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4:28
字数:723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初平四年,四月二十五。…顶…点…小…说,w√ww..co■m

    刘存回到阔别半年的青州,正式进驻张灯结彩筹备盛大庆典的济南新城将军府。

    周长二十八里的济南新城已为天下瞩目,规模仅次于帝都长安城、故都洛阳城和周长三十二里的齐国古都临淄城。

    济南新城四面城墙的高度与坚固程度前所未有,与依附四面城墙而建的四个军营一起,构成全新的城市防御体系,总体防御力远胜以上三大都城无数倍。

    新城街道宽阔,布局完善,拥有新颖坚固的地下排水系统,居民区、文化区、商业区和行政区的分区设置更为合理,十二座大型官办学堂和十座医馆分布其间,遍布全城居民区的三百六十口装饰华美的井台错落有致,济南新城干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创举。

    坐落于新城东面三里左右,隔着遍栽垂柳的宽阔护城河的老城历城,已完成城墙修复和旧城改造,与新城一东一西,相依相映,济南国治所也从西面七十五里的东平陵,搬到改造一新的历城之中。

    历城内外原有五十余家冶炼工坊,在新城开工之前已尽数迁到西面八十里的新城章丘,与誉满天下的东平陵冶炼二十余家小型工坊一起,整合成两大冶炼制造工坊,共享青州府衙在章丘城南大山下新建的两座水库提供的水力驱动等先进技术,获得南部山区丰富的铁矿资源配给,一跃成为青州第二大冶炼与制造基地。

    历城南面和东面原有的冶炼工坊区,如今已被占地两千余亩的一座座纺织工坊替代。

    从南面大山中流出直通北面济水的河道经过修浚。为两岸十余家大中型纺织工坊提供充沛的水源。两岸架设百余座大大小小的新式水车获得了丰富动力。纺织机器和技术得到革新革新,使得产量倍增成本急剧下降,预计一年之后,历城将成为青州乃至大汉天下最大的纺织基地。

    当初在刘存苦心说服下,济南国、齐郡的三十几家皇亲国戚和名门大阀为获得入股琅琊钱行济南分行的资格,不情不愿答应刘存的附加条件,集资八千万钱投入章丘冶炼制造业和纺织业,获得他们谁也不看好的六成股份。

    这些权贵门阀对此没有给予任何期望。不少人干脆把自己的投资当成是向刘存交付保护费,谁知州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便将十余座纺织工坊建好,从琅琊引进的新式纺机效率惊人,投产两个月便已获利。

    章丘冶炼制造工坊已初具规模,州府衙门从数万流民中征用一万八千余青壮,在一片荒芜的大山脚下夜以继日地苦干,建起了延绵四里的高大工坊区。

    产业整合后接受聘请的六千余名本地工匠,在珠山和临淄铁城调来的三百余名匠师带领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建起八座先进的大型炼炉和高效水排。沿着钢筋混泥土浇筑的两条引水渠装上二十余座硕大水车和数十台制造设备。

    三个半月前,点火试产成功。如今已生产出三种外销型兵器甲胄、十余种先进农具和两个系列的五金工具,所有产品尚未入库,就被合约经销商琅琊商会的商队运走,销往冀州、徐州、幽州甚至更远的吴越和交州地区。

    如今,投资入股的三十余家权贵门阀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对刘存怀有的那点儿怨念烟消云散,以济南王刘康为首的十三世家欣喜之余,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保守,不少门阀悄然改变了态度,重新审视刘存温和的政治经济改良政策,开始主动向刘存靠拢。

    以目前形势看,章丘两大工坊和济南纺织工坊给他们带来的丰厚利润,绝不低于琅琊钱行济南分行的月利分红。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刘康和济南国十三世家频频聚会,商讨如何说服刘存,将章丘两大工坊中属于青州府衙的四成股份全部买过来。

    相比之下,青州政府的收获更大。

    成千上万民众因为章丘两大工坊和济南郊外的数十家纺织工坊获得宝贵的就业机会,方圆百里内的居住环境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大为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一年的免税期满之后,两大行业将会成为青州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给青州政府带来丰裕的税收。

    刘存对青州各级衙门半年来取得的成绩深感满意,他回到济南后的第二天,便在霍坚、管宁、国渊、秦义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走出南门,穿过横卧历下波和五龙潭之间的九孔石桥,前往新落成的济南大学进行视察,这里才是刘存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地方。

    “大学”的名称由来已久,《礼记.王制》中就有“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以及“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和“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的记载,大学也称为“成均”或“上庠”,西周时期有了直属中央机构的太学,本朝前期在京师也设立了太学,为中央官学和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

    为避免引起朝廷文武大臣和各路诸侯的诟病,刘存和麾下心腹商议过后,为这座青州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学府,定名为更富地方色彩的济南大学,变相地实施科举制度,为将来的发展积蓄人才。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济南大学的首任山长并非享誉天下的郑玄或邴原,而是郑玄和邴原的学生济南相管宁。而负责济南大学具体管理事务的学监,则是刘存敬重的心腹谋士、以推广农业耕作新技术和畜牧饲养技术而享誉天下的田牧。

    郑玄和管宁之所以不愿担任济南大学山长,并非轻视刘存提倡的教育改革政策,更不是抱残守缺,看不起培养农工商百业技术人才的综合性新型大学,而是因为两人管辖的琅琊书院比新成立的济南大学更负盛名,更有影响力。

    其次,郑玄和邴原舍不得离开倾注全副心血的琅琊书院,他们与学院博士们的家人都住在依山傍海风景秀美的琅琊台下,习惯了琅琊温暖的气候和生活方式,不愿搬离这个天下士林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这其中,还有个难以启齿的重要原因:保持琅琊书院超然的独立地位,坚持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摆脱刘存的制约,不受越来越强大的青州政权所控制!

    琅琊农工商学院整体迁入济南大学,原有八个学科重组为济南大学下属文理学院、农牧学院、工商学院、机械学院、建筑学院和两个学术研究院,附属印刷工坊的规模随之扩大数倍,工匠与学徒人数高达四百余人,成为整个大汉最大的书籍印刷和发行基地。

    原琅琊农工商学院附属陶瓷工坊、木器工坊、铁器工坊和冶炼工坊,尽数搬迁到济南东面的章丘城西新区,以济南大学附属工坊的名义继续经营,继续作为济南大学师生的实习基地和新科技新技术的试验场所,为济南大学提供更多办学资金,继续享受州府衙门特许的五年税赋减免的优惠政策。

    整合后的济南大学印刷工坊就在大学校区南面,设备一新,规模更大,这里将成为大汉最大的书籍印刷发行基地,诸子百家学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思想新观念将会从这里传向四面八方。

    一旦耗资三千万钱的大型图书馆建成,刘存和糜氏家族数年来不断购买珍藏的上万册珍贵典籍将会送入其中,随后逐步整理,择优印刷刊行天下,届时,济南大学就会逐渐超越誉满大汉的琅琊书院,成为大汉王朝最大的文化中心。

    位于夏河城北的琅琊农工商学院校舍和工坊区,以五千万钱的价格卖给了琅琊县衙,被琅琊县衙改建成县学和两大住宅区对外出售,以满足琅琊县越来越多人口的居住和教育需要。

    出售校舍和地皮所得的五千万钱,作为济南大学的自有助学基金专项使用,用以扶持考入济南大学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刘存殚心积虑做出的一切,获得了很好的回报。济南大学的三千师生员工对刘存无比敬重,得知主公刘存到来非常激动,换上统一缝制的博士服和学士服,戴上象征身份和知识的乌纱高冠,汇聚于中心大操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登上检阅台的刘存看到操场两边的足球门,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项近年来风靡青州各地并已传到周边各州的大众运动项目,虽然还顶着“蹴鞠”之名,但规则与刘存心目中的足球运动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心灵手巧、极富创造力的青州工匠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用牛皮、鬃毛等物品,制出了弹力惊人皮实耐用的皮球,而且严格按照琅琊工业标准,按照皮球的大小和重量,划分出三个等级进行生产,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刘存倍感骄傲。

    刘存与师生们见面的过程很简单,站在台上说了几句祝贺的话语后,便走下高台,与师生们随意交谈,看完文理学院与工商学院的蹴鞠比赛,便在师生们的盛情送别下返回城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