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6:59
字数:837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果然不出弘毅所料,刑部汉尚书刘昌一句“参劾”,引起了满汉两边的再一次骚动。过了一小会儿,汉臣中终于闪出一人,身形十分枯瘦,精神也有些萎靡不振,却掷地有声地说道:

    “臣,兵部汉尚书李际期,以为刘昌君前无状,应当责罚。”

    一旁的刘昌也是轻轻“哼”了一句,一脸的不屑。

    “哦?符献,此言何来?你不会又要作诗反驳吧?”福临居然对这位汉臣也用了表字称呼,还调侃一句,显得十分亲昵。

    “臣……不作诗良久了……”李际期突然有些畏缩,却没有逃过弘毅居高临下保持警戒的眼睛。

    “哈哈,朕玩笑一句,是朕也‘无状’了。好好,你说你说。”福临笑着宽慰,又看了刘昌一眼。意思就是说,人家说你“无状”,朕自己说自己“无状”,你先稳住吧你!

    “回皇上的话,适才皇上已有圣训:只言事,不论罪。胡大人已经自陈其罪,事后可下所司议,自有公论圣裁。尚书刘昌却又言及其罪,委实无状。即使要说,刑部也应该依照大清律例,先把朝鲜使团一行的罪状罗列出来,才是正途。”李际期终于稳定了思绪,娓娓道来。说完,就退回班列,不再言语了。

    “嗯,有些道理。不过,刘昌所言咱们也是先不议论,诸位着重说说这朝鲜人的罪责何在吧。”福临展现了高超的会议组织能力,让一旁的弘毅十分叹服。

    “奴才启奏。”终于。刑部满尚书图海出马了。

    礼部满汉两位尚书先后将皮球踢给了他的刑部,图海自己的汉尚书刘昌,上来就是汉人那一套相互攻伐,全然没有说到点子上。

    兵部李际期为了解脱胡世安,或者说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还是有意无意将球踢到刑部脚下。这个李符献李际期是今年二月同时和刘昌对调的,刘昌由工部尚书转为刑部尚书,李际期由刑部左侍郎升为工部尚书,只不过三个月之后旋即调任兵部做了汉尚书。要论起刑部这些事来,李际期可比刘昌在行多了!事到临头。刑部老人要考校一下这满汉两个刑部尚书的学问了。那也就是图海亲自出马的最佳时机了!

    “好,图海,讲。”福临很高兴,自己的嫡系要上场了。

    “奴才以为。朝鲜行商私贩违禁物品。皇上早有圣训。顺治三年五月。吐鲁番国进贡来使在京师置买器物,准其买卖物品与数量皆不明确。于是,礼部奏言说。‘伏查旧例,置买器物额数早已限定’。”

    图海首先说出“礼部”二字,就是为了表明胡世安的礼部对此类事早就有定制,既算是寰护了胡世安,也可看作是对刘昌的无言批驳,还包含着有意与同样参劾刘昌的工部尚书李际期“保持距离”的意思。

    “皇上当年在礼部的奏疏上御批:‘如盗买违禁之物,一经该员查出买者、卖者并监视人役,一并治罪。’”图海看了一眼皇上,充分发挥自己当年做侍读,可以阅览大量皇帝御批的优势,并得到了意料之中的满眼赞许,接着说道:

    “若是论处中间我大清的买卖人,或是礼部会同馆监视人役确有渎职的,刑部自然遵从上谕按律查办。可论及朝鲜使臣如何惩处,却于当今之《大清律集解附例》之中,暂无先关内容。这是因为我朝对朝鲜来使随行商人私贩禁物的应对,通常都是由礼部咨会朝鲜,由朝鲜自行审理罪犯,再报礼部备案。若事干重大,则会委派大臣奉旨亲往朝鲜勘验案情,再做定夺。”

    图海说到此处,御阶之上的弘毅暗自竖起大拇哥——牛人呀,十七世纪而就自觉不自觉得弄明白了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区别了!买卖人和监视人役,都是大清臣民,自然适用于国内法《大清律例》,朝鲜人虽是臣国之民,也还算是外国藩邦,只能让朝鲜自己审理,我们这边再行使宗主国的“最终决定权”而已。

    闻听皮球又一次实实在在踢回了礼部脚下,恩格德有些不满,无奈自己的确任职时间太短,不敢贸然反驳,只好换做求助的表情,眼巴巴望着自己的搭档胡世安。然而胡世安此时却在那里频频点头,一幅赞许钦佩、引为知己的表情,真把恩格德气个半死。

    图海即使不观察,也知道两位礼部尚书此时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但他却不管不顾,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讲下去:

    “只不过此次案情颇深,又涉及皇家御用马匹,故而奴才情急之下,先行调用刑部兵卒,并会同巡铺营将朝鲜人一行统统羁押在玉河馆,也并未擅自提审至刑部大堂。至于后续如何处置,是不是勘验出朝鲜人在京城到底私贩了哪些禁物,特别是请户部之后库[1],兵部之车驾清吏司、武库清吏司、太仆寺,工部虞衡清吏司之军器科、军需库、硝磺库、铅子库、炮子库,以及户、工二部所辖之两个钱法堂及宝泉局、宝源局,共同会商勘察,详细列出朝鲜此次私贩所涉及的军用器物之详细名目、数量之后,再全凭圣裁!”

    “好!”福临脱口而出。当权者最最欣赏和需要的,正是如图海这样的“干员能吏”:于大事前,思路清晰,统揽全局而纹丝不乱,将其中要害根本阐释得一清二楚。于细节处,却也条例分明,胸中有数,把凡是涉及了军品的所有具体“职能部门”也一一开列出来,谁也不用逃避躲闪的。

    “好!”弘毅也是忍不住叫好,只不过要憋在心里——

    好一个复合型人才图海啊!这最后一段话,不仅解脱了刑部的责任。而且还提出了详细物证的问题,让余下的几个部院都“利益均沾”,谁也不要冷眼旁观、落得轻松自在,更为自己后续的打算悄悄铺平了道路!最后一句“全凭圣裁”,实在是点睛之笔,而且一定是说到福临的心坎上了!要不然皇帝今日会议以来,能第一次做出如此正面的评价?

    这皮球,踢来踢去的,下面就是户部、工部和兵部来踢了。因为,他们都多多少少按照分工掌管着不同领域的“军用器物”!

    不曾料想。图海说完这一长串之后。位育宫正殿明间却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就连满臣之间的窃窃私语也没有了。

    弘毅心中反而有些释然,无论满臣如何抱团,汉臣如何自保。真要是涉及了所谓“部门利益”。那谁也逃不脱“屁股决定脑袋”的定理!现在会议主题已经进入具体承办部门的博弈了。无乱满汉,谁都不愿意随便表态,以免自己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

    御座上的福临也是很有耐心的样子。毫不介意此时的寂静,反而身体往后微微倾斜,换个舒服的姿势。

    又过了片刻功夫,福临这才轻轻咳嗽一声,以示提醒。

    “奴才巴哈纳,原本提领过户部。当年皇上君临天下之初,就在户部属后设立后库,储纳银两、缎匹,以及茶、蜡、铜、铁等物。户部所辖之钱法堂及宝泉局,也主要是采纳银铜而铸钱,以为全国之用。郎球大人,我说的不知对否?”巴哈纳作户部、刑部“老前辈”,及时出面化解尴尬。

    “大学士所言无差!”现任户部满尚书觉罗郎球被点了名,无奈回应,好在觉罗巴哈纳还没有打住的意思,而是接着说道:

    “至于朝鲜蕞尔小国,的确渴求我天朝的良马、锦缎、铜铁等物。奴才曾于顺治七年五月和十一年五月,两次奉旨赍敕[激chi]前往朝鲜,沿途所见所闻,足以证明。”

    “对,少傅出使朝鲜两次,自然清楚明白。你就详细说给众位爱卿听听吧。”福临很满意群臣开始逐渐步入正题了,也赞许的看了看台阶上的弘毅和台阶下的图海。弘毅推举巴哈纳入会,图海引领会议入题,都是有功之臣。

    “奴才领旨。先说马匹,朝鲜土马个头矮小,虽然有些耐力,却适合其国北边山地崎岖之用,而不善马战。故而,朝鲜历来暗自鼓励民人入我大清私贩马匹。锦缎更是他的渴求之物了。朝鲜本地只产棉麻粗布,民众素来不贵土产,多贵华物,必求中国之锦绣绫缎。奴才入朝后,沿途所见,无论官民,都是以身着锦缎为荣。铜铁之物,兵家利器,对于那穷山恶水的小国坐在,自不必说了。故而,奴才以为,户部的确脱不开干系。”巴哈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事实说话,切中了要害。

    “好!尔等都要学得太傅这番为君分忧的忠良才好呀!当年朕初一临政,对巴哈纳多有苛责,后来虽然补救,然太傅却始终躬身勤勉、有劳无怨!真是为臣子的表率!”福临用“树典型”的法子,变相对那些还不言语的臣子提出了警告。

    这位巴哈纳,的确是大起大落的人物。他既有武将之才,又有直臣之性,更有干员只能——清初,巴哈纳先后平定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又讨伐张献忠,定遵义、茂州;顺治五年,授户部尚书,曾与噶达浑搭档;福临亲政后,他曾建议永停山东临清烧造京师专用的城砖、地砖,得到了福临的认可;八年正月,福临突然问巴哈纳“各官俸银用需几何?应于何月支给?大库所存尚有多少?”巴哈纳从容对凑,丝毫不差。

    但天有不测风雨,作为户部尚书,负责划拨八旗军饷。在多尔衮摄政时期,巴哈纳也不得不委身于当权者。于是,多尔衮倒台不久,顺治八年二月就有人就举报:“户部诸臣给饷不均。于驻防沧州两白旗兵丁,则给饷不绝;于驻防河间两黄旗兵丁,则屡请不发。”于是,福临为了树立威严,速决速办,将觉罗巴哈纳革职、籍没家产。

    好在逐渐知晓了执政者诸多难处的小皇帝,还是勇于知错就改的。一年之后,皇帝下旨说自己对巴哈纳的处罚过于严重,恢复了他的“觉罗”身份,并任命为刑部尚书。巴哈纳也不负圣望,干的十分起劲,并在顺治十二年五月,以少保、刑部尚书的身份,加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

    “奴才惭愧,万万不敢受皇上溢美之词。”巴哈纳闻听皇帝表扬,更要高姿态一些了。

    “奴才定当仿效太傅,效忠皇上,尽心办差!”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掀起了向好太傅兼太子太保、觉罗巴哈纳学习的小**!

    [1]后库是户部的属库,设立于顺治初年,因“库在户部属后”而得名,涉及军用物品的铜铁等物资,储存于此处。(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