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男才女貌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一章 出游逢空难 情侣同穿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章 初至三国深山逢许褚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章 觉异禀立凌云志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四章 制玻璃得首桶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五章 遇灾年广收流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六章 察阴谋洛阳求官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七章 入帝都求为太守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八章 新官上任欲求人才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九章 千金易得一匠难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章 利兵甲定计赚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一章 行诡计终得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二章 招贤馆惊迎刘晔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三章 元戎始建 玄甲兵成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四章 宴张苏得良驹名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五章 骑名虎豹 棍号蟠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六章 春日出行取道颖川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七章 至颖川首邀陈群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更名公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八章 语惊四座名震经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九章 无心插柳 有意栽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章 楚河汉界任纵横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一章 离颖川北地访将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二章 破杀戒开解心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三章 救二将定计破贼寨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四章 除巨害剿灭二虎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五章 住甄家巧遇西席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六章 见田丰开讲为官之路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七章 世人爱官取之有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八章 了夙愿三杰归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九章 恶少当道 县城救人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章 恶少施诡计 杀官助子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一章 赵云避祸谯郡 张郃河间比武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二章 得意归回转谯郡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三章 定计一撼乾坤 阅兵折服张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四章 文武群贤毕至 神医会诊甄豫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五章 细讲入川缘由 我欲只手擎天 第二卷 黄巾之乱 乱起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章 首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章 出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四章 纵火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五章 双雄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六章 止杀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七章 分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八章 奇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九章 奇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章 粮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一章 夺营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二章 突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三章 遭遇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四章 死斗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五章 激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六章 重围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七章 翻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八章 夹击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九章 血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章 倾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一章 开解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二章 进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三章 觐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四章 封赏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五章 豪宅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六章 请求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一章 乱平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二章 婚前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三章 成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四章 姻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五章 入川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一章 入益州首取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章 宴无好宴宴中出骤变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章 委重任取道入成都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四章 谈州事潜流暗涌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五章 宴豪强杯酒收私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六章 借刀杀人马相破巴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七章 山谷遇伏马相走犍为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九章 杀鸡儆猴世族归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章 收降卒益州兴水利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一章 散万金收得民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二章 张鲁求官成都城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三章 雪耻辱张鲁投荆州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七章 战西凉南安初见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八章 孙清晓斩将夺旗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九章 郭奉孝营中定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 (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六章 流言蜚语汉帝生疑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七章 魑魅魍魉尽显身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二章 另辟财源滚滚来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三章 官制改革初试三省六部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中)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六章 昭姬琴 貂蝉舞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七章 渔阳乱 天下动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八章 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九章 渔阳战鼓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章 博望遗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一章 大汉最恐怖的主簿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二章 吕奉力斩四将 征北军冲杀战阵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三章 试问何人无罪?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四章 节外生枝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五章 噬人之狼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六章 空营以及拉拢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七章 新势力崛起的序曲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八章 北方来的军师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九章 一毛不拔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章 洛阳惊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二章 挡路者死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三章 入宫觐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四章 禁宫冲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五章 舍弃天真的现实抉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八章 退避三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九章 高级别的争风吃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章 男人,就是用来负责的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一章 汉帝驾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二章 兵围禁宫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之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四章 不愧飞将之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五章 刁民?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六章 抽死他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七章 吏治要整顿!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一章 注定的命途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章 魏信设计乱天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章 鹬蚌相争终成空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章 张让之死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章 魏信再出乱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六章 董卓独霸朝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七章 董卓战吕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八章 祸根暗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九章 魔王初成乱朝纲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章 成都一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一章 官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二章 当历史失去袁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三章 来自董卓的试探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四章 安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五章 遗诏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六章 生灵屠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七章 相思草,碧血花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八章 众叛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九章 强势诸侯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章 会盟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一章 目标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二章 盟主之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三章 遥控指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四章 重新振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五章 洛阳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六章 汜水交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七章 挑拨离间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八章 内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九章 第二个锦囊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章 火焚汜水 兵进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一章 陷阵营首阵破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二章 上庸城援兵暗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三章 刘元瞻上庸中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四章 重新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诸侯折将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六章 吕奉先扬威虎牢 甘兴霸兵出荆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七章 甘兴霸月夜遇蒋钦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八章 蒋钦建言掠南郡 黄祖领命守江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九章 荆州军退返襄阳 董仲颍议退长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章 刘元瞻收得四郡 蒯异度临别留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一章 张鲁穷途传谣言 刘宇谈笑安人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二章 刘宇请神光 张鲁献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三章 迁都城蔡邕保图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四章 诸侯进京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独追董卓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六章 中埋伏董卓败曹操 得玉玺周瑜劝孙坚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七章 孙文台献玺借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八章 曹孟德收兵图兖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九章 刘备起心夺幽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一章 刘虞灰心丧志 益州兵进洛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二章 刘伯安图谋天子建 南中郡蛮族犯边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三章 孙清晓请命征南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四章 孙清晓成都掌帅印 刘元瞻整军入汉中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五章 上庸城新官上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章 入冀州李林设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章 刘虞身死冀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章 曹孟德收得贤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章 琅琊郡鲍信求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章 曹操定计破义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章 收精兵曹操得兖州 乱江东孙家逞豪雄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章 皖城县二乔言心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章 孙坚江东访二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章 游说江东孙氏定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章 乔洪出山说全柔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一章 乔家庄孙策吐真心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二章 卿以玉锁结同心 我以江东做聘礼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三章 奇袭秣陵周郎用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四章 丢寿春刘繇忆始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五章 孙氏得江东 刘宇阅军机(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六章 郭嘉言江东三患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七章 魏逸风失踪建宁郡 孙清晓挥兵入云南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八章 益州兵对战青蛇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九章 蛮将侥幸逃的性命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章 益州军大破蛇阵 孙清晓折服蛮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一章 南征元帅问桥栋军情 那土洞主说飞刀绝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二章 遭突袭汉军折兵 中飞刀严颜落马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三章 中剧毒急召张仲景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四章 刘子扬献乌蚕手套 桥栋寨议弃甲归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上)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六章 西洱河汉军一败南蛮兵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七章 破蛮兵史利献计诈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八章 设伏兵先擒铁勒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九章 感旧事蛮将归降 用苦肉蛮王中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章 南蛮兵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一章 云南密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二章 温泉诡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三章 主公有后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四章 马云璐V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五章 魏浪现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六章 未婚妻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七章 魏浪身世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八章 找刘宇要儿媳妇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九章 联兵伐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过渡章,无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章 双子临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一章 给孩子起名要用什么书?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二章 设计离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三章 破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六章 官员短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议行科举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榜样的作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八章 封王背后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九章 称孤道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一章 通房丫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二章 古代贤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三章 剪不断,理还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五章 棘手问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六章 蠢蠢欲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七章 密议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章 左都御史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二章 名字的涵义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三章 散财童子!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五章 联姻请求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七章 荆扬冲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八章 益州威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九章 候选儿媳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二章 五方使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三章 江东谋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五章 益州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六章 孙坚归天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七章 一触即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九章 长安之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章 奇兵突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一章 杀鸡儆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三章 来意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四章 准备决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六章 长安斗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七章 权力争夺的序幕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八章 入住董卓旧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九章 大朝会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章 政治集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三章 徐州事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五章 张林到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一章 长安街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二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三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七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壹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争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请稍后见到正式版字样后再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八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入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刘宇挂帅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县血案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壕沟战术 第一百五十六章 鲜卑三部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拓跋部落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宜君血战 第一百七十五章 铁甲近卫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民团登城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八章 曹孟德收兵图兖州
《三国之男才女貌》
作者:獠羽
更新时间:2024-01-09 04:38:44
字数:1162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男才女貌 !

    能不承认,人才就是人才,人才的力量不是用他的年的。历史上那个三十四岁时指挥江东之士击退实力强横的曹操,谈笑间令曹军灰飞烟灭的周公瑾是个英才,而现在这个年仅十五,却已经深谋远虑,言谈之间,为孙家父子勾画出一副傲视天下的美好画卷的周郎也同样是天纵之才。

    周瑜的一番话,彻底的让孙坚醒悟过来,回想刚才自己得到玉玺时,就毫无理由的认为凭着玉玺就能够成就帝王之业的幼稚想法,孙坚就不由的一阵脸红,没想到自己的见识还赶不上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想到自己的长子和周瑜是生死之交的好兄弟,孙坚的脸上又不由的带出一丝笑容,有这样一个兄弟,自己日后就是在战场上遭遇什么不测,也可以放心的把后事交代给长子孙策了!

    “公瑾,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会有这么好的才干,周老有子如此,也真是值得自豪了。”孙坚出自内心的夸赞周瑜道,而后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孙策,用带着一点训喻的口气说道:“伯符,你平日也要向公瑾好好习学一下,要知道,如果想在这个世道中站住脚跟的话,只有勇略是不够的,还要有谋略的辅佐才能成就大事!”

    孙策听了父亲的话,先是点头应诺,而后笑着说道:“父亲有所不知,我和公瑾当年结为兄弟之时,就曾经约好,我攻武略,他学智谋,我们两个加起来,就要成为天下无敌!”孙坚有些吃惊的笑道:“天下无敌?伯符,你口气倒是不小,难道天下英雄都不在你们两人的眼中吗?”周瑜在一旁说道:“伯父,以您之见,这所谓的天下英雄中,可有能够超越骠骑大将军刘宇的人?”孙坚一愣。想了一想才说道:“刘元瞻天纵奇才,文韬武略,无不高人一等,当世豪杰,确实少有能出其右者!”周瑜点头笑道:“小侄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我和伯符才相约在文武之道中,各学一道,虽然论谋略。伯符不及刘元瞻,论武勇我不及益州牧,但若我二人联手,则对上刘宇。就算不胜,也绝不会败!只要刘元瞻奈何不了我二人,那么大事不难成就!”

    孙坚被周瑜的一番话说的有些走神,良久才叹了口气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尝听人讲,后生可畏,今日我总算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这个赞赏稍微有点过,孙策和周瑜听了都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们还太年轻,脸上不由得就红了起来,不过好在孙坚没有继续夸奖他们两个。而是很高兴的说道:“有了你们两个一文一武在我身边相助。江东之地就可说是我的囊中之物了!好。我这就去见袁公路,向他借兵!”

    说着话。孙坚就站起身来,想要向帐外走,不过从进帐开始就一直少言寡语的孙策这时忽然好像有点着急地向孙坚说道:“父亲,不知道刘宇是不是也已经到了洛阳?他的营寨在什么地方?”孙坚闻言一怔,自己的这个儿子怎么忽然关心起刘宇来了?难道他也想向当年的吕布那样,想要靠着挑战刘元瞻而天下扬名?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孙坚曾经和刘宇一起打过几场仗,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虽然天赋异禀,武学资质超群,而且这几年一直勤学苦练,但真要是打起来,他比起刘宇这样久经沙场的人还是差着一截,想到这里,孙坚面容严肃的说道:“刘骠骑因为上庸有事,所以并没有来到司隶。策儿,为父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不过,为父要告诉你,现在你地武艺虽然不错,但绝对不是刘宇的对手。所以你绝对不可以像吕布那样去挑战刘宇!”

    听到刘宇没有来洛阳,孙策的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遗憾之色,不过听了父亲后边地话,他又很好奇的问道:“父亲,您适才所说的吕布又是何人?”也难怪孙策不知道吕布是谁,这些年来,他为了将自己的武艺提高到和刘宇同一个水平,也为了心中地那个影子,所以一直闷着头刻苦的磨练自己。都说读书人用功到了深处会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练武练到深处又何尝不是。此时听到父亲说的这个吕布竟然会挑战刘宇,孙策当然会产生浓浓的好奇。

    想想儿子这些年来只顾着练武而忽略了外界地事,同时也想提醒儿子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孙坚便简单的将吕布地其人其事像自己地这两个后辈讲述了一遍,当听到吕布与刘宇竟然打了个平手,而且在虎牢关前力战三将而不败地战绩,孙策不禁两眼放光,熊熊的战意在他地眼中燃烧,忍不住问道:“父亲,这个吕布现在何处?”孙坚一皱眉头,虽然年轻人想要上进是件好事,但自己的这个儿子行事还是太过莽撞,不够冷静,看来还要好好的磨炼两年才能真正成材!心中这样想,孙坚并没有说出来,而是回答道:“吕布已经跟随董卓往长安去了,策儿,你也不要想着去和他较量,况且曹操已经起兵去追击董卓了,想来,薰卓现在已经被曹军驱赶到函谷关以西了。”

    听到这里,周瑜有些惊讶的问道:“曹操?就是那个向天下传檄讨伐薰卓的曹操?他去追董卓了?”孙坚点了点头,

    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语气中很是奇怪的说道:“我记曾听说过曹操的名号,当年他征讨黄巾之时,有勇有谋,后来更是成了京中新军的典军校尉,但为何这次如此轻敌呢?董卓撤兵之事并非一日,显然是早有准备,连民众都敢全部带走,他又怎么可能不留下后手防备追兵?”孙坚听了周瑜的话,讶然道:“公瑾,你的意思是,曹孟德这次去追击董卓,会有变故?”周瑜摇摇头,很是肯定的说道:“并非有变故,而是必败无疑!”

    在周瑜对曹操宣判的时候,曹操也正如他所预料的,正在狼狈奔逃。从谷城兵败到现在,曹操已经向东逃了三十余里。身边的侍卫早就已经全部阵亡,而在他身后,吕布带着两百西凉铁骑还在紧追不舍。还好曹操座下的这匹马是爪黄飞电,虽然名气比不上赤兔,但也是难得一见的宝驹,若非如此的话,曹操早就被吕布的赤兔马追上了。不过,爪黄飞电虽是宝马。但终究逊了赤兔一筹,论中短途地脚力,二者虽然不相上下,但路程一场。爪黄飞电就不是神骏无比的赤兔马的对手了。就是现在,爪黄飞电在疾驰了三十里之后,速度已经有所减慢,而吕布和曹操之间的距离也是越来越短。

    此时的曹操心中可说是又愧又悔。愧的是自己自作聪明,结果作茧自缚,还断送了辛苦训练出来的兵马,悔的是当时没有多考虑一下其他人地意见。以至于沦落到今天这般境地。不过曹操的心中还有一种情绪,那就是恨,恨的是诸侯无胆。薰卓虽然有留下后手。但从交战的情况来看。他地绝大部分兵马确实已经撤到关中去了,刚才和自己作战的。绝对不超过五万兵马。五万兵马,打自己这不到一万人马当然是绰绰有余,但如果诸侯齐心呢?哪怕只是分出一半的兵马前来,那么董卓的这五万人也只有逃命地份儿!

    当然,现在再说什么都晚了,这时的曹操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已经是要谢天谢地了。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天上虽然有明月当空,但夜晚毕竟不是适合追击一个人地时机,曹操的心里稍稍舒了一口气,因为再往前十里就有一片山林,只要自己能够逃到那片山林,那自己的性命有八成就保住了。

    就在曹操认为自己能够逃出生天地时候,在前面忽然闪出一片密密麻麻地火光。曹操一眼就认出,那火光正是军队夜间行军时所点燃地灯球火把!“天亡我也!”曹操心中一痛,顿时生出一种绝望的无力感。因为从火把地数目就可以看出,前面的这支人马的人数在千人以上,自己的人马已经被打散了,诸侯兵马都还在洛阳以东,那么眼前这支人马,肯定就是董卓的手下了!前有阻路,后有追兵,难道自己真的要丧命于此吗?曹操心中有太多的不甘,但却也无计可施。

    正在绝望的时候,曹操突然听见前面有一个熟悉而急促的声音响起:“兄长?是你吗?”这个声音落在曹操的耳朵里,真是不亚于仙乐纶音,他马上用尽力气大声喊道:“子廉救我!”

    来者正是和陈宫一起匆匆赶来的曹洪。说起来也真是险,陈宫虽然能够料到董卓留有后着,但他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知道董卓竟然带着一帮猛将亲自留下抵挡追兵,所以他在曹操离开半日之后,才向曹洪提起去救援的事情,本以为曹操怎样都能和董卓僵持一段时间,而后等到自己到来,没想到却在这里碰到了单人独骑逃来的曹操。

    曹洪看见曹操一脸的狼狈,连忙将曹操接入阵中,而后自己挥舞大刀指挥手下兵马摆开阵势抵挡追兵。吕布在后面也早早的看见了曹洪部队的火把,他一开始也以为这是董卓的部队来堵截曹操,哪知来到近前才知道来人竟是曹操的援军。吕布顿时吃了一惊,因为夜色已深,所以吕布弄不清这来的到底是哪一路人马,看火把数目足有千人之多,说不定是诸侯的大军来到,如今他身边只有两百铁骑,不要说诸侯的大军,就算是对上眼前这队人马,自己也绝对讨不了好去。本来嘛,董卓率军在这里的目的不过是阻击追兵,现在这个目的可以说早就已经达到了,吕布也就当机立断,马上带着自己的人马回头跑掉了。

    吕布要跑,曹洪还真不敢追,一来他手下都是步兵,无论如何也跑不过骑兵,再者,他的这支兵马说不定就是曹操最后的一点家底了,实在是损耗不起!再说曹操终于再次有了一千人马,而且吕布也已经退走,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过吕布退走不代表他不会再回来,这附近一马平川,防守极为不利,所以曹操马上下令全军启程,往十里之外的那片山林中休整,同时派出多路探马,寻找聚拢走散的众将和败兵。

    就这样。曹操领着兵马来到山林中提心吊胆的休整了一夜,还好,薰卓此时听了吕布的汇报,也担心诸侯大军来追,所以匆匆的带着兵马继续向西撤退了,所以曹操也是安然的度过了这一夜。到天色微微发白的时候,失散的众将和兵马也纷纷找到了这个树林。等天色大亮,曹操

    将清点人马时。发现自己的九千人马,如今只剩下不过幸运地是,他手下的将领们除了有几个人受了点轻伤以外。都还安然无恙。

    经历了这样一场大难,曹操无疑是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而经过反省之后,他的能力和心性自然能够更上一层楼。不过现在曹操最关心的并不是如何去检讨自己的过失,而是本应该留在诸侯那边的曹洪和陈宫为什么会那么巧,那么及时的出现在自己败逃的路上。

    面对曹操地疑问,曹洪不想为陈宫遮蔽。陈宫本来也不准备隐瞒,于是曹洪在请求曹操屏退旁人之后,当着众将的面。将当时陈宫对他说的那番话又重新说了一遍。他只是在简单的重复。自己并没有多加一字或者擅改一字。

    听了曹洪地陈述,曹操和手下众将都是惊诧莫名。曹操锐利的目光紧紧的盯着陈宫,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一点什么,但他只是看到了淡然和镇定,这就让曹操感到十分疑惑。经过这次失败,曹操地性子变得稳重了很多,他的城府本来就深,而且向来对自己识人的眼光和用人的手段有信心,所以他最终还是沉住了气,不动声色地向陈宫道:“公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陈宫在曹洪陈述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说,曹洪说完之后,众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地时候,他还是没有辩解,直到现在,曹操没有雷霆震怒,反而是和颜悦色地向他询问地时候,陈宫才说出了他的理由:“主公,宫之所以这样做,乃是为主公日后地大业着想,使主公能够收揽天下能人之心!”

    此言一出,众将都感到很是疑惑,连曹操都有点反应不过来,还好陈宫又继续说了下去:“主公,自传檄天下以来,诸侯附从讨董者甚众,可主公请想,这其中真心为国者能有几人?袁家四世三公,但狼子野心,向来有不可告人之密;刘氏宗亲,或者懦弱无能,或者不通军略,再如刘宇、刘备那样的人,貌似忠良而实则无时无刻不想取当今圣上而代之!那刘备是借着刘虞的声名扩充自己的势力,而刘宇更是借着讨薰的名号,一举收取了荆北四郡,至于其他人等,则是妄图在其中获名获利,一旦发觉自身利益受损,就马上开始观望不前。纵览群雄,真心为朝廷出力的,唯有主公一人而已!但如今京城被毁,汉室江山已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众诸侯都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主公难道就一点也不动心吗?”

    曹操默然,如果说他没有替自己打算,那是大言欺人,不过算起来,他还是为朝廷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此时被陈宫提起,曹操也是很茫然。

    陈宫看到曹操脸上露出的迷茫之色,便继续说道:“主公,如今天下大乱已成定局,天下诸侯并起,都想在这个乱世中分得一杯羹,他们各怀私心,只要有个由头,逐鹿之局立成!在这个时候,主公一定要好好为自己谋划一番,在乱世中能够站稳脚跟才是!不过,主公的出身虽是官宦,但向来为少数士人所诟病,而且主公长期辅佐已故大将军何进,本身却没有多么大的名望,虽然有刺杀、传檄之事,但尚且不足以让天下有识之士投效。所以宫此次明知前途凶险,但还是让主公你去追袭,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人,一心忠于朝廷,为了大汉社稷,不顾个人得失,力战董卓的,全天下只有一人,那就是曹孟德!主公,这一仗虽然牺牲了很多人马,但收取的,是普天下的士子之心,日后主公到处,有才之士必然望风景从,宫以为,主公这一仗,实在是败得其所了!”

    说到这里,陈宫似乎有些兴奋:“如今天下可谓五分,刘宇在益州,虎视荆襄;董卓退入关中,谨守山川门户,也可谓是固若金汤;河北有刘备、刘虞、韩馥等人盘踞,他们在这一战里损失不大,加上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所以如今天下可供主公立足的,唯有中原与江东之地,但江东虽有长江天险,但所属多为水乡,主公手下皆为北方人,不习水战,所以江东不宜取,故而主公唯有进取中原,立足腹心,方可成就大事!而中原士人多是心念汉室之人,主公有了这忠臣的名号,这些士人自然会来辅佐主公。现在州牧刘为人短视,治政无能,必不能长久,所以主公当从兖州下手,先设计取了兖州,而后向南取豫州,青州有主公好友鲍信大人为内应,也不难图,待三州平定,主公整顿人马直取徐州,则称雄基业可成!到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皆属主公,之后或者向北争夺河北之地,或者向南收取江东之地,进可攻,退可守,此便是宫为主公谋划的霸业之局!”

    说完这些话,陈宫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脸色有些黯然道:“陈宫虽然是为了主公大业着想,但此战战死的几千兵士却是因我而亡,我再无面目立于天地之间,还请主公日后善自珍重!”说完向曹操深施一礼,猛然拔出腰间佩剑,向自己的颈间抹去!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