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男才女貌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一章 出游逢空难 情侣同穿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章 初至三国深山逢许褚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章 觉异禀立凌云志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四章 制玻璃得首桶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五章 遇灾年广收流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六章 察阴谋洛阳求官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七章 入帝都求为太守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八章 新官上任欲求人才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九章 千金易得一匠难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章 利兵甲定计赚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一章 行诡计终得郑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二章 招贤馆惊迎刘晔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三章 元戎始建 玄甲兵成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四章 宴张苏得良驹名骑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五章 骑名虎豹 棍号蟠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六章 春日出行取道颖川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七章 至颖川首邀陈群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更名公告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八章 语惊四座名震经堂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十九章 无心插柳 有意栽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章 楚河汉界任纵横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一章 离颖川北地访将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二章 破杀戒开解心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三章 救二将定计破贼寨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四章 除巨害剿灭二虎山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五章 住甄家巧遇西席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六章 见田丰开讲为官之路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七章 世人爱官取之有道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八章 了夙愿三杰归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二十九章 恶少当道 县城救人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章 恶少施诡计 杀官助子龙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一章 赵云避祸谯郡 张郃河间比武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二章 得意归回转谯郡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三章 定计一撼乾坤 阅兵折服张郃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四章 文武群贤毕至 神医会诊甄豫 第一卷 英雄起于微末 第三十五章 细讲入川缘由 我欲只手擎天 第二卷 黄巾之乱 乱起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章 首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章 出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四章 纵火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五章 双雄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六章 止杀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七章 分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八章 奇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九章 奇兵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章 粮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一章 夺营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二章 突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三章 遭遇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四章 死斗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五章 激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六章 重围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七章 翻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八章 夹击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九章 血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章 倾诉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一章 开解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二章 进京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三章 觐见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四章 封赏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五章 豪宅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六章 请求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七章 群芳(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八章 月夜(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二十九章 机谋(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上)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中)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章 祈福(下)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一章 乱平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二章 婚前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三章 成亲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四章 姻缘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三十五章 入川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一章 入益州首取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章 宴无好宴宴中出骤变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章 委重任取道入成都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四章 谈州事潜流暗涌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五章 宴豪强杯酒收私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六章 借刀杀人马相破巴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七章 山谷遇伏马相走犍为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八章 鸟尽弓藏马相终授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九章 杀鸡儆猴世族归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章 收降卒益州兴水利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一章 散万金收得民心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二章 张鲁求官成都城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三章 雪耻辱张鲁投荆州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四章 西凉兵败血甲出世(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五章 整军出川天水遇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六章 厉兵秣马兵发南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七章 战西凉南安初见阵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八章 孙清晓斩将夺旗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十九章 郭奉孝营中定计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一章 真做假来假亦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二章 再争功董卓陷重围(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 (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三章 狄道县刘宇救董卓(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四章 刘宇战阵破西凉(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五章 洛阳城波涛暗涌(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六章 流言蜚语汉帝生疑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七章 魑魅魍魉尽显身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八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二十九章 化险为夷一年为期(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章 成都城月夜染血色(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一章 杀人莫留情斩草需除根?(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二章 另辟财源滚滚来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三章 官制改革初试三省六部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四章 花露水面世与一年政绩(下)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上)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中) 第三卷 风起益州 第三十五章 魏浪入南中 刘宇返洛阳(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中)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一章 质询与封赏(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章 咱们又不是古代人(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章 设在袁家的鸿门宴(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四章 冲冠一怒?(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五章 暂时的安逸生活与月旦评(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六章 昭姬琴 貂蝉舞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七章 渔阳乱 天下动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八章 并不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九章 渔阳战鼓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章 博望遗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一章 大汉最恐怖的主簿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二章 吕奉力斩四将 征北军冲杀战阵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三章 试问何人无罪?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四章 节外生枝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五章 噬人之狼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六章 空营以及拉拢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七章 新势力崛起的序曲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八章 北方来的军师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十九章 一毛不拔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章 洛阳惊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一章 混乱的时局(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二章 挡路者死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三章 入宫觐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四章 禁宫冲突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五章 舍弃天真的现实抉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六章 刘老虎抢亲事件!(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上)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七章 做个交易(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八章 退避三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二十九章 高级别的争风吃醋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章 男人,就是用来负责的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一章 汉帝驾崩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二章 兵围禁宫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之战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四章 不愧飞将之名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五章 刁民?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六章 抽死他们!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三十七章 吏治要整顿!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一章 注定的命途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章 魏信设计乱天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章 鹬蚌相争终成空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章 张让之死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章 魏信再出乱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六章 董卓独霸朝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七章 董卓战吕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八章 祸根暗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九章 魔王初成乱朝纲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章 成都一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一章 官市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二章 当历史失去袁绍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三章 来自董卓的试探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四章 安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五章 遗诏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六章 生灵屠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七章 相思草,碧血花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八章 众叛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十九章 强势诸侯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章 会盟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一章 目标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二章 盟主之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三章 遥控指挥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四章 重新振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五章 洛阳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六章 汜水交锋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七章 挑拨离间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八章 内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二十九章 第二个锦囊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章 火焚汜水 兵进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一章 陷阵营首阵破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二章 上庸城援兵暗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三章 刘元瞻上庸中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四章 重新定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诸侯折将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六章 吕奉先扬威虎牢 甘兴霸兵出荆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七章 甘兴霸月夜遇蒋钦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八章 蒋钦建言掠南郡 黄祖领命守江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三十九章 荆州军退返襄阳 董仲颍议退长安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章 刘元瞻收得四郡 蒯异度临别留计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一章 张鲁穷途传谣言 刘宇谈笑安人心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二章 刘宇请神光 张鲁献上庸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三章 迁都城蔡邕保图册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四章 诸侯进京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独追董卓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六章 中埋伏董卓败曹操 得玉玺周瑜劝孙坚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七章 孙文台献玺借兵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八章 曹孟德收兵图兖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四十九章 刘备起心夺幽州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一章 刘虞灰心丧志 益州兵进洛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二章 刘伯安图谋天子建 南中郡蛮族犯边关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三章 孙清晓请命征南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四章 孙清晓成都掌帅印 刘元瞻整军入汉中 第五卷 乱世之初 第五十五章 上庸城新官上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章 入冀州李林设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章 刘虞身死冀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章 曹孟德收得贤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章 琅琊郡鲍信求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章 曹操定计破义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章 收精兵曹操得兖州 乱江东孙家逞豪雄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章 皖城县二乔言心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章 孙坚江东访二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章 游说江东孙氏定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章 乔洪出山说全柔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一章 乔家庄孙策吐真心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二章 卿以玉锁结同心 我以江东做聘礼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三章 奇袭秣陵周郎用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四章 丢寿春刘繇忆始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五章 孙氏得江东 刘宇阅军机(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六章 郭嘉言江东三患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七章 魏逸风失踪建宁郡 孙清晓挥兵入云南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八章 益州兵对战青蛇洞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十九章 蛮将侥幸逃的性命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章 益州军大破蛇阵 孙清晓折服蛮军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一章 南征元帅问桥栋军情 那土洞主说飞刀绝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二章 遭突袭汉军折兵 中飞刀严颜落马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三章 中剧毒急召张仲景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四章 刘子扬献乌蚕手套 桥栋寨议弃甲归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上)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五章 孙元帅大战飞刀将 南蛮王会和十路兵(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六章 西洱河汉军一败南蛮兵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七章 破蛮兵史利献计诈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八章 设伏兵先擒铁勒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二十九章 感旧事蛮将归降 用苦肉蛮王中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章 南蛮兵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一章 云南密谋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二章 温泉诡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三章 主公有后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四章 马云璐V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五章 魏浪现身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六章 未婚妻祝融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七章 魏浪身世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八章 找刘宇要儿媳妇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三十九章 联兵伐蜀 第六卷 南征北战 过渡章,无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章 双子临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一章 给孩子起名要用什么书?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二章 设计离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三章 破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六章 官员短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议行科举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七章 榜样的作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八章 封王背后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四十九章 称孤道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一章 通房丫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二章 古代贤妻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三章 剪不断,理还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五章 棘手问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六章 蠢蠢欲动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七章 密议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章 左都御史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二章 名字的涵义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三章 散财童子!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五章 联姻请求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七章 荆扬冲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八章 益州威胁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六十九章 候选儿媳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一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二章 五方使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三章 江东谋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五章 益州毒计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六章 孙坚归天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七章 一触即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九章 长安之乱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章 奇兵突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一章 杀鸡儆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三章 来意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四章 准备决战?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六章 长安斗智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七章 权力争夺的序幕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八章 入住董卓旧居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八十九章 大朝会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章 政治集团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一章 索要官职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三章 徐州事发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五章 张林到来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九十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一章 长安街头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二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三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四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五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六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七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八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零九章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一百壹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争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请稍后见到正式版字样后再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八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入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刘宇挂帅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县血案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壕沟战术 第一百五十六章 鲜卑三部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拓跋部落 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宜君血战 第一百七十五章 铁甲近卫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民团登城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卷 南征北战 第七十八章 调兵遣将
《三国之男才女貌》
作者:獠羽
更新时间:2024-01-09 04:39:58
字数:1866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之男才女貌 !

    长安的事情到了现在这个情况,刘宇这边可说是尽全力在创造条件了,毕竟益州离着长安并不近,光靠这远程遥控的话,根本无法彻底的根除董卓的势力。计划进行到现在,接下来的事情就要靠在长安的王允等人来继续了。而事实上,王允的反应速度一点都不慢,甚至已经超过了刘宇的预料,在军报的最后,就清楚的写着,董卓这次离开长安返回坞,吕布并没有同行,而就在董卓离开之后的第三天,王允就秘密的到吕布府中,密谈了近三个时辰才离开。

    看到这里,郭嘉的脸上已经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虽然现在他们是在庭院之中,保密的条件并不良好,但他忍不住小声的向刘宇说道:“主公,王允看来是马上就要动手了!这样一来,我们的计划也能继续向着下一步进行了!”刘宇心不在焉的点点头道:“是啊,但怎么偏偏是在这个时候?”这句话郭嘉刚才就已经听到了,他当时没弄清是什么意思,如今看到了军报,就更不明白刘宇到底在想什么了,任凭他怎么思索,都找不出如今不适合动手的理由。

    “主公,既然时机不对,那是不是向王司徒去信,让他暂缓执行诛杀董卓的计划呢?”郭嘉试探着向刘宇建议道。刘宇听了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苦笑着摇摇头道:“奉孝误会了,我并不是说王允在这个时候诛杀董卓有什么不妥,我只是在想,这样一来,我恐怕对琰儿他们母子的亏欠可就更多了!唉,如果这个消息再迟来一个月多好!”

    终于听到了刘宇的理由,郭嘉却没话说了,这个公事和私事扯到一起,就已经不是做臣属的能够插嘴的事情了,更何况,在郭嘉看来。进军雍凉这件事情和蔡琰应该是丝毫扯不上关系才对,毕竟如果刘宇能够入主雍凉,同时将皇帝控制在手中的话,那么他距离天下至尊的宝座就更进一步了,一旦刘宇成为了大汉天子,那以蔡琰的身份,肯定会被册封为皇贵妃,而她的儿子也能够成为皇子,日后有机缘的话甚至会成为太子地候选者,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如果按照郭嘉的那个思路来从名利爵位的方向来考虑的话。刘宇确实谈不上对蔡琰有什么亏欠,但刘宇所想的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不久之前孙琳生下刘敬的时候。自己可是全程陪护,从孩子降生,到满三日,到满月。甚至是为他日后的亲事会见使者。凡是一个父亲应该做的,刘宇都确实做到了。可轮到蔡琰的孩子降生,自己却要去筹谋如何将雍凉掌控在自己手中。夺取雍凉是益州集团策划已久地大计划,计划的复杂程度是一般人所想不到地,如今这个计划的第一步马上就要实现,而下几步计划的实施,绝非一朝一日可以完成,而且这些计划几乎都要刘宇亲自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刘宇必然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离开成都。蔡琰不同于孙琳,孙琳因为自身的军事能力,这次必然要和刘宇一起出征,而蔡琰却没有任何征战沙场地能力。就算做最好地估计,刘宇想要完全将雍凉一带稳定下来。也要花费一年的时间。而一年之后当他和蔡琰再见面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就一岁了。在这一年中。刘宇无法尽到任何作为父亲的职责,同样是自己的妻子,同样是自己的儿子,所受到的待遇竟然有这样的差别,这让刘宇如何不感到心中有愧!

    就在这时,产房中蔡琰呼痛地声音骤然而止,刘宇的心也剧烈的跳动了几下,但接着传出来的婴儿宏亮的啼哭声,又让刘宇忍不住心花怒放。过了一会儿,产房地房门打开,孙琳满脸笑容地抱着一个襁褓出现在门口,因为外面正在下雨,为了避免孩子着凉,刘宇一步迈进产房,孙琳笑着将孩子交到他的怀中说道:“这下敬儿有弟弟了,估计咱们家以后可能会越来越热闹!”刘宇欣慰地看着自己怀中二儿子,这小家伙的眼睛还没有张开呢。

    “琰儿怎么样?”尽管关心孩子,但刘宇更关心孩子的母亲,孙琳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然后说道:“琰妹妹没事,只不过产后脱力,昏睡过去了。”刘宇这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母子平安,看来老天爷还真是没有亏待我呢!他在心中得意的想到。这时,侍琴来到近前小声说道:“王爷,小姐已经醒过来了!”

    刘宇点点头说道:“你去将产后的补药拿来!”然后他便抱着儿子几步走到蔡琰的床边,看着蔡琰产后苍白的面颊,刘宇一阵心痛,连忙将儿子抱到蔡琰的面前说道:“琰儿,快看,咱们的儿子长得多漂亮!”看到儿子,蔡琰的脸上顿时涌起一抹红润,那是喜悦与欣慰交织而成的红晕,与孙琳不同,受到古代封建礼教教育的蔡琰对于生儿生女十分的在意,因为在她的观念中,养儿才可以防老!当刘宇以后不能陪在自己身边的时候,还有儿子可以依靠。

    精心调配的产后补药很快就被送到了蔡琰床畔,刘宇从侍女的手中接过药碗,亲自一勺一勺的将药喂给蔡琰吃,能够被丈夫这样细心的照料,蔡琰的心中也是甜蜜万千,小口小口的吃完了补药之后,身体虚弱的蔡琰再次带着笑容睡了过去。轻轻的为蔡琰盖好被子,刘宇忍不住低声叹了一口气。孙琳从他的身后走了过来,小声问道:“你怎么了,有了儿子还在这里唉声叹气的,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刘宇转头无奈的向她说道:“长安的局势开始变化,王允已经和吕布进行了联系,我想,不出半个月,董卓恐怕就要被他们设计击杀。而我们也要发兵按照原来的计划攻打雍凉。军事会议已经定在了明天,所以我能够陪着琰儿还有礼儿的时间,也就只有这两天了!我愧对他们母子啊!”

    孙琳这是第一次知道军报上的内容,她愣了一下,而后才低声说道:“计划不能晚两天执行吗?至少,你应该陪着琰儿一起给礼儿过了三日洗的日子才好啊!”刘宇皱着眉头道:“时间不等人,蜀中道路难行。兵马粮草的集结还有移动都要耗费比平原之上更长的时间。董卓一死,王允必然当权,如同史书中记载的,王子师对董卓可说是深恶痛绝,而对董卓的那些爪牙像李、郭汜他们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长安之乱将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爆发,这已经是定不可移地事情,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时间能够再耽搁了。林雷”

    说到这里,刘宇的声音顿了一下,目光转向蔡琰。看着她脸上还没有消散的笑意,心中顿时涌上一阵怜惜。低头思索片刻。他才又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的说道:“琳琳,你说的没错,至少,我要为礼儿办好三日洗的仪式。不然的话。我将会永远愧对他们母子。反正成都的兵马是要分批调动的,就让其他的人马先行,我拖后几日再走就是了。”

    孙琳地脸上这才露出笑容,在刘宇胸前轻轻捶了一下道:“这才对嘛,虽然不能因私废公,但也不能为了国事而忽略家人,更何况这次雍凉争夺的计划是我们筹谋了好几年地大计划,执行起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说不定,很快你就能把琰儿也接到长安去住了呢!”刘宇苦笑了一下。有些失神的说道:“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地计划,我们当时是根据从后世了解来地那些历史来制定这次的行动计划,可现在大汉的情形和历史上已经有太多的不同,就算在长安的情况变化不大,但我们也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才行!”分…………………………………割……………………………线…………………….

    第二日。在蜀王府内院的军机密室。所有益州的高层文官还有武将都已经齐集一堂,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地雍凉地形沙盘。在刘宇还在豫州担任豫州牧的时候,他就已经派遣大量的人手分赴各地,对大汉十三州的地形地貌进行仔细的勘探,每到一郡一县,都要将附近地各种地形全部仔细地绘制成地理图册,然后再交到暗部进行分类整理,绘制成完整的州郡地形图本,接下来再由能工巧匠按照刘宇所提供地方法,进行沙盘的制作。

    这项工作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整整八年的时间,在这八年里,暗部还有情报部的人员为了这件事耗费了巨大的心血,而益州府库中的地理图本也在不断的增多,但这项工作距离完成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古代的交通不发达,而且后世所拥有的各种测量。绘图技术,在这个时代也还没有出现,刘宇和孙琳一个是法律专业,一个是财政专业,无论哪一个都和地图绘制,地形勘测这些技术绝缘,所以那些勘测绘制人员完全是靠着大汉的土办法,用落后的手法在对辽阔的大汉土地进行测量。刘宇的目标是制作出前无古人的大汉详细地图,就想后世的中国地图一样,同时他还要完成对大汉的紧要州郡的沙盘制作,以达到日后进行军棋推理,训练指挥人员的目的。

    但到现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地图与沙盘计划,完成的也只有六个州的地图,还有三个州的沙盘,这三个沙盘就是豫州的沙盘、益州的沙盘还有雍凉的沙盘。其中豫州和益州的沙盘能够迅速完成是因为刘宇在这两个地方当过最高行政官员,而雍凉沙盘能够那么快速的完成,则是为了这次战争的需要而刻意加班加点的结果。

    不过如果考虑到这个沙盘的精致程度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八年的时间能够完成三个沙盘也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中国的工匠们好像是受到自古以来习惯的影响,不论是制作什么东西,只要是为了最高统治者制作的话,那么都会追求最高的精美度,因为在古代人民的心中,不管是王爷又或者说是皇帝都是难以伺候的角色,与其让统治者不满意而导致抄家灭门之祸,还不如绞尽脑汁一次性做到让人满意为止。像沙盘这样的工具,竟然也被他们做成了工艺品。

    这个根据雍凉地形图而制作的沙盘,最好的融入了刘宇向工部的那些人员所提出地缩微模型概念。不论是山川河流,还是城池树木,都尽可能的做到了仿真设计。雍凉一带的地形起伏很多,山川沟壑,峡谷河流的分布广泛而且复杂,但工部的人员在制作的时候,还是一丝不苟的将这些地形最细微处的转折走向都体现了出来。

    至于说沙盘上所必然存在的城池,则更是集结了工匠们的最大心血,刘宇甚至怀疑,制作沙盘地这些人。如果到了后世的话,恐怕都能够胜任好莱坞地模型制作人员了吧!每座城池都忠实的再现了原有的面貌。城墙的样式,防御工事地建筑情况,还有城门地形状,城内主要政治、军事设施。都被标注了出来。

    最为关键的长安城同样也将所有的细节都体现了出来。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长安城的模型之中,详细的用线条刻画出了长安城中的街道情况,大到通衢大街,小到居民区中的各条小巷,都被表示了出来,这次刘宇夺取雍凉的计划最重要地一环就是夺取长安,而在长安进行的战斗肯定是城内巷道战,有了这些对街道的具体标识。刘宇集团也就能够进行更为精确的战斗部署,不过,工部的那些人把沙盘弄成这样,刘宇倒还有些舍不得用呢。

    “主公,这条路线实在是太过凶险。还请主公三思啊!”在听完刘宇地整体计划之后。刘晔忍不住上前谏道。这次地夺取雍凉的计划,有六成是刘宇和孙琳当初还没有进入益州地时候就已经制定好的。为了能够保密,益州集团的其他人对这个计划所知道的并不是十分的详细,尤其是具体的行军路线以及军事力量部署,更是到今天才被刘宇摆到了桌面上。这个计划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刘宇刚刚所说的,通过子午谷,出其不意,直捣长安。

    在后世,经常有人讨论,如果当年诸葛亮进取中原的时候,能够听从魏延的建议,发一路奇兵通过子午谷直取长安,而蜀中大军则沿着陇右大道进军,两面夹击的话,恐怕历史就会就此改写也说不定。诸葛亮当时以子午谷地形险峻,倘若有兵马在谷中奇袭,那进入谷中的兵马就会全军尽没为由拒绝了魏延的建议,不过这个理由是建立在当时的魏国中有人能够察觉到这个计划的基础之上的。诸葛亮生平谨慎,不想弄险,所以宁可预防万一,也不愿突出奇兵。

    但事后的历史证明,当时在魏国确实没有人察觉到蜀军能够从子午谷奔袭长安,诸葛亮就是因为太过谨慎,反而失去了唯一的一次能够振兴蜀国的机会,所以对当时的蜀国来说,可谓是成也诸葛,败也诸葛了。当然,诸葛亮的心中当时可能还有其他的考虑,比如说蜀国的国力在经过刘备东征还有诸葛亮的南征之后,耗损极大,全国的兵力不但数量很少,而且补充起来极为困难,魏延当时要求精兵五千,如果是曹操的话,可能就同意了,因为五千人对魏国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就算中伏损失了,也伤不到魏国兵马的元气,但对蜀国来说就是伤筋动骨了。

    不过,刘宇手中的益州,和诸葛亮手中的益州差的太多了,不但兵马充足,而且人口鼎盛,超过六百万的人口,在此时的大汉各州之中都是一个异数。所以刘宇没有任何的顾虑。要想以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一定要出奇制胜才行。看到刘宇对自己的谏言不以为然,刘晔又再次谏道:“主公千万不要小看关中人物,李还有王允的手下也并非全是无能之人,很多的谋士也是甚有远见,倘若有人察觉到主公的意图,向他们的主君进言,于山僻中以兵马对主公进行截杀,那进入谷中的将士将会尽数覆灭于谷中啊!更何况主公还要亲自统军,那如此险计就更不可用!”

    刘晔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确实,在李的手下不是没有智谋之士,相反,在他的手下可是有着一个很出名的智谋之士,那就是三国时代有名的毒士贾诩!历史虽然有了很多的改变,但贾诩还是投奔到了李的麾下。这一点已经被暗部的人确定了,当时刘宇知道这个消息地时候,还很是感叹可惜了一段时间。

    不过就算是毒士贾诩,也不是能够神机妙算,知晓过去未来的神仙,如果他能够料到董卓会被诛杀,王允会夺取朝政,而李又会诛杀王允这一系列的事件还有大概的时间的话,他也许还能对刘宇的这个计划进行阻击,但如今董卓都还活着。谁又能想到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但刘宇却可以现在就带领兵马到子午谷入口处等待时机,并且派遣大量的人员在子午谷内还有长安方面的出口处进行哨探。如果真的有敌人的兵马前来地话,还指不定谁伏击谁呢!

    出于这种事先知晓历史的优势,刘宇坚决地维持了原定计划。在子午谷入口处的村庄中,徐盛的三千血甲兵早就已经集结待命。刘宇又再下令。让高顺带领三千陷阵营,全部配上战马,先行一步赶往子午谷入口,与徐盛会和。而他自己,则在三日后,率领一千近卫骑兵与张辽一起赶赴子午谷口。子午谷的道路崎岖难行,根本就不适合数十万兵马地大军行走,当年魏延只向诸葛亮要求五千精兵,就是因为要多了也没用。反而耽误行程。

    刘宇之所以敢带领一万人马进入谷中行军,就是因为这五六年中,刘宇已经秘密派遣了很多地地方兵马对子午谷的部分路段进行了有限度的整修。因为自从董卓回到关中之后,因为难以忍受董卓的暴政而逃向益州的百姓络绎不绝,其中经由子午谷进入益州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大量整修道路的话。很容易就会被长安方面知晓,所以不得已之下。也只能是对部分路段稍作整修,整修完毕之后还要多做掩饰,免得被人发现。

    好在董卓发现关中百姓不断减少,他要抓壮丁也变得不太容易的时候,便采取了相当残酷的手段,严禁关中地百姓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蜀中。得益于董卓的这个政策,最近一两年逃入益州的百姓越来越少,子午谷也再次恢复了荒凉无人通行的状况,这也让益州的筑路部队多少地松了一口气。到现在,子午谷终于可以勉强容许一万骑兵通行了。

    当然,如果只有这一万人马,那就不是去夺权,而是去送死了,不管怎么说,关中地区也有着十多万兵马呢,就算刘宇地一万人都是精兵,也不是十多万大军的对手,所以在出动奇袭部队地同时,益州的大军也要从大路向关中进发,那条路线也就是当年诸葛亮出川所走的路线,出斜谷,经祁山,经由陇西大道步步为营的攻入关中。

    当然,这也是为了能够吸引住关中的主力部队。汉中本就有赵云的六万骑兵,后来刘宇进攻上庸的兵马中,除了一部分兵马继续在上庸驻扎以外,另外有六万步军移防至汉中屯扎,在去年的时候,孙琳的征南大军在留下了一部分兵马交给益南都督张林镇守南中以外,其余的七万大军全部进入汉中待命。这样计算一下的话,汉中驻扎的马步军总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万,这已经集结了益州近乎全部的机动兵力。所以到时候只需要将各级将帅派到汉中,就可以直接统领各路兵马攻入雍凉之地了。至于说领军的元帅,自然是非孙琳莫属了。益州的文武官员们除了跟随刘宇奇袭以及留守在成都的人员之外,其他的人都跟随孙琳的大军行进,这其中就包括文职的刘晔、郭嘉、田丰、程昱还有陈群等人。这是刘宇自起兵以来,第一次在出征大军之中带领如此之多的文职人员,因为刘宇此次兵进长安,并不是为了破坏或者掠夺,他是为了能够切实的控制住关中,这样的话,能够安抚百姓的文职人员也就必不可少了。至于随军的将领,则是包括了许褚、赵云、张、严颜、张任、管亥这些名将,另外还有何曼、张翼、冷苞这一批副将。整个阵容可说是强大至极,以这样庞大的实力,就算强攻雍凉也不是办不到的!

    不说益州厉兵秣马,准备一举攻克雍凉,且说董卓当日离开长安之后,吕布便回到了府中,但府中的美人却已经踪迹全无。吕布急忙叫家人来询问,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这个内定小妾已经被董卓抢先一步给吃掉了,而且不断吃掉了,连汤都没有留下。吕布这一气可是非同小可,热血上头之后,他也顾不得什么顾及不顾及的,马上催开座下马,向着董卓车队离开的方向追去。吕布的坐骑就是传说中地那个赤兔马,凭着赤兔的脚程,还真的被吕布给追上了董卓的车队。但当吕布看到董卓浩浩荡荡的长队激起来的尘土的时候,他的理智又重新恢复了。

    凭着他吕奉先的实力。想要冲散这么一点护卫人马,抢回自己的爱妾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果要在夺回爱妾地同时击杀董卓的话,那就不是说说就能够做到地事情了。董卓当年也是一员勇将。在征讨西凉的战斗之中,也是在数万大军之中杀进杀出的人物,就算是武艺比不上吕布,但要在如此众多的兵士护卫之下全身而退却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无法杀死董卓,那吕布就算是抢回了爱妾,也是没有任何地用处,到时关中乃至天下都将没有他地立足之地!

    想到了这些可能的后果,吕布顿时放弃了蛮干的念头,放缓马速。来到一座土冈之上,眼望车尘,吕布心中将董卓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一个遍,到最后,他更是在心中发下毒誓。此生誓杀董卓。以雪今日之耻辱!垂头丧气的回到长安府邸,吕布正想以酒浇愁。消去心中的怨怼之情,忽有家人来报,说司徒王允亲至门前,说是来送嫁妆。

    这下吕布心中的怒火再次被挑了起来,但王允可是对自己有情有义的人,吕布不好向他使脸色,所以便急忙令人将王允请进府中。一见面王允便满面笑容的拱手道:“老夫日来因听闻将军至卫戍军公干,故而未曾上门拜望。今日太师驾归坞,本以为将军也会随行,岂料家人来报,说将军已经回至府邸,故而带同彩礼,前来拜望将军。但不知将军为何脸色如此难看?”布曰:“正为公之侍女耳。”允佯惊曰:“难道此女不懂规矩,冒犯了将军虎威?若如此,老夫也有罪过也!”吕布连忙摆手道:“此事与司徒无关,公之侍女,此时已被董卓老贼带至坞宠幸矣!”

    王允心中大喜,但表面上却佯做大惊曰:“允实不敢相信太师会做此等**之事!”吕布将前事一一告诉了王允。王允听罢,仰面跌足,半晌不语;良久,才又说道:“不意太师作此禽兽之行!”因挽布手曰:“允有一言,相与将军相商,还请将军觅一清静之所,方好说话!”吕布便将王允请入自家密室,并置酒款待。

    饮过三杯之后,王允向吕布说道:“太师淫吾之侍女,夺将军之妾室,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吕布被王允这么一激,顿时怒气冲天,拍案大叫。王允急忙假意说道:“老夫失语,将军息怒。”吕布愤然道:“不满司徒,布早已立誓必杀此老贼,以雪吾耻!”

    王允连忙一把掩住吕布地嘴道:“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吕布看了王允一眼说道:“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王允作势点头道:“以将军之才,便是益州刘元瞻也赞不绝口,又岂是董卓所可限制。”吕布却又虚情假意的说道:“吾虽欲杀此老贼,但奈何我与他终归是、是父子之情,恐惹他人议论。”王允失笑道:“将军姓吕,董卓姓董。抹杀将军之功,**将军之妾之时,未知董卓可曾顾念过父子之情耶?”

    吕布本来就是想找块儿布遮遮羞,如今王允给了他这么好的一个台阶,他也就奋然说道:“非司徒言,布几自误!”王允见其意已决,便继续向他说道:“将军若扶保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吕布避席下拜曰:“布意已决,司徒勿疑。”王允还有些不放心,又说道:“但恐此事不成,反招大祸。”吕布便拔刀刺破手指,滴血为誓。王允这才跪谢道:“倘若汉祀不绝,皆出于将军之赐也。然事关重大,还请将军谨言慎行,切勿泄漏!待王某思得妥善之计,便遣人来相告将军!”

    自吕布之处离开之后,王允即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一同商议。说是商议,但事实上王允却已是成竹在胸,便向二人说道:“我今日已经与吕布密议,他因为妾室被董卓所辱,故而立誓要诛杀董卓。我等在长安唯惧吕布之勇猛无敌,今此人已叛,我等成就大事,就在这几日之间!”孙瑞和黄琬两人皆面露喜色,向王允拱手道:“若能成此大功,则司徒就为我大汉擎天保驾之臣也!”孙瑞却又说道:“只是董卓尚有雄兵十数万,想要将其诛杀,尚需有计策方可,不知司徒腹中是否已有良策?”王允捋须道:“王某确有一计,要与两位参详。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坞请卓议事;一面以天子密诏付吕布,使伏甲兵于朝门之内,引卓入诛之!此为上策也。”

    黄琬听到这里,便奋然起身道:“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我欲除此贼久矣,只恨时机未到,今司徒既然已胜券在握,此乃是天赐良机也,往坞之事,琬愿担此任!”王允握住黄琬的手哽咽着说道:“公若能成就此事,大汉社稷有救矣!他日显官名爵,悉任公取之!”黄琬连忙逊谢

    次日,黄琬便带着十几个家人,来到坞。董卓此时正在府中与众美人玩乐,忽有人来报说天子有诏书来至,董卓便教唤入。黄琬入拜。董卓曰:“天子有何诏?竟劳司隶大人亲来宣示?”黄琬曰:“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董卓顿时一个激灵直起身来,紧盯着黄琬问道:“朝臣之意如何?司徒王允之意如何?”黄琬道:“群臣皆愿尊太师为天下之主,王司徒业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太师到来。”

    董卓一听,便大喜曰:“吾昨夜梦见被一金龙所吞,本以为将有大凶之事,哪知今日竟得此喜信。”黄琬道:“太师之梦乃是吉祥之梦,名曰金龙罩身,正与当前时势相同!”董卓被黄琬这么一拍,更是高兴,于是便命心腹将李、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各领飞熊军三千守坞,自己马上安排车驾回转京师。却不知京中已为他布下天罗地网!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