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5:24
字数:506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青州军轻松获胜、袁本初猖狂西逃的消息传到邺城,整个城里城外一片沸腾。☆→頂☆→点☆→小☆→说,

    数以万计、日夜担忧的民众涌出家门,来到城中之城前方的宽阔广场上,心思细腻的冀州长史闵纯第一时间作出安排,派出数十名冀州籍军官赶赴城北洹水岸边,及时了解战情并以最快速度传回城中。

    于是,城中很快便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奇观:

    成千上万的民众井然有序地聚集在城中之城前方,每一队策马回报的将士都获得阵阵欢呼,每一个战场上发生的消息都引发强烈震动。

    午时过后,依然不愿散去的数万民众得知“大战已经结束、死伤者不过寥寥千余人,袁本初率万余亲信翻越高山逃往并州、五万冀州将士放下武器投诚车骑将军”的消息时,全场欢呼震天。

    无数牵挂家人子弟的民众放心之余,禁不住泪如雨下,无数心怀感激的民众面向城中之城的大门,匍匐跪倒,对车骑将军刘存致以发自肺腑的感激。

    傍晚时分,除张郃与傅闿所部陪伴幽州友军,暂时驻扎于洹水临时营地之外,出战各部陆续返回邺城内外的三座大营,多达两万的冀州投诚将士解下征衣,回归家园,与殷殷期盼的家人团聚。

    许攸等百余官员也带着自己的家眷,回到阔别多日如今已获得卫戍将士精心保护的府邸。

    日落时分,刘存回到城北,得知尚有万余民众和士绅仍在城中之城前方等待自己凯旋而归。当即停下脚步。派出赵立等人先行进城。花了不少力气把等候多时的上万民众劝走之后已是夜幕时分,刘存这才与公孙瓒以及太史慈等心腹文武一起进入北门,回到城中之城的帅府。

    公孙瓒对刘存此举大为不解,但也没有说什么,太史慈、徐盛、赵云等心腹将领心里却肃然起敬,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公历来对同室操戈的战争持有的态度,并没有认为这次胜利有多么荣耀。

    虽然历时月余、三方投入兵力共二十万的冀州之战的结局足以震动天下,但是在太史慈和徐盛等人心目中。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按照主公的话说是本军尚未受到真正的考验,塞外高原的匈奴和鲜卑部落,辽东郡东北的扶余、挹娄和高句丽,乐浪郡东南的三韩等等,都是强劲的对手。

    此外,东北方与大汉国土隔海相望的倭国,交州以南的扶南和剽国,凉州和益州以西的西羌诸部等等,都等待征服。因此。大家都非常赞同主公不宣扬此战功绩、诸事低调处理的决定。

    回到帅府更衣沐浴之后,小规模的庆功宴会悄然举行。

    出席宴会的除了青州军各部主将和副将外。冀州方面只邀请闵纯、许攸等寥寥数名已成为刘存心腹的重要文官,还有满脸都是笑容身份比较特别的一个,那就是即将成为刘存岳父之一的冀州名士兼富绅代表甄逸。

    按照原来的历史,甄逸应该在几年前就去世,但由于刘存的横空出世,甄逸不仅没有去世,反而把家族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不过,甄逸最满意的还是自己生了个好女儿。甄逸育有三子五女,其中许配给刘存的甄宓是小女儿,其母张氏怀她时常梦见一仙人,手执玉如意,立于其侧。临产之时,只见仙人入房,玉衣盖体。相士刘良看了她的相之后说:“此女之贵,乃不可言。”是以之前公孙瓒才会以此打趣刘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略微拘束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热烈起来,主位上的刘存与身份最高的客人公孙瓒低声交谈,武将们相互间频频举杯,笑声不断,以闵纯和许攸为首的文臣们自然而然地凑在一起,举杯相庆,不时低声议论冀州时局和即将实施的军政与经济政策改良。

    其中,心细如发的许攸悄悄询问闵纯“主公是否已将冀州之战的结果奏报朝廷”,得知刘存早在接到袁本初突围而逃的禀报时就已经派出快马赶赴洛阳,不由得频频点头,就此放下始终挂念的最后一桩沉甸甸的心事。

    其实,第一时间将冀州战报上呈长安朝廷,并不是刘存的主意。

    长安朝廷历来是刘存顺手使用的一块虎皮,在刘存心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分量,甚至因为朝廷中拥有诸多支持袁本初反对青州新政的敌对派而心生厌恶,但远在徐州的公孙沛和暂时统领河东、河内两郡军政大权的赵溶目光高远,深谋远虑,始终把名声和道义看得很重。

    因此,在刘存尚未与袁绍大军摆下阵势之前,早已预见到此战结局的公孙沛和赵溶就双双来信提醒。

    赵溶派人送来的急信用词较为委婉,公孙沛的来信一如既往简明扼要,但两人表达的却是同一个意思:

    “行百步而半九十,为了大义,为了将来的霸业,请主公戒骄戒躁,继续做个忠臣,尽快将冀州之战的结果上奏朝廷,同时请求皇上和朝廷尽快派出官员履任河东、河内太守职务……”

    “只有继续高举忠君报国之旗帜,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给予各路诸侯最大震慑,还能名正言顺地占据冀州,并以磅礴之势谋取徐州之最高权力!”

    对于公孙沛和赵溶这两位心腹谋士的意见,刘存自然是从善如流,哪怕其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刘存也是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在他看来,很多时候这两位心腹谋士比自己看得更远,懂得更多。

    席间热闹融融,闵纯又说出一桩即将许配给刘存的甄宓的趣事:

    甄宓九岁时,常常读书写字,借三位兄长的笔砚来用。其大兄甄尧问道:“汝当习女工,何用读书写字。欲作女博士耶?”甄宓回答:“古之贤者,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试。不知书,何由见之?”

    一干文武皆感叹不已,都认为甄宓未来必然是贤妻良母,恭喜刘存找了个贤良的妾室。

    轻松的宴会结束时已是午夜,定下后日婚期并获得闵纯、耿武这两大名士主婚的甄逸最为兴奋,不但获得所有文武的恭贺,刘存还恭恭敬敬把他送到内城城门之外,弄得坐上马车一路回家的甄逸如同腾云驾雾般陶醉。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