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1:32
字数:760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祖孙“深谈”的第二天,顺治十一年七月十八日,皇太后携两位皇子,出了宫城,来到皇城[1]东南的太庙“告祭”祖先。其实七月初一、婴儿弘毅过“百岁”那一天的上午,皇帝已经来过太庙进行每个季度首月的“时享”,半个月之后皇太后又来一次,名义上是昨日皇长子刚刚入《玉牒》,要到列祖列宗面前禀告一番,保佑爱新觉罗家族血脉不断、繁衍昌盛,可真正的用意,倒没有几个人眼下就能参透的明白。

    作为幕后的主角,小弘毅被苏麻喇亲自抱在怀中,在皇太后的引领下,陪着皇长子走进了太庙。看着大阿哥懵懵懂懂的样子,弘毅实在是提不起把他作为将来继承皇位竞争者的兴趣,反而是对比着后世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陈设,津津有味的细细观察。

    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太庙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建筑群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祖孙三人正顶着烈日走在太庙的中轴线上,一会在各处配殿前叩拜、一会儿又在燎炉前焚烧祝帛,可怜刚满一岁的小福全,早已是满身臭汗、晕头晕脑的了。于是他也要享受弘毅的待遇,非要身后的人抱着,皇太后眉头紧皱,却不搭理,只是拉着福全的小手继续前行。“唉,一点爱心都没有,他才一岁,穿着厚厚的朝服,大太阳底下这么规矩,太可怜了。福全小家伙呀,谁让你生在了帝王家呢!谁又让你生在我的前头当了老大呢!”弘毅看着心疼,想着皇太后和自己的老谋深算,却无可奈何。

    好不容易走进亭殿(前殿),皇太后率先跪下,福全和弘毅(被抱着)也分跪左右。皇太后正要开始重头戏的时候,却听见左边的二阿哥不安分起来,很是失望的扭头一看,原来他正努力从苏麻喇的怀里要挣脱,还一边轻声说着“下、下!”皇太后示意苏麻放下二阿哥,只见他努力坐在跪垫之上,又是往前一扑,再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了!

    这一过程被殿内所有的王公大臣看得一清二楚,纷纷点头称奇,一时间殿内有些嘈杂。皇太后心中大喜,也轻轻咳嗽一声,大殿瞬间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在继续进行繁琐的祭祀活动之后,皇太后的“重要讲话”开始了——

    “列祖列宗在前,太祖太宗皇帝在上,媳妇博尔济吉特氏率爱新觉罗·福临之子前来贡祭。想我大清入关今已十年,弓马骑射、安定天下,休养生息,万民敬仰,华夏四夷,共奉一主,天威浩荡、继往开来。承蒙祖宗庇佑,昨日,爱新觉罗·福全已记入《玉牒》,小皇子也已安度百天。今日,媳妇就带他们来告祭祖宗,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他们早日成才,为我大清帝业、也为天下苍生,立下千秋伟业!待到他日,择其良者,大统永续、万世永昌!呜呼!”

    一段颇具皇太后风格的祭文读完,身后的大臣跟着颂唱“大统永续、万世永昌!”皇太后满意的两边望望,那二阿哥正趴在地上有模有样的三拜九叩;这边厢,那皇长子经过一番折腾,却早已歪斜在跪垫上,睡的正香!

    也罢,就是让你们这些臣子知道,两位皇子的天壤之别!

    果然,众位大臣望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皇子,自有一番计较在心中了。

    陪着皇太后返回宫城的路上,第一次出门的弘毅仔细打量四周的景致,早晨天没亮就起床准备这场“告祭”了,黑乎乎啥都没看清楚。这才发现后世的故宫现在还是一片废墟之上的大工地

    ,却似乎也是刚刚开始重新动工的样子。仔细一想,才记起1644年李自成匆忙撤出京师之际,一把大火几乎将宫城烧成废墟,现在什么太和殿、乾清宫之类的,正在抓紧重建。他和小艾流连忘返的诺大故宫,许多都是康熙时期在顺治朝的基础上返修而出、后来自己的孙子乾隆又大兴土木而来的。恰恰是祖孙三人祭祖这一天,坐在位育宫的福临下旨,以卓落为吏部尚书,伊图为刑部尚书,郭科为工部尚书,阿克善为左都御史[2]。这一纸诏书,停了顺治十年七月初五日“暂停宫殿及各项工程”的命令,工部尚书郭科开始主持修建乾清宫宫殿、坛庙工程,也才有了后世的恢弘故宫。“好好修吧,这些都是给小爷我做准备滴!哈哈!”弘毅不禁暗自喜悦一番。

    回到东二所,弘毅美美的睡了一觉。来到大清已经四个月了,但他每天的梦里都会见到自己的小艾,要么嬉闹,要么哭诉,没有一次不是这样。尽管每次醒来,都会无助的惆怅好久,但只要一睡下,就必定会和小艾在梦中相会。

    “奴才见过苏麻大姑姑!”孙氏和小功子给刚进门的苏麻喇请安。看到熟睡的小皇子,苏麻喇轻轻止住他们,悄悄坐在旁边,继而斜躺下来,凑近那张白皙、泛着奶香的小胖脸,就那么慈祥的看着,也不说话。眼前的这个小婴儿,睡着的时候才真的像一个婴儿,时而咯咯发笑,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挥动小手,时而喃喃自语,没有一丝心机,却是惹人疼爱。可是你生在了这皇宫,就必定要经历太多太多,尽管你天生奇瑞,但你可知道,前路险恶呀!想想当年的小小福临,也是如此可爱,自己恨不得天天抱在手里,含在口中,可现如今,皇上的位置已经把他改变的自己都不认识了,那份亲爱,早已成为尘封的回忆……

    “唉……”苏麻喇情不自禁叹了一口气,正要拭去眼角的泪水,却发现小皇子的小手已经伸了过来,正替自己柔柔抹去了两滴眼泪。

    “小爷,你醒了呀!奴婢失礼了!”不管是在皇太后、皇上,还是在这小阿哥面前,苏麻喇总是以奴婢自称,从来没有僭越半步。

    “姑姑~抱抱”弘毅现在这一路数可谓一招鲜了,只要这后~宫~的女人,谁也逃不过!何况苏麻喇其时才三十八岁,虽未婚嫁,却也是风姿绰约、韵味十足,一想到后世人们对自己和这位苏麻喇姑的种种猜测,弘毅甚至认为不搞一点小小暧昧都对不起历史、对不起观众了!

    “奴婢不敢让小爷如此称呼呢,奴婢只是一个奴才……”还说还说,赶紧抱抱!弘毅干脆自己爬起来,直接拱进苏麻喇的怀中。

    苏麻喇笑着说:“小爷虽是襁褓之中,却独享天意,大器早成,皇太后命奴婢打今儿个起就开始教授小爷满文满语,小爷可愿意?”

    弘毅把脑袋埋在苏麻喇的怀中,决定先来个柔情攻势。果然,苏麻喇看这小皇子如此亲近自己,不由得不母爱泛滥,轻轻抱着,柔柔说道:“小爷,这满语满文是我大清的国语国文,马虎不得,皇太后也是看您天资卓越,这才早早教授,你要是明白,就点点头让奴婢知道吧!”

    弘毅只好抬起头来,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不等苏麻喇再说下去,他小手往旁边一指,早有小功子立即将那只基本都快秃了毛的小狼毫送到面前。

    “哎呀,小爷是早有准备了呢!真是圣人再世!不过这支笔虽是狼毫,却都是他们下人使用的糟烂物品,品级太低。”苏麻喇回首示意,从慈宁宫跟过来的宫女丫头赶忙呈上一个铜盘,苏麻喇伸手取过一支毛笔,说道:“小爷,此乃御用的关东辽毫,是皇太后钦赐给您做开笔之用的。”

    好吧,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这文房四宝的常识,就由着苏麻喇姑来从头普及吧!关东辽豪?要是有网络就好了,至少可以度娘一下呢!现在自己还真是文盲一般,好好听讲吧……

    从那天起,苏麻喇就成了这东二所的常客,只要是皇太后那边得空,她就必定到来。虽然弘毅的满语听力至少是达到了“四级水平”,这自学成才和系统听讲还真是不一样。况且人家苏麻喇就是善于此道,没有什么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寓教于乐,什么满族悠悠调啦、儿歌啦、民间故事古代传说啦,全是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听的弘毅大长见识,不仅听力水平直线上升,口语会话也是突飞猛进,连满文书写也是入的门来,尽管现阶段还是七扭八拐的不成样子,可考虑到自己那三十多年就用毛笔涂过一遍油漆的底子,这已经很不错了!

    况且,苏麻喇身上的母性光辉也让弘毅十分受用,从来没有呵斥说教,总是和颜悦色,不急不躁,因而弘毅也是时常借机会撒个娇,一头就钻进苏麻喇的怀里半天不出来,逗得这位“姑姑”是开心不已!(这对于只有四五个月的孩子来说,太正常不过了!后世的种种桃色猜测,笔者这里只能说——鄙视你们!嘿嘿……)

    多少年之后,弘毅还记得东二所那个初秋的傍晚,自己躺在苏麻喇温暖的怀中,一番左拱右挤之后,抬头看到空中那一轮刚刚出现的明月,再瞧瞧月光下眉清目秀、棱廓分明的苏麻喇,突然想到:“如果苏麻喇是后世幼儿教育的鼻祖,有多少年幼的小朋友会免遭那些无良幼师的摧残和迫害呀!”

    【此文写于教师节前夜,祝所有辛勤的老师们节日愉快!师恩似海、永世不忘!辛老师、孟老师、兰老师,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皇城是明清北京紫禁城之外、北京内城之内的宫殿、苑囿、坛庙、服务区域的统称。因由城墙环绕、并设置城门,因此被称为皇城。宫城,不是小倭国的那个破地方,而是指代后世的紫禁城。此时宫城还不叫紫禁城,本文后面会有提及。

    [2]正史记载。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