武力,但要想将自己的部落变大变强,光有蛮力不行,还要有脑子”

    他这么一说,哈赤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乌古罗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连连点头称是,乌古罗一看他那迷迷糊糊的模样,就知道这小子是一点都没想明白,只好问道:“你说,咱们拔拔部和娄乞部,那个实力强?”哈赤一梗脖子,不假思索便道:“自然是我们的部族强”乌古罗又问:“那你再说说,咱们和骨颜部比,那个实力强?”哈赤一犹豫,还是很坚定的道:“骨颜部的花涂是个老狐狸,并不经常显露他们部落的实力,但可以肯定,他们骨颜部的实力比不上咱们拔拔部。”乌古罗点点头:“花涂那个老匹夫确实是把汉人的那套所谓藏拙的本领学了个十成十,平日里神神秘秘的,让人摸不到他们部落的实底这样才能让人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向他们部落挑衅。”

    说到这儿,乌古罗的脸上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可惜花涂太小看我们拔拔部,这么多年,虽然他多加掩饰,却也躲不过我派去的人多方打探他们部落的确是有点实力,但比起我们拔拔部,那还差着一截儿”他看了看哈赤,见这小子脸上露出得意之色,顿时把脸一沉:“哈赤,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拔拔部比他们两个部落都强,所以就不把人家放在眼里?”哈赤吃了一惊,脸色涨红,吭吭哧哧的说不出话来,乌古罗叹了口气:“哈赤,若是娄乞部和骨颜部合起伙来,对抗咱们拔拔部,你说谁胜谁败?”

    这一问,哈赤没接着答话,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天,摇头道:“大人,这个我可不敢说,他们要是联合起来,那恐怕就比咱们拔拔部强上一些了但真要打起来,我哈赤一定会跟这帮混蛋死战到底”说到这儿,他才猛然惊醒,问道:“大人,您是担心那花涂和迷吞会搞到一起去,他们联手合我们拔拔部作对?”乌古罗面带忧色点了点头。

    这下子哈赤有点明白为什么自家老大能够如此的忍气吞声了,但他想了一想,又道:“大人,刚才花涂在帐中说的那些话,我在外面都听见了,看他的意思,他并不想跟咱们拔拔部翻脸动刀子啊,你看他说的那些话,明显的就是在服软,像他这样的懦夫,怎么可能跟着迷吞那个蠢货一起干?”

    “迷吞是蠢货?”乌古罗冷笑一声,拿手点指着哈赤:“我看你才是个蠢货唉,之前我也以为迷吞这个小子是个直肠子,没心眼,但今天看来,他的本事不小呢你刚才说的对,花涂不愿意多惹纷争,所以在很多的问题上都是能忍则忍,能让就让,可今天迷吞在这里弄出来的这出戏,却是硬把花涂给逼到他的马上去了花涂刚才在这大帐中的表情,我都看在眼里,他心里在害怕,害怕我怀疑他和迷吞是一伙的”

    哈赤连忙道:“大人,咱们不便于和两个部落同时开战,我看,咱们还是得赶紧想办法,把花涂给安抚住才是”乌古罗长叹一声:“唉,晚了现在就算咱们说什么,那花涂心中都不可能不存芥蒂了。而且,若是咱们真的想娄乞部动手,骨颜部为了他们自己的未来着想,也必然会跟娄乞部联手对付我们毕竟唇亡齿寒,这点浅显的道理,他们自然明白。”

    哈赤一听,一缩脖子,心说:“这还是浅显的道理呢,我这都已经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看来这人跟人就是不一样,要不人家怎么能当大人,我只能当个手下呢”他心里面把乌古罗佩服的五体投地,嘴上也是问道:“大人果然深谋远虑,不过这次迷吞羞辱我们拔拔部的事情,难道就这样揭过去?”

    乌古罗冷笑一声,眼露杀机,阴仄仄的一笑道:“揭过去?我乌古罗被人骂了,要是就这么揭过去,我还配统领拔拔部吗虽然他们两个部落现在可能要穿一条裤子了,但我乌古罗这几十年纵横草原,怕的谁来更何况,咱们拔拔部身后边,还有人帮着咱们撑腰呢,哈赤,我现在修书一封,你带着它,立刻送到咱们西部鲜卑的推寅大人那里去”

    要不怎么说拔拔部在边境三部当中实力最强呢,人家上面有人花涂担心的,也就是这个,那么拔拔部后边的靠山是谁呢,正是西部鲜卑五大人之一,推寅部

    这推寅部,说出来,后世怕是没几个人知道,但这个部族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一说出来,那肯定是家喻户晓,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拓跋没错,就是建立了鲜卑人最久也是最强大王朝——北魏的拓跋部。

    关于拓跋部的来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说拓跋氏是黄帝的后裔。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不过这个说法,神话色彩很强,估计,是后来拓跋部统一中国的北方,建立起强大的北魏王朝之后,为了能让自己的出身更加的光辉,也更加的符合汉族人的正统观念,才集思广益,编造出来的。

    另外一种说法,也是稍微靠谱一点的说法,说拓跋氏老祖宗,叫拓跋毛。当时拓跋毛率领的拓跋部落,在后世的东北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活动,过着游牧生活,不过呢,拓跋部的实力十分的强大,拓跋毛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这里面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部落,也就是说,拓跋部因为实力比较强大,成为了大兴安岭地区一个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

    拓跋毛死后,相传五代,拓跋部就传到了拓跋推寅手里,当时正值东汉年间,大约是光武帝刘秀的建武16年左右,东汉王朝经过光武帝刘秀的重新统一,并励精图治之后,国力日盛,大汉朝的军队四面征伐,威名远播,东汉王朝的商队也是行遍域外诸国,将中华文化的昌盛与中原王朝的富强远播四方,佛教就是在这个时候,感觉到中土太平盛世,文采风流,为了能在天朝大国的思想领域分得一杯羹,开始谋划大举西进的。

    东汉王朝的强盛气息也传到了远在大兴安岭过着半原始,半奴隶生活的拓跋部落当中。一件件精美的汉族商品,让拓跋部落的土包子们目瞪口呆,那雍容华贵的服装,巧夺天工的金银玉器,让拓跋推寅大开眼界,也在拓跋推寅的心中扎下了对东汉王朝文化的向往。所以,在拓跋推寅的权力稳固之后,他力排众议,决定举族南迁,想中原文化地区靠拢,他要让自己的部落能够吸取汉朝的文化,而后快速的发展起来。

    这拓跋部是个大的部落,而且这一个大部落之中又有着很多衍生出来的小部落,这么多的人进行迁移,是件十分浩大的工程,毕竟部族搬迁不同于行军打仗,这是个慢工细活,需要足够的时间慢慢的适应。所以拓跋推寅终其一生,也没能把这个部族带到汉朝的疆土边上,当他老去的时候,拓跋部落已经从原来的居地南徙千里,来到一片新的天地中。史书记载,这个时代的拓跋族“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这个所谓的大泽,大约就是后世的呼伦贝尔胡,这边天地,也就是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拓跋推寅终其一生,未能看到自己的部族进入汉地的那个时刻,不过他的这份壮举,给拓跋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原先拓跋部在大兴安岭的时候,更多的是以狩猎为生,而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才真正的进入了游牧时代,这也就是为什么拓跋部在东汉时期又被叫做推寅部的原因,因为是拓跋推寅将拓跋部落从遥远的大兴安岭带到了这大草原上。

    在拓跋推寅之后,拓跋部的首领又传了七代,传到了拓跋邻的手中。七代首领,时间就已经过去八十年,拓跋邻继任首领时,已经是东汉安帝的延光2年,东汉王朝到了这个时候,正如其年号的字面意思,王朝的光辉延伸到此,已经终结。但东汉王朝自公元25年建国,到汉安帝时期的公元124年,一百年的时间中,多次出兵与匈奴作战,最终使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被汉王朝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在与汉朝的多次军事对峙中,连番败北,最后只得远遁西域,去开创另外一片属于匈奴人的天地。

    这个时代,是匈奴败亡,大草原群龙无首的时代,而拓跋部落从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路游牧,此时已经再次南移数百里,而拓跋邻接任首领时,拓跋部所在的地方,土地贫瘠,水草不盛,部落的实力不断下降,部民的生活也开始受到威胁,拓跋邻在首领的位置上,殚精竭虑,困新经营了20多年,感觉到再这么下去,自己的部族必然会被困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而此时匈奴人西逃,南方大草原成为无主之地的消息已经得到确认,所以,为了部落的未来,拓跋邻也开始效仿自己的先祖,开始谋划南迁。

    可是这个时候,拓跋邻的年纪大了,多年的劳累,让他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无法独立承担起率领部族南迁的重任,于是,在征得各部落的同意后,拓跋邻将首领的位置传位给了自己20岁的儿子拓跋诘汾,父子两个一起,率领拓跋部落南迁。一路之上,山高谷深,道路难行,重重险阻,步步杀机,很多的部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几乎被拖垮灭绝,在这个艰难的迁徙过程中,很多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觉得迁徙之路太过艰辛,与其累死在路上,倒不如就近找个地方,过一段安心的生活,也好修养生息。好在拓跋诘汾年纪虽然不大,但心志极其坚定,通过父亲的教导,他深知,部落一旦停下脚步,等待他们的就将是灭族之祸,所以不论旁人说什么,他都不采纳,矢志不移的推动部落南迁诸事。

    当然,为了能够安抚部落人心,他又搞出一个所谓的神兽之说,告诉部民,这条南迁的道路,是天神派了神兽在梦中告诉我的,只要坚持下去,拓跋部就将得到属于自己的辉煌在这个封建时代,对付这些没有开化的鲜卑人,神话永远比实话更能激发人的干劲,神兽降临的神话压服了部落中的不同声音,而拓跋部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艰险行程之后,终于来到了当初匈奴人居住的大草原,也就是后世的外蒙古乌兰巴托南部。

    一路苦难,到了此时,终于得到了回报,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已经伤痕累累的拓跋部落开始修养生息,多年来生活的磨难,令部族人口大减,但剩下的部民,却都是意志坚强的精锐,所以虽然实力有较大的衰弱,但拓跋部还是很快的在草原上站住了脚跟。

    考虑到越靠近汉朝的地方,发展的空间越大,拓跋诘汾并没有让部族停止前进的脚步,这之后的大约二十年间,拓跋部落一边游牧,一边逐步向南边迁移,到了公元193年,也就是刘宇入主长安的时候,拓跋部已经在西部鲜卑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部落的主力,也迁移到了后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部。

    更多到,地址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