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5:01
字数:806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顺治十二年九月初八日,卯时末刻[1],紫禁城,乾东五所之二所。

    弘毅刚刚送走出宫去联络张岁寒和季开生的侍卫玛拉,独自一人站在二所正殿门口的月台之上,享受着紫禁城初升太阳的照耀。

    在这金光灿灿的朝霞中,弘毅心情大好。昨晚已经见过了自己的再生娘康妃佟佳氏,母子二人也详细交代了今天的几件举措,用不了多久,这紫禁城的后~庭,也许就会如其所料掀起一点点小小的波澜。不必太过于波涛汹涌,只要是那么一点点涟漪,我弘毅,又或是皇二子玄烨,就可以在后~宫一众失宠的“佳丽”中得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一阵晨风吹过,撩起了弘毅的小马褂的下摆,“哗啦啦”一阵轻微的响动,是自己腰间佩戴的香囊和玉佩做了一次亲密的缠绵。引得弘毅有些不太适应一般,低头望去。

    这两样饰物可都是最近这两日才新近入项的“宝物”——

    玉佩是前天晚上小玄烨惊动努~尔哈赤老先生“被托梦”成功,“再生爹”、皇阿玛福临携着儿子出了慈宁宫回到自己的位育宫,父子二人又进行了密谈一番之后,突然从自己的荷包里摸出来赏赐给弘毅的。

    玉佩[2]由明黄丝绦牵挂,还打着一个小小的中国结,老远一看就知道是皇室御用之物。坠下玉件雕刻得却很简单,图案只是一尾由收入发、跃出白色水面的淡黄色大胖鱼。弯成圆圈状的鱼,与四周围的浪,巧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玉璧[3]”模样的环形结构。这玉佩看似简单,做工却极为精美,鱼的鳞须是片片分明、跟跟飘动。大小却只有方寸之间,倒是正好与还没长个的小弘毅相配。

    当时福临只是说了一句:“阿玛送你一样东西,这是缅甸[4]贡来的上等翡翠——白底青翠[5]。打今儿起你就带着他,阿玛我,也就放心了。孔圣人曾经说过,‘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玄烨,你可要记住了。”

    闻听“缅甸”二字,弘毅不由得为之一振!要知道,此时的缅甸,早就不是元朝那时的“征缅行省[6]”,也已经开始从明朝初年纳贡称臣的轨道上渐行渐远,当权的缅甸其实也行该是内乱不断,中原王朝却没有收复失地的勇气和能力,无论明、清,都对其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这直接导致了后来乾隆朝的“清缅战争”,而且还是大清王朝的被迫“自卫还击”!

    这个缅甸,在我的康熙世界史中,要让他今早归化才好!

    “玄烨?你怎么了?”福临看到儿子走神,关切的问道,拿着翡翠玉佩的手,也并没有收回。

    “儿臣叩谢皇阿玛恩典!”弘毅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跪受皇恩。

    “起来吧,玄烨。自今日起,有外人在时,你我君君臣臣,这不能变。在这位育宫,我,就是你的阿玛,你,就是我的阿哥!不要那么多礼数了就。”福临亲自拉起了小家伙,和蔼可亲的说。

    弘毅有点发懵,不至于自己刚刚“通灵”,这位皇爸爸对自己居然连“朕”这样的正式自称都不用了,改了“你我”这种聊天模式!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今晚所作所为,无论开海通商,还是划定领海属海,都是极大的宣扬了他大清皇帝的威仪,也许,自己用后世三百多年的智慧,赢得了福临的赞许和信任,或者还有那种越来越迫切的依赖?

    当晚,回到东二所,弘毅自己翻来覆去瞧看那方玉佩,发现了玉佩龙纽处,一面刻着“顺治御用”,一面刻着“鱼跃龙门”,这才突然如梦初醒。原来,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其一,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块翡翠玉佩,却因为做成了玉璧的样子而变得大有深意。拖了后世多如牛毛的鉴宝节目所赐,弘毅学习了不少玉器知识,知道玉璧的用途,按古文献记载和后人推测,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为身份的标志;三为佩饰;四作珐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腐用。玉璧的这些用途在春秋战国时代几乎都存在,都可以从古文献及现代考古发掘实物中找到证据。可以说,玉璧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一种玉器,也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它的历史延绵了5000多年,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象征着美好的意愿和高贵的品质。大家最最熟悉的玉璧造型的应用,就是当年林徽因设计的新中国国徽,它的图案就是以玉璧为主体的!可以说,赠与玉璧,其情颇深!

    其二,玉佩是福临所赐、皇帝御用,让弘毅佩戴在身上,那就是“如朕亲临”一般的荣光。不过颁赐给他弘毅的时候,却没有大张旗鼓,只是“私相授受”,那就是避免两岁的娃娃走到哪里都是跪迎一片,也好行动自如一些,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和关爱。但如果真是有了什么情况发生,拿出来就是“皇上驾到”!

    其三,“鱼跃龙门”四字大有学问。玉佩的形制图案大抵可以分为吉祥如意、长寿多福、家和兴旺、安宁平和、事业腾达、辟邪消灾等多种类型,其中,鱼跃龙门就是在湍急的水流中,鱼儿逆流而上,眼看龙门近在咫尺,谓之曰“通过考验,身价百倍”!难不成现在的自己,已经在福临的眼中通过了考验,进而获得了组织的信任和认可?如果如此,实在是可喜可贺!

    再说这第二件——荷叶香囊。那是昨晚弘毅夜访景仁宫,临走之时,自己的“再生娘”、康妃佟佳氏含泪交予自己的。比起“内涵丰富”的那方玉佩,这香囊可以说是简单明了:正面外嵌牡丹,背面满绣柿子,寓意“万事(柿)如意”!可恰恰就是这个满洲特色的荷包香囊,却让弘毅一晚上情难自已、悲从中来!为什么?因为,在那一世的最后一晚,爱人小艾,亲手送给自己几乎一摸一样的一个荷包!

    睹物思人,昨夜的弘毅辗转反侧,要不是今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平静下来。

    *

    *

    就在弘毅不由自主握着两件新宝贝陷入沉思之时,突然听到梁功在月台下的连声呼唤:

    “小爷!小爷!出大事了!”

    啊!又出什么大事了这是?弘毅急忙收拢心思,进入战斗模式!

    [1]卯时末刻,大约就是早晨六点半的样子。古代一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一日十二时辰,分别用十二地支(生肖)来冠名,每个时辰都有初刻、二刻、三刻,也只有这三刻,因为第四刻也就是下个时辰初了。比如说卯时,有卯初(也称卯正)卯时二刻、卯时三刻,也可以称卯初、卯中、卯末,具体来说就是卯时正(初)是5点,初(一)刻是北京时间的5点半,二刻是6点,三刻是6点半,末是6.59分!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刻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这里就有了同样是一刻,却分别代表30分钟和15分钟两种解释。

    [2]玉佩,首饰的一种,现代人们用来挂在脖子或腰间的一种玉制配饰品。清朝一定只能是挂在腰间的。中国宋代是一个手工业和工商业空前发展兴盛的时代,国富民强,文化发达。民间用玉也较前朝为盛,大量出现各种玉佩饰,玉用器。两宋玉器承袭两宋画风,通常画面构图复杂,多层次,形神兼备,有浓厚绘画趣味,文人情趣甚浓。佩饰分为玉束带、玉佩,用具有玉辂,玉磬,礼器有玉圭、玉册等等。内廷专设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诸国进贡。明清是另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时民间盛行佩带各种玉佩饰。有钱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会带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别以产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也同样价值不菲。翡翠也是在清早期流入中国的。但由于翡翠石料一般较为细小,所以多用来做介面,耳环等小件器。我们现今看到的大部分玉佩饰都是明清两代的产物。

    [3]玉璧,“六瑞”之一。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璜、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清代玉璧小型较多,壁身较厚,穿孔较小,出现了中间带环套的双联壁。玉璧上的纹饰出现了几何纹图案,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这一时期无论朝廷、官方、民间,都很流行系壁。乾隆时仿古玉璧逼真,而且十分精美。到了清晚期,玉璧的质料较差,做工粗糙,雕琢没有章法,只求形似,不求工精,工艺水品大大下降。

    [4]缅甸,宋以前称为掸国,骠国,蒲甘。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5]白底青翠,缅甸玉的一种。白底青的特点是底白如雪,绿色在白色的底子上

    显得很鲜艳,白绿分明

    。这一品种的翡翠极易识别:绿色在白底上呈斑状分布,透明度差,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纤维和细粒镶嵌结构,但以细粒结构为主;在显微镜下观察(须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见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结构。该品种多为中档翡翠,少数绿白分明、绿色艳丽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协调的,可达中高档品品级。

    [6]征缅行省,为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二月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在今缅甸境内设立的一个特殊的军事行中书省,与元朝其它的行中书省不同的是,其设立于缅国(蒲甘王朝),并没有因该行省的设立而消失,因此保持很强的独立性。行省丞相由缅国(蒲甘王朝)国王兼任,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因此,缅国(蒲甘王朝)在名义上受到元朝的直接管辖,与元朝其他行省性质并不同。缅中行省撤销之后的蒲甘国王几乎仍然是元朝傀儡。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