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3:35
字数:760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皇帝刘宏在南宫中德殿单独召见青州刺史刘存的消息,不到天黑就传遍整个洛阳城。

    可除了皇帝和刘存、张敦以及两位先帝留给刘宏的两名年老近侍之外,没人知道皇帝和刘宏谈些什么,更不知道最后皇太后带着两位年幼的皇子到来,郑重地以皇家之礼,拜见刘存这位失散多年的皇叔,然后坐在一起交谈近一个时辰。

    直到夜幕降临,刘存才独自走出皇宫,坐上等候在外的马车,直接前往东门内的黄琬府邸。

    当晚,整个洛阳城中无数人度过了不眠之夜。

    无论是被外界认为最受皇帝宠信的十常侍,还是当今天下最具实权的大将军何进,都对此反常现象无比重视,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世代官宦的崔氏家族等等声震大汉的名门世族,同样对此充满疑问。

    借住在黄琬府邸的刘存没对黄琬说什么,谦谦君子黄琬也没问,当晚以拜见刘存为名前去黄琬家的一*客人,都获得黄琬和刘存的盛情款待,喝的是刘存带来的琅琊美酒,吃的是洛阳城南两个著名酒肆送来的佳肴,谈的都是洛阳与青州趣事。

    次日清晨,汇聚南宫崇德殿外等待朝会的文武百官见青州刺史刘存到来,纷纷上前见礼问候,不管是真心敬重,还是客套敷衍,都对刘存的威武仪态和谦冲平和赞不绝口。

    直到朝会开始前夕,朝臣们还在络绎上前向刘存问候,刘存频频回礼致谢不迭,脑子却在高速运转。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一张张陌生的脸对上号,最后跟随在文官队伍中间鱼贯而入,遵循严格的礼仪向皇帝刘宏跪拜山呼万岁。

    大臣们回到自己的位置整齐坐下,发现今天皇帝精神很好,原先总是斜靠在龙榻侧边的疲倦身躯。竟然坐得端正挺直,之前似乎总是睡不够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丝丝生机,陪伴在皇帝两侧的近宦常侍多出好几位,挺长时间没露面的宠臣段珪和宋典也肃立在张让身边。

    令文武百官颇为失望的是,今天的朝会竟然没有任何新意。更没有涉及朝臣们格外担忧的青州新政,和数月来的大多数朝会一样平静简单,先是太尉张温按例通报兖州、豫州军队与十余万黄巾军作战的消息,三言两语讲完便退回去,接着武官之首的大将军何进出班。禀奏西园军与北军的武器装备已经安排妥当,新年元月就能如期请皇帝检阅亲军。

    只有少卿黄琬的奏报令满堂精神一振,文武百官一边倾听黄琬宣读此次青州贡献的贡品名目和数量,一边联想价值连城的琅琊器物和享誉天下的青州织绣,对此次贡品的巨大数量和诸多新品深感震惊。

    一双双神韵各异的眼睛不约而同望向文官阵列中的刘存,看到刘存挺腰端坐平静如水的样子,不少官员心中暗赞,脑子已经飞转起来。

    黄琬禀报完毕归班就坐。满堂文武纷纷望向刘存,心想下面该轮到皇帝对战功赫赫又进献巨额贡品的刘存予以重奖了。

    谁知足足等待半碗茶的功夫没见动静,龙榻上的皇帝一直笑眯眯地望向刘存。如同之前他一次次发卖官职成功交易后的样子,却没有给予刘存任何褒奖的意思。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搞不懂皇帝在想些什么,刚要转头相互探寻,皇帝那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说出番令满堂文武啼笑皆非却又倍感关注的话语:

    “刘爱卿。你不是说在代朕牧守的青州,有几个勤于政务屡立战功的年轻俊杰。做梦都想见见朕长成啥样吗?估计你也把他们带来了吧?哈哈!说起来,朕这几年也拿了爱卿不少东西。眼下正好还有点空闲,就见见爱卿嘴里的几个年轻人吧。”

    值领常侍赵忠立刻大声转达圣意,随着由近而远的宣召声消失,青州别驾管宁、一直留在洛阳的治中国渊、从事王烈、赵立、武将太史慈、徐盛、张郃、鲁佩、李勉等九人被内廷宦官引领而来,排成两列进入大殿,一个个英姿勃发,精神抖数,举止从容,气度不凡,顿时赢得满堂喝彩,就连素来挑剔的蔡邕,也大声感叹多年没遇到这等才俊了。

    龙榻上的刘宏逐一审视跪拜下方的九名俊杰,看得非常仔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他逐一询问管宁等人的名字和如今的职务,之后哈哈一笑大声说道:

    “怪不得刘爱卿如此夸奖你们,果然都是难得一见的俊杰啊!管宁、国渊、王烈,你们都是我大汉名士,这几年在青州干得很不错,看来朕是该提拔你们了,以对我大汉天下忠君勤恳的士子有所激励。”

    文武百官立刻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紧张地注视殿中央的管宁等人和龙榻上的皇帝。

    刘宏喝下口参汤,再次抬起头来:“管宁你去济南国,给朕的皇兄刘康当国相,他那人喜欢吟诗作赋,喜欢美酒女人,最爱热闹,你这样的大名士到他身边去,他肯定欢喜;王烈你去北海国,给朕的捣蛋侄子刘庚当国相,那小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时不时闹出让朕头疼的荒唐事,你精通典律,刚正不阿,正好替朕好好教导刘庚那小子。”

    “国渊素有贤名,博学多才,精于政务,本想召你来太学任教,可刘爱卿舍不得,只好让你继续跟他回青州了,不过你得在朕的太学挂个五经博士的名份,将来还是要回来的。赵立,朕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当上刺史府从事,以你们刘大人的眼光,相信你定有满腹才华,朕就封你个尚书左丞的虚职以示嘉勉,你仍旧回青州去,继续为朝廷尽忠吧。”

    “谢圣上隆恩!”

    管宁、国渊、王烈和赵立齐齐跪下叩谢,激动得微微发抖,如此巨大荣耀之前刘存竟然没对他们透出半点风声,怎不让他们震惊喜悦。

    没等震惊的满堂文武回过味来,皇帝刘宏望向太史慈几个:“好一个飞将军太史慈,好一个猛将徐盛!你俩的功绩与威名,朕早已如雷贯耳,本想把你们召到朕的亲军中为将,可你们刺史大人舍不得,没办法,朕还要用他为朕牧守青州,只好委屈你俩了,太史慈、徐盛——”

    “微臣在!”太史慈再次跪下。

    “朕封你俩为骁骑将军和扬武将军,希望你们回去之后,尽快整顿兵马,率领青州将士驰援兖州,剿灭青兖各地的盗匪贼寇,还我大汉天下安宁!”

    刘宏的双眼罕见地射出烁烁光芒,让所有人都看到他对太史慈和徐盛寄予的厚望,感受到他对搅乱刘家天下的乱臣贼子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谢圣上隆恩!”

    太史慈和徐盛大声叩谢,心中如巨浪翻涌,激动得几乎无法自己。

    刘宏也没让叩谢的几个人平身,目光炯炯地望向了张郃、鲁佩和李勉:“鲁佩,张郃,朕昨天才知道,你们在不声不响之间,竟然为朕的大汉天下干了那么多事情,立下那么多军功,你们干得很好!鲁佩,朕封你为讨虏将军,张郃,朕封你为讨逆将军,望你们不负朕的希望,争取早日再传捷报。”

    张郃和鲁佩当即叩谢:“谢圣上隆恩,末将定不负圣上期望!”

    刘宏满意地点点头,凝望最后一位孤零零站着的李勉,大声说出令满堂动容的话语:“李勉啊李勉,你不声不响替朕盘下了东面茫茫大海中的济州大岛,将五万饱受旱灾蝗灾流离失所的大汉子民,送到那个不次于我大汉一个上等县的大岛上,短短两年,为朕开垦了百万亩肥沃良田,还建起个养育数万匹良马耕牛的养马场,如今又在更南面的夷洲大岛北面,修了个大港口,将我大汉旗帜插到大海之东,如此开疆拓土的巨大功劳,朕就是想不重赏你都不行了,伏波将军的称号非你李勉莫属,名至实归啊!”

    “谢圣上恩典,末将必将肝脑涂地,替圣上替我大汉开拓更多土地!”二十五岁的李勉已经热泪盈眶,匍匐在地连磕五个响头,这位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渔家子弟,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这么一天。

    满堂文武百官恍然大悟,接着大声喝彩,明知道这是皇帝刘宏对青州刺史刘存的宠信,却无法对刘存和他麾下文武的巨大功绩生出嫉妒之心,刘存麾下文武确实太优秀了,而且皇帝的敕封没有任何违制的地方,虽然恩典略显过重,却非常得体。

    百官中哪怕再不舒服的人,此时也不得不叹服皇帝的精明。

    敕封两个相当于太守职务的国相,敕封国渊一个五经博士,对于誉满天下士林的名士管宁、国渊和王烈一点也不过分;敕封年轻人赵立的尚书左丞,只是区区四百担品秩的虚职,激励的成分居多;敕封太史慈、徐盛、鲁佩、张郃和李勉的,也就是五个杂号将军的虚衔,更多的是一种褒奖,一种荣誉,没有任何的实权。

    封赏完毕,朝会就此散去,功劳最大贡献最多的青州刺史刘存竟然没有获得皇帝的任何赏赐,众人之前都猜测,青州刺史刘存这次不但会认祖归宗,而且定然要变成青州牧了,可此事并没有发生,而且刘存对此毫无怨言,反而替麾下文武感谢皇帝的恩典,一番感谢之言说得实实在在,令人听了非常舒服。

    ps:谢谢znf0410、真☆堕落骑士、金沐灿尘、忧郁的修罗、drtelos大大的月票,谢谢j大大的打赏!巨火继续求订阅、月票和全赞,感激不尽!r655

    ...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