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2:37
字数:533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接下来的官员推选很不顺利,刘存器重的赵溶需要镇守东莞,东莞在全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宁愿暂时委屈赵溶,也不举荐他。

    能力超群的糜竺为了两家的利益,必须死死钉在徐州,而且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在徐州刺史府里当个有权有势的从事,以他和刘存的关系,更不会在意区区一个郡的官位。

    重实干的霍坚不愿为官,只愿意在刘存的太守府里,挂个录事掾史的虚职,以方便他管理发展迅速的各大工坊和筑城。

    田牧见状有样学样,只要求在太守府里挂个少府丞的职务,他除了负责全郡农田水利的方针政策和马场之外,还担任“琅琊工商学院”山长,而山长职务才是他最看重的,长期以来,他多次陪同刘存视察各地,受到刘存的影响很大,对农工商各业饱受的歧视同样深感不愤,更痛惜各行各业人才奇缺的现状,所以他立下志愿,此生定要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将自己的一身学识和经验传授下去。

    刘晔刚当上琅琊令,而且舍不得离开名声越来越大的琅琊书院,刘存只能让他继续呆在琅琊令位置上,如今的琅琊制度清晰,政通人和,农工商百业已经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哪怕刘晔来个黄老的无为而治,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反而能够营造出更为繁荣自由的气氛。

    糜竺提议刘存到国君刘玺那里挖几个人才,但刘存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国君如今的日子不好过,剩下的一城四县正在重整政务之中,刘存不但不能挖他的墙角,反而要尽力帮助他。

    手中人才太少,无法决断之下刘存只好暂时搁置长史、功曹史、五官掾、督邮等职位的推举,郡府属官如主记事掾史、奏事掾史、主奏议事、门下督贼曹、门下贼曹、门下议曹史等等中低级官吏人选,只能慢慢寻找了。

    最后,刘存采纳刘晔的提议,打算去琅琊书院请郑玄、邴原、国渊、管宁等人出山,如果他们不愿为官,就请他们推荐适合人才。

    次日一早,聚集珠山的人员络绎离去,幕僚们手上都有繁重的事务,王杞刚完成五千新兵的征募,匆匆带上小将徐盛和程骥回去主持训练,田牧带领数十官兵将两百多匹辽东骏马赶往小珠山马场,糜竺带着刘存的重托,跟随自家两艘大船乘北风返回东海。

    刘存送走众人,立即前往码头检阅水军官兵,并下达奖赏令:一、远航辽东归来的五百官兵一次性奖励三个月军饷,晋升航行中指挥得当数次排除险情的军候李勉为水军副尉;二、驻守基地坚持训练的两千水军官兵,一次性奖励两个月军饷。

    赶往琅琊书院的路上,刘晔对刘存的军饷制度非常不解,于是好奇地问道:“兄长,为何给士卒发放如此高的军饷?大汉各郡县虽有极少数郡县实行募兵制,但都是因平叛、讨伐等突发情况实施的临时措施,士卒粮饷很低,事毕随即解散,大多数士卒都是按朝廷制度,征集正卒、更卒和戌卒充任,管吃饱肚子和一身军服即可,不需要承担巨额军费开支。如今城阳郡复置,兄长为一郡之长,用兵之时只需一纸诏令即可征兵数万,何必长期供养这么多士卒?”

    “贤弟觉得咱们琅琊官兵战斗力和军纪如何?”刘存反问。

    刘晔想了想:“精锐之师!”

    刘存再问:“贤弟觉得琅琊县的民众负担如何?”

    “非常轻,兄长连口算、更钱、车马税等等都减免了,只收取田亩税、盐铁税和工商税,民众如释重负,必然衷心拥戴。”

    刘晔实话实说,他越来越佩服刘存的施政理念,经过一年的艰苦发展,琅琊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是半年的工商税收入,就抵得上以往五年的全县税收总和,因此刘晔有本钱实施惠民政策,还能大兴土木,改善琅琊县的道路、城池、河流和海港码头。

    刘存这才慢慢解释:“贤弟,这就是我养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扰民,才能练出一支稳定的强军,至于军费的增加,将会从田亩的不断增加、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中获得弥补,虽然现在还做不到,还需要我不停地从自己腰包里掏钱供养军队,但只需给我五年时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贤弟只需细细思考一下琅琊县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就会明白我的想法。”

    刘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任由骏马不断前行,显然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到了夏河城,刘存不急于去琅琊书院,他让刘晔把自己的意思带给郑玄等人,让他们有个考虑的时间,到晚上刘存再去郑玄的小院拜访更合适一些。

    刘存在十余侍卫的陪伴下来到县衙门口,询问门前衙役,便打马前往琅琊港,很快找到正在规划码头货仓用地的郭棠。

    郭棠看到刘存站在不远的土坎上朝自己笑,心中一凛,立即将事情交给随同小吏,快步走到刘存身边拱手致礼:“大人怎么还有空来这地方?”

    刘存笑了笑,直截了当地说道:“延芳兄,有两个职务需要仰仗你的大才,一个是东武县令,一个是还没建立的太守府主记事掾史,随你挑。”

    郭棠呆呆望着刘存,鼻子不争气地发酸了,在热泪掉下之前,他后退一大步,抬起双手缓缓跪下:“郭棠任凭主公驱使!”

    “驱个屁!谁跟谁啊?”

    刘存一把拽起双眼蓄泪的郭棠:“你比我还大三岁呢,哭什么啊?区区一个县令就能把你感动成这样?好了!这两天去和子扬打个招呼,把手头事务交接好,后天上午随我南下开阳拜见国君,然后一同返回东武上任,若是你有看得上的人,就带去当你的助手吧。”

    郭棠重重点头:“属下记住了,谢主公!”

    刘存走出几步,再次转过身来:“延芳,河东老家还有谁在?”

    郭棠连忙回答:“属下父母和两个弟妹均在家乡河东郡安邑县郊。”

    刘存想了想:“如果令尊令堂舍得故土,就派一队军士把两老和弟妹接过来吧,河东乃帝都洛阳之工商要地,数百年来以盛产盐铁享誉华夏,同样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妄言几句:这天下恐怕要乱了,不管是京畿三辅,还是河东河西,都会成为各路人马征伐的焦点地区,趁现在天下还算太平,早点决断吧,别担心你的俸禄养不起一家人。”

    刘存说完就走,郭棠凝望刘存上马远去的背影,两行热泪终于滑下晒得黝黑的脸庞。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