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3:55
字数:770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吴良辅一读完弘毅的题本,太和门下早已是鸦雀无声,所有涉及到的事主们都是默不作声,一脸的满意恭顺。

    “好!诸位可还有什么异议?”福临点点头,再次发问,同时不动声色的将今日的御门听政引入了“决”的关键阶段。在弘毅眼里,整个过程其实真的很“民~主”,至少商议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压根儿没有什么皇帝的肆意而为!也许,这就是合格皇帝的功力所在。

    “臣等赞同贝勒玄烨所言!”几乎是异口同声,而且语音语调都倍显轻松愉悦,和一开始讨论皇帝亲领五旗时的沉闷谨慎简直是天壤之别。

    福临看在眼里暗自好笑,坐在那里回忆起昨天晚上的事情。

    玄烨从安郡王岳乐府上回来时已是华灯初上,刚进了午门,就被宣召到了位育宫。

    “玄烨,事情进展的如何?”福临一见儿子,就直奔主题。

    “皇阿玛,事情大抵已经成了,只是个别旗主还是想着固本自保。”弘毅回答的很中肯。

    “固本?自保?”福临有些懊恼。

    “何来固本?这下五旗里面,朕在亲政之初就开始安插自己的亲信,或者收拢一批当年多尔衮老贼的死忠,现如今哪个旗不是朕说了算?他们还想固本?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早就成了无本之末?这次如果不能遂了咱们的愿,朕让他们连自保都困难。否则,岂不是白白让真的爱子遭受一番创伤!哼,自保……”

    弘毅看着福临渐渐握起的拳头,还有嘴角露出十九岁青年不该有的决绝和恶意,心中也是一颤!

    其实他这次骡马市遇险,顺便要解决下五旗的归属问题,实在是说不上为了“再生小爹”福临,而是想在自己继位之前就开始改革八旗旗务,以便于登基之后,能够更为迅速的将八旗兵制向现代体质转变,说到底,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在十七、十八世纪崛起于世界之林创造一个硬实力基础!

    可现在看来,年轻的皇帝同样“慧眼识珠”的看透了这个契机,而且也是势在必得。只不过,他的目的,一定是巩固自己的君权,为了这个目的,甚至不惜血腥残忍……

    “皇阿玛,也不必如此。儿臣以为,他们不愿放弃旗权,无非还是一个字。”弘毅赶紧调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把思绪飞出去好远的皇帝早一点拉回来才好。

    “哦?何字?”福临现在对能用得着的自己的小儿子很是一个器重信任。

    “利!”弘毅言简意赅。也许是帝王戏看多了,那里面谋士大臣给皇帝出主意的时候,都是惜字如金,把一个简单的事情非要弄得神神秘秘,否则不足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一般。

    “利?”福临没有导演安排,只好傻乎乎的落入套路。

    “是的,皇阿玛,给他们档旗主都得不到的利益!”弘毅十分配合的凑近福临,故意露出一脸的胸有成竹,以及阴险狡诈……

    摄像此时可以把镜头切回太和门之下,观众立即就会发现,喊完了口号、表完了态度的一众王公大臣们,都在直勾勾盯着脚下的地砖,却实在等不来皇帝拍板钉钉、同意分红的“天音”。

    那是因为,皇帝福临坐在御座上,也是直勾勾看着下面:他也一脸轻松地走神了!

    “皇阿玛,儿臣所呈题本可有疏漏?”弘毅看出了端倪,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初次上朝,还没有来得及养成一直低眉垂目的好习惯,反而是死死盯着自己的再生小爹,而且及时发现皇上真的走神了。

    “哦,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朕……”福临突然玩性大发,故意拖了一下音调,如愿看到那五位旗主脸上的阴晴圆缺。

    “朕,准奏!”天音降临之时,各路神仙,包括汤若望的基督耶稣和满族人的万历妈妈一定都被各位王爷们召唤到了。谢天谢地,皇饷终于吃定了!

    “臣等恭请皇上亲领下五旗!”岳乐看几位“前”旗主一幅志得意满的样子,知道趁热打铁的时候到了,于是赶紧上前一步,独自代表众人发言。

    “臣等恭请皇上亲领下五旗!”其他人如梦初醒,亦步亦趋。是呀,凭什么给咱们这么大一个好处,前提或者说“代价”,就是一定要让皇上尽早亲领下五旗。但现在看来,失去形同虚设的五旗旗主之位,已经不算什么正儿八经的“代价”了。

    “朕虽然富有天下,这旗务却不敢独断专揽。毕竟,八旗是我大清的根本,万万不可草率了!”福临开始例行的谦让了。

    “八旗一主,天下可定!奴才叩请皇上亲领八旗!”出班启奏的,正是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一等男瓜尔佳·巴哈。

    “奴才再请皇上亲领八旗,以安定旗民之心!”一旁的显亲王富绶看到巴哈出列了,想起这几日这位救命恩人对自己的叮嘱,要想子孙后代永保富贵,就必须识得时务、懂得舍弃。于是急忙跟着出班附议。

    “臣等叩请皇上亲领八旗,以安定旗民之心、以定大清万世之基业!”几位议政王、下五旗旗主和一班大臣,这一次齐齐跪倒,大有“你若不答应,我就不起来”的放赖意思。

    “既然如此,朕也只好勉为其难了!”福临一脸“真诚”的无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皆是“如愿以偿”的欢喜状!

    “既如此,自今日起,满洲八旗皆是朕一人独领!但朕为天下共主,政务繁多,为了不延宕紧要旗务,需要在下五旗之内、每旗之下多设几个梅勒章京(副旗主),以协助朕来襄理旗内琐务。”福临看了一眼底下的弘毅,顿了一顿,才继续说道:

    “下五旗原各位旗主,领各旗第一梅勒章京。但各位亲王郡王都是皇室贵胄,也不可太过操劳,朕意另命几位得力大臣‘专领’梅勒章京职。几位意下如何啊?”

    “奴才叩谢皇上圣恩!”刚才的下五旗旗主,这一会儿工夫被降职为所谓第一梅勒章京,却是要受制于皇上另有任命的“专领梅勒章京”了,可还要感激涕零一般!

    “好,各位深明大义!朕意,命:安郡王岳乐为正蓝旗专领梅勒章京;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一等男瓜尔佳·巴哈改旗镶白旗,为专领梅勒章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三等精奇尼哈番觉善[1],为正红旗专领梅勒章京;复起原工部尚书、议政大臣星讷[2]为镶红旗专领梅勒章京;固山额真、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蓝拜,为镶蓝旗专领梅勒章京。”

    弹指之间,皇帝福临已经按照玄烨的悄悄进言的“各王为虚、亲信为实,虚实结合、终归一主”的办法,将自己亲政以来在下五旗之内早就安插扶持的中坚力量和绝对亲信,名正言顺地摆到了实权位置,从而确保了自己对下五旗的绝对掌控!

    “各旗之内,第一梅勒章京为副旗主,不涉专旗内杂事。专领梅勒章京并非旗主,只专职旗下杂事。八旗民丁刑罚,均交尚方院。其余各项,皆循旧制。”

    “朕亲领上三旗在先,不可轻废。另专设下五旗宗室总理大臣[3]一名,不涉具体旗务、不统各旗兵卒、不调禁军兵马,只代朕抚慰下五旗民人甲士,以示朕之八旗共主之威。此宗室统领……可由多罗贝勒、皇二子玄烨暂领!”

    “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额色黑,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觉罗巴哈纳,着尔等即日草诏。等十三衙门司礼监即刊示晓谕,传布中外,昭告天下,咸使知悉!”福临一说完,早就有吴良辅跑到殿外,将刚才这一大段原原本本背诵了出来,主要就是说给太和门广场上杵着的那些没有进殿听闻的朝廷大员们。

    “臣等谨遵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和门广场上,众人齐齐高呼万岁,却丝毫掩饰不了对一个小小的幼童,代替皇上,在名义上兼领下五旗这种惊天大事的震惊与揣测!

    对于这个孩子,真的是天降祥瑞、不可限量了!

    [1]觉善(?—1664),李佳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萨尔浒,清初将领。(顺治)七年,从睿亲王(多尔衮)畋於中后所,坐私出射猎,降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八年,上亲政,复世职,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寻命仍专领梅勒事,进世职三等精奇尼哈番。十五年,以老病乞罢。

    [2]星讷(?—1674),觉尔察氏,满洲正白旗人,清初将领。顺治元年,从入关,改尚书,进世职一等。三年,从讨张献忠,师还,加太子少保。六年,从讨姜瓖,攻大同。瓖以精锐出战,填堑毁垣,星讷督将士持短兵,力战却之。瓖背城为阵,星讷督将士直压其垒,师乘之,歼其精锐略尽,进世职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八年,英亲王阿济格得罪,星讷故为王属,坐夺官,削世职,籍家产之半。寻复授工部尚书、议政大臣。十年,以老致仕。十四年,星讷自讼军功,复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3]本文杜撰之职!“总理”者,“总管掌理”之意,清朝最出名的是光绪时代的“总理各国衙门”,后来孙中山先生将这一词语发扬光大了。其实至少在宋代,就有总理一词了。苏轼在《德威堂铭》中有言曰:“其总理庶务、酬酢事物,虽精练少年有不如。”

    清《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八一˙户部˙库藏》:雍正元年,特命王公大臣总理三库,铸给印信。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