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2:21
字数:948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顺治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位育宫。

    福临看着兵部尚书噶达浑呈上来的几把西洋鸟铳,有些意兴阑珊。

    昨日安郡王岳乐和兵部尚书噶达浑一起将这些玩意儿呈来御览,而且还说是自己的皇二子玄烨的主意。那小子要他两人详细说明了这西洋鸟铳的历史——

    明朝前自己研制的火铳没有准星和照门,后来西洋人发明了这种鸟铳,并在明嘉靖年间经倭国日本传到中国。与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铳相比,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与口径相同的圆铅弹,射程较远,火力较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又因其枪机形似鸟嘴,故名“鸟嘴铳”,又或者说此火铳可以击中高飞的鸟儿,又命“鸟铳”。而在欧罗巴,则叫做“火绳枪”。[1]

    对于这几把罗刹人使用的西洋鸟铳,小玄烨居然推崇备至,一定要岳乐和噶达浑两人向皇上详细禀报其所谓“先进”之处——咱们大清现在使用的鸟铳,乃是前明仿制西洋早期鸟铳而造,应该算作旧式的“火绳枪”,是用火折点火绳,使用【手指】压住火绳以引燃点火药,继续点燃发射药。

    但这次呼玛尔缴获的西洋鸟铳,应该叫什么“火种式火绳枪”。按照玄烨的说法,洋人的这些居然比大清的火绳枪先进了一个次代?岂有此理!

    其实福临并不知道,当弘毅在安郡王府和岳乐说这些时,真的是痛心疾首,但他却没有像后世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的穿越愤青一样,把中国火器最终落后于世界水平的责任一股脑全部推给大清朝——

    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火折子直接去点火的问题被圆满解决,西欧的工匠们在枪的后部增加了一个由扳机所带动的小火炬,这个小火炬在战斗的时候一直燃烧着,当需要开枪的时候,就扣动扳机使小火炬向前运动,接触到前面插着的火绳,而小火炬是用浸泡了蓖麻油的布团揉成,上面燃烧着的火不易熄灭。这样一来,火绳枪手在射击失败之后就不必再重新打火折子,射程起来方便了许多。这种新式的扳机击发式火绳枪的口径一般为15至20毫米,管径比一般为40到45毫米,而最大射程一般为60至80米,它在1543年就传入了日本。

    根据《明史》中的记载,“扳机击发式火绳枪”传到中国的时间约十五世纪初,比日本早100多年。可是一百八十年后,到了十六世纪末的1585年,太阁丰臣秀吉,在基本统一全日本后,出兵朝鲜时,却吃惊地发现,中国明朝派去援朝抗日的将领李如松所统帅的中**队,仍然尚未全面装备新式“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更多的是老式的“鸟嘴铳”,更没有大规模的专门使用新式火绳枪的成建制部队。与侵朝日军相比,明军步兵火力处于极大的劣势。因此,丰臣秀吉极轻视援朝的明军。

    在这以后,日本不再对中国“言语必和,礼意必笃,毋生嫌疑,毋为诡激”(中国唐朝时日本大化天皇告诫其使者语,史称“东夷貌柔顺”),从此日本不再对中国“貌柔顺”。丰臣秀吉命令日军以新式火枪与李部对攻,由于武器的优劣悬殊太大,李如松所部多次在平壤城下被日军战败,直至战争结束时,明军仍未能在陆战中战胜日军,而是靠以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武装的朝鲜水师的“龟船”将日军水师大部歼灭,迫使丰臣秀吉下令撤军。这就解释了攻打呼玛尔城堡的时候,为什么堂堂大清宁古塔章京沙尔虎达非要朝鲜派出几百鸟枪兵,那是因为人家朝鲜在明朝末年早就装备了“扳机击发式火绳枪”!

    如果说是因为胜利而使中国明朝忘记了吸取教训的话,一些在日本内战中战败的诸候残部拿着这种火枪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各省,打得中国明朝的沿海地方驻军难以抵挡。日本的新式火枪使中国的明朝军队的刀剑招架不住,这也是为什麽明朝的“倭患”难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当时的明军仍不能从武器劣势中觉醒,明军将领们在总结失利的原因时,还是归于败在“不敌倭刀”,而去精研倭刀和倭刀书,而不是去普及新式的火枪。

    其实,一直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的最顶尖火枪技术一直领先了日本少说五十年,特别是帅选研发出了一种后世的“燧发枪”,其以木制的枪托抵肩射击,口径缩小的枪管精度好重量轻,分离式药室预装弹药,打火式枪机的射速很快,非常之先进,欧洲在18世纪晚期才有了这样的火枪。

    但一直到六十年后明朝灭亡时,中国明朝政府军队仅有一支人数很少的“神机营”,只是象征性地使用扳机击发式火绳枪,而没有在军事意义上大规模地使用之,以至于,在利于火枪兵队防御的山海关,吴三桂也会无心防守(明弓的力量小于清弓,射程不如清弓,这样一来,清军骑兵着重甲,用硬弓,可以射到城头上面,而明兵却很难射死清军),至骑兵呈凶的清军轻易地战胜了明军。(虽然明朝的“神机营”的主要战术意图是防守城池,而并非平原战事,但是,只有在北京这样的大城池,在仪仗作用的装备了火枪部队)。只是因为它没有被用于实战,世界历史学界一直没有承认这种武器是中国在那时候发明的……

    明朝不够重视新式扳机击式火绳枪,就更别指望“弓马得天下”的清初诸位了!萨尔浒之战时,明军西路军在萨尔浒山上见**哈赤的八旗军来攻,即令各队结营列队以待。当后金军进至山下时,即刻下令开炮轰击。战幕方拉开,雨雪忽止,天降大雾,弥漫山谷,视线不清,咫尺之外,难分敌我。明军个个恐惧,人人心慌,便点燃松枝当火炬。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金军面前。金军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箭无虚发,每发必中。明军虽有火光易于点燃火枪,但因在明处,难寻目标,非但未能伤敌,自己反吃大亏。加之黑色火药惧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萨尔浒之战正好在雨后初晴,湿度最大时,不用火烤干,便无法射击。所以八旗军愈战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营,一举夺取了萨尔浒山营寨。萨尔浒之战中,鸟铳(旧式火绳枪)的缺陷暴露无遗。至于后来的清朝,由于是马背民族出身,为保持满洲弓马骑射之本,总是有意无意抵制火器。

    正史上,到了康熙年间,清军新式火绳枪的使用还是如此不堪——在1685年和1686年的两次“雅克萨战争”这样的标准攻城战中,清军未能使用火枪,以至俄军火枪兵自恃拥有这种步兵武器的优势,能够以一当十,负隅玩抗。最后,清军依靠远距离的大炮优势火力方才取胜。而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清军把“雅克萨战争”中缴获的俄军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样品献给康熙帝时,康熙帝以不得中断前人所授的弓箭长矛传统理由,仅留下二支用作自己把玩,而禁止清军使用此种新式火枪。

    正是因为熟知这一段令人扼腕的明清火绳枪历史,弘毅才一反常态的通过岳乐等人来主动“教导”皇上福临,并且明确表示自己的坚持,希望能够引起他的重视。

    可在福临眼中,即使这些西洋玩意儿优良一点,不过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火器嘛,也就是那么回事罢了!

    自从龙兴关外,作为戎马皇帝皇太极的儿子,自己对火器并不陌生,可是“骑射安天下”的大训让自己多多少少不愿意、或者说不太敢过于重视这些洋玩意。毕竟明朝的火器也是厉害了得,可太祖太宗几次剿灭前明大军,每一次明军都把火器摆在最前面,一味乱射之后,还不是被疾如旋风的八旗铁骑一荡而平?可偏偏明安达礼回来之后却总是说这西洋火器的厉害,好像风卷残云的骑兵还不如只会呆立着放枪的步卒?弄得兵部也有些议论,说什么火器堪用,要不然也不会三番两次命那朝鲜派遣鸟枪兵了。大清不也有鸟铳鸟枪吗?虽说入关前,八旗的武器装备主要以弓箭、长枪、?[piàn]刀[2]、藤牌为主,鸟枪数量少,鸟枪兵只是附属于弓箭步兵类。

    可就在顺治五年,多尔衮还是在清军前锋营的基础上,组建了成建制的鸟枪兵,规定前锋兵制,以一半人习鸟枪,“每兵发给鸟枪一杆”,基本前锋设队长,鸟枪前锋设什长。但这几年几场大的战事下来,大清八旗还不是依靠骑射一次次击败南明?也没见鸟枪兵有多大建树。自然,鸟枪兵人数不多、枪械不新也是事实,主要用在京畿防御也是一说,要不然这次兵部会拿呼玛尔之战说事儿?

    但玄烨却说,火绳枪必有大用,但在他看来,即使是这种“扳机击发式火绳枪”,也并不是最刊用的火器!依照目前西洋火器技艺的发展,火枪将在两个方面不断改进:一是击发,二是弹丸、枪药。按照皇二子的说法,西洋几十年前(16世纪后期)发明了一种“火种点火”的方式。就是在一个小管里放一个“火种”或一节短火绳,枪手只是在用枪时才点燃火种,不至于因枪上都带一条点燃的火绳而在夜间暴露目标。其实在明朝就已经有了一种用燧石击发点火的火枪[3],甚至不怕风雨。这种燧石击发点火的火枪现在西洋也已经出现,只不过没有成熟耐用,因而没有装备军队。而那些弹丸枪药,现在西洋术士也是紧锣密鼓的潜心钻研,非要超过我大清才可善罢甘休!

    玄烨更耸人听闻的说法是,按照现在缴获的罗刹人鸟枪性能来预测,西洋诸藩的火器将来还会更加“先进”,如果大清现在不早作准备,恐怕将来就会受制于人!

    果然,不出弘毅所料,这几句话可是大大刺激了福临“少年天子”唯我独尊的雄心和自尊心!既然亡明可以有,我大清就更应该有!我大清既然要有,那就必须是天下第一!

    福临想到这里,终于下定决心:你玄烨不是要在那直隶东北所在的“千里松林”搞什么演武吗?朕本来不想理会这些个关于火绳枪的痴人诳语,可一想到多罗贝勒玄烨呼玛尔之战料事如神,希望这次又是“天降祥瑞于大清”,朕倒是可以让你来试一试。你要的人,朕也可以给你……

    “主子,内大臣鳌拜来了!”吴良辅小心提醒正在盯着长短鸟枪冥思苦想的福临,现在自己可是被几次周折真给吓着了,甚至生怕一向对自己宠信的皇上也突然抓起手铳给自己来一枪!

    “好!快让他进来!”福临不再纠结于御案上的那几杆鸟枪,转过身来面相殿门,等着鳌拜参见。

    “奴才内大臣,鳌拜,恭请皇上圣安!”一声穿云裂石、振聋发聩的请安,让心情大好的福临十分受用,享受着位育宫正殿内的阵阵回声,皇帝竟然过来亲自搀扶这个满洲壮汉!

    [1]鸟铳的主要特点首先是铳管前端安有准心,后部装有照门,构成瞄准装置;其次是设计了弯形铳托,发射者可将脸部一侧贴近铳托瞄准射击;再次是铳管比较长,长度和口径的比值约为50:1~70:1之间,细长的铳管使火药在膛内燃烧充分,产生较大推力,弹丸出膛后的初速较大,获得低伸弹道和较远的射程;最后则是发火机的不同,用火绳作为火源,扣动扳机点火,不但火源不易熄灭,而且提高了发射速度,增强了杀伤威力。

    [2]锋利的削刀。

    [3]虽然火绳枪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火绳枪还是在军队中装备了相当长的时间。其经历过的战争和冲突无从记数,杀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在中国,火绳枪一直用到19世纪末期,使用时间长久,并不是中国造不出燧发枪(明末已经发明出了),而是因为随着明朝的灭亡,之后的清朝对火器不加以重视,没多大发展,加之闭关锁国导致落后。当西方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向古老的东方发动掠夺战争时,这些古老的火器已无力抵挡,直至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这正证明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