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3:24
字数:741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ps:过年事忙,到现在才闲下来,赶紧给大家送上更新!晚上那更照旧,请大家放心收藏、推荐、打赏!

    **************

    重阳节过去不到半月,黄河南北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下降,逐渐枯黄的草木将大地渲染得斑驳陆离,萧瑟的秋分令人感觉到初冬的脚步越来越近。

    琅琊商会的四艘三百吨级货船顺利靠泊顿丘(今清河县)河岸码头,衣着华贵的琅琊商会主事陆九在两名侍从的陪伴下,快步走下船舷,远远就向含笑而来的韩馥等人致礼。

    满脸期盼的冀州刺史韩馥与族弟韩琚、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人一同迎上,相互通报完毕,韩馥扶起行跪拜礼的陆九连声问候,对这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琅琊巨商非常重视。

    相互介绍完毕,韩馥接过陆九上呈的第一批货物清单细细看完,顺手递给身边的长史耿武,突然仰天长叹起来:“子鉴大人的深情厚谊,令我冀州上下感铭肺腑啊!”

    脸型消瘦浓眉深目的耿武看完清单非常激动:“太感谢了!都是我军急需物资,没想到子鉴大人如此体恤,高风亮节啊!”

    在众人和蔼的赞美声中,陆九再三致谢,然后委婉地提出个问题:“眼前四艘双层货船原用于近海货运,此次运送的也是皮甲、海盐和冬衣,吃水较浅,靠岸容易,但跟在后面的两艘大货船,都是为内河运输特别建造的三层平底货船,长二十丈,宽六丈五尺,载货近两万石,均为三桅杆加两舷各十二幅大船桨设计,全船使用五面大小风帆,比寻常所见的内河楼船要大得多,但运送的全是沉重的粮食、箭矢、兵器,所以落后了两个时辰,只是眼前这码头水位太浅,恐怕大船来了无法靠岸卸货。”

    众人着急了,为了青州这批援助物资,他们紧急修建这个码头,考虑到琅琊的海船都很大,还特意加宽一倍,谁知青州派来的货船如此之巨,竟达二十丈长、近七丈宽,已经超出他们的认识,之前可都没听说过有这么大的船啊!

    韩馥也急了,连忙询问族弟韩琚:“我军最急需的正是兵器和粮食,要是无法靠岸卸货,如何抢运前方?这还是子鉴大人送来的第一批援助,下面还有第二第三批要来的。”

    身为武将的韩琚从未接触过河运事务,哪知道怎么办?连忙转去和耿武、闵纯等人商议,最后发现谁都不知这段百里大河沿岸,哪还有适合大船停靠的渡口码头。

    陆九见状暗自叹息,这种情况在琅琊军中绝不会发生,别说军中参军和将校谋士对大河两岸的区域无比熟悉,哪怕军中一名统兵五百的普通军候,也不会犯下这种低级的错误,由此可见,冀州军的将帅们与琅琊军将校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最后还是韩琚最先反应过来,他转向陆九关切询问:“先生一路过来,可发现北岸能够停靠大船的地方?”

    陆九恭敬回答:“有倒是有,离这一百五十里左右的下游,有个渡口叫仓亭津,渡口码头就是水深近三丈的大码头,来时看岸上守卒不少,似乎是公孙伯圭将军的幽州军,不知……”

    韩馥不等陆九说完立刻拍板:“幽州军目前驻扎的地方都是我冀州地盘,我正想派军过去接管呢,不用想了,就是仓亭津!派两部人马过去,把仓亭津北面的阳平县城(今莘县)也一起拿回来!”

    众文武齐声赞成,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他们和韩馥一样,无法忍受公孙瓒霸占冀州那么多县城,何况公孙瓒还公然在幽州军控制的清河郡国及周边各县设置官员,大肆征兵征税收刮粮草,使得韩馥和他座下文武一刻也不能容忍,几个冲动的官员当场指责公孙瓒贪婪成性,列举各县富绅贤达被公孙瓒搜刮一空甚至家破人亡的事例,引起在场的冀州文武官员强烈愤怒,也让韩馥更加坚定了收回冀州所有地盘的决心。

    边上的陆九和两位侍从悄悄避到一边,半闭眼睛竖起耳朵,将韩馥的态度和他麾下文武的言行牢牢记在心里。

    此时此刻,被韩馥座下文武齐声谴责的公孙瓒就站在仓亭津宽阔的码头上,欣喜地望着青州来的两艘货船源源不断卸下兵器和粮食,嘴里不停感激刘存的仗义慷慨。

    站在公孙瓒身边一脸欣慰的年轻将领,就是青州刺史刘存派去联络的刘备。

    刘备眼睛看着不断卸下的各种物资,脑子里想的却是迅速恶化的整个战局,心情沉重懊悔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前些日子自己在高唐大肆征兵天的公开讲话,竟然那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他刚率部到来,就惊愕地发现公孙瓒和很多幽州军官兵都知道这事,都对刘备的义举赞不绝口,对青州刺史刘存的慷慨仁厚、以及刘备与公孙瓒之间的手足之情津津乐道。

    这本是极为荣耀的事情,可刘备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但高兴不起来,反而深为愧疚,正因为他在高唐征兵期间闹出动静太大,叛军左翼主帅张纯立刻做出应变,盘踞在平原西面三千乌桓铁骑和一万步卒已尽数向西收缩,导致刘存苦心谋划的“以突然而猛烈之一击歼灭乌桓铁骑,联手幽州军合击叛军左翼主力”的大计付诸东流。

    消息传到平原,已经集结于的两万青州军和五千琅琊铁骑痛心不已,大部将士只能沮丧地返回各自驻地,留下太史慈和张郃率领的五千铁骑游走于青冀边界地区,继续为公孙瓒牵制张举叛军的同时,耐心等候战机的出现。

    公孙瓒对失去与刘存联手重创叛军的绝佳机会同样痛惜不已,认为这是与张举和张纯叛军交战以来少有的绝佳战机。

    不过公孙瓒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雄才,他对刘存的慷慨援助心怀感激,当着全军将校大赞刘存仁德高义,以最快速度写下热情洋溢充满感激的信函,交由自己的族弟紧急送去给刘存,同时,公孙瓒对久别重逢的师弟刘备率三千五百人马前来助战,感到非常兴奋和喜悦。

    自始自终,公孙瓒没有任何责怪刘备,反而和刘备一同分析原因,大度地安慰刘备:“战场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贤弟只是求战心切,招兵买马之时,忘了高唐与平原一样均处于敏感的战场边沿,各方细作隐匿其间,穿梭来往,这才导致消息迅速传播,致使敌寇迅速收缩加强戒备,贤弟纯属无心之失,情有可原,只需记住教训即可。”

    虽然公孙瓒不计较,可刘备心里非常难受,且不说辜负了刘存和琅琊军数万将士的一腔心血,仅是连日来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的懊悔和哀叹,就让刘备心如针刺。

    刘备不是没想过别的原因,他甚至怀疑自己或许被刘存陷害了,可不管怎么怀疑,他都不敢说出半个字,否则不但会被天下人指责为白痴和懦夫,还会让公孙瓒甚至两个结义兄弟倍感心寒——天下哪有这样推卸责任的?刘存刘子鉴是何许人?对叛贼深恶痛绝,待百姓敬如亲人,对你如此慷慨大度,仁至义尽,你却推卸自己的错误,对名满天下的大贤刘存横加诬蔑,你德操何在?你居心何在?!

    心情愉快的公孙瓒哪知道师弟刘备想什么,他接过麾下军官递上的一枚精钢矛头,边看边啧啧称叹,开口就把沉思中的刘备吓一跳:“贤弟,你说说,这个锋利矛头是如何锻造出来的?”

    回过神来的刘备接过矛头,略微查看便含笑介绍:“愚弟在高唐监造大河南岸码头时,曾为此询问过押送物资前来的琅琊水军士卒,他说这种精钢矛头不是用传统方式打造,而是直接把融化的铁水灌入一排排模具之中,然后修去毛刺,再用水力带动磨轮打磨,又再经过回炉加热、淬火、缓慢退火等数道工序,才能获得坚韧锋利百折不弯的优异效果,琅琊县有五个获准私营的冶炼工坊能造这种矛头,如果全部开工的话,一天能造出数千枚,当时把愚弟吓一跳啊!”

    公孙瓒立刻就被吓了一跳,睁大虎眼震惊不已:“老天!要真是如此,这天下谁还敢和琅琊军作对?”

    刘备点点头,笑容颇为苦涩:“兄长近几年没去青州,觉得不可思议,愚弟确是深有感触,不但青州各地路上跑的都是结实轻便的琅琊马车,就连洛阳城里皇上用的车舆、王公大臣们趋之若鹜的四轮豪华马车,也都是琅琊商会和徐州糜氏家族的专门工坊制造,远的不说,只需看看眼前这三艘二十余丈长的巨型货船,以及游弋在货船外围的两艘琅琊水军明轮,兄长就能明白,愚弟没有夸大琅琊军雄厚实力。看这,兄长对愚弟身上这套铠甲赞不绝口,其实,这只是琅琊军中普通军候披挂的铠甲罢了。”

    公孙瓒向往不已:“有机会愚兄定要去琅琊走一遭,看看名传天下的世外桃源到底是个什么样,不过,愚兄更想和战无不胜的琅琊军并肩作战,也好见识一下刘子鉴大人的文韬武略,哈哈!”

    刘备不由得望向平原城所在的东北方向:“此刻不知子鉴大人是否还在平原城,小弟心中无比愧疚,深感无颜啊!”

    公孙瓒哈哈一笑,拍拍刘备的肩膀:“贤弟无需耿耿于怀,刘子鉴何等英雄,岂会在意这等小事。”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