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国贼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琅琊国 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 第一章 东武城 第二章 绝境 第三章 东逃 第四章 铁山脚下 第五章 安身立命之本 第六章 躁动 第七章 夏河城 第八章 悄然发力 第九章 第一片基业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第十一章 最大的粮仓 第十二章 灾祸突至 第十三章 浴血搏杀 第十四章 众志成城 第十五章 决断 第十六章 余波微澜 第十七章 出仕 第十八章 毁誉参半 第十九章 商机 第二十章 合作 第二十一章 扩张 第二十二章 扩张(续) 第二十三章 心腹幕僚 第二十四章 人心难测 第二十五章 筑城 第二十六章 扩军 第二十七章 岁贡 第二十八章 进取 第二十九章 征途 上 第三十章 征途 下 第三十一章 出其不意 上 第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下 第三十三章 攻其不备 上 第三十四章 攻其不备 下 第三十五章 东莞城 上 第三十六章 东莞城 下 第三十七章 利益交换 第三十八章 悄然改变 上 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 中 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 下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 上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 下 第四十三章 名声鹊起 上 第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上) 第四十六章 多事之秋(下) 第四十七章 当断即断(上) 第四十八章 当断即断(下) 第四十九章 招兵买马(上) 第五十章 招兵买马(下) 第五十一章 求贤(上) 第五十二章 求贤(下) 第五十三章 踏雪访子义 上 第五十四章 踏雪访子义 下 第五十五章 承诺 上 第五十六章 承诺 下 第五十七章 勤王 上 第五十八章 勤王 下 第五十九章 君君臣臣 上 第六十章 君君臣臣 下 第六十一章 中流砥柱 上 第六十二章 中流砥柱 下 第六十三章 虚虚实实(上) 第六十四章 虚虚实实(下) 第六十五章 斗智斗勇(上) 第六十六章 斗智斗勇(下) 第六十七章 环环相扣(上) 第六十八章 环环相扣(下) 第六十九章 鏖战(上) 第七十章 鏖战(下) 第七十一章 义释管亥(上) 第七十二章 义释管亥(下) 第七十三章 悄然布局(上) 第七十四章 悄然布局(下) 第七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 第七十六章 军心民心(下) 第七十七章 待价而沽(上) 第七十八章 待价而沽(下) 第七十九章 潜移默化(上) 第八十章 潜移默化(下) 第八十一章 整军(上) 第八十二章 整军(下) 第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上) 第八十四章 风起云涌(下) 第八十五章 顺势而动(上) 第八十六章 顺势而动(下) 第八十七章 誓言(上) 第八十八章 誓言(下) 第八十九章 预取先舍(上) 第九十章 预取先舍(下) 第九十一章 杀机暗藏 第九十二章 横刀立马 上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 下 第九十四章 得失之间 上 第九十五章 得失之间 下 第九十六章 建衙 上 第九十七章 建衙 下 第九十八章 冀州来使 上 第九十九章 冀州来使 下 第一〇〇章 顺势而为 上 第一〇一章 顺势而为 下 第一〇二章 阳谋 上 第一〇三章 阳谋 下 第一〇四章 正奇相辅 上 第一〇五章 正奇相辅 下 第一〇六章 固山之战 上 第一〇七章 固山之战 下 上架感言! 第一〇八章 祸水西引 上 第一〇九章 祸水西引 下 第一一〇章 奉诏进京(上) 第一一一章 奉诏进京(中) 第一一二章 奉诏进京(下) 第一一三章 中德殿(上) 第一一四章 中德殿(下) 第一一五章 轰动(上) 第一一六章 轰动(下) 第一一七章 群英会(上)(为盟主“常再思”加更) 第一一八章 群英会(下) 第一一九章 逆水行舟(上) 第一二〇章 逆水行舟(下) 第一二一章 乱中取利 第一二二章 世外桃源(新春大吉!) 第一二三章 蓄势(上)(年夜饭快乐!) 第一二四章 蓄势(下)(拜年啦!)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第一二六章 讨董联盟(下) 第一二七章 管亥归来(上) 第一二八章 管亥归来(下) 第一二九章 抢占先机(上) 186年、187年、188年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第一三〇章 抢占先机(下) 第一三一章 潜移默化(上) 第一三二章 潜移默化(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三三章 明争暗抢(上) 第一三四章 明争暗抢(下) 第一三五章 合纵连横(上) 第一三六章 合纵连横(下) 第一三七章 谋算(上) 第一三八章 谋算(下) 第一三九章 反制(上) 第一四〇章 反制(中) 第一四一章 反制(下) 第一四二章 雏鹰振翅(上) 第一四三章 雏鹰振翅(下) 第一四四章 朝贡(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四五章 朝贡(下) 第一四六章 乱局(上) 第一四七章 乱局(下)(为血红巨加更!) 第一四八章 压力重重(上) 第一四九章 压力重重(下) 第一五〇章 无声杀伐(上) 第一五一章 无声杀伐(下)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第一五四章 形势逼人(上)(祝元宵节快乐) 第一五五章 形势逼人(下) 第一五六章 惑敌之计(上) 第一五七章 惑敌之计(下) 第一五八章 泰山之战(上) 第一五九章 泰山之战(下) 第一六〇章 所谋乃大(上) 第一六一章 所谋乃大(下)(为金沐灿尘大大加更) 第一六二章 步步蚕食(上) 第一六三章 步步蚕食(下) 第一六四章 利益交换(上) 第一六五章 利益交换(下) 第一六六章 崭新格局(上) 第一六七章 崭新格局(下) 第一六八章 错综复杂(上) 第一六九章 错综复杂(下) 第一七〇章 是非对错(上)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第一七二章 瞒天过海(上) 第一七三章 瞒天过海(下) 第一七四章 四方来投(上)(第二更) 第一七五章 四方来投(下)(第三更)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第一八二章 报复(上) 第一八三章 报复(下) 第一八四章 围城(上) 第一八五章 围城(下) 第一八六章 步步紧逼(上) 第一八七章 步步紧逼(下) 第一八八章 诱敌(上) 第一八九章 诱敌(下) 第一九〇章 激战(上) 第一九一章 激战(下) 第一九二章 破城 第一九三章 决战(上)(求保底月票) 第一九四章 决战(下) 第一九五章 徐晃归心(上) 第一九六章 徐晃归心(下) 第一九七章 嘉奖 第一九八章 势如破竹 第一九九章 除恶务尽 第二〇〇章 “征发”密令(上) 第二〇一章 “征发”密令(下) 第二〇二章 天下震怖 第二〇三章 孰更重要? 第二〇四章 急报传来 第二〇五章 改弦易张 第二〇六章 纵横捭阖 第二〇七章 鹰视狼顾(上) 第二〇八章 鹰视狼顾(下) 第二〇九章 文姬(上) 第二一〇章 文姬(下) 第二一一章 何去何从 第二一二章 北上(上) 第二一三章 北上(下) 第二一四章 双雄会 第二一五章 破城(上) 第二一六章 破城(下) 第二一七章 招揽子龙 第二一八章 心腹大患(上) 第二一九章 心腹大患(下) 第二二〇章 伺机而动 第二二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二二二章 全线发动(上) 第二二三章 全线发动(下) 第二二四章 对峙(求订阅) 第二二五章 连锁反应(上) 第二二六章 连锁反应(下) 第二二七章 激怒(上) 第二二八章 激怒(下) 第二二九章 牵制 第二三〇章 天下大乱 第二三一章 鸠占鹊巢(上) 第二三二章 鸠占鹊巢(下) 第二三三章 错综复杂(上) 第二三四章 错综复杂(下) 第二三五章 颜良(上) 第二三六章 颜良(下) 第二三七章 决断(上) 第二三八章 决断(下) 第二三九章 处置 第二四〇章 安抚(上) 第二四一章 安抚(下) 第二四二章 诱之以利(上) 第二四三章 诱之以利(下) 第二四四章 回天无力 第二四五章 决战前夕(上) 第二四六章 决战前夕(下) 第二四七章 麹义授首 第二四八章 四面楚歌(上) 第二四九章 四面楚歌(下) 第二五〇章 无力回天(上) 第二五一章 无力回天(下) 第二五二章 震慑(求订阅) 第二五三章 高调纳妾(上) 第二五四章 高调纳妾(下) 第二五五章 借道(上) 第二五六章 借道(下) 第二五七章 耐性 第二五八章 阳谋(上) 第二五九章 阳谋(下) 第二六〇章 不欢而散 第二六一章 决断(上) 第二六二章 决断(下) 第二六三章 雷霆之势(上) 第二六四章 雷霆之势(下) 第二六五章 将星陨落(上) 第二六六章 将星陨落(下) 第二六七章 善后 第二六八章 群雄震动(上) 第二六九章 群雄震动(下) 第二七〇章 安抚 第二七一章 整合(上) 第二七二章 整合(下) 第二七三章 引而不发 第二七四章 今非昔比(上) 第二七五章 今非昔比(下) 第二七六章 密谈(上) 第二七七章 密谈(下) 第二七八章 西征前夕 第二七九章 轻取潼关(上) 第二八〇章 轻取潼关(下) 第二八一章 无可阻挡(上) 第二八二章 无可阻挡(下) 第二八三章 各方反应 第二八四章 归心(上) 第二八五章 归心(下) 第二八六章 风云汇聚 第二八七章 少帝驾崩 第二八八章 大势所趋 第二八九章 名正言顺 第二九〇章 登基及大结局(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七一章 是非对错(下)
《窃国贼》
作者:巨火
更新时间:2024-01-15 13:34:21
字数:810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窃国贼 !

    两个时辰后,刘晔的车队在五百戍卫的护卫下,来到邹平城南的于兹山下。∫顶∫点∫小∫说,ww◇w..co¢m

    已接到通知的公孙沛等候在自家新建的四合院前,看到刘晔将须发紊乱、满脸皱纹的赵岐扶出车厢,连忙上前以学生之礼拜见,最后与昔日同僚和老朋友马日磾四手紧握,泪眼相对,泣不成声。

    赵岐看到公孙沛的那一刻,便明白刘晔的良苦用心。

    如今大汉天下,只有饱经磨难、洞察世事的公孙沛,才能劝说和对朝中众臣深感失望的刘存回心转意,也只有实力强大时刻铭记先帝恩情的皇室宗亲刘存,才会惦念先帝留下的唯一血脉,将年少的皇帝和朝中文武救出苦海。

    刘存赶到邹平于兹山下已是次日黄昏,他没有急着与赵岐等人相见,而是先去拜见搬回故土的公孙老夫人,与公孙沛两个牙牙学语的儿女逗笑好长时间,这才跟随肃立门外等候已久的刘晔走向前堂,与赵岐和马日磾见面。

    刘存还没来得及搀扶年迈的赵岐坐下,赵岐已从怀里掏出明黄暗金卷轴,一边打开,一边高呼刘存接旨。

    对于张岐这种迂腐做派,刘存心里恼火不已,可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是得恭恭敬敬地跪下,匍匐在地,高呼下臣接旨。

    赵岐对刘存的恭敬非常满意,他脚也不抖了,腰也不弯了,昂起皓首容光焕发,抑扬顿挫地宣读圣谕:“敕封冀州牧刘存为车骑将军,授金印紫绶,恩准开府设衙。仪同三公。钦此!”

    刘存谢恩完毕。双手接过圣旨,看了又看感慨不已。

    本朝车骑将军的地位和权力,仅次于不常设的大将军及骠骑将军,位于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比肩上卿,掌管征伐背叛,四方平乱,如遇战争则有封官授将、统军出征之特权。

    如今看来。朝臣们为了身家性命和家族利益,开始愿意与他刘存分享权利了。

    刘存飞速扫视一眼,发现公孙沛神色依然,国渊、刘晔和刚刚赶来不久的管宁等人脸上全是欣喜之色,不由得对这些依然忠于大汉王朝的麾下谋士们叹了口气,端起面前的酒杯,独自喝下一大口。

    酒是寻常的琅琊醇酒,菜是青州寻常小康之家的菜式,赵岐和马日磾却吃得津津有味,似乎是在享受山珍海味一样。

    酒至半酣。刘存已经吃饱喝足,端起杯茶水笑眯眯望向红光满面的赵岐:“老爷子。这两年就数您老骂我最多……记得先帝在世那年的深秋,我第一次上朝,朝会刚结束,您老就揪着我问青州新政为何不得人心?还记得吗?”

    满堂闻言一片愕然,赵岐则是哈哈大笑,笑完对刘存说道:“虽然青州新政独辟蹊径,开历代变法之先河,仅仅数年便使得青州百业兴旺,万民安乐,令人惊叹也令人深思,但到今天为止,老朽还是不赞成青州新政中的诸多条款……”

    “你对世家大族太过苛刻,这一点很不好,王莽之败就是前车之鉴,难道你真不愿吸取教训,改弦易辙?”

    刘存笑道:“如今青州是子扬当政,让子扬去头疼吧。”

    赵岐心中一凛,深恐刘存就此推卸责任,不愿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皇帝和朝中重臣,当即着急地问道:“那你干些什么?难道要去和袁本初争夺冀州?”

    刘存满脸的遗憾:“我可不敢与袁本初撕破脸,否则朝中支持袁氏门阀的文武大臣们定会联合起来对付我……”

    “我本想守着个渤海郡算了,可尚未抬腿就有人四处散布谣言,说我刘存居心叵测,妄想自立为王,吞并天下,幸亏有苍慈先生那样光明磊落的大才担任渤海太守,我这个名义上的冀州牧日子才好过一些。”

    “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干脆把冀州牧的虚职,让给袁本初算了,省得他一天到晚暗中算计我。”

    众人大吃一惊,从来没见过刘存说话这么直接,看样子刘存对朝中文武大臣真的很生气了。

    年逾五旬的马日磾紧张不已:“子鉴,我等深知对不起你,可这么些年,朝中同僚不都是谨遵先帝遗诏,没有对青州新政有过任何干涉吗?”

    “正如你前年奏章所请,圣上和朝中文武均默认青州为新政试行区,而且已形成共识:十年内绝不干涉青州政务。”

    “我等私下里时常对青州新政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对比,打算天下安定之后,将青州的成功之处推行天下,以尽快恢复民生,恢复国力!”

    “子鉴啊,之前许多朝臣对你诸多误解,现在不是慢慢转变了吗?若是你还有别的想法,不妨直言,只要我等能够做到,一定尽力去做!”

    “此言当真?”刘存很不给面子地问道。

    马日磾霍然站起:“千真万确!我马某敢以人格担保!”

    赵岐缓缓站起,满脸期望地凝视刘存:“子鉴,虽然老朽在新政上与你尚存分歧,但老朽钦佩你的高洁品德,纵观数年来你刘子鉴所作所为,便知你为的不是自己和妻儿老小,你确实心怀朝廷、心系万民啊!”

    “子鉴,今天当着这么多人,老朽想表明自己的态度,你是社稷的栋梁,是我大汉王朝的中流砥柱,不管将来你施行何等新政,只要还忠于我大汉朝廷,忠于圣上,我赵岐连同我赵氏一族,都会竭尽全力支持你!”

    刘存连忙走过去,将激动得全身发抖的赵岐搀扶住,请他和身边的马日磾一同坐下,随后一屁股坐在两人面前,隔着低矮的食案,郑重问道:“如果我请求二位前辈与朝中同僚,一同说服袁本初让出冀州。不知二位前辈是否愿意?”

    赵岐和马日磾一听。面面相觑非常为难。

    如今的朝政明面上是掌控在西凉军大将李傕、郭汜之手。其实大部分诏令与大汉朝廷各级官吏与十三州的刺史任命,依然被朝中貌似韬光养晦的重臣们牢牢把握着。

    之前任命刘存为冀州牧,完全是韩馥自杀后朝中大臣平衡各方利益的权衡之计,是不想让袁绍担负骂名而行的无奈之举,加上董卓急于看到刘存和袁绍为争夺冀州相互厮杀,一力举荐刘存为冀州牧,所以朝中文武才闭上眼睛一致通过。

    其中还有个文武百官心知肚明却不愿说出口的计谋,那就是任命刘存为有名无实的冀州牧。就能把百业兴旺人口众多的青州,交到同是皇亲性格温婉、忠于皇帝易于控制的刘晔手里。

    只需要耐心等待一年半载,新晋青州牧刘晔顺利接管青州所有权利,顶着个冀州牧头衔却没有任何地盘的刘存自然就好摆弄了,到时候再封他个并州牧或者雍州牧,远远调离富裕的青州,冀州牧自然就会落到朝中重臣和天下世家门阀支持的袁绍手里。

    因此,对于刘存的要求,心怀愧疚的赵岐和马日禅无言以对,哪怕两人答应刘存。朝中支持袁绍的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可眼前刘存这副认真的样子,绝对不是开玩笑。更不是喝醉了说胡话,公孙沛、国渊和管宁等人眼见事关重大,都知趣地保持沉默。

    堂中非常安静,把侍立周围的亲卫和丫鬟们吓得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动一动,连喘气都不敢大声。

    心中愤怒的刘存很好地控制了情绪,他赖洋洋地向后一靠,双手撑地不住摇头:“我知道,我这个冀州牧是朝中重臣为平衡各方匆匆任命的,可不管怎么说,这是堂堂正正地通过朝仪、再经皇上诏书任命并公之天下的事实……”

    “但是如今呢,出自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依然罔顾皇命,蔑视朝纲,肆无忌惮占据大半个冀州,屡屡挑动战火,四处征伐,置朝廷与皇上的诏令于不顾,更没有半点儿拯救皇帝、拯救朝廷脱离苦海的意思,却没有受到朝廷文武百官的任何非议,诸位不觉得匪夷所思吗?”

    张岐和马日禅哑口无言,边上众人沮丧不已,刘存不等别人开口,继续懒洋洋地说道:“我也厌倦了尔虞我诈的仕途宦海,干脆回家抱孩子算了,平时没事喝喝酒,种上两亩地,制作些陶瓷器皿打发时光,再把家中后院扩建一下,也有个像样点的地方娱妻弄子,说不定抽空去夷洲散散心,看我儿子刘振的淡水城修成什么样了。”

    不明就里的刘晔激动地走向刘存:“兄长不能走,要是你撒手不管,战乱不堪万民涂炭的冀州怎么办?还有豫州和兖州越来越复杂的时局,谁敢保证袁术和曹操他们不打起来?另外就是幽州,公孙瓒和刘虞大人已势同水火,要是你一走,普天之下谁还谁能节制他们?我青州新政又如何推行天下?”

    “是啊主公!此事太过重大,不能匆促决定啊!”

    管宁大声说出自己的意见:“属下知道主公心中苦闷,可主公想过没有?一旦主公置之不理,天下格局必将迅速糜烂,各地诸侯失去约束定会割据一方,争先恐后自立为王,我大汉江山必将分崩离析,届时主公无论身在何处,如何对得起先帝的在天之灵?”

    刘存连连摆手:“除了回避,我还能做些什么?袁本初会放弃占领他垂涎已久的冀州吗?既然袁本初势在必得,又有朝中诸多文武大臣和各地豪强支持他,我就不能和他撕破脸打起来。”

    “与其这么干耗着,还不如我把冀州牧的位置让给他,青州也能因此获得安宁,省得他年复一年将成千上万流离失所嗷嗷待哺的流民,源源不断地驱入青州。”

    公孙沛对刘存撒泼似的发泄暗笑不已,但当着钦差的面,他必须维护主公刘存的面子和利益,因此毫不犹豫站起来,向刘存深施一礼,似模似样地加上一把火:“属下同样深感有心无力,愿意跟随主公一起归隐。”

    刘存开心地笑了:“好!有先生和我在一起,相信不会寂寞了,哈哈!”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