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2:44
字数:587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ps:谢谢“豆天传奇”、“金沐灿尘”、“汤不元”大大的打赏!强烈求收藏!求推荐票!

    ***************

    傍晚时分,刘存和两千五百骑兵赶上了即将进城的步兵队伍,郡都尉王杞和副尉颜慎齐齐迎上,向刘存行礼禀报,太史慈终于见到了军中第一个左胸上镶嵌三颗金光闪闪五角星的人。

    刘存和七千五百将士的到来,让开阳王城成千上万民众欢欣鼓舞,随着一声声尖锐的铜哨响起,原地休息的步骑军迅速集结,一面面火红的战旗高高举起,全军甲胄森森,军纪严明,成三列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开进北门。

    担惊受怕了五昼夜的开城民众迅速涌上大街,用阵阵欢呼迎接刘存的勤王军队,一声声“刘使君”、“这是刘使君的军队”、“刘使君来了咱们有救了”的高呼不绝于耳,很快有人高呼“这是咱们琅琊军”,这一称号很快传遍全城,到处都是“咱们琅琊军来了”的欢呼声。

    马上的刘存心酸不已,他望着街道两旁颜容憔悴却满是希盼的一张张脸,望着扶老携幼拼命朝自己呼喊甚至跪拜的民众,刘存不但没有半点得意,反而感觉自己的心沉甸甸的。

    策马跟随在刘存身后的王杞、颜慎、徐盛、太史慈、傅闿等人挺起胸膛直视前方,没有一个脸上露出笑容,没有一个左顾右盼,更没有一个挥手致意,默默行进的五千步兵和两千多骑兵,如同一道冰冷的铁流,与两边夹道欢呼喜极而泣的人潮形成强烈反差。

    王府正前方的高阶上,数十文武官员簇拥国君刘玺翘首以盼,刘玺望着徐徐开来的威武军队,激动得高呼起来:

    “寡人就知道,子鉴决不负寡人、决不负寡人!众卿快看,这就是子鉴的军队,几曾何时,众卿见到过如此威武雄壮的仁义之师?”

    新任国相张范悄悄上前,扶住激动得发抖的刘玺,在他耳边低声致歉:“君上,微臣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微臣此刻惭愧莫名啊!等会儿微臣会在接风宴上,向子鉴大人赔罪。”

    “不不!没这个必要,爱卿也是针对目前危局做出可能之推断,何罪之有?何况子鉴仁厚豁达,寡人认识他到现在,从未见他对谁不恭,哪怕一些朝臣和本地门阀咒骂他出身卑贱浑身铜臭,子鉴也从未恶语相向,更没有对任何人施加报复,反而兢兢业业,谨言慎行,由此可知,他是个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仁者啊!”刘玺欣喜之下说话语速非常快。

    国君另一边的苍慈突然低呼起来:“君上快看,子鉴打马跑来了!”

    军队前锋徐徐开进王府前方空旷之地列队,两千五百骑兵仍然在两个街口以外,刘存等人已经越过前锋队伍,来到王府高阶前五十步的地方齐齐下马,略整军容大阔步走向高阶上的国君。

    刘存抢在国君刘玺走下台阶之前,率领麾下军官齐齐跪下,匍匐在地高声奏报:“君上,刘存护驾来迟,请君上责罚!”

    进城后一直强忍心中痛楚的刘存几乎是用哽咽的声音喊出来,震得国君刘玺的热泪夺眶而出,国君身后的数十文武终于见识了刘存的忠耿和对国君的深厚感情。

    “爱卿起来、爱卿起来……”

    感动得满脸是泪的刘玺想抱起身穿冰冷铠甲的刘存,却哪里动得了分毫,刘存连磕三个响头,爬起来时已热泪盈眶,惹得台阶上下顿时哽咽一片。

    君臣之间唏嘘良久,才算平静下来,刘玺擦去泪痕,脸上露出了儒雅亲切的笑容:“子鉴,快给寡人介绍你身后的大将。”

    刘存扶着刘玺的一只手,恭敬地将他扶下台阶,来到仍单腿跪地的麾下军官前方,逐一地向刘玺介绍:“郡都尉王杞王寿山,君上去年在夏河城见过。”

    刘玺亲切地扶起王杞:“王爱卿,辛苦了!”

    王杞连忙致谢,侧身移到刘存侧后,年轻的颜慎抱拳致意:“城阳郡都尉麾下右尉颜慎,向君上问安!”

    “爱卿就是两度以弱胜强、大破贼寇的颜慎颜仲谦将军?”看到传言已久的骁将,刘玺连忙扶起,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了。

    颜慎连忙解释:“君上,颜慎只是郡军右尉,当不起将军称谓。”

    刘玺反应过来,笑了笑连声说道:“当得、当得!以卿之才,拜将封侯是早晚的事。”

    看到国君过来,军候秦义、徐盛、太史慈、傅闿、鲁佩、程骥等人不等刘存介绍,逐一报上姓名职务。

    刘玺和文武官员看到一个个威武雄壮的青年俊杰,顿时惊呼连连议论纷纷,不知刘存麾下何时有了这么多年轻俊杰。

    精通周易擅长相学的苍慈更是惊诧,刘存已经让他时常感叹为人中龙虎了,如今又冒出这么多难得一见的年轻楚翘,一时间竟让他眼花缭乱了。

    闹哄哄一阵过去,刘玺遥望前方整齐肃立的七千多官兵频频点头,慷慨赐下十头牛三百只羊犒赏将士,然后拉着刘存的手登上台阶。

    得到刘存吩咐的王杞等人恭送完毕,率领官兵直接开到西门外扎营,消息传出再次引发震天欢呼,城中民众和商家成群结队箪食壶浆,形成长长的队伍赶往西门外,犒劳为他们带来安定和希望的琅琊军。

    王府内的气氛欢欣和谐,彻底放下心来的国君和群臣争相举杯,仿佛黄巾军已经被刘存击溃了似的。

    刘存心里感叹,脸上始终挂着谦逊的微笑,不管谁邀杯,他都礼貌回应,让每个人都感到很舒服。

    酒至半酣,刘存悄悄移到边上的程秉身旁,敬完杯酒低声询问:“国君身边好像少了不少人啊!”

    程秉苦笑道:“你要是再不来,估计消失的人更多。”

    刘存明白过来,摇摇头低声叹道:“儒家明哲保身的思想害人啊,估计如今的儒家名士最喜欢这四个字了。”

    程秉笑道:“你这家伙嘴太损了,不过想想也是啊!就拿咱们的新任国相来说吧,当朝太傅袁隗当初想把女人嫁给他,被他拒绝后一直心怀幽怨,此次咱们琅琊老国相致仕,袁太傅终于逮住机会,向圣上郑重推荐躲在家里的张公仪出任琅琊国相,还大方地对说张公仪乃前大司空之子,学富五车,德才兼备,正为无人愿做琅琊国相发愁的皇上立刻下旨,张公仪躲不过去,才硬着头皮前来上任,私下里他多次抱怨说:非皇命难违,打死也不来当这个摇摇欲坠的琅琊国相。”

    “我琅琊国何时变成摇摇欲坠了?这不好好的吗?”刘存很不解。

    程秉低声说道:“君上不想当这个琅琊王了,想到琅琊书院做学问,去年底也不知谁给他出了个馊主意,君上就把愚兄和苍慈、许慈几个召去询问,说是如果把郡国连同周边五县食邑交给朝廷,换一个夏河城和琅琊台,不知圣上和朝廷同不同意?”

    刘存惊得张大了嘴巴,情不自禁望向主位上与国相张范张公仪谈笑风生的国君刘玺,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