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3:25
字数:563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热门推荐:、 、 、 、 、 、 、

    固山是五峰山脉北麓面边沿的一座山峰,隔着道峡谷与东面的泰山山脉北麓的玉皇山竦立相对,穿过两山之间的狭长谷口,向南百里可直达泰山脚下,是青州中西部通往泰山郡和徐州各地的咽喉要道。

    一个月前,青兖黄巾军东路统帅张饶在固山与玉皇山之间修筑关隘,如同一道巨大闸门,锁住了百里咽喉要道入口,盘踞关隘以南方圆数百里群山中的各路黄巾军,随时可通过固山关隘倾巢而出进入平原,对固山关隘西面的卢县、北面的祝阿、东北面的历城、西平陵等地发起攻击。

    青兖各路黄巾攻打济南国和北海郡西南部初期,刘存并没有意识到百里咽喉要道入口的重要战略价值,直到九月初,攻势受挫的张饶迅速整合大小各路黄巾,秘密抽调近万士卒民夫在固山与玉皇山之间筑起关隘,刘存才醒悟过来,但已经追悔莫及了。

    为此,刘存对张饶的眼光和能力佩服不已,私下里对身经百战的张饶评价非常高,远高于本朝那些所谓功勋卓著名冠天下的名将。

    刘存所不知的是,出自青州北海国都昌县(今山东昌邑)年仅二十九岁的张饶,同样对他刘存评价很高,认为被皇帝刘宏封为“荡寇将军”的刘存,绝对是当今大汉将领中最会练兵和用兵的将领,而且张饶在济南国布下的情报网非常高效,刘存秘密抵达祝阿的第三天下午,张饶就收到了祝阿城中送出的急报。

    得知刘存抵达祝阿三天后依然没露面,深感危机的张饶坐不住了,立刻召集年近四十的军师仓岐、副将成遥、李淄水来到设于关上的中军大帐一同商讨,让大家都说说,青州刺史刘存不在平原一线对付张举十四万大军,偷偷跑到祝阿来干什么?

    军师仓岐之前并没有听张饶提起过此事,闻言大吃一惊,随即紧张思考起来。

    仓岐与张饶同乡,还在都昌县衙做过十二年曹吏,长相有点怪异,硕大的脑袋,瘦小的躯体,双眼细长,分得很开,兼之眉骨高耸,下颚嶙峋,因此从小到大不讨人喜欢,这也是他拥有满腹真才实学却没有任何出仕机会的根本原因。

    正是如此一个仓岐,却拥有不逊于皇帝座下太卜博士的天和地理学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仓岐从小在渤海边长大,非常痴迷潮起潮落的规律和四季气候的变幻,通过二十多年的细致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经验,时常能对天气变化做出准确预测,兼之做事低调,从不居功,深得张饶和黄巾将领们的尊重。

    张饶和几个副将看到仓岐脸色非常难看,不由得跟着慌张起来,没等到仓岐抬起头,两名小校突然冲到来,气喘吁吁地大声禀报:“官兵五万人马兵分三路逼上来了,正对着咱们关隘的官兵,打出的是琅琊军战旗,还有数百辆用两匹马拉的马车夹杂在中间,很可能就是传言中能连续射出五支巨箭的弩床!”

    张饶再也顾不上仓岐,抓起铜盔冲出大帐,副将成遥、李淄水等人紧随其后,很快跑到关隘正上方,伏在粗大原木做成的护墙上紧张观望。

    不一会,三人的脸色变得发白,身材高大浑身肌肉的副将成遥惊呼起来:“那定是琅琊军主帅刘存的大旗!”

    “慌什么?”

    张饶低喝一声,再次凝神观察,嘴里不断吐出恼怒的声音:“他娘的刘子鉴,太欺负人了!竟敢逼到咱们兵力最厚实的正面两里之内,看样子弟兄们被琅琊军的名声吓住了,连出去试探一下都不敢,全缩在栅栏里头。”

    “大帅不能怪弟兄们,你看,琅琊军的几百辆马车把屁股转向咱们了……是弩箭!不……是床弩啊大帅!看看,摆开了至少三百辆啊!”

    副将李淄水禁不住微微发抖,半月前张举派来的信使私下对他说过琅琊军床弩的巨大杀伤力,如同长矛般的弩箭闪电般飞出来时,会发出一种渗人的尖叫声,只要被这种一丈五尺长的巨箭射中,无论是马是人,都如同草扎的一样,多厚多重的大盾都不顶事,不是被巨箭射飞就轰然破碎,那位信使最后心有余悸地说,他曾看到过一箭串起四个士卒的经过。

    张饶腮帮紧咬,吩咐传令各部紧守不许出战,再次望向正前方快速布阵的琅琊军:“一字排开的枪阵刀阵十二个,车阵后面定是琅琊游骑兵,看样子不下三千人马,清一色盔甲,真他娘的有钱啊!要是老子也有这样的兵器盔甲和高头大马,早打进东平陵的王城了,狗日的琅琊军!看来这仗麻烦了。”

    “大帅,怎么办?阵中的弟兄们像是慌了。”冷静下来的副将成遥大声提醒。

    张饶戴上铜盔,探身出去冲关下大吼一声:“给老子备马!老子要出营会会刘子鉴!”

    “大帅千万不可出去啊!刘存武艺高强,张纯麾下猛将张荜碰到他,仅一个照面就让他挑下脑袋啊!”李淄水一把抓住张饶,急得呲牙咧嘴,偏又不敢说不吉利的话。

    张饶哈哈大笑,抬起手很不客气地拍了拍李淄水惨白的脸:“三弟啊三弟,近六年来南征北战,咱们无论跟谁打,你小子都扛着九环刀冲在最前面,从没见过你像今天这样怂过,你怕什么啊?他刘存就不是爹娘养的?放心吧,刘存虽然率军和咱们拼命,可他比任何官军将校都要仁义,而且他从不杀俘,更不会在两军战前相互打个招呼的时候下黑手,大哥我呢,多年来一直想看看刘存到底长得啥样,做梦都想啊!要真是因为这事死在他手上,那也是我张饶的荣幸,就像管大帅说的那样,总比死在无名小卒手里强万倍,说不定还能留名青史呢,哈哈!”

    固山关前已是战旗猎猎,刀枪如林,最先逼到关隘正前方扎下阵营的琅琊军一万五千将士,以无以比拟的胆气和精良装备,生生镇住了三万余黄巾士卒,济南国和齐郡官兵看到关隘前方两翼阵地的黄巾军快速收缩,纷纷躲入延绵数里的栅栏之内,立刻抓住时机快速开进,迅速靠向琅琊军左右两翼布阵。

    一时间,长八里宽三里的地域尘烟弥漫,人吼马嘶,一种从未有过的惶恐不安,很快在黄巾军阵地上无声蔓延。

    琅琊军两个车弩阵之间的长枪阵正前方,全身铠甲的刘存和齐郡太守焦和并马伫立在火红的帅旗下,一边观察前线敌阵的反应一边交谈,身后是威风凛凛的琅琊军都尉秦义、徐岩和六名副尉,他们此刻居于三军五万将士的正前方,距离已摆满鹿角和拒马的黄巾军辕门不到五百步距离,黄巾军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得很清楚。

    焦和是第一次与刘存并肩作战,也是平生首次在一触即发的大战前夕距离敌阵如此接近,只觉得心脏狂跳,脑子嗡鸣,热血沸腾,一股从未有过的强烈自豪感,随着热血在他体内奔流咆哮。

    ps:上架了,巨火求订阅和月票,感激不尽!r1152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