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4:20
字数:1105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被皇太后的软钉子弄得没有脾气的福临,只好作罢对自己政绩的自我表扬,再一次无精打采的讲述起自己额娘更为感兴趣“趣事”:

    “辽阳知府张尚贤今日上奏朝廷,说辽东旧民,现如今寄居登州海岛者甚众。张尚贤就颁令进行招徕。随后就有广鹿长山等岛、民丁家口七百余名,都回了金州卫的原籍。但现在金州域内地荒人稀,倘若朝廷准其任意开垦,则生聚者就可渐渐增多,将来还可以设立州县加以治理。一旦如此的话,那么海外诸岛上的散落旧民就‘皆闻风踵至矣’[1]。”

    “皇额娘,你说这些个辽东旧民也真是有趣,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不在原籍勤事稼穑,反而要去那些个荒芜的海岛上,真是荒谬之极了。”皇帝随便找了一件所谓趣事,准备打发了皇太后的要求,也好早早回去解脱。

    “是呀,这个张尚贤果真也是有些担待的,能够将这散落海外的旧民重新招附回来,也算是功劳一件了。那皇帝准备如何回复?”皇太后其实根本不是在乎什么趣事,而是在乎皇帝如何理政。

    “皇额娘说的对,儿臣已命将其疏奏交下所司议。”福临实在是无趣的很。

    “皇阿玛,岛上可还有居民?”弘毅突然插话。

    “哈哈,估计剩不了几户人家了,这个张尚贤还是有些能耐的,照此下去,海外诸岛就不会再滞留旧民了……”福临回忆着张尚贤的折子,信心满满的说。

    “皇阿玛,岛上不可不留民人呀!”弘毅急了,忘了君臣父子的礼仪,打断了皇帝的讲话。

    “玄烨,忘了皇玛玛是如何教导于你的?怎么又没了规矩!”皇太后听着朝政正十分“来劲”,不料想玄烨不识时务的无礼打断,当即严肃训斥。

    “皇额娘,无妨。玄烨近来常常是有些点子的,儿臣倒是愿意详细听闻。”福临没有在意儿子的突然失礼,反而敏锐地感觉到,也许这个小家伙,又会有什么神机妙算一般。

    “皇阿玛,海外诸岛可是在辽东以东的黄海之上?”弘毅没有去解释什么,反而故意紧紧追问。其实,现如今的自己,如果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格外的关注,马上会让身边这些人自然而然的提起兴趣。这一点,弘毅充满了自信。

    “应当是。”福临肯定。

    “那,儿臣恳请皇阿玛谕旨,让张尚贤知府没岛之上留民人数户,继续生产。还有兵部,在岛上民人之中择一二头领,受其‘百长[2]’之职,以备镇守。”弘毅再一次跪在地上,郑重其事。

    “玄烨,为何如此?”不等皇帝儿子发问,皇太后果然来了兴致,早把这孙子刚才的无礼之举抛到了九霄云外。

    “皇玛玛,皇阿玛,玄烨有一顾虑,长久以来弃之不去。”跪在地上的弘毅猛地抬起头,一脸忧国忧民之色。

    “何事如此?”福临吓了一跳,一旁的布木布泰也是心中发紧。

    “为何我太祖太宗能够龙兴关外,对明作战频频取得骄人战绩?”弘毅开始忽悠。

    “天意使然!”福临正色,并使用了标准答案。

    “不错。可皇阿玛,有明一朝,东南沿海倭寇[3]猖獗不断,明朝自始至终顾此失彼,实在是不可不算。”弘毅自说自话,看两位默不作声,分明是认可,于是接着忽悠。

    “以明朝军力,对付区区数千海盗倭寇,居然首尾难顾,实在是不可小觑东洋倭人的实力和野心呀。明朝有海禁[4],却将这倭寇越禁越多,究其原因,就是自己放弃万里海疆之守卫,将其拱手让与海外小国来去自由。海禁,对于中原上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仅仅依靠勘合贸易[5]来维系海运,却刺激了民间走私和海盗活动,甚至成了倭患加剧的重要原因。在朝堂内外越来越大的反对压力下,明中期虽然取消海禁,可此时倭寇海患却早已方兴未艾……”弘毅准备顺便阐明一下所谓海禁的罪念深重,为将来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却不料福临突然插话。

    “玄烨是说东洋[6]蕞尔小国?哈哈,那你就多虑了。”福临笑了,真心实意的笑。

    “皇阿玛,东瀛小国,的确不足挂齿,可他以小博大,却令中原大国头疼不已,如疽疮在背、寝食不安!元世祖忽必烈两伐东瀛而不得,明万历帝也仅仅是将倭贼驱逐于朝鲜半岛之外而已,却终归不能令其臣服。”弘毅及时打消给皇太后和皇帝普及海洋贸易常识的念头,转而专攻对日政策。

    “我朝入关,东瀛小国虽然遣使,却不受封、不称臣,孤悬海外,四面汪洋,他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蚕食鲸吞我中原腹地!而若蚕食中原,则首并朝鲜,吞并朝鲜,则进取我关外盛京,得了盛京龙兴之地,则效仿我大清,入关定鼎中原……”

    “大胆!”皇太后大吼一声,把弘毅吓了一跳,甚至连正在聆听“新鲜论调”的福临也是惊着了。

    弘毅正要叩头请罪,以为自己说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那段——“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一类的相关内容触怒了皇太后,急忙准备据理力争一番,却听老太太接着“吼”道:

    “区区一个倭国,居然也敢如此狂妄?当年壬辰[7]年间,倭人北犯朝鲜[8],太祖时任明朝的建州都督。尽管后来明朝君臣背信弃义,可我太祖皇帝却在建州地方忠心事明,天地可鉴。八月,太祖在向明朝朝贡马匹,恰逢首批援朝明军在平壤受挫,退回国内,明朝上下都是被吓破了胆子,为援朝抗倭事举棋不定。太祖闻听,怒不可遏,致书明兵部尚书石星,说:‘我建州与朝鲜界限相连。今朝鲜既被倭奴侵夺,日后必犯建州’,并约定‘待严冬冰合,即便渡江,征杀倭奴,报效皇朝’。九月,太祖返回辽阳后,随即派使臣马三非去朝鲜说:建州卫部下有马军三、四万,步军四、五万人,皆精勇惯战,听说倭军入侵朝鲜,因为跟朝鲜唇齿相依,愿意出兵援助朝鲜。可惜那胆小怕事的朝鲜国王与大臣讨论后,居然给咱们拒绝了。”[9]

    “也就是这一年,孝慈高皇后[10]生下了太宗皇帝。我嫁给太宗皇帝后,曾听太宗讲过,当年太祖皇帝听闻倭寇进犯,怒不可遏,准备发兵征讨,要不是明朝皇帝强令太祖不得擅离职守,早教那些个倭寇,叫什么丰臣秀吉[11]的,早死好些年!当日,太祖曾说,倭人向来不附中华,他日我自让他臣服![12]”布木布泰说到关键时刻,拿出了太祖圣训,以求自己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这一番言论可是把地上还跪着弘毅乐坏了!还没等他接话,一旁坐着的福临却起身参与其中了。

    “太祖太宗在天之灵,儿臣定当荡平倭寇,实现太祖宏愿!”福临也是郑重其事下跪祈祷。

    “好,皇帝有此志向,实乃大清幸事!”慷慨激昂一番的皇太后,望着地上跪着的儿子,志得意满的表扬道。

    “玄烨,起来详细说说,海外诸岛,为何重要?”刚刚参与了政务的皇太后,忽悠了一大圈,还不忘具体政事的安排,于是转而问向弘毅。

    一旁的弘毅听了刚才这番话,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还有此等好事呀!那就要看我如何摆布下去了,一定要有个对日政策的良好开端!

    [1]见《清实录》,时间、人物、内容都是史料。

    [2]百长,清代未入流武职外官官职。

    [3]倭寇一般指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曾经被归于海盗之类,但实际上其抢掠对象并不是船只,而是陆上城市。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当时称为倭国),所以被统称为“倭寇”。及至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已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海商与海盗,他们依从着过去倭寇抢掠的方式继续为祸于东海,也被归于倭寇之列。古代倭寇主要分为前後两期。前期倭寇以日本人为主,目的是为了报复蒙朝联军的侵略和女真海盗的掳掠;後期倭寇基本上是中日混编队,起因为明朝的闭关锁国(海禁)政策。

    [4]清廷为办铜需要,最初并不禁海,后来为了防止沿海民众通过海上活动接济反清抗清势力,才实行海禁,而且较明代更为严厉,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为了对付东南郑成功,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但是,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这就是南洋禁海令。南洋禁海虽然并非全面禁海,但对于正在不断发展的中国民间对外贸易力量无疑是严重的打击。清朝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实力,配套施行了闭关锁国政策,甚至实行了残酷的沿海迁界(康熙时期),一度因为海禁[1],迁途造成了几十万人的死亡和数不清的大小屠杀!清朝海禁的后果是在以海禁,**等一系列配套策略的配合实施下,完全摧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到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大臣的反复奏请讨论下,担心闽粤地区因洋禁而引发海患,才同意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但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此后闭关政策更加严厉,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这种不合理的政策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废弃了明末以来形成的传统主动海防观念。抑止了中国的海洋贸易,抑制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满清政府的既定政策,对中国在整个十八十九世纪的落后屈辱历史负担有主要的责任。

    [5]明代外国来华进行朝贡贸易的一种称呼,也称“贡舶贸易”。明初实行海禁后,只允许外国与明朝廷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外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方物土产来华,明朝廷收贡品、购方物后,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各国贡期或3年,或5年。对日本则规定10年一贡。贡舶必须持有明廷事先所颁“勘合”(执照签证)。明勘合贸易使明海禁后还有官方主持的海外贸易窗口可以维持,但这种贸易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在海外贸易中的管理模式,阻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商品交流的扩大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由于从事海上贸易获利甚巨,仅允许勘合贸易的做法刺激了民间走私和海盗活动,甚至成了“倭患”加剧的部分原因。在朝内外越来越大的反对压力下,明中期取消海禁,此后私人海外贸易一度成为主流。

    [6]“日本国”是在1870年日本明治维新才出现的中文称呼,而之前中国对其的称呼一般为”东洋“或”瀛洲“;在16世纪丰臣秀吉对朝鲜半岛出兵、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里,两国的人民都称呼日本军为“倭寇”。秦语中,寇与贼同意。

    [7]万历二十年。

    [8]指壬辰战争,又称万历朝鲜战争,或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朝鲜半岛称之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之为丁酉再乱;日本称之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之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

    [9]摘录自《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书。

    [10]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爱新觉罗·**哈赤。孟古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11]丰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1537年3月17日)-

    庆长3年8月18日(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封建领主,继室町幕府之后,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本是一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他是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被称为“太阁”。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万历朝鲜战争(文禄庆长之役),后病逝。

    [12]此一句绝对杜撰!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