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4:22
字数:744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气氛尴尬的酒宴匆匆结束。顶

    随着刘存和刘晔双双告辞离去,满怀愧疚的钦差张岐和马日禅留在公孙沛家中歇息。洗漱完毕,两人再次拉住公孙沛彻夜长谈,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说动刘存出兵救驾,否则大汉天下真的要分崩离析了。

    大汉一旦倾覆,战乱必将遍布天下,届时所有的世家门阀都难以自我保存。

    在公孙沛的斡旋下,刘存于第三日下午陪同张岐和马日禅,参观了尚未竣工的济南新城,接着在当晚隆重的酒宴结束后,率领麾下心腹文武十二人,正式与张岐和马日禅举行开诚布公的商议。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讨价还价,全权代表皇帝和朝中各势力的张岐和马日禅反复权衡,最后不得不答应刘存的先决条件,并当众郑重承诺:

    十年之内,朝廷和皇帝不干涉青州新政的推行,不干涉青州各级官吏的任命,确保刘晔的“青州牧”、刘存的“车骑将军”和“冀州牧”地位,对刘存与袁绍之间可能出现的纷争,采取不予干涉的中立态度。

    作为交换条件,刘存代表麾下文武庄重承诺:尽快协调中原地区各路诸侯的利益,年底之前,派遣不低于万人的军队、五万民夫和工匠,进驻形同废墟、满目荒凉的洛阳,用五年时间重建洛阳皇都,迎回圣上和朝廷。

    初平三年九月二十八,被刘存和公孙沛等人反复灌输满脑子救驾计划的赵岐和马日磾,带上刘存和刘晔的奏章。满怀希望地赶到高唐登船。随同青州的朝贡船队。逆河而上,返回长安。

    次日上午,琅琊军主帅王杞、接替徐盛担任琅琊军副帅的颜慎、将领乐进和翟越等人在刘存等心腹文武的送别下,带上琅琊军新的防御调整与军队扩编计划,风风火火赶回琅琊国与各自防区。

    青州军的大本营里依然一片忙碌,组建近三年的军令署发挥出巨大效能,刘存与公孙沛、沮授、赵溶和新晋青州军主帅太史慈、新任青州军副帅徐盛等心腹一同站在巨幅地图前方,就军队各部防务的进一步调整展开讨论。

    刘存靠近首次参加核心军事会议的沮授。低声征求他的意见:“公与先生对青州军的调防有何意见?”

    沉思中的沮授微微一震,深有感触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主公和伯焘先生的各项计策,通过诸位的讨论补充已经非常周到,没有什么好补充的!”

    “之前属下不知道青州军和琅琊军是各自独立的两路大军,也和外间所有人一样,以为青州军就是琅琊军,总兵力最多不超过十万,没想到真正的兵力竟高达十九万之巨。”

    “得知这一情况后,属下一直在想,若是主公也和袁氏兄弟那样不顾道义、不计毁誉。全力以赴争夺冀州和兖州,此时此刻。我大汉天下又将是何等局面?”

    刘存一针见血地说道:“如果真这么干,兖州和冀州应该在一年前就被我拿下,但此举必将招致各方反对,对我青州新政心存怨念的朝中文武定会蛊惑圣上,从法统和道义上对我青州展开猛攻,诏行天下控诉我刘存的百般罪行,再以皇帝亲笔诏书的方式,撤销我刘存和青州各级官员职务,另行委任世家豪门子弟担任青州各级官员,从政治上分裂青州,进而瓜分青州新政的累累硕果。”

    “先生知道,周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刘虞,甚至徐州陶谦,都不愿看到我青州富裕强大,如果我刘存一个不慎行差踏错,他们定会暂时放下彼此间的怨恨与纷争,以奉旨讨贼为口号,如同当年对付董卓那样联合起来,攻打我青州军队,瓜分我青州军和琅琊军控制的地盘。”

    “我刘存也会变成第二个董卓,由名满天下的忠臣,迅速变成万民唾弃的奸贼,哪怕最终打赢这场大战,青、冀、兖、徐四州必定落得个生灵涂炭、人口锐减的残酷结局,正在恢复元气的北方诸多异族,就会倾巢南下烧杀掠夺,我大汉也就真的完了!”

    沮授感慨万千:“是啊、是啊!好在主公睿智,诸位先生和将军们高瞻远瞩,否则真有可能出现这样无可挽回的悲惨结局啊!”

    刘存点点头:“如今情况又不同了……之所以不愿意放弃冀州,是因为我已被朝廷、被皇上任命为冀州牧,出兵冀州名正言顺。”

    “只有拿下冀州,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青州的繁荣稳定,才能将惠及万民倍受拥戴的青州新政继续推行下去!”

    “但是,在正式出兵冀州之前,咱们必须解除青州和琅琊王国西面的隐患,因此,还请先生拾遗补缺,看看系列计策是否会引发周边各大势力的连锁反应?”

    沮授发现公孙沛等人都望向自己,便坦然说出自己的看法:“南面有琅琊国中尉王杞将军坐镇开阳王城,有颜慎、乐进、翟越等大将率四个师共六万狼牙将士驻守南武阳、泉城和蒙阴一线,再有徐州糜氏兄弟相互呼应,可以说稳如泰山了!”

    “哪怕真有什么战事发生,也会是沉不住气的袁术或者曹操攻打富裕的徐州,对我青州没有直接威胁。”

    众人纷纷点头,显然与沮授持相同看法。

    沮授指向泰山郡的西面门户巨平城:“属下对管亥将军调离之后,率部接防巨平的张饶将军不甚熟悉,只知道他曾是青州黄巾主帅,既然主公命张饶将军率青州军第五师一万五千将士,镇守巨平这个四战之地,显然对张饶将军的才能非常器重,再有秦义将军的青州军第三师驻扎北面的卢县,与巨平遥相呼应,短时间内不会有何危险。”

    “公与是担心兖州的曹操?”公孙沛毫无顾忌地问道。

    沮授微微点头:“是啊,曹孟德是个雄心勃勃的枭雄!数年来韬光养晦勤修内政,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借鉴青州新政革除积弊,特别是这一年多来,他陆续将荀彧、戏志才、郭嘉等十余名享誉中原的才俊招至麾下,手中兵马也由年初的四万余人猛增至八万余众,接下来肯定要对外扩张谋求壮大,其兵锋所指,不是南面的豫州,就是东南面富庶繁荣的徐州。”

    “如果曹孟德南攻豫州倒也罢了,一旦他攻伐徐州,利益攸关之下我青州势必救援徐州,主公与曹操之间就会化友为敌,地处兖州四郡交界要地的巨平,也就成为双方征战的焦点之所在。”

    众人纷纷附和,都已看出泰山郡的西大门巨平城是个战略要地,只是不知道主公刘存和幕府长史公孙沛的真实想法。

    刘存见状解释道:“数年之内,还需向曹操和兖州文武表明和睦相处的态度,所以不能派遣太多兵力驻扎巨平,如今正在大本营训练的青州军新编第六师、第七师,将会在明年春季和夏季,分别开赴巨平西北一百二十里的奉高、巨平西面四十里的梁甫驻扎,以确保泰山郡与徐州北部安全。”

    “此外,巨平和梁甫两县官员半年以前均已就位,干得都还不错,今年秋收之后,两县军民的粮食已能做到自给自足,几座矿场的开采已经进行,估计再有一年时间,就能彻底稳定下来。”

    沮授终于放下心来:“这就好,这就好啊!有四万五千青州军将士庇护泰山以西,再有南面的琅琊军六万将士相呼应,泰山郡的安危没有任何问题了,青州西面之隐患也将彻底得以解除!”

    “除非曹孟德能打下豫南,并苦心经营两年以上,否则没有能力侵犯徐州,更不敢进攻我青州军镇守的泰山郡,否则定会陷入我军从北至南的三路攻击。”

    沮授说完,意犹未尽地指向地图上的渤海郡:“纵观全局,主公和伯焘先生当初抓住时机换取渤海之策,无异于神来之笔啊!”

    “野心勃勃的袁本初,此刻正在耐心等待幽州公孙瓒和刘虞分出输赢,一旦幽州分出输赢,占据大半个冀州的袁本初必将大举挥师北上,趁幽州鹬蚌相争后继无力之机发起迅猛一击,占据富有煤、铁、战马资源的幽州全境,收取渔人之利!”

    “届时,只要主公挥师西进,攻占邺城,断绝袁绍之退路,再从渤海派出一部偏师,联合对袁本初恨之入骨的公孙瓒或者刘虞,南北夹击之下,定能将失去后援的袁本初大军击溃,从而将整个冀州纳入治下,青州亦将因此而更加稳固!”

    众人频频点头,太史慈说出众人心里话:“这正是我军忍辱负重日夜苦练的最终目的,公与先生目光高远,在下佩服!”

    众文武连声称赞,刘存也倍感欣慰。

    一直以来,刘存就非常重视沮授的意见,不但欣然采纳沮授在政务上提出的诸多改进意见,放缓了对世家豪门的压制,迅速缓和矛盾,消除内部隐患,而且虚心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并与麾下文武全力以赴付诸行动,逐渐换来琅琊书院为代表的天下士林的支持。

    这样的结果,足以让备受重视的沮授深感骄傲的同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

    ps:谢谢胡天八月8大大打赏!巨火继续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